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助力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

2022-11-16史静月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史静月

摘 要: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思维、语言等综合素养启蒙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可促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升幼儿获取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意义,并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幼儿建立阅读意识,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幼儿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效奠基。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习惯;培养举措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2-0056-03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early reading habits

SHI Jingyue (Lekang Kindergarten in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China)

【Abstract】Reading is the key to open the door of knowledge and one of the main ways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Children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tage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enlighten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literacy such as thinking and language. Actively carrying out reading activities at this stag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reading interest and reading habits, and improve children's ability to acquire and understand knowledge. As a kindergarten teacher, we must fully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habits, and us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help children establish reading awareness, master reading methods and skills, so that children are willing to read and good at reading, and effectivel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arly reading habits; Training measures

1.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意义

(1)可促进幼儿思维潜能的激发

幼儿阶段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幼儿正从形象化思维模式逐渐转变为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思维模式,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幼儿日后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做出积极的引导和干预。而早期阅读正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可通过阅读锻炼提高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丰富内心情感,开阔个人视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阅读的时候难免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这时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鼓励幼儿积极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以此激发其思维潜能,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和水平。

(2)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语言能力的强弱,可直观地反映出幼儿的智力发展情况,而学龄前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通常较弱,普遍存在着语言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开展早期阅读,可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词汇量将不斷增多,同时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逻辑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可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社交提供有力的帮助。

2.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有效举措

(1)强化阅读准备环节,提供有效指引

学龄前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同一件事物上,以此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走神、搞小动作甚至乱涂乱画等行为,这就要求幼儿做好阅读准备工作。所谓阅读准备,具体包括数据准备、阅读书目准备等多项内容,可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设计,为幼儿接下来的阅读提供有效指引。

阅读准备环节具体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介绍书籍的整体内容:许多幼儿在初次阅读时,还未理解和掌握阅读的方法,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境地,根本没有真正地去展开阅读。因此,教师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在正式开始阅读前,要先给幼儿们示范阅读的方法,如介绍书籍的封面、封底和正文等,以此纠正幼儿们只翻书、不看书的问题。②设计阅读环境:学龄前幼儿天性喜动不喜静,绝大多数幼儿很难安静、专注地展开阅读。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幼儿们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让他们感兴趣的阅读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具体来说,可在园内的走廊设计阅读角,包括精品图书鉴赏区、新书推荐区、故事创编区和交流互动区等;也可在班级角中设计阅读区,摆放各类幼儿喜欢的图书,也可由幼儿自行提供喜欢的图书等。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阅读环境时,要尽可能地投其所好,摆设丰富多样的图书类型,满足各类幼儿的阅读需求,激发他们在阅读上的主观能动性。③初步培养幼儿的阅读行为习惯:许多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如眼睛看书近、乱涂乱画和撕书等。针对这类不良行为,教师可创编出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展开劝诫和引导,如“读书好,读书妙,书里有知识,书里有礼貌,我做乖孩子,每日勤读书,读书有规矩,一不拿近看,二不躺着看,三不乱涂画,四不乱撕书”等,以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开展绘本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学龄前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较弱,故而他们十分喜欢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读物,而不喜欢阅读纯文字的文本。究其原因在于,前者更能够激活幼儿的视听感官,使其产生身心愉悦的感受。松居直是著名的绘本理论大师,他曾说过:“低龄儿童和绘本具有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关系,低龄儿童通过图画内容了解事物的发生过程,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会,以此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产生文字叙述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以绘本读物组织阅读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养成主动阅读和独立阅读的学习习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大、中、小等三个班级展开分类引导。比如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就可以选择一些以图片为主且字数较少的绘本,如《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潘妮别看电视啦》等;而中班和大班幼儿的阅读水平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便可以选择一些图文结合的绘本展开阅读教学,如《雪孩子》《狐狸和乌鸦》《小猴子下山》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绘本读物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幼儿的阅读喜好,以及绘本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取向,选择对幼儿成长发展有积极意义的读物资源。同时,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引导幼儿对绘本中图文内容展开自主解读,鼓励幼儿围绕绘本内容及表达的问题和道理展开讨论和分析,在图文分析中实现图片联想和想象。

(3)建立阅读顺序习惯,提升幼儿理解能力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幼儿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不少幼儿在阅读的时候只注重图片内容本身是否好看,从而形成具有选择性的阅读习惯,只喜欢阅读那些颜色鲜艳的图文内容,对于没有鲜艳颜色的图文内容则弃之不理。这样的阅读方式下,幼儿很难真正地理解到书籍所讲的情节内容,阅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在幼儿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阅读顺序习惯,指导幼儿按着书页顺序和情节发展,循序渐进地展开文本阅读,以此养成良好的阅读顺序习惯,提升幼儿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水平。

比如,有的幼儿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喜欢随意翻看一页就阅读,有的则喜欢从后往前看,有的甚至喜欢隔一页再看,这些阅读行为都体现了幼儿阅读的无序性。究其原因,是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未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所致。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纠正幼儿在阅读上的错误习惯,在幼儿进行阅读前,先讲解正确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向右看和从上至下看,以此纠正幼儿的错误阅读行为。同时,为帮助幼儿养成按顺序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在幼儿进行阅读前,先引导他们阅读文章的开篇梗概,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使其迫切想要知晓故事的后续发展;也可以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要求幼兒一字一句地念诵出来。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其阅读无序的问题,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顺序意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当阅读后期阶段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多样化的元素,略微提升阅读难度,比如阅读绘本故事后,可为幼儿提供一个描写绘本内容的四组图片,并将图片的顺序打乱,指导幼儿们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和整理,以拼图式的阅读方法,将所有图片内容再次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借此培养幼儿的阅读逻辑,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建立阅读顺序习惯,对于幼儿阅读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其梳理文本前后的逻辑关系,使其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清晰有序的思维模式,最终实现有效阅读的发展目标,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阅读后交流,拓宽幼儿阅读思维

学龄前幼儿的年龄尚小,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问题和困难。而幼儿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较强,在阅读中遇到问题后,经常不加思索就来询问教师,这样不利于幼儿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阅读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要知道,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不同的人因其经验和认知的差异,获取的信息也会存在不同。对此,教师在开展幼儿阅读活动时,可组织集体交流活动,鼓励幼儿将自己在阅读中的理解与同伴、教师进行分享,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互补。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在集体交流中互通有无,以此拓展幼儿的阅读思维,增强阅读课堂的活力。

例如,教师以《狐狸和葡萄》这一绘本作为集体阅读的读物,先让幼儿将这部绘本通读一遍,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故事不懂的地方,并由其他幼儿展开共同讨论,尝试说明问题,看看谁能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比比谁能解答这些问题。很快幼儿便看完了这个故事,有幼儿就提出:“为什么狐狸要说葡萄是酸的呢?它又没有上去吃过,怎么知道葡萄就一定是酸的呢?”此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们想一想,为什么狐狸会这样断言呢?幼儿通过复读绘本,在反复思考后得出:“狐狸在撒谎!它根本不知道葡萄酸不酸,只是因为它自己吃不到,它就诋毁葡萄是酸的。”此时,教师可继续做出引导:“那么,要是你也遇到了一样的事情,你会相信狐狸的话吗?还是该怎么做?”有幼儿认为:“不,我会亲自摘下葡萄尝一尝,看看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教师继续提问:“那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一个什么道理?”“不能轻信他人的话,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尝试,去做一做才知道。”……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幼儿的思维得以激活。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不仅可让阅读活动的氛围更加浓厚,也让幼儿从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使其认知和经验得到提升。

(5)家园携手,强化幼儿阅读习惯

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耳濡目染带来的学习影响远远超过幼儿园环境,强调家长才是幼儿最重要的老师,而教师能够做的却极为有限。在许多幼儿家庭中,经常会发现幼儿虽然有着大量的玩具,但却很少有与该年龄段相匹配的书籍。究其原因在于,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年龄过小,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难以独立地展开阅读活动。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积极地展开幼儿早读教育,不但可开发幼儿的大脑智力,还可促进其思维发展,对其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因此,教师要强调家园联动的教育方针,将早期阅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媒介,鼓励亲子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拉近亲子关系,更能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强化其早期阅读习惯。

基于此,教师可定期在园区组织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帮助幼儿建立阅读意识。此外,教师可建议家长在家中的角落开辟一个读书角,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购置一些他喜欢阅读的书籍,还可以适当地摆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毛绒玩具,以此增加阅读环境的温馨感。同时家长可在每晚抽取一小时的时间,在读书角中开展亲子阅读。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做好示范和带头作用,在朗读的时候尽可能地保持情感丰富、语气柔和,鼓励幼儿在阅读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和说出体会,在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下让幼儿不知不觉地建立起阅读的兴趣和意识,逐渐形成长期的阅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坚持每天执行阅读计划,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不仅难以为幼儿树立榜样,还容易使他形成半途而废的学习习惯。只有在长期的环境影响下,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正所谓“立学以读书为本”。早期阅读的目的实质是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意义重大。对此,教师要重视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为其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帮助其掌握阅读顺序、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家园的有效联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由“阅读”变“悦读”,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青.以好习惯开启早期阅读之门——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J].亚太教育,2021(24).

[2]陈茜.“阅读悦读”——浅谈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J].当代家庭教育,2019(14).

[3]燕雁.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伴成长——浅谈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2).

[4]林全霞.好习惯成就好阅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养成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22(01).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