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类核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建设

2022-11-16陈集成潘艳黄秀芸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微课制作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

陈集成 潘艳 黄秀芸

【摘要】本文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建设方法,明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概念,分析农业类核心课程现状并提出改革目标,从优化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制作在线课程、结合在线课程与线下教学等方面论述农业类核心课程改革策略,以获得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内容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微课制作 评价体系 养牛与牛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149-04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环保农业和绿色农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养牛行业得到蓬勃发展,需要农业院校的学生加强学习牛的养殖知识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传授牛繁殖育种以及营养方面的主要技术和理论,如当下流行的生态栏舍建设技术,生物发酵饲料和相关技术,以及牛羊各个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营养代谢及中毒病、外产科及繁殖障碍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的预防、治疗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令学生具备从事牛羊病防控和诊疗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基础技能、专项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而混合式教学作为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可以将其应用到农业核心课程中,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教学现状

教师团队在进行设计之前先进行学情调查,了解2020届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点、2019届学生对这门课不满之处,然后调整知识架构,突出理论重点,解决关键问题。该农业类核心课程现存在问题如下。

首先,课程内容滞后,没有跟上当地牛羊产业发展。课程内容一般根据教材制订,而因为教材编撰的周期非常长,所以教材很难体现当地先进的养牛模式和牛羊产业的发展情况。而近年来,本地流行的牛羊疫病层出不穷,这些内容在教材中也没有体现。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与工作脱节,难以符合工作单位的需求,造成学生、市场、单位三方面的脱节,违背了教育的本意。

其次,教授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00后”的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接受了线上教育的模式,多媒体的应用更是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而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依然沿袭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的视域下,这样的教学方式未能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生普遍接受知识的方式相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最后,评价体系落后。教学评价依然停留在教师评价,学生听课的老模式上。没有先进评价模式做指导,教学进展缓慢,修改不到位。学校与企业联系较少,不能得到企业反馈,所教授内容是否对接企业市场也不能得到确定。对学生的考核也停留在期末考试的单一模式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单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应结合养殖生产的特点,教师团队共同确定养牛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根据课程内在建设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即教学团队按照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团队首先更新養牛与牛病防治课程的授课知识体系,使其跟上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依据职业工作的需要进行开发,做到以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侧重实践技能培养、以生产岗位群所必需的技能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其次,利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优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之贴近学生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更好接受传统知识,掌握检查、诊断牛病的基本方法,以及对患病动物表现的临床症状、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肉牛养殖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牛病防治以及肉牛养殖工作服务。最后,融合传统线下课和线上课评价体系,使课堂评价与线上测试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做好教学评价以调整教学内容。

三、课程改进策略

农业类核心课程的改进首先要优化教学目的,再根据中国慕课的在线课程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将每个教学设计要点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将学习过程的重点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即教学重点不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然后,制作精良的在线课程,将线下课与线上课灵活结合,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完善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有着领导和指向作用,是学生的学习方向,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对象。确定正确的教学目的,才能让教学过程正常进行不偏离原旨。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环保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背景下,我国的养牛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学习牛的养殖知识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向学生强调我国养牛行业的发展,养牛与牛病防治的实用性,引起学生重视,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意义。本课程结合养牛生产的特点,确定养牛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牛品种”“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奶牛生产”“肉牛生产”“牛场规划”“常见牛疫病防治”“牛常见普通病防治”等学习情境,渐进式开展教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之前,首先请有丰富教学经验、曾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的主讲教师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了解广西养牛行业的现状、前沿的奶牛肉牛养殖技术、牛病传播现状和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把握总体方向,并准备相应教学资源。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资源方面都充分做好准备之后,教学团队以学生的知识需求和高职学生特征为主导,进行在线课程建设。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主要分为“牛良种化技术”“牛现代繁殖新技术”“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牛主要疫病防治技术”“牛主要普通病防治技术”以及“实训指导”六大模块,每个模块结合具体案例和生产实际,与企业生产情景、农户养殖情景紧密相连,帮助高职学生、养殖企业员工和广大农民理解养牛与牛病相关知识。列举课程第1周、第2周课程教学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

教学内容设计以三级结构搭建,教学团队首先确定每周教学任务,以一个章节主要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延伸。二级结构即是线下课每节课的知识点,第三级知识点则是每节线下课的重难点。厘清重难点,然后以重难点为基础制作微课。在线下课授课同时,将微课教学作为混合式教学的重点。

(三)制作在线课程

在确定教学任务后,教学团队即开始录制微课。高质量的微课才能保证在线课程的建设质量。一般而言,微课制作的流程包括制作脚本、拍摄、制作试题库等。

1.制作脚本

脚本是微课制作的主要内容依据,教师的教学意图主要依靠脚本在微课之中体现,因此脚本的制作是微课制作的基础。教师首先要思考微课的导入,一般有设问、新闻、趣事、典故、故事、情境、复习、对比导入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其带入教学情境。然后是思考微课所要讲述的知识重难点。如牛病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各类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上,如重点讲述牛病毒性疫病中的口蹄疫,细菌性疫病中的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等知识。一般而言,一个微课时长一般为5到10分钟,这是根据学生注意力能集中的最佳时长决定的,因此脚本所能容纳的知识点不能超过3个,否则效果往往不佳。选择好知识重难点之后,教师撰写脚本时要明确知识点,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串联,最后在微课结尾处再现知识点,以进行总结和复习,起到固化加强的作用。

2.拍摄

拍摄必须在专业的摄影棚进行录制,有专业的灯光和摄像器材,现场录音要保持安静。如拍摄时教师需要注意语言、体态等细节,避免穿格子或者花纹的衣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要规范,以自然语速流畅讲解,动作要大方得体,最好能加上一些肢体语言配合讲解。以高质量的微课吸引学生,使学生认可教学的权威性,从而激发其积极的学习状态。

3.制作试题库

随堂小测和单元测试作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必不可少,可在每次课中间设置随堂提问,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借助“雨课堂”“中国慕课”“超新星”客户端等在线教学平台,自动记录回答问题之后平时成绩。单元测试也是每个单元完成后要准备的,必须紧贴本单元知识体系,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如牛病毒性疫病中口蹄疫部分,学习之后马上考查口蹄疫的诊断重点和预防措施,加深学生记忆,强调重难点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四)在线课程与线下教学结合

在线课程有很大的自由度,具有边使用边建设的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可在后续的教学中迅速调整。如在平行班教学中,在第一个班使用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然后再在下一个平行班教学时优化使用。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注重实践,因此可很好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具体运用于课前预习、课中内化、课后深化三个方面。

1.课前预习使用

教师在开课前发送任务清单,要求学生预习知识点,使学生认知学习该知识点的必要性以及应用性,以加强学生学习动力。可让学生课前上网搜索养牛行业热点事件和养牛行业发展现状,教师也可以主动推送该知识点相关视频、讲义、法律文件、社会热点、文献资料等资料,让学生提前知晓授课内容,对知识架构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难点,这都有利于课中对知识点搭建、解构、重塑。教师布置任务后,可根据教学平台上的讨论沟通版块,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要求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2.课堂内化方法

利用“中国慕课”“超新星”客户端,对知识点进行复测、解析、重构,让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在实用案例的基础上学以致用。灵活运用“中国慕课”“超星学习通”“爱课程SPOC”“腾讯课堂”等客户端,打造全过程学习、全范围覆盖的空中立体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在线课程中的微课、视频,构建新教学环境,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抢答、辩论、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改变教师“站着讲”,学生只能“坐着听”的单一学习境遇。

(1)抢答环节

在讲解知识点后复盘的过程中,使用超星学习通抢答模块,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学生竞争心理,使学生主动理解知识点。在抢答过程中讲解错误抢答原因,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知识点。

(2)讨论环节

以真实案例为出发点,给出任务清单,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到的知识点去解决真实场景下出现的生产问题,边学边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开展小组讨论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上传客户端,在大屏幕上现场展示并让所有学生评判正确与否。让学生知道自己对知识点理解的程度并加以修正,还能让其他学生凭借学到的知识进行判断,让学生坐上“教师”的位置,体现出线上整合展现的优势。教师在教会学生合理利用网上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搜索获取知识的合理渠道和方法,让学生能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分辨该知识内容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现场连线教学环节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具有注重产教融合、实践应用特性的课程,教学时教师除了利用线上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微信在线群”“腾讯课堂”等基于5G网络的工具平台与一线牛场师傅、饲养管理人员在线交流,让一线工作人员在现场实操展示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让学生具体而真实地认识這些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同时,一线企业有机会接触并指导学生,有利于发挥“让企业培养人”的优势,让学生学到生产一线所急需的知识。

(4)辩论环节

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公布的辩论题目,让学生在客户端上自由组队、共同学习,找到支撑论点的论据,然后分组对抗展开辩论。让学生以辩论目的为导向调动学习积极性,完成自主学习。在选派辩手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平时沉默寡言、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锻炼,知识基础较好的同学通过客户端在线下给辩手提供支持,组成线上线下团队,合理应用线上资源。辩论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现场搜索与知识点相关的社会热点,国内外前沿学科会议交流内容、社会问题的质疑与讨论等,主动搜寻知识点相关内容,在寻找论据的过程中触类旁通。

3.课后深化应用

在下课之后,教师合理运用客户端上教学团队所上传的单元测试题,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点理解,适时解答引导,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开展足够深度广度的探讨,让每个学生做好知识点的内化。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按需灵活复习课堂内容,或反复观摩在线微课,消化重点难点,找到新的疑点、提出新的疑问,实现和其他知识点进行串联和交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组建学习团队自由讨论,完成互学互评,通过反思、总结,拓展等环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认知能力。

综上,养牛与牛病防治课堂教学融合了线上和线下资源,灵活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与生产一线要求相贴合。教师通过引導学生竞争、思考、交流、对比、主动搜索,可以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深化知识点理解,搭建知识架构,注重场景应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目的。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于2022年4月在中国慕课上线之后满足了学生自学、提升的需求,和线下教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之后获得学生好评。截至2022年5月30日,共有787人参与学习,根据调查问卷,90%以上学生体会到了微课学习的好处和便利,80%以上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其全过程参与了学习过程,取得了积极的学习效果。教师方面,混合式教学激发了教学内容更新,增加了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该混合课程通过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时合理的教学评价,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混合式教学不仅符合互联网视域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的日渐提高,还能与市场企业相结合,为国家农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起到铺垫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婧.论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1).

[2]陈冬梅,李振方,吴仁烨,等.“新农科”背景下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耕作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2).

[3]钟春燕.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广西教育,2020(15).

[4]韩中.“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以《统计学》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6).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养牛与牛病防治》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YJJ21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西大石山区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21YFD110010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广西牛羊产业创新团队建设(nycytxgxcxtd-2021-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集成(1986— ),广西北海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研究与教学;黄秀芸(1989— ),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潘艳(1978— ),通讯作者,广西武鸣人,博士研究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牛羊病防控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猜你喜欢

微课制作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HTML5的视频监控微课设计浅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