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质量文化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内涵要素与建构逻辑

2022-11-18○余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办学培育质量

○余 瑶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1],旗帜鲜明地提出“质量文化”建设的要求,将高校质量保障从制度视域上升到文化视域。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首要职能的文化组织机构,对其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特殊的要求。培育卓越的质量文化,是高校质量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终极目标。

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现实困境

当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以外部制度推动为主,制度以权力控制和外部问责为取向,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规范、监督和激励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制度约束下的质量保障不可避免地导致高校质量管理行为出现偏差[2]。

(一)质量保障目标的外生性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开始关注高校质量。在政府组织开展的教育评估推动下,高校加强内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满足评估要求为目标,形成了高校的质量保障行为方式。政府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高校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向高校问责的主要依据,满足外部评估要求开始成为高校质量建设的目标。市场的公共问责也加入对高校的质量关注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在高等教育场域中不断得到强化,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判者,要求高校必须对其做出回应。然而,外部评价容易导致高校对照评估指标抓质量、为应付评估弄虚作假,或临时突击抓质量形成短期效应等,并没有促成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的搭建,质量也没能成为高校自身发展的“内源性”需要和自觉行动[3]。

(二)质量保障行为的依附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主要是以政府调控为主,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质量监督主要通过组织实施建设方案或评估实现,并依据结果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则围绕政府的政策导向积极竞争、争取资源。因此,政府确立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成为高校办学的价值坐标,一些本应由高校自主发起的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为对国家政策指令的响应和应对。高校的办学行为长期受到外在动力的牵引和推动,缺乏内在的需求发展导向。长此以往,高校办学行为逐渐形成组织惯性,不仅形塑了高校内部组织行为的依附性,还出现行政管理文化对专业质量文化排挤的现象[4]。而现行制度多围绕奖惩、处罚等内容制定,容易导致高校质量保障的目标产生趋利避害的倾向,使质量保障行为偏离了质量建设的出发点和核心,偏离其本质需求。

(三)质量评估标准的预设性

高校培养的对象是“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决定了本质上难以为高校制定一个统一的刚性质量标准,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精确的操作模式和质量控制。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知识的教学”是其原初职能,教师本应以学术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实现自我发展,学生本应以学习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力求全面发展,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本应在“发展”与“规范”的统一中反映评估对象的真实发展水平。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其实质上则是对人才培养的预设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不同高校办学定位不一样,人才培养目标也有着特殊性,但当前评估指标通常以预设的标准衡量存在差异性的发展对象,以共性要求替代个性发展,以量化指标遮盖质性内涵,以状态性结构代替生成性过程,导致难以准确反映高校的真实质量发展水平。

(四)质量保障效果的有限性

为了应对外部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规定和约束,高校都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衔接外部质量制度要求。从当前实施的情况来看,高校内部质量制度主要以规范性制度为主,主要体现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约束,容易导致高校的质量行为表现为形式主义取向。如,制度之间逻辑不够清晰,缺乏自主意识,甚至出现矛盾互斥;重视质量保障的结果,缺乏自省与反思精神;只关注眼前利益和短期目标,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机制。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实施效应有限,对质量保障的影响效果乏力,难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培育高校质量文化的价值意涵

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加强质量文化培育。需要正确、充分认识到质量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使文化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质量文化有利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功能

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最初源于对企业界采取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这一职责的特殊性加以改造而成。基于企业实践成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有利于推动组织的管理运行,但其更多作用于质量生产过程的刚性控制。这对以知识为基底,以育人为本的高校来说,缺少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高校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培育质量文化则有利于从全新的视角丰富和完善高校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高校应响应国家和社会制度要求,使质量聚焦以人为本,形成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体系,更好实现质量保障的总体目标。

(二)质量文化有利于打破原有办学路径依赖

由于长期以来依赖外生增长模式,我国高校办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办学向规模要效益、向国家投入要效益,质量管理方法经验化等情况更为突出,使得学校对外部治理和投入十分依赖,管理体制过度集中,办学模式相对僵化。质量文化是高校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5],能够帮助学校厘清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始终保持对自身质量状态的清醒认识,将质量标准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并不断加以自觉反思和持续改进,切实增强高校的办学核心竞争力。

(三)质量文化有利于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

高等教育质量第四代评估理论提出“协商”或“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强调评估中不同价值体系中的多元选择,即加强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基于利益相关者“差异性”价值需求的多元化评判标准,高等教育质量不再是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课题,其质量建设标准、质量保障成效等已经演化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事务。质量文化的培育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应然角色的回归,转变政府部门“管理者”角色,高校由质量“被问责者”转变为质量“主体”,社会用人单位从质量的“看客”转向人才培养质量的“合作者”;学生从质量的“消费者”转变为重要的质量主体,各自承担其应有的质量责任。

(四)质量文化有利于高等院校特色发展

不同类别的高校理应有不同的办学目标与定位,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发展同质化竞争严重,丧失自身特色。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缺乏明确的办学定位和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管理制度雷同,质量建设标准模糊,质量保障行为游移,而根源则是具有院校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缺失。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要求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最重要的就是培育出个性鲜明、定位相符的质量文化,激活学校自身与质量相关的独特文化因子,并使这些文化因子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扎根、生长、传播,为学校找准独特办学定位,获得质量文化自觉,激发质量保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形成有利于特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环境氛围。

三、高校质量文化的要素解析

高校质量文化形态多元、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长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但由于其建设培育相对隐性,因此需要把握好其核心要素。

(一)多维:质量文化培育的主要内容

质量文化是一种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并由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构成的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完整体系。制度文化是高校质量的基础保障,包括质量保障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和激励制度。通过构建质量保障最基本的架构,为质量文化的培育创设必备的生态环境。物质文化是高校质量的外显载体,包括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手段和师资队伍等客观的物理条件,它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质量理念的可视化体现。行为文化是高校质量保障的贯彻执行,主要表现为学校师生员工的态度习惯和行为方式,使同一文化圈内的人在行动上趋向一致的价值取向标准。精神文化是高校质量保障的核心追求,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师德师风、教育情怀等,标志着质量文化培育目标的达成,表现为全校上下对质量意义及标准的共识,体现出对“以生为本”与“质量至上”理念的心理认同和自觉维护。

(二)特色:质量文化培育的价值取向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要求高校既要聚焦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要注重凝练办学特色,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首要是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切度,其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应体现在质量保证的特色和需要上。这种特色是充分发挥学校在办学传统、区位优势与特色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与所在的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扎根于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土壤,承载着时代精神与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这种融入自身质量特色的质量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结合在一起具有不可复制性、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引领力的特点[6]。因此,高校应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作为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培育具有校本特色的质量文化。

(三)自觉:质量文化培育的终极旨归

高校培育质量文化的根本追求是实现质量自觉。质量自觉意味着全新的质量观的形成,表现为全校上下对质量的意识觉醒、身份认同和自觉追求。要形成质量意识自觉。通过分级分类开展全面质量提升培训,传播正确的质量文化,建立科学的质量观念,培养担当的质量责任,推进学校各类质量保障主体、各级质量保障环节聚焦人才培养,形成广泛的“质量自觉”意识。一是促进质量身份自觉:建立明确的教学质量标准、管理质量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使每个岗位都具有清晰的质量身份要求,将“质量自觉”内化为自身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行为准则,致力于成为教学质量、自我发展、学生发展的推动者。二是推动质量行为自觉:全体师生员工能够自觉认识到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心理上形成对质量的重视与渴望,将被动遵守制度对质量行为的监控转化为主动符合文化对质量行为的导向,在日常教学行为、管理行为、学校其他活动中都自觉地贯彻质量标准。

四、基于质量文化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构逻辑

高校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将质量要求内化为每一位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成为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理论与实践融合

质量文化不是独立于质量保障体系之外的纯意识层面的产物,而是操作层面的技术文化与理念层面的精神文化的统一,高校在质量文化培育中必须与其质量管理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加强对质量文化的研究来更新学校的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深入挖掘现代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中的文化观念、精神价值和心理意识要素,实现与校本文化对接,与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对接。加强对质量文化核心要素及作用机理等研究,将对质量文化的研究全面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以及教师发展等各方面,提高师生对质量文化内涵的理解,形成推动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内驱力,创新质量保障理论,指导校本质量管理实践。质量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强烈实践取向的文化,其根本目的在于指导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它以系统的体系要求完善高校质量管理部门职能,编制校本质量文化规划,增强质量文化培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7],使全体师生员工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观,遵循一致的质量保障标准,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二)制度与文化共生

依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加强高校质量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优势所在,但是过于倚重制度,容易导致组织成员感性的质量管理实践完全被技术理性取代,导致人的行为本质异化。而质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其生成与培育则和思想意识层面有很大的关系,相对较为抽象,驾驭难度也较大。因此,高校应促进质量保障制度与文化的融合共生,在制度层面确保质量保障体系以高素质专门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在学校发展愿景、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者责任等方面构建相关的规则体系,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在文化层面更加关注和强调全校师生在质量追求中体现出的信念、态度、情感和能力等文化心理隐性要素,从心理上形成稳定的个人质量承诺与集体质量价值观,以参与性和使命感为导向培育生成质量文化。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合理界定与处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中,融入质量文化,使制度和文化两条保障路径相得益彰。

(三)外塑与内生协同

在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中,以制度为主的质量保障主要发挥着工具理性的属性,具有质量外塑作用;以文化为主的质量保障则发挥着价值理性的属性,具有质量内生作用。这两种不同的属性,有着各不相同的规定性和内在逻辑。尽管如此,两者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相互隔绝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有机统一,缺失了其中任何一方,另外一方也将难以存在,更谈不上相互彰显。高校的质量保障更需要在理念、制度、行为等层面系统设计、持续建构,实现外塑和内生的和谐统一。一方面,高度重视质量制度的外塑,努力提高制度约束下质量保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持内部质量保障制度的自洽性、完备性与规范性;另一方面,加强质量文化培育的内生性,建构健全的质量组织,树立卓越的质量理念,塑造共同的质量愿景,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不断保持质量保障在外塑与内生张力下的动态平衡,推动高校更好地实现其承担的时代和社会使命。

猜你喜欢

办学培育质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