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2-11-16杨小刚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杨小刚

摘 要: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应保证效率、质量,让课程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比较复杂,理解、记忆难度都相对较大,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以及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则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级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得到广泛普及,这也是“互联网+教育”模式发展的良好基础。诸多教学实践证明,合理使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和优化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使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教育;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2-0093-04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efficient classroom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YANG Xiaogang  (East Street Primary School, Zhenyuan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mphasizes that curriculum teaching should ensur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so that the value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so that students can obtai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themat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it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s a mathematics teacher, in order to keep students with high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good learning a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have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popularized, which is also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model. Many teaching practices have proved that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Internet +" model to carry 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building efficient classrooms and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use strategies of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model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ternet + education; Efficient classroom; Strategy

數学是小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习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晦涩难懂的知识,加上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他们难以对数学学习提起兴趣。实际上,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十分紧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数学,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能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与时俱进,持续学习,吸收更多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更多教学新技术,让当前的教学工作能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而“互联网+教育”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互联网+”模式的使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能促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中“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1.“互联网+”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主动学习意识比较欠缺,在缺少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非常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惰性,学习状态比较被动。而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学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抽象的、静态的、复杂的知识,可以转化为直观的、动态的、简单易懂的形式,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受到强烈刺激,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

(2)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提倡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负,但是减负并不是要让学生少学,“减负”不等于“降低质量”,而是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知识,在思维、技能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数学教学中使用“互联网+”模式后,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知识吸收速率,可以与学生进行更多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做更多的随堂练习,因此有助于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3)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小学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比较有限,且内容是固定的,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适当取舍,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如引入一些生活化案例、名人小故事等,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2.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

要想让“互联网+”模式有效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多学习、多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几项措施,让“互联网+”模式有效落实,让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1)“互联网+”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情境”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传统模式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保守,学生被动接受相应的知识,课堂上师生较少互动,且互动形式也相对单一,通常是教师提问,点名学生回答,大多数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了课堂的旁观者。而新形势下,更注重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全部都能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与教师、与同学、与文本的对话中,更深入地感知数学、探究数学、理解数学,在知识、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获得有效发展。在实际的执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有必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情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宽松、活跃、充满趣味性。“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课堂情境的创设变得更为简单,情境形式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不能是盲目的,教师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让课堂呈现出虚假的繁荣景象,而是要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整合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特点等,使教学情境更具有針对性。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具有了一些生活经验,日常生活中也见过一些小数,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探究学习的意识,不了解这类数的意义、读法,这会增加知识的抽象性,给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从而影响整体学习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快速建立对本节课知识的熟悉感,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顺利,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课程伊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短片:一名小学生跟随母亲一起去超市购物,在结账台结账之后,小学生接过购物小票,指着上面的结账金额好奇地问母亲“这个数怎么念?”这时,教师将视频暂停到购物小票的画面,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说一说这样的数字有什么含义。这是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学生可以快速建立熟悉感、亲切感,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学生都会纷纷加入对问题的讨论中。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比较宽松、活跃。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引入新知识,学生便更容易接受了,课堂上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相较于教师直接开展小数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增强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因此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消化、吸收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互联网+”化繁为简,降低数学理解难度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会产生思维障碍,若这些障碍不能及时被清除,学生的数学基础难以打牢。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将知识的理解难度降低,让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吸收新知识,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传统模式下,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教具,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且在使用教具进行演示操作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看清楚。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则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进行演示,刺激学生的视觉,进而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对新知识进行加工,提升知识的吸收率,同时还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课堂互动、做练习等,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的思维水平也会得到明显发展。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旋转”等概念,教师可以调取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变化过程进行动态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观察图形运动过程,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观念。这是口头讲解、教具演示、静态图片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还可以调节图形变换速度的快慢,重复进行动态画面的播放,使用起来不但非常方便,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知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如可以给学生播放居民楼安装推拉窗的画面,在装好窗户之后,工人对窗户进行推拉。这时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推拉窗户过程中,窗户进行了怎样的运动?你是否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这类运动现象?”这样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相关问题的思考中,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对“平移”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图形运动进行画图、操作等,便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让数学知识变得更直观、生动,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一改学生对数学的固有印象,如学习难度大、枯燥、无趣等,不但能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素养等,同时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3)“互联网+”拓展知识,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当前的教学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即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同时可以融入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这样能让数学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数学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在当前便捷的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快速获取各类教学所需内容。如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自己进行微课视频的设计,也可以从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公共网络平台等地方去获取适宜的教学资源,将其应用到课堂上,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另外,网络上的各类数学名人小故事也比較多,教师可以将其引入课堂中,一方面让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中吸收更多优秀的品质,如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爱国精神、创新意识等,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形成更多利于个人今后学习、发展的良好品质。

以微课教学形式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优化,很多教师都将微课模式应用到了课程教学中,因此网络上能获取的这类教学资源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直接将其应用到课堂上,节省自己准备教学材料的时间,将更多精力用在备课方面,使教学设计更完善。课堂上,教师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活动,视频内容图文并茂,同时可以结合动画、音乐等形式,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既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直观呈现,又可以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还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短,一些数学基础、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无法完全吸收知识,而当前“双减”政策则强调减少学生课后书面作业,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分享给家长,这样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便可以在回家后通过观看视频重温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证明,微课视频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拓展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好的效果。而针对学生在上课铃响后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教师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课前三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数学小故事,如刘徽与小数的故事、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等,让学生产生更深厚的数学情感和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能让数学课程的智育、德育获得更充分的发挥。尤其是数学德育工作,很多教师不知道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该项教育工作的落实,在信息网络技术的辅助下,德育工作难度明显降低,教育效果则能得到显著提升。

(4)“互联网+”促进合作,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模式,在合作中,可以营造出比较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其主动投入对知识的探究中。同时在合作状态下,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竞争意识、创新思维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此,对具有较高探究价值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互联网+”模式,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将各类信息整合之后,形成学习报告;可以在放学后利用网络与组员沟通互动,围绕某些议题展开讨论,互相分享自己获取的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形式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也可以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成就感,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尤其是在组员的相互影响下,可以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学习惰性,在学习中更自律。如教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这部分知识时,很多学生虽然能快速对垂直和平行建立明确概念,但是缺少引导的情况下,通常不会主动思考“垂直”“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蕴涵“垂直”“平行”这两项数学知识的事物,小组成员将各自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之后,通过书面形式或是PPT形式制成学习报告,提交给教师。这样的学习模式对学生来说新颖有趣,能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主动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都会获得有效发展。而在学生做好了以上学习准备工作后,教师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会变得更加顺利,课堂教学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

(5)“互联网+”强化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当前,“双减”政策是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落实的重要举措,其着重强调课程教学的减负增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消化知识,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堂练习。“互联网+”模式,能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因此能明显加快教学节奏,节省更多时间进行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这里所说的课堂练习,不是简单地给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而是要在形式、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如可以用信息化设备,组织学生参与“夺宝奇兵”“智勇大冲关”等答题游戏,让课堂练习更具有趣味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为了在游戏中夺得好成绩,会更主动地展开思考,更积极地回答问题。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类型的习题。以一题多解类型习题为例,教师让学生几人一组,集思广益,思考相应练习题的多种解法,并进行解题方法的汇总。之后,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展示答案,看各小组的解题办法与教师事先准备的答案是否存在出入,了解学生中是否存在创新思路等。这样的课堂练习模式能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的数学知识、思维、实践等素养在无形中得到发展。

(6)“互联网+”增强互动,突破数学课堂空间

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狭义的课堂是指集中在教室这一固定空间内的课堂,即线下课堂。但是在“互联网+”时期,课堂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线上课堂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充分将线上课堂利用起来,作为线下教学的必要补充。如微信群、QQ群等都是当前常用的社交工具,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班级群中进行提问,师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对那些比较胆小、课堂上不敢提问,或是学习中存在惰性、不求甚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多鼓励、引导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查看群里关于学习方面的聊天记录,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得到巩固,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好的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线上互动内容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学方法、内容等的调整,使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3.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已经在小学教学中得到普及。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将其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营造更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知识教学目标以及能力培养目标全面、有效地落实。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成长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彩凤.“互联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智力,2021(17).

[2]陈洁.“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05).

[3]朱晓娜.“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新课程(小学版),2019(12).

[4]甘耿化.“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读写算,2019(33).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