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模式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思考

2022-11-16郑颐宁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郑颐宁

摘 要: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增加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以适应新高考模式的实际要求。本文首先探究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定位,其次分析了新高考模式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最后分析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2-0245-04

Reflections on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and geograph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ZHENG Yining  (Luoyuan No. 1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 high school geography has increased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choose appropriate teaching plan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This paper firstly explores the orientation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 then analyzes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 o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

【Keywords】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高中地理教学随着时代发生,教学理念与方法发生很大转变,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对新高考模式的变化进行深入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高质量课堂。通过对新高考制度的了解,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高考模式下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定位发生一定变化,更加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需顺应这一变化,优化教学模式,满足新高考的变化。

1.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定位

学科优化教学是新高考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核心思想,课程标准是学科优化的教学基础,从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战略的调整,以及对学科教学的指引。新高考制度的调整与优化,要求高中地理学科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将地理课程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并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同时也要在人才培养中,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各个方面的培养。新高考制度的实施,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标志着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重大改变,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的研究基础,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更符合国家发展实际情况,能为国家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地理课程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等相关内容合理增加到教材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期间,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所以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加强国家建设的需求。

2.新高考模式對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

(1)要恢复正常教学和加强平时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受到新高考模式的导向影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出调整,不能对正常教学时间予以占用,要能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平时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地理教学受到高考的压力,正常教学过程会被复习课占用,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新高考模式的实施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教材进行拓展,加强对课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2)实现地理教学的综合化和活动化

按照教学大纲精神及国家要求,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综合化与活动化的地理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综合化和活动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引导观察与思考,激发创新能力,能对必修与选修课进行合理选择,围绕教学主题开展教学。运用合理教学手段,让学生能有一个质疑、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地理学习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全面改革中学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在新高考模式下,必须对教育教学进行创新与优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期间必须关注的两个重点,要求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期间,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重视地理知识与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提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更多独立探究、合作、体验的环境,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属于“支架”地位,对学生做好引导,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3.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1)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教师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顺应新高考的实际需求,并能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当下教师要从“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发挥好引导作用。为做好引导者的工作,教师必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为学生创设高质量的教学课堂。首先,教师需积极参与学校及当地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水平。其次,教师要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了解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优化知识结构。最后,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要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方法与技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打造高效课堂。在观念转变的同时,教师还要提升地理综合能力,要能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设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可通过互联网挖掘相关的教学素材与热点,并将热点元素与生活元素加入教学实践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挖掘到的素材进行合理剪辑,然后制作成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第一章“人口”时,教师就可以将提前搜集到的人口分布图片在多媒体上播放,并引入当下的热点话题“二胎与三胎”,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放开二胎与三胎?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多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热点,教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热点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实时,在问题的设置下,激发学生的学習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用地理学科的思维思考问题。

(3)注重思维过程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在新高考模式下,必须转变思维模式,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予以强化。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不仅要看到表面事物,更要看到本质,找到内在事物的联系。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可在教学中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典型案例中思考与探究。地理教学还需立足于社会实践,要能按照地理实践活动,突出地理观察、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践过程中体现思维过程,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维过程与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中必须关注的两个点,要更加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学“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后观察自己家周围的交通情况,记录不同时间点马路上的车辆数量,指出堵车最严重的时间点。然后将自己的观察制作成表格,并深入思考与分析,提出城市交通的疏堵方案。在这个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做好观察,还要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通过思考与探究,发现交通拥堵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提出具体方案。教师针对学生的方案,随机选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检查,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方案,这样全班学生都能针对自己的方案提出不同意见。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实践,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更能走到生活中,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在新高考模式下十分重要,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多创设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学习,提升探究与实践能力。学生在小组中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能分配到自己的任务,主动探究与实践。在分组时一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3~6人,成员必须优势互补。问题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要能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主动思考。在小组合作结束后,每个小组都要选择一名学生展示成果,并做好评价工作。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与探究,确保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教学“产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思考“实体商店何去何从”的文图。在任务开启前,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当下的实体店困境,然后再播放当下的直播带货、网店等热点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由小组长整理每一位成员的意见,然后形成汇报资料。小组成员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这时就能实现思维互补,展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小组在成果汇报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小组任务,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5)促进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

新高考模式下,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积极拓展,学习更多知识与技能。高中地理课程要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发特色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打造特色课程与特色学校。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能让学生从课堂延展到课外,学习更多地理知识。同时,由于地理知识十分丰富,要通过校本课程,增加更多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内容。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与探究,确保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环境与发展”这章,就可以加入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在环境保护中所做的各项工作,也可以加入“双碳”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有关环保的话题。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特色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校本课程要体现当地特色,更要引发学生注意力与思考,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6)安排野外实践

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走进自然,深入了解与感悟自然。野外实践活动可由教师组织带队进行,也可由学生自行组织。在野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可由学生进行探究与实践,能在动手时提升思考能力、探究能力。高中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海岸、地震、环境地理考察等,通过学生的野外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在野外实践中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野外实践的安排在学生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土壤”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本地土壤开展调查,了解土壤颜色,土壤质地等。学生在野外实践中,发现本地为红壤,土壤的组成物粒径大小不同,分为石砾、砂粒等。在野外实践活动前,需准备好装备,比如,指南针、铁锹、地质锤等,在准备好相关资料表格及准备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野外实践。选择安全的地方进行野外实践,学生在开挖之后,要分层命名,将0~40cm、40~90cm、90~120cm范围的分布命名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然后让学生对土壤剖面进行描述与分析。学生可通过捏土、吹土、水分含量等各种方式,对土壤地质进行划分。学生要在实践活动中,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工作,并针对自己的实践回答教师的问题。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让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新高考模式的要求。地理教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实践,提升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通过集体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以及他人的优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7)结合网络技术布置实践类的任务

多媒体在教学中具备一定的教学优势,不仅可以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放大,还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实践体系,通过视频或动画将课程内容表达出来,如此,不仅可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还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机会。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间分析,并在其中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疑问,能非常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应用技巧,并且有效拓展他们的学习宽度,以真实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将实践类的任务放在学生的预习过程,让学生在正式开课前,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在進行实践时能对下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这样能让学生在正式的课堂中更加顺利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通过相应的活动而自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查阅和学习,以此达到最佳的实践和探析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这节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开展网络调研活动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对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软件进行查阅。比如,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微博、百度等相应的软件获取金融业的相关新闻、信息,不断充实学生的思想。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网购”引导其进行调研分析,例如,让学生使用一些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原因,通过亲身的网购实践,感受服务业的变化。在使用软件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仅要学会查阅信息、收集信息,还要学会梳理地理知识体系,将所获取的有用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自身实践完成地理知识的积累,比如,分析服务业的变化,电子商务的优势、问题,对其他行业的影响,等等。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数据以及资料的获取,并完成实践探索。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不断地开拓学习渠道,拓宽学习思路,让学生能通过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逐渐意识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并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分析,而逐渐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从而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价值,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技术,不断自主探究新的知识,不但提供丰富的内容,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从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出发,对地理知识有了新的认知,这也是当前学科育人教学理念的要求,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学科素养,对应对新高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结语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与优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地理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确保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地理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与考试,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成旗,陈赞民.高考试题视阈下高中地理课程的二次开发——以人教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08).

[2]李琪,陈心怡,张争胜.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地理试题创新性初探——以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与广东地理卷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1).

[3]马珺琰,熊椰.高考试题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启示——以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环境保护”选做题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6).

[4]陈世刚,李艳红.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0).

猜你喜欢

新高考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中学生对历史科目的态度调查
新高考模式下英语分层走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