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看点”

2022-11-18熊丙奇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身份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上海 200030)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共涉及建设高校147 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 个、工程类学科180 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16个首轮建设的学科被给予公开警示,要求相关学科加强整改,2023 年将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评价将被调出“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1]

总体看来,三部委发布的通知有三大“看点”。其一,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淡化“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身份色彩的有力举措。其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这种做法赋予了建设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其三,对16 个首轮建设学科给予警示,体现了“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原则,强调“双一流”名单是建设名单而不是建成名单,所有入围名单的高校都必须重视建设。

一、“双一流”建设必须淡化身份色彩,不能把大学分为三六九等

2022 年2 月初发布的《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提出,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2]从提出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时起,国家层面就已经明确“双一流”不是学校的身份,实施“双一流”建设就是为了消弭之前“985”“211”工程建设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弊端,建立分类建设特色化质量发展的新建设模式。但是,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追逐升级的冲动。[3]

这是违背“双一流”建设初衷的。一方面,存在“重入围,轻建设”的问题,一些高校把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视为学校的荣誉与身份。另一方面,这不利于促进学校的平等竞争,反而把高校分为三六九等。随着“双一流”的实施,“双一流”逐渐成为高校新的身份标签,高考中,很多考生把考“双一流”高校作为自己的目标,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时,明确引才对象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在这种趋势下遏制“双一流”建设身份化势在必行。

此前,针对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哪几所高校会入围“一流大学”建设A 类、B 类名单,这其实还是把“双一流”视为学校身份的思路。本来,“一流大学”建设分 A 类、B 类,只是建设任务的不同,但却变为了学校的身份,入围A 类就高于入围B 类。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有利于淡化“双一流”的身份色彩,有利于实施对“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

“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的身份上,仿佛一所高校入围“一流大学”建设就成了“一流大学”,全校所有毕业生都是“一流大学”毕业生。显然,如果继续分“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这一身份会进一步固化。

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在建设学科,如果一所大学有若干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这所大学就成为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一流大学”建设应该聚焦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是正确选择。另外,从现实看,要对“双一流”建设名单进行动态调整,把建设成效不佳的高校、学科调整出建设范围,其中,对建设学科进行调整面临的现实阻力会更小些。

当然,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只是淡化“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身份色彩的第一步。要进一步淡化“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身份色彩,还必须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改革,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

二、以学科为基础加强建设,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在这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这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变化。从根本上说,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凝练学科特色,加强学科建设。

缺乏办学自主权导致我国高校办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不少高校没有明确本校的办学定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大全,强调学校的规模、体量,而不重视内涵与特色。其次,高校在办学中存在迎合主管部门的急功近利、形式主义问题,如不重视本校的青年教师培养、发展,而是急功近利地“挖人才”,看重人才的“帽子”和“头衔”;存在“重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的问题,且偏重学术研究,看重教师发表的论文数、申请的专利数,看重学校的大学排名,唯论文、唯帽子、唯奖项就是这样形成的。

对于我国大学的建设成就,大学的自我评价和社会的评价并不一致。近年来,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世界大学排名都快速提升,有的高校就由此认为自己已经跻身世界一流,但是社会却不认同。原因在于,世界大学排名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真正提升。首先,大学排名提升主要靠发表国际论文,但论文数量增加,甚至论文引用率提高,并不代表学术研究能力就提高,因为这些数据是可以“做出来”的,如代写论文、花钱买论文、虚假引用等等。其次,追求论文发表数量,直接影响了大学、大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大学成为“论文中的大学”,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提升并没有转变为对世界一流生源的吸引力,是因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流大学必须培养一流人才。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接下来就会有更多高校参加到“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中来。我国从2020 年起启动“强基计划”,由36 所“一流大学”建设A 类学校进行试点。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更不再把一流大学建设分为A 类、B 类,那么,试点“强基计划”的高校、学科范围就可扩大,那些基础学科办学质量高的高校、学科完全可以参加到强基计划中来,招收对基础学科专业感兴趣的人才,把他们培养为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

只有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才能让大学聚焦建设,办出本校的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如学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由教授委员会论证究竟该发展、建设哪些学科,怎么建设;学校的招生标准应该由招生委员会结合本校的育人目标制订,不同学科、专业要有不同的招生要求;考核和评价教师,应该坚持用教育标准、学术标准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能力以及教育贡献、学术贡献。只有坚持专业评价,才能破除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评价体系。

从长远看,随着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深化,我国要减少带有行政色彩的教育工程、教育计划。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三、坚持实行动态调整,为每所大学营造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

16个首轮建设学科被给予警示,这有两方面积极意义。一是鞭策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必须重视建设,不能认为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就一劳永逸,不重视建设就可能被调整出建设范围。二是没有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也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因为“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机制给每所学校都提供了建设机会。

我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将影响全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分析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最多的省市为北京、上海、江苏,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这也折射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4]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带头羊”,应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而要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需要通过提高生均拨款、增加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来实现。客观而言,我国高校想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除了获得身份地位外,还有获得重点项目建设费用的考量。项目式拨款虽然强调建设项目的效率,但也容易出现把获得项目作为学校办学成就,以及拉开学校间的差距、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的问题。要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应逐渐减少项目式拨款,增加生均经费拨款。这可切实增加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同时有利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使学校不再需要花大精力在申请项目上了。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身份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