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优108”在武平县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2-11-17何认娣练楠吴夏芳练福林王晨刘桂连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试种稻飞虱秧田

何认娣 练楠 吴夏芳 练福林 王晨 刘桂连

(1武平县农业农村局,龙岩 364300;2武平县大数据中心,龙岩 364300;3西藏农牧学院,林芝 860000;4武平县城厢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龙岩 364300)

龙岩市武平县是福建省粮食主产县,2020年水稻播种面积为23 246.7 hm2,产量达1.504×105t。“两优108”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丰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K12S”为母本、“H108”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二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闽审稻20190008)。该品种于2019年—2020年在武平县象洞镇、中山镇、城厢镇、岩前镇、十方镇、中堡镇进行试种及示范,表现出农艺性状好、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抗性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适宜在武平县进行推广种植。现笔者拟对“两优108”在武平县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该品种在武平县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1 种植表现

1.1 生育期

“两优108”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武平县进行种植。据统计,“两优108”于2019年在武平县象洞镇洋贝村试种,6月13日播种,7月4日插秧,9月5日始穗,9月10日齐穗,10月15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24 d,比对照“宜优673”多2 d。

1.2 农艺性状

“两优108”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成熟期转色好。据统计,“两优108”于2019年在武平县象洞镇洋贝村试种,株高为123.9 cm,穗长为24.8 cm,有效穗数为199.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为187.3粒,结实率为86.8%,千粒重为27.9 g,理论产量为 9 050.4 kg/hm2,分别比对照“宜优673”高4.2 cm、短0.9 cm、少1.5万穗 /hm2、多16.1粒、多4.6%、少2.1 g、多566.2 kg/hm2。

1.3 产 量

“两优108”在武平县种植的产量较高。据统计,“两优108”于2019年在武平县象洞镇洋贝村作烟后稻试种 0.8 hm2,平均产量为 8 596.5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7.32%;于2020年在武平县象洞镇、中山镇、城厢镇、岩前镇、十方镇、中堡镇作烟后稻示范种植47.4 hm2,平均产量为8 487.5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6.90%。

1.4 抗 性

“两优108”于2019年—2020年在武平县进行试种及示范,在用药预防病害的前提下,未发生叶瘟病和穗瘟病(而对照品种“宜优673”有不同程度的叶瘟病和穗瘟病发生),且经两年抗性鉴定,均表现为抗稻瘟病。

1.5 米 质

“两优108”的稻米于2019年经检测,糙米率为81%,整精米率为65.9%,垩白度为2.1%,透明度为1级,碱消值为6.2级,胶稠度为80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7%,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时播种

为提高“两优108”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需晒种1~2 d,然后选用强氯精或咪鲜胺进行浸种消毒,以减少种子带菌量,减轻秧田期病害发生程度。具体措施为:(1)强氯精浸种。稻种先用大量清水洗种3次,然后用清水浸种12 h(需换水3~4次,每次通气15 min),然后用强氯精300倍液浸种12 h,捞起洗净后进行催芽。(2)咪鲜胺浸种。稻种先用大量清水洗种3次,然后用清水浸种8 h(需换水2~3次,每次通气15 min),洗净后用25%咪鲜胺乳油2 500倍液浸种8~12 h,捞起滤干(不必淘洗)后直接进行催芽。

为减轻稻飞虱在秧田期的前期传毒,减轻水稻病毒病的发生,在种子催芽露白至长芽后,稍晾干,用35%丁硫克百威10 g(或10%吡虫啉20 g)拌种1 kg,来回翻动,使之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形成保护膜,拌种后立即播种(35%丁硫克百威拌种还可防鼠、防麻雀)。

“两优108”在武平县种植,需根据安全齐穗的要求(确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和茬口、区域等具体情况,来确定适宜播种期。一般作双季晚稻种植,在6月中旬播种;作烟后稻种植,在6月上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一般为130~150 kg/hm2(折大田用种量为11.3~12.0 kg/hm2),且要求稀播、匀播。

2.2 培育壮秧

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秧田施足基肥,施45%复合肥280~300 kg/hm2;秧苗2叶1心期施断奶肥,施尿素75~80 kg/hm2;秧苗移栽前5 d施送嫁肥,施尿素80~120 kg/hm2。在秧苗1叶1心期喷多效唑300 mg/kg,以促进秧苗分蘖和控制秧苗疯长。在秧苗3叶1心期和移栽定植前各喷药防治稻飞虱1次。

2.3 合理密植

“两优108”分蘖力强,宜进行合理密植,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一般在秧龄26~30 d时进行移栽定植,以宽行窄株方式定植为宜(可控制株高,提高成穗率,减少病害尤其是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行株距为23.3 cm×20.0 cm或26.6 cm×16.7 cm,确保基本苗数达80万~85万苗/hm2。

2.4 科学施肥

“两优108”在武平县种植,宜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即基肥施12%过钙410 kg/hm2、17%碳铵410 kg/hm2;在秧苗移栽定植后5~7 d施追肥,施48%复合肥300 kg/hm2、46%尿素100 kg/hm2、60%氯化钾150 kg/hm2,以促进秧苗低节位分蘖早生快长;在幼穗分化2~3期施穗肥,施46%尿素35 kg/hm2、60%氯化钾40 kg/hm2,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5 合理管水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在水稻的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其他时期均采用干湿交替的间歇灌溉方法,一般以田间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以使土壤处于富氧状态,从而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具体为:坚持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施分蘖肥时,要求田间无水,施肥后灌浅水,达到以水带肥的目的;当田间茎蘖数达245万~275万苗/hm2时,开始多次轻搁田(水稻植株营养生长过旺的田块,需适当重搁田),将最高苗数控制在370万~440万苗/hm2;在水稻植株倒2叶龄期之后,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以协调水稻根系对水气的需求,直至水稻成熟。

2.6 病虫害防治

在做好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对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防治工作。其中,稻飞虱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 g/hm2,或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60 g/hm2,兑水900 kg/hm2喷雾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 mL/hm2,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75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或5%己唑醇悬浮剂1 500 mL/hm2,或5%井冈霉素水剂3 75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防治;稻瘟病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或20%稻瘟酰胺悬浮剂1 050 mL/hm2,或40%稻瘟灵乳油1 50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防治;稻曲病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或12.5%氟环唑悬浮剂750 mL/hm2,或10%己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750 g/hm2,或20%噻菌铜悬浮剂2 250 mL/hm2,或1.2%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 25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雾防治。

2.7 采 收

当田间稻谷谷壳已呈黄色,米粒变白、硬而不易破碎时,即表明水稻达到生理成熟期(完熟期),此时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大。待全田80%以上的稻穗达到完熟期,即应及时进行收割,以避免水稻枝梗、小穗梗干枯,断枝落粒。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或进行人工收割,再利用脱粒机进行脱粒,及时晾晒后,即可放入仓库贮藏。

猜你喜欢

试种稻飞虱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河北永清:“无土芹菜”试种成功
水稻德香4103试种示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