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探究*
2022-11-17魁发瑞
魁发瑞,张 帅
(西北民族大学医院普外科,甘肃 兰州 730030)
胆囊结石为临床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以胆固醇结石为主,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2]。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具有术后恢复较快、创伤更小、治疗体验更佳等优势[3-4]。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以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与“美容”“微创”的理念更加贴合,但是手术难度较大,其效果需进一步验证[5-6]。故,本研究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探究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西北民族大学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49例)和单孔组(49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体质量指数19.25~24.68 kg/m2,平均(23.01±2.11)kg/m2;年龄32~65岁,平均(45.76±3.46)岁;男25例,女24例;单发结石35例,多发结石14例;结石直径1~3 cm,平均(2.42±0.45)cm。单孔组患者体质量指数19.45~24.89 kg/m2,平均(22.87±2.05)kg/m2;年龄30~67岁,平均(46.11±3.52)岁;男28例,女21例;单发结石38例,多发结石11例;结石直径1~3 cm,平均(2.46±0.51)cm。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B超检查及临床症状均符合《胆囊良性疾病治疗决策的专家共识(2011版)》[7]中胆囊结石相关诊断标准;(2)为首次治疗胆囊结石患者;(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本次发病时间不超过3 d的患者。排除标准:(1)为嵌顿性、充满型或泥沙样胆囊颈部结石患者;(2)结石数目超过3枚,胆囊壁厚度超过0.5 cm患者;(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障碍及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传统组给予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以常规腹腔镜器械在脐右侧取一长度约为1.2 cm弧形切口,将腹壁提起,气腹针插入腹腔,与气腹机连接,给予中量进气,当负压达到13 mmHg将气腹针拔除,沿脐上切口将10 mm Trocar进入腹腔,与腹腔镜连接,观察肝脾胃肠是否异常,若无异常情况在腹腔镜直视下用12 mm Trocar在剑突下进入,分别于肋弓交界处下2 cm及右锁骨中线处置入5 mm Trocar。再改为头高足底左侧倾斜30°,将胆囊显露出来,以钝锐结合的方式将胆囊周围粘连结合起来,再将胆囊三角区解剖出来,确定“三管一壶腹”,用可吸收夹将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双重夹闭后切断,将胆囊以顺逆结合的方式剥离,自剑突下将标本取出送检。检查腹腔内有无胆漏及活动性出血,再将器械取出,放气腹,将切口缝合,结束手术。单孔组患者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单孔腹腔镜器械在脐上缘1.5~2.0 cm处切口,将腹壁提起,腹腔内插入气腹针,与气腹机连接,中量进气后当负压达到13 mmHg后将气腹针拔除。将三通道导管置入,再分别将单孔分离钳、单孔抓钳、腹腔镜置入。镜下观察若患者胃肠肝脾无异常,对胆囊三角及胆囊进行探查,胆囊以单孔抓钳牵拉,将胆囊三角显露出来,游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胆囊用可吸收夹夹闭后再切断,胆囊动脉用钛夹夹闭后用电凝钩离断,沿胆囊床用电凝钩将胆囊顺行或逆行剥离,再将胆囊切除后自脐孔取出,止血,腹腔无出血后将切口缝合。
1.3 指标
(1)手术指标,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美观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其中术后切口美观评分为0~5分,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切口美观程度。(2)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6 h、24 h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共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3)术后恢复指标,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正常进食时间。(4)生活质量,于术后一个月以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LQ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状态、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4方面内容,每量表为0~4分,36个条目,总分为14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手术指标、VAS评分、术后恢复指标及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与常规组比较,单孔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美观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
表1 手术指标()
2.2 术后疼痛程度
与常规组比较,单孔组术后6 h、2 4h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术后疼痛程度(,分)
表2 术后疼痛程度(,分)
2.3 术后恢复指标
与常规组比较,单孔组肛门排气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3。
表3 术后恢复指标()
表3 术后恢复指标()
2.4 生活质量
与常规组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状态、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及总评分比较,单孔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分)
表4 生活质量(,分)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对切口满意度高及利于术后恢复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常用术式[8]。但是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始终存在腹壁瘢痕。随着器械的改良及腹腔镜手术发展愈加成熟,另外在患者追求无瘢痕、医生更加追求减少创伤的驱动下,逐渐将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临床[9]。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将胆囊三角区域显露出来并给予处理明确其解剖结构,可有效避免胆管及血管损伤,且具有无瘢痕效果[10]。故本研究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比较,单孔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美观评分均明显升高,术后6 h、24 h 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正常时间均明显降低。推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传统三孔变为脐部单孔切口,可有效减少腹壁创伤,术后恢复较快;(2)经脐切口具有较强的伸展性,取胆囊时可避免扩张切口,减轻因肌肉过度拉伸引起的疼痛;(3)切口瘢痕隐藏于脐部褶皱内,可以达到“无疤痕”的效果,进而提高术后切口美观评分;(4)单孔组手术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操作器械较为集中,难以形成操作三角,体内器械与体外Trocar之间互相干扰可影响操作;(5)住院费用主要与单孔组所用器械有关[11]。
本研究还发现,单孔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明显降低;与常规组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状态、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及总评分比较,单孔组明显升高。提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切口数量,减轻机体创伤,进而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胆囊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术后切口更加美观,推荐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