走进受伤女孩的内心
——运用情绪聚焦疗法干预童年创伤问题
2022-11-18浙江省湖州市滨湖高级中学湖州313000
◎沈 呈(浙江省湖州市滨湖高级中学,湖州 313000)
一、问题的提出
情绪本身并不是非理性的反应,也不只是一种伴随思考而来的感觉,情绪是一种高水平的系统,能将一个人对内在需求和目标的意识与来自环境的反馈和行为的预期结果相结合[1]。
在原生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相处,会让孩子慢慢地形成对自我的感知和理解,了解自身在家庭当中的角色,以及不断地内化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和要求。面对家庭的矛盾,甚至是离异等情况时,孩子在家中所扮演往往是痛苦、矛盾的角色。而这种消极感知往往因父母离异事件的发生而变得愈发复杂[2]。
二、EFT的相关理论
情绪聚焦疗法简称EFT,它是人本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EFT在辅导过程中的步骤主要分为三步,我们称为EFT探戈。主要是帮助来访者聚焦当下,感受真实的原始情绪。辅导者通过共情等技术,引导来访者理解和接纳情绪,并了解负性情绪背后的互动模式,从而赋予积极的情绪,建立新的情绪处理模式。
三、EFT疗法的实际应用
(一)个案背景
小A,高中女生,父母离异。在她的印象中,父亲很暴力,醉酒后就会动手打人,但是母亲希望息事宁人。有一次情况较严重,她母亲被打,住进医院。每一次事发之后,等她父亲酒醒了,他就会跟她们道歉,但事情不断重演。小A也出现PTSD症状,她母亲决心离开,最终她们母女俩摆脱了这样恐惧的生活。小A在治疗中也慢慢恢复。之后的生活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小A觉得这是她很开心的日子,因为跟母亲在一起。
她渐渐长大,母亲再婚了,日子越来越好了,继父也对母亲很照顾。小A觉得母亲工作能力很强,但内心就像个小孩子,需要她为母亲多考虑一点。很多时候母亲希望小A陪着自己出去应对工作上的事,小A虽然很不情愿,但是为了母亲,她都顺从。
近段时间,因为有一些事,家里开始争吵。小A开始害怕,担心母亲。以至于开始出现躯体症状,无法入睡,精神状态不佳,已经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
(二)案例分析
1.童年创伤经验
小A从小经历家庭暴力事件,造成了内心的创伤,经过疗愈才慢慢恢复。但对于她来说,她害怕冲突,内心很脆弱,对于家庭婚姻,对于男性都有强烈的害怕和排斥。面对离异又重组的家庭,她时常担心家庭的脆弱性。
2.生活危机事件
家庭再一次面临危机,虽然并没有出现暴力事件,但是事情的复杂和离谱让她内心的恐惧又一次被激发了。看到母亲很无力很无奈,自己也无力分担。
3.亲子沟通问题
在家庭里,在心理层面,小A可能更多地扮演母亲的角色。她懂事乖巧,安静低调,更多的是安慰母亲。母女间欠缺深入的亲子沟通。小A将对母亲、对家的担忧都藏在心底,以至于积压成疾,慢慢出现了心理问题,出现躯体症状,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
(三)辅导目标
近期目标和具体目标:缓解小A抑郁的情绪状态,改善晚上睡眠状况,能够继续在学校完成学业。和母亲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调整小A的认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和安全感,学会寻找身边的支持系统,增强适应的能力,建立新的互动模式。
(四)寻找负性的互动模式
1.缘起于沙盘游戏
那一天,正巧轮到我值班,她来到沙盘室,了解了沙盘游戏的规则。她想体验,于是在我的陪同下,她开始了创作。
她观察沙具的时间较长,最后决定徒手挖沙。她用双手把沙都往两边移。中间留出一个空间,然后慢慢地将它做成一个圆形。我问她这是一个湖或海吗,她回答:不是的,它代表一个空间。
布局好沙箱,她转身去沙架寻找自己想要的沙具,上下左右,她扫视着沙架上的物品,最后拿起一个矮小的房子,类似于茅草屋,放在了沙盘的最中心,就是她挖出来的空间所在。她静静地看着整个沙箱,看了一会,然后抬头跟我说,她已经摆放完成。
我邀请她沿着沙箱走一圈,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下自己的沙盘作品,并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名字。她低着头慢慢地走动,眼睛看着沙箱,最后停留在自己摆放沙盘的初始位置,犹豫过后,她告诉我,她的作品名字叫home。看着沙盘,她似乎有很多话想说。
2.袒露曾经的伤痛
看着小A的沙盘作品,以及她在摆放过程中的表现,直觉告诉我这个姑娘内心有故事,需要被安慰和引导。在我的引导下,小A开始倾诉她内心的故事。在她的心中,感觉家最重要,但是现实中,家并不能给予她需要的安全感。
曾经的家充满了暴力和恐惧,她甚至不屑于叫生父一声爸爸,而是用“他”来代替。她觉得父亲的行为深深伤害了自己和母亲,在她看来,母亲开心快乐比她自己开心更重要。因此,当她们母女俩离开后,在她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生活简单,内心平静,是她感觉最快乐的时光。
谈到家庭,小A开始情绪低落,往事的种种都浮现在脑海,让她忍不住流下眼泪。对于新的家庭,她也没有太多的期待。也因为如今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担心让母亲失望,她一直处于一种焦虑型的依恋关系中。我以真诚、同理来接住她的情绪,聚焦小A内心深处情绪的存在,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释放压抑的情绪。同时也引导其学会接纳和理解这些情绪。
(五)改变负性的互动模式
小A的状态被家庭的状况时刻牵动着。面对家庭突发的状况,她的情绪和生活又一次受到了影响。听从建议她去医院就医,经医生诊断有中度抑郁倾向。她开始服药,调整睡眠和情绪。
在这期间,小A经班主任的预约来到了辅导中心。再一次见到小A时,我感觉她的状态还不错,可能就像其母亲说的,情绪爆发出来了,内心可能也释放了很多。在与小A的沟通中,主要是引导其跨出一小步,改变与母亲的相处模式,调整好自己在家中的角色。
小A说面对家中出现的问题,她一般都选择不与母亲言说,将情绪压抑在内心,虽然害怕、担心,但还是装着坚强,保护母亲。在她看来,母亲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像孩子,她需要多替母亲考虑些。正因为如此,母亲也不了解小A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萨提亚曾提到我们的人际互动当中存在四种负性的交流模式,它们分别是指责、讨好、超理智和打岔。在小A和母亲的相处过程中,小A更多的是处在一种“讨好”的姿态当中,害怕让母亲失望,不敢展露真实的内心世界。
其实她内心的深处是害怕冲突,害怕不被爱。在过往童年的经历当中,父亲的行为对她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她内心有恨,但自己又害怕去直面表达和处理。这些影响了她现在的人际相处模式。在交谈中,我引导其直面对父亲的看法,释放内在的压抑,同时也通过焦点解决的技巧,引导其寻找例外,看到父亲不醉酒时,对待她们的状态,去感受父亲的另一面。再结合当下,感受与父亲及亲人接触过程中的画面,慢慢淡化内心的抗拒,重新接纳,正确地处理与父亲的关系。在与母亲以及新家庭成员的相处中,敢于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告诉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担忧,以及她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从而改变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小大人”角色。处理好自己的心理界限,学会寻找身边的支持系统。
整个咨询过程遵循从过去到现在、从个体到人际背景、从认知到情绪卷入的探索、从内容到过程、从下判断或贴标签到真正描述行为模式的原则。关注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背景,她个体的视角等。
通过这一次的交谈,小A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内心的大石头仿佛已经放下。
(六)建立新的互动模式
美国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提出了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她认为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家庭则是另一个系统,家庭和个人所处的环境又是另一个系统。各系统之间互相影响。每个成员的成长,需要通过互动来改变各自自我的观念,以及行为的模式。因此,对于小A的情况,她的家庭成员也需要接受辅导。我们只联系到小A的母亲,来引导母女之间的沟通互动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向母亲反馈我们看到的小A:小A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很多时候她都把事情压在了心底。在和她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她很在乎母亲的心情,很担心母亲。小A母亲也谈及自己的感受: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这么担心。
我们也引导母亲认识到,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的一部分,而在水面下的则是冰山的大部分。这也就是我们人长期被压抑、忽略的内在。这些部分包括我们的真实想法、感受。那是真正自我的部分。家庭是孩子教育的起点,也是核心。破碎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好像是一辆缺了轮子的汽车,影响前进的速度。因此,家庭的稳定以及抚养人的爱和耐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小A母亲也发现在她们母女的交流中,需要建立表里一致的沟通。因为这种不清楚、不完整的沟通会导致家庭系统功能失调。小A整个生存的姿态就像是讨好型的姿态,她希望母亲开心,不用为她担心。但是她没有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因此,引导小A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真实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双方互相接纳彼此的经验,尝试用崭新的互动来回应彼此的需要。
在家庭亲子关系咨询当中,我引导她们发现并说出各自的依恋恐惧,并尝试与对方分享,这样分享的一方就能够展示出自己的具体依恋需求,另一方则可以用安慰、关心和肯定的方式来回应。如此就能建立起安全的联结,自我和家庭系统的稳定性就能得到改变。
通过这一次家庭事件的出现,母女俩也让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小A内心的压抑得到释放,母亲也更多地看见小A,同时给予支持、温暖。在学习上,小A也与母亲进行了讨论和规划。
四、辅导反思
研究表明,人们在童年的创伤经历是很多心理问题、精神和身体疾病的重要根源。童年经历的这些创伤性事件,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出现,尤其是在童年时期遭受较为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则会造成个体生理反应,同时也会带来情绪、认知和记忆等严重的改变等[3]。
情绪聚焦疗法重点就在于要看到来访者内心深层情绪的存在,了解她内心负性的互动模式,找出根源,通过改变消极的情绪处理机制,结合周围的支持系统资源,重新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
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鼓励来访者对她与家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追踪和反映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先从表层入手,然后慢慢地进入深层隐含的内容当中去。当我们聚焦在情绪的核心部分,将情绪与来访者整合在一起,让来访者体验到,这就是我的情绪感受时,有助于我们去探索那些隐藏的,或是还没有被认可的情绪。本案例就是在一次次的辅导过程中,来访者逐渐看到自己的深层情绪,以及互动的模式,也愿意去尝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