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策略探讨
2022-11-17李芬芬
李芬芬
摘 要: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不论是环境、时间还是课程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幼儿由于适应能力较弱,会较难适应,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做好幼小衔接具有重要意义,能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小学环境。在实际工作、问卷调查、文献研究中明确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意义,分析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问题,如课程时间设置差异较大、认知差异了解不够深入、日常能力培养比较不足等,进而提出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能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小衔接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小衔接;习惯培养;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3-0074-04
Discussion on the connection strategy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LI Fenfen (Zhonglou Kindergarten,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After children enter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great changes will occur in the environment, time and curriculum. Some children will be difficult to adapt due to their weak adaptabilit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of link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itcanallows children to adapt better and faster to the new primary school environment. In practical work,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larify the mean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such as: large differences in curriculum time setting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insufficient daily ability training ,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trategy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which can bett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Habit cultiv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幼小銜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阶段,这是在幼儿教育中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是因为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环境、课程内容、学习时间等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通过这个阶段的适应性教育,让幼儿做好准备,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小学学习生活。幼儿教育中以活动为主,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内容,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开展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但是从小学开始,教育形式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面对的是语文、数学等具体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这些差异,教师需要在幼儿教学中重视幼小衔接。
1.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意义
在学前教育中,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前置阶段,教师通过制定系统的教育策略,运用特别的教育手段与方法,重视启发幼儿新的认知,从而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幼儿教学中幼小衔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于:一是让幼儿熟悉小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在心理上做好提前准备,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提升学习适应能力,如此一来,才能在进入小学之后,快速适应小学的环境,不会出现种种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二是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开设生活自理相关的课程,指导幼儿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从而为幼儿独自生活做好准备;三是提高幼儿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环境,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与互动,与他人和平相处,养成谦恭有礼、诚信等好习惯;四是启发幼儿规则意识,使之在学校生活中能遵守班级和校园规则,独自安排一年级的生活;五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时期通常需要教师和父母的帮助,幼儿才能解决问题,小学开始要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包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幼小衔接。
2.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问题
(1)课程时间设置差异较大
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最直接的体现是课程时间的设置存在较大差异。幼儿园入园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而小学开始不论是上学时间还是放学时间,都有所增加,很多刚入学的儿童无法适应,出现各类问题。在幼小衔接上,由于课程设置不当,导致衔接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这需要教师在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前,适当延长集体活动时间,让幼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认知差异了解不够深入
在儿童阶段,个人的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每隔一年都会大有不同,因此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一些幼儿教师由于对这种认知差异了解得不够深入,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方面,依然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培养,导致与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不相匹配,致使儿童进入小学时出现各种困难。比如,在写字方面,幼儿阶段通常不做要求,基本很少涉及写字习惯的培養,而到了小学写字习惯就变得非常重要。
(3)日常能力培养比较不足
根据《指南》的内容,教师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共五个方面,以游戏活动为基础,开展各种形式的趣味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促进幼儿更好认知世界、发展自我。到了小学阶段,对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幼儿园幼小衔接中,教师不太重视日常能力培养,使刚进入小学的儿童不能满足小学阶段相关要求,特别是日常生活能力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大班加强日常能力的培养。
(4)缺乏阅读方面科学指导
阅读是一种基本的能力,阅读能力要从小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根据《指南》的理论,结合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与科学素养等,都要通过指导幼儿阅读实现。教师一般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在绘本中认识大千世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等。但是在绘本阅读中幼儿多是通过看图熟悉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涉及的文字阅读并不多,大部分幼儿不具备自主阅读能力。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语文等学科,其中包括大量的文字内容,这种情况对儿童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5)尚未形成有效教育合力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负责全部工作,家长很少参与,导致很多时候教师得力不从心。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基本文化教育,还包括时间安排、习惯培养、心理辅导等方面,教师往往很难完成全部的工作,需要幼儿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共同参与其中,形成教育的合力。
3.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
(1)明确幼儿园与小学差异
通过对比与分析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可知主要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环境、时间安排、学习相关三大方面。在生活环境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有教师以及保育员的悉心照顾,而小学生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减少,对学生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的时间安排也比幼儿园更长、更紧张,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学习相关方面,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重点是寓教于乐,小学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已经有学习要求,还对课上纪律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比如,对比幼儿园与小学在时间安排上的差异,可以明确:早晨,幼儿有充足的入园时间,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小学开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入学;幼儿中午吃饭多由保育员准备好饭菜,小学开始要自己买饭吃饭,午休时间幼儿有充足的午休,小学生可能会相应减少;下午幼儿园离园时间比较早,小学的放学时间较晚。除了以上时间安排上的差异,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幼儿教师应充分了解之后,进行针对性教育。比如,从小学开始学生需要做课间操,而幼儿园是将其融入一日活动中,教师就需要搜集和整理这方面的资源,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的课间操活动,指导幼儿做一些基本的动作,这样可以做好课间操基本的准备。
(2)教师充分做好各类准备
在了解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异后,参与幼小衔接工作的幼儿教师,应做好各类准备。这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认真观察,经常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互动,了解幼儿心中的想法与认知基础。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加强学习,通过阅读幼小衔接方面的书籍,观看教育视频和参加名家讲座,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还要重视日常实践,根据实践反馈情况优化幼小衔接教育方案。比如,教师要掌握儿童发展规律的知识,认识儿童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变化,这样才能更具针对性了解幼儿与关心幼儿。在日常教育中,会发现有的幼儿非常依赖父母,这对进入小学是不利的,通过与其父母沟通,指导父母注重锻炼孩子的自主意识,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教师还要与小学教师加强交流,通过参与联合研讨、幼小衔接探究等,发现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进入小学后面临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有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帮助做一些基本的事情,比如,系鞋带、穿衣服等。进入小学后,孩子即将面对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这对这些幼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教师与家长都要重视培育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幼儿基本生活技能,提高穿衣服、准备学习用品的速度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应对小学生活。
(3)优化幼小衔接时间安排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时间安排非常重要,尽可能地让幼小衔接阶段的课堂时间与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时间接近或者一致。根据幼儿园教育时间的安排,一般大班的集体活动时间是30分钟,而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时间通常是40分钟,因此可以在大班教育中适当延长10分钟,通过开展动静结合的游戏活动,充分运用增加的时间,也可以帮助幼儿进入小学做好提前准备。比如,根据健康领域的要求,幼儿要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能在较冷和较热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二是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少生病,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的轻微颠簸;三是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经常会组织户外活动,开展拉手转圈、荡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这可以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旋转和颠簸等,发展幼儿身心平衡能力。通过增加10分钟的安排,可以让幼儿利用5分钟的时间,课前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游戏,完成游戏活动后,再利用5分钟的时间互相交流,分享在游戏活动中的收获,这样可以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时间安排上,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还要根据小学低年级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大班幼儿的入园时间,让幼儿及其家长明确小学的时间表,指导幼儿提前适应好小学的时间表,这对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4)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根据小学阶段的时间安排与常规要求,结合小学生学习习惯,可以将幼儿教育的幼小衔接工作前置,通过亲自示范、图文展现等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联系家长等方式,了解幼儿在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助丰富的资源与多样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通过观察与调查发现,不少幼儿的坐姿、书写姿势等存在问题,这就要教师借助动画与图文资源,通过亲自示范与手把手教授的方式,指导幼儿养成正确的坐姿与书写姿势。还有的幼儿比较胆小怯懦,不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不能主动发言,教师应重视组织趣味多样的游戏活动,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勇敢大方发言,根据他们的表现情况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促进幼儿积极与人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尝试多与同伴沟通,在生活中与小学生沟通,与家长和教师多沟通等,扩大沟通交往的范围。在幼儿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下,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交際训练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相应的指导。
(5)营造环境加强阅读指导
幼儿园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还要重视营造适合幼儿自主学习与创造的环境,让幼儿通过自己与同伴的共同努力,参与各项互动,完成各类任务,更好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这些环境中,还包括阅读环境,通过引导幼儿在阅读环境中多阅读、多交流,加强阅读指导,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与园内环境,教师可以班级在墙面和区角中,布置不同的环境,比如,“我的空间我来创”“半小时可以做什么”“整理小书包”“做讲卫生的好孩子”“我阅读,我快乐”等,指导幼儿在不同的空间中参与不同活动。在“我阅读,我快乐”的空间中,教师准备了丰富多样的儿童绘本、童话和神话故事图书等,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图书,一起进行阅读与交流,互相分享阅读的内容,讲一讲读到的故事,比一比谁讲得好。对讲得好的幼儿,教师对其进行奖励,从原来奖励小红花、笑脸,变为适合小学的铅笔、本子等。在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还可以对阅读过程进行总结,总结阅读过程,指导更好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让幼儿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可以再布置一些阅读训练任务,要求幼儿回家之后阅读,还可以将阅读成果拍成照片,让家长发到班级群展示。
(6)适当进行心理方面介入
当幼儿进入小学,由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无法快速适应,会造成许多问题。因此,在幼儿园幼小衔接阶段中,适当进行心理方面的介入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协调、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方面主要的介入方式有语言和影像讲解、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指导幼儿之间多交流等。教师在实施语言和影像讲解上,重点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小学充满期待。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文具,展示小学阶段的诗歌、音乐、画作、科学实验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幼儿初步探析这些内容。比如,教师带领幼儿做种子发芽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先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器材,然后播放实验视频,再让幼儿了解基本步骤后操作,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小学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消除畏惧心理,对进入小学充满更多的期待。幼小衔接阶段的心理方面介入,主要是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畏惧心理进行疏导,教师除了依托趣味实验在无形中进行心理介入,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历史与地理知识,比如,用图文和视频讲解历史小故事、一年四季的变化原因等,使之对小学充满期待。
(7)重视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对幼儿园教育的幼小衔接,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应经常沟通交流,适当调整幼儿园的课程规划与时间安排,在大班教育上尽量向小学教育模式靠近,使其更好满足幼小衔接阶段的需要。幼儿教师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让家长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幼儿教师还要与小学教师多交流,了解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前在幼儿园阶段做好准备。比如,幼儿教师在与小学教师沟通时,要一起交流和探讨学生表现、教育理论、教育心理与教育方法等,明确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幼小衔接中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通过与幼儿家长和小学负责人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看看小学生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感性认知,让幼儿形成新鲜感,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努力下,还可以指导幼儿与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沟通与互动,他们的年龄差距不大,在沟通方面具有优势,小学生可以为幼儿分享在学校中的见闻,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等,幼儿可以向小学生请教一些问题。
(8)线上线下进行融合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有了全新的局面。在此情况下,线上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时,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与教育软件等,搜集与整理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图文和视频资料,将这些资料推送给幼儿家长,指导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学习与参与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辅助幼小衔接教育。例如,教师在搜集与整理幼小衔接资源时,主要准备两个方面的资源:一是唐诗宋词、寓言故事、传统文化、识字写字、基本算术等方面的资源,二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资源,包括家务活动等劳动实践指导、社会交往指导、安全防范知识等。幼儿教师也可以进行直播指导,幼儿及其家长一起收看,在线上学习知识,在线下进行相关实践。比如,在指导幼儿做家务活时,家长可以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当孩子完成一些家务活时,夸奖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在微视频资源的指导下,家长也要经常带着孩子去购物、去运动等,锻炼孩子社会交往能力,教育孩子安全防范知识,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以更好的姿态进入小学。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是非常必要的,是让幼儿更好适应小学阶段的重要途径,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可以更快与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小学学习以及生活。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不少的问题,教师应当根据这些问题,适当调整幼小衔接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家长等的共同力量,运用线上教育资源与新技术工具,以此有效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聂璐璐.浅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课堂内外,2021(09).
[2]刘晓东.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03).
[3]俞文,涂艳国,李露等.儿童健全成长取向下幼小衔接教育观差异分析——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