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之问”的历史解码

2022-11-18张福运徐沁蒙

东南学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设

张福运 徐沁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做了全面概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文称之为“新时代之问”)。(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联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问”),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宣传教育的讲话精神,便可以体会到“三问”的问题导向,理解“四史”所昭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现代化强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人类文明超越等基本规律,与“新时代之问”之间的内在关联。易言之,以“三问”为导向,从历史维度理清这些基本规律,是破解“新时代之问”的关键。只有准确回应“新时代之问”,才能形成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进而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通过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完整地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复兴道路的探索,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这个历史主题中的几个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体现中国共产党“能”的关键点。因而,探索民族复兴之路这一历史主题,有助于我们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各种力量相继出场,并初步形成指导理论(建国方案)、领导力量、发展道路三位一体的探索模式。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以宗教教义为指引,试图通过重建王朝修复帝制框架结构的尝试;该方案及其指导思想背离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自然无法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师夷长技”思想为指导,在帝制框架内“借西技以自强”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于指导变法的《孔子改制考》,不过是“想把陈旧古典的封面,粘上一纸‘维新变法事例’的签条,借大成至圣孔子先师的牌位,镇服反抗变法的人”;(3)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变法的失败,表明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行不通。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制度重建,“不管自身问题,强效他人创制,冒昧推行”,“终不可久”。(4)钱穆:《国史大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11页。到20世纪初,随着帝制覆灭和民主共和制试验的失败,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危机全面爆发。时代呼唤新的领导力量、指导理论和民族复兴方案以应对这场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与上述各阶级轮番登台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三种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中间力量,几乎同时出场,并拿出代表本阶级利益的建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共和国方案;国民党反动派以法西斯化的“三民主义”为指引,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独裁方案;自由知识分子和中间派奉行自由资本主义,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共和国方案。三种建国方案同台展示,更便于中国人民的比较与选择。

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时,都无法回避当时国家分崩离析、社会动荡不安、外部危机不断加重的挑战。而应对这三大挑战,只有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人民共和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同样面对三大挑战,国共两党和中间力量都意识到整合社会的重要性;但阶级立场、指导理论、目标追求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整合方式和动员组织能力的差异,因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坚持走改良道路的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政教合一的乡农学校培育农民的团体精神,塑造“新农民”,改造乡村社会。当他们兴冲冲地准备教育农民时,却发现自己并不受欢迎,乡村改造更是无从谈起。在总结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教训时,梁漱溟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是没有抓住中国政治的根本,“走上了一个站在政府一边来改造农民,而不是站在农民一边来改造政府的道路”,因而“与农民处于对立的地位”;二是农民对去除苛捐杂税和对土地的强烈要求,“需要从政治上解决”,但这远远超出乡村建设派的能力。(5)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1-582页。

与乡村建设派相比,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农民的要求,但政权性质决定其不愿也不敢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无法解决苛捐杂税繁重和土地占有严重不均的问题。在社会整合上,国民党强化社会控制、资源汲取为目标的国家权力扩张,造成国家政权“内卷化”,在农村突出表现为土豪、无赖、恶霸“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这些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乡村公职人员的迅速增加,“反过来要求更多的捐税”,这就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进而加深了社会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83页。与此同时,国民党国家权力的扩张与下沉,不仅没有化解传统的官民对立矛盾,反而又衍生出现代官僚体制下职权分割过细的弊端,造成上下隔膜、信息不畅,以致中央法令“有许多事实上行不通的,不但老百姓感受痛苦,即下级行政机关的困难,亦是一言难尽”,“而一切的罪过最后自然都是老百姓承当”。(7)梁漱溟:《抗战与乡村》,《梁漱溟全集》第6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应对三大挑战,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契合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革命的时代主题,经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转换,成为动员工农大众有力的思想武器。其次,中国共产党基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致力于解放劳苦大众的社会革命。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欲谋地方自治的彻底的改造,更谋人民痛苦根本上的解放,非先铲除一般土豪劣绅不可”(8)田中忠夫:《国民革命与农村问题》上,李育文译,村治月刊社1931年版,第71-72页。,并在两湖地区发动了以“打倒土豪劣绅”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后,针对国民党政治上强迫专制、经济上横征暴敛的现实,以及土豪劣绅强取豪夺给农民带来的痛苦灾难,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为中心,推动根据地、解放区的社会经济变革,逐步引导农民参与政治和社会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通过社会经济变革、制度重建动员组织农民,借以改造社会、重建国家的民族复兴之路。在美国学者杜赞奇看来,从解除民间疾苦出发“动员群众的革命激情”,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最重要的经验。(9)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83页。最后,人民共和国方案贴近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根据地、解放区初步实践,便使这些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呈现出政治民主、社会经济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与国统区的专制腐败、经济凋敝、社会窒息形成鲜明对比;由此越来越多的人从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气象中看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言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将偏远、贫穷、落后的农村建成民族复兴的战略基地,取得“两个中国之命运”决战的最后胜利,主要是在根据地、解放区的社会经济变革中赢得了农民的“心”,进而使全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当时中国人民最深刻的感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终结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外辱的历史,扭转了政治分裂、经济乏力、社会疲惫的颓势,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的基本完成,强有力政府体系的建立,全国范围内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土地、婚姻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推进,特别是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也“使得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济呈现出近百年来从未有过的起飞态势”。(11)李怀印:《中国的“元实力”——社会人文视角下的国家综合竞争优势分析》,《开放时代》2018年第4期。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新中国用短短20多年时间就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富国强兵”目标,夯实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时期依然“能”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接连实现了“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变为现实。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再次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科学论断。

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现代化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奇迹”的创造,突显了新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这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命题的深刻意涵,回答“新时代之问”提供了一种宏观视野。从分析近代中国三次工业化运动的失败及其教训出发,认识影响和决定国家能力的要素,有助于准确把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现代化强国这一基本规律。

近代中国的三次工业化浪潮——晚清的洋务运动、民初的实业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防工业建设,都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辱之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能力的孱弱,背后的逻辑是无法实现举国一致的社会动员和有效的资源汲取。在“一盘散沙”的近代中国,社会动员和资源汲取建立在社会有机整合的基础上,而社会整合又以制度革新和社会经济变革为前提;易言之,广泛的社会动员和有效的资源汲取之实现,不仅要求国家掌握充足的资源,还有赖于以社会经济变革和制度革新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借以强化国家能力。显然,无论是以修复帝制框架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还是倡导自由竞争的实业救国,包括服务于官僚资本的国防工业建设,都不可能通过社会经济变革和制度重建来解除农民的痛苦、缓解社会危机,因而也无法有效地动员社会、汲取资源。

新中国成立前夕,社会四分五裂,特别是“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给“争取国家富强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15)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体系,迅速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同时,在美苏两大阵营对抗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要“站得住”,必须尽快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国防体系,这又涉及如何突破中国经济落后、资源匮乏的瓶颈,以完成富国强兵这一未竟之业。为此,新中国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广泛严密的社会动员、资源整合体系。由此,新中国的国家能力迅速提升,国防工业建设迅速推进,这与近代中国缓慢低效的工业化进程形成鲜明对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能力之所以能够迅速提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转化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从而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二是新国家新制度激发出工农大众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建设热情,形成社会与国家的有机互动。三是在建设新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注意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又注意鼓励地方探索符合实际的执行方略和实施策略,并及时发现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经验,从而使新中国的政权体制和政治制度保持了高度的韧性和灵活性。(16)张福运、岑怡坤:《新中国初期中央—地方关系的张力与弹性——婚姻制度变革的视角》,《东南学术》2019年第5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阶段,也是探索如何提升和维系国家能力的重要时期。其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战时动员模式,特别是依托公有制经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继承与弘扬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组织实施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等,就是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中用以提升国家能力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新中国走出一条既突破常规工业化发展模式又有别于苏联经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实现方式认识不足,以及对于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认识,以至于未能及时转换经济体制和动员模式,从而导致国家能力提升的进程在一段时间内迟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创造,标志着国家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一是中国共产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从而激发出社会自身的活力。(1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优势在这个时期开始得到充分发挥,突出表现为有能力制定既有利于民族复兴实现又切合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能依托稳定的政治体制保障方略的执行和政策的延续性,从而形成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之势。三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和坚持理论创新,既不囿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又敢于直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教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排除各种干扰,最终找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在开辟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能力不断提升,不仅将国外先进经验自觉地融入探索发展道路的实践,还将实践成果制度化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来之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定型。其主要特征:一是政治上,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基础上,及时发现并维护新兴社会阶层的合法利益,不断扩大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和强化党的领导;以法制建设和规范行政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善党的领导;从治标反腐推进到制度防腐,遏制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滋生,从而使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二是经济上,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引入市场机制,释放个体发展空间,激发社会活力;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从而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1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三是文化上,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逐步发挥,特别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及其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向心力。(1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四是在社会层面,国家从社会领域逐步淡出的同时,以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为切入点,培育社会自主力量和社会自治能力,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秉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在“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五是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层面,既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又注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走出一条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发展新道路。(20)孙代尧、李京:《中国方案的生成逻辑》,《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2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与基本定型的过程中,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国家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也形成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丰富经验。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不断丰富完善,中国共产党制度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有机融合所形成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这也昭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如期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

三、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文明超越

16世纪以来的人类文明史有两条主线:一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建立和扩张,以及资本主义内部衍生性矛盾周期性爆发和危机转嫁;二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际、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模式复制到改革创新,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过程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条主线,不仅反复验证了马克思主义“行”,也展示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人类文明超越的社会发展规律。

从问题的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理论源头上清晰可见。著名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将19世纪标识为市场社会的形成和对贫困问题之意涵的揭示;(21)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108页。其中前者是一个客观进程,后者的贡献无疑首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发展动力论、剩余价值论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社会分工僵化、供求失衡,导致平等仅限于商品交换等局部领域的内在弊端,进而指出只有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僵化模式,真正的自由以及获得自由的人才会成为可能。(2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22页。这一判断在19世纪开始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首先得到印证。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自由资本主义的内在弊端全面暴露,引发了十月革命,也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到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开始展示其优越性之际,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而广泛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大萧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竞争原则,转向国家干预,但又导致垄断资本的迅速膨胀。这些“巨型公司聚集起来的权力”,“解除了传统共同体掌握的技术与工业力量,以各种超出个人选择与同意行为可及范围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统治人们生活的权力结构”,(23)迈克尔·桑德尔:《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曾纪茂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致使资本主义国家所承诺的自由民主流于形式。

在历史维度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史大致同步的事实表明,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应置于探索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主题下。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体现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及其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显示的强大生命力和真理普适性。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暴露出指导运动的拜上帝教、“师夷长技”、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即其都不足以引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20世纪初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危机的全面爆发,成为近代中国重新选择指导思想、重建文明体系的重要契机。对于这场全面危机,起初知识精英归因于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组织构造被破坏,认为其实质为一种“极严重的文化失调”。(2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讲演录》,《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04-209页。为此,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试图通过引入西方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重建中国文化体系。而就在此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促使新文化运动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催生了全新的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也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时期。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遭受重大挫折、西方学者宣布“历史终结”之际,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地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新高度,发展到新境界。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以来,矢志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且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得以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彰显。(2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在现实层面,与以往只单纯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所不同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问题的追问,意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之际,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为建设世界新秩序提供什么样的方案?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通过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中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全面实现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26)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页。之思想,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立足于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侧重于以下方面:一是在坚持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础上,强化宏观调控,遏制资本的肆意扩张,矫正市场经济大潮中经济关系凌驾于社会关系之上的偏向;二是以脱贫攻坚战为切入点,解决区域性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倡导“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肆虐的资本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2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标志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融合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式形成。这就打破了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其他渴望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通往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

同时,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2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之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中国方案。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逐步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各国既无法独善其身,也不能延续零和博弈的传统思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各国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携手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中国诠释,构成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之核心。在这一方案中,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让位于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在行动上,中国以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多边合作等方式,认真落实这一思想,“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2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3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行”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也昭示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

四、顺应历史趋势,提升人类文明

以“三问”为导向,从历史维度理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现代化强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文明超越等基本规律,回应“新时代之问”尚需树立新时代的党史观。所谓新时代党史观,除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外,一是要有大历史视野,即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31)《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历史研究》2019年第1期。二是要有“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认识和眼光,“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3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是确立新时代党史观之要务。

要“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首先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这一历史主题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转化为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之实践;进而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中,理解党史所昭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基本规律。其次,在国家能力的宏观视野下,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融合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所昭示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规律,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后,在文明更替的理论视野下,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所展示的强大生命力;从现实维度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怎样打破西方学者“历史终结论”的妄断,“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3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所昭示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人类文明超越的社会发展规律。

“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最重要的是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继续回答好“三问”,向中国和世界人民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现在看来,中国共产党已经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一是“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中国奇迹”的接连创造,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丰富发展,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同时表明,坚持人民至上、开拓创新、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能够继续走在时代前列,完成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几十年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之奇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同步实现,包括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再次展示,以最响亮的声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也提供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答案。三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视野观察世界、把握时代、引领潮流,用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彰显的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更新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中国话语、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确证了新征程中实现人类文明超越之可能。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奇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道路”“中国之治”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借鉴和效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历史的转变”(3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34页。之特征日渐突显。同时,在逆全球化与全球化趋势发生冲突、世界处于往何处去的紧要关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3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08页。的意义所在。

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意义的伸张旨在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更高的境界,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进入新时代,以中美为代表的两大文明体系在处理人类所面临共同问题上的态度立场、实现路径之差异,已充分地显示出这样一种态势。与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大搞单边主义不同,中国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积极承担国际义务,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突出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与美国的消极应对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国主动防治、“应治尽治”的原则与西方国家被动应付、“群体免疫”的立场形成强烈反差。面对全球治理困境、阶层固化日趋加重等世界性难题,美国默认甚至放纵资本肆虐;而中国共产党谨遵马克思主义“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的思想,在标本兼治、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遏制资本的肆意扩张,依靠国家力量扭转市场经济大潮中经济关系凌驾于社会关系之上的趋势,并以脱贫攻坚战和倡导“第三次分配”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完整地呈现出一个使命型政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3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的初心本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意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伸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两大文明体系的力量对比由此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工作实效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