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三重逻辑

2022-11-18杨秀萍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协同思政育人

○杨秀萍

作为高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课程思政日益被赋予更深的价值意蕴和更高的时代意义。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与教育政策的要求下,各类高校积极响应、有效落实,各科教师自觉行动、勇于创新。在短短几年内,课程思政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试点走向全面、从雏形走向体系。当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片化”现象,各级地区各类高校“单打独斗”,各个学科各类课程“各自为政”,资源缺乏聚合,方向缺乏统领,行动缺乏协调,导致育人合力难以形成。事实上,课程思政是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一项基本任务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有力抓手而提出的,应与思政课程形成多维、具象、动态的良性互动,以达同频共振之效。鉴于此,本文将尝试从政策演进、现实诉求、理论互构三个方面阐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合力育人实效。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历史逻辑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尽管课程思政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但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党和国家一直有着系统的思考和一贯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对各类课程育人功能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依据不同阶段制定的教育政策、颁布的重要文件、召开的重大会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脉络,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演进轨迹。

(一)孕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环节”

德才兼备一直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标准,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达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就强调高校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这一要求改变了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对高校其他课程也赋予了育人职责,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相互支撑。这是“课程育人”的初步尝试,表明协同育人理念开始孕育。

(二)萌芽阶段——“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进入21世纪,教书育人、课程育人的思路日渐清晰。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共中央进一步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并对各类课程作出了功能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调整行为之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其他各门学科和各类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能够以文化人、学以立德,应该大力挖掘,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理念、协同育人构想已经萌芽,说明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优良传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内部日趋精细化和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课程教育功能出现分化,使这种“统一”处于相对分离的困境,“育人”成为思政课程的专门职责,而“育才”则成为各类专业课程的主要职能。

(三)确立阶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一次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各类课程思政育人的定位和职能,“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至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新模式正式确立。为切实取得协同育人效应,中共中央及教育部相继颁布一系列文件,对课程育人作出明确规定和功能定位,并对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予以一般性规定。由此,课程思政建设由工作要求转化为行动路线图,协同育人实践全面展开。

上述可以看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经历了由“隐”到“显”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前,对于协同育人的要求,呈现“国家重视、高校忽视、教师无视”的怪状,育人与育才相分离,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党的十八大以后,对于协同育人的要求,呈现“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积极落实、教师自觉践行”的局面,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所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基于党和国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是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逻辑

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大局”的重大论断,并就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如何顺应“两个大局”带来的变化进行准确定位作出重要指示。“两个大局”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场域,这就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育人方式也相应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因此,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守住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成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诉求。

(一)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的职责使然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无论是全球经济重心、世界政治格局,还是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面对“世界怎么了”这一问题,各个国家都在迷茫中探寻新的方向、制定新的方案、作出新的选择。因此,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骤然增加,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斗争更为复杂,大变局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机遇和挑战都发生新的变化,危与机并存,机与危互转,民族复兴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历史阶段。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下,青年大学生能否在迷眼乱花中保持头脑清醒,能否在爬坡过坎中保持脚步坚定,最关键的就是要守住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那么,这个阵地怎么守?谁来守?课程是高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导力量。因此,所有课程都是意识形态“责任田”,所有教师都是“守田人”。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导思想、人才标准都作出了本质性的规定:社会主义是道路和方向,须臾不可偏离;德智体美劳是人才标准,强调以德为先;我们培养的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掘墓人,所以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要保持永不变色。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决不是单凭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所有教师使命共担,通过各类课程竖起意识形态的安全屏障,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思政课程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课程,要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教育引导学生端起伟大真理的望远镜,分清真假黑白,从而坚定“四个自信”。课程思政则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隐性方式,将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政教育融入以“育才”为导向的各类专业课程教学,通过寓教于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形成主旋律昂扬的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学生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政治觉悟、强化责任担当,从而把爱国情怀化为报国行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同向发力,共同守住意识形态高地,坚决防范错误思潮在高校抢滩登陆,给学生正确的方向指引和思想引领,使学生既不被乱花迷眼,也不被浮云遮眼,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客观要求

“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给我国带来严峻风险挑战,也带来重大战略机遇。高校不但要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要引导学生正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堪当大任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培养?谁来培养?“三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客观上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融合、互构互通。

全员育人,需要打造学科互撑、合力共进的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的“宽度”。“全员”是从教育主体的角度出发,意味着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育人职责,其中教师是主力军。随着“三全育人”的提出,全体教师使命共担的育人职责被唤醒,组建一支学科互撑、合力共进的教学团队,形成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成为协同育人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为协同育人“精准护航”。全程育人,需要构建全面覆盖、全程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育人的“长度”。“全程”是从教育历程的角度出发,意味着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高等教育过程都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这条生命线,需要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其他各类专业课,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到教学设计、课堂呈现,每个环节都要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人格塑造、职业素养等营养因子播撒于学生心田,为协同育人“长距护航”。全方位育人,需要搭建多源合流、互联互通的育人平台,形成育人的“广度”。“全方位”是从教育空间的角度出发,意味着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通过各种育人渠道,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将育人工作覆盖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构筑起学生思想成长的“立交桥”。因此,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贯通,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同时,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联通,多源合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享,实现思政资源“云集”、育人途径“联通”,叠加传播效能,为协同育人“全面护航”。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这就决定了高校所有课程均具备育人功能、承担育人职责。其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二者虽然知识体系各异、作用强弱不一,但高度契合的育人目标、相互补充的思政资源、互相支撑的呈现方式,构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学理依据。

(一)育人目标高度契合,为协同育人提供了逻辑前提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一任务要求也决定了所有课程都具有共同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

学校教育通过课程为中介来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然也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其中有三个最基本的因素,即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相互支撑,缺一不可。课程思政就是以各级各类专业课程为载体,以蕴含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为立足点,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给学生以价值引领。其中,课程是“体”,用以承载思政;思政是“魂”,用以提升课程。而思政课则是通过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专门性课程,以政治高度指引方向,用理论深度解疑释惑,用视野宽度启迪思维,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由此,共同的育人目标、一致的育人功能,构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思想前提。

(二)思政资源相互补充,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内容供给

课程思政涉及到各级各类专业课程,而各类课程都有其鲜明的知识专业性、学科规范性和育人职业性,内隐其中的思政资源也都通过自身特有的人物事件素材、方法思想素材和专业领域素材体现出来,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如文史哲课程蕴含的人生态度、核心价值观、品德修养等人文精神,经管法类课程蕴含的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理工类课程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等。这种思政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效避免了单一性和单调性带来的精神疲劳,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思政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逻辑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鲜亮纽带,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党史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内容,以学科的形式系统化、理论化、完整性地呈现出来,有效弥补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资源所呈现的碎片化、散发式、笼统性汇集的状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中的思政资源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为协同育人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供给。

(三)教学方式显隐互撑,为协同育人提供了方法选择

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呈现出来,使“思政养分”通达学生的耳、脑、心。课程思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内隐性,即思政元素蕴含于专业知识之中,需要主动挖掘;思政元素的呈现需要有机融入,而非直接灌输。“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这一比喻也生动地说明了课程思政的呈现方式,就是将内隐的、散状的思政元素进行巧妙的、灵活的嵌入设计,然后有针对性、有启迪性地以“滴灌”方式在课堂上有机融入,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方向指引。这种隐性教育方式是对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精神塑造、人格培养等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更是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入把握。思政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显性,即教学内容是知识性、直观性、体系性地传授,教学方法是组织性、计划性、稳定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是漫灌式、传导式、贯通性地实施。这种显性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政治地位和功能定位,同时也体现了对思政课程学科规范性和教学规律的基本遵循。思政课程以其政治方向的准确性和旗帜性、价值塑造的科学性和解释力为课程思政发挥着政治引领、价值引导和方法指导的作用;课程思政则以其思政资源的广泛性、差异性和典型案例的鲜活性、针对性对思政课程发挥正向印证、侧面佐证以及提供旁证的功能,起着辐射覆盖与定点突破的作用,以多源合流的方式,辅助、强化着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显性的“思政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结合起来,相互支撑、相互辅助,既有惊涛拍岸之势,又有润物无声之效,为协同育人提供了方法选择。

四、结语

综上,本文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然而,协同育人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实践中取得育人实效,还需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行动自觉和能力水平,使教师“主力军”融通;优化内容供给,构建层次递进的“同心圆”课程体系,使课程建设“主战场”贯通;拓宽育人途径,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互联互接,使课堂教学“主渠道”互通;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部门协同、机制畅通的保障体系,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同向同行中共同完成立德树人使命。

猜你喜欢

协同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