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张村造纸技艺数字化保护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2-11-16董海斌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文/董海斌,林 江(西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北张村是褚皮纸制作技艺的起源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传承文化遗产,表达民族韵味等诸多方面有其不可代替之处,可以说是当代的“活化石”,同时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历史价值。但北张村造纸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秦岭山下、沣河岸边的天然造纸居住地如今已经搬迁,年轻一辈的北张村造纸传承人也只有张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逢学老人之孙)一人,当前该用什么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播?
本文以北张村手工造纸技艺为主体,以“互联网+艺术+科技”文保概念为指导,运用3D建模技术对北张村造纸技艺的相关场景以及部分制作技艺工具进行设计与复原,通过交互技术配合背景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进行造纸技艺的数字化沉浸体验设计研究,希望能为传统造纸技艺文化探寻一条创新发展以及保护传承之路。
一、北张村造纸技艺的文化资源
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究竟是哪朝哪代发明的已经无从考证,但东汉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确是公认的事实。通过与北张村造纸传承人的交谈得知,在1957年,西安市灞桥镇出土了著名的“灞桥纸”,据专家鉴定为公元前140—87年的物品。这说明古长安造纸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且2 000多年来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北张村造纸技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包含着完整传统技艺系统以及集工艺、商贸、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复合体[1]。
1.1 北张村造纸技艺的工艺文化
北张村天然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简单而实用性强的劳动工具以及由祖先们慢慢摸索所形成的技艺构成方式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北张村造纸技艺的工艺文化,其手工技艺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属性是共生的关系[2]。北张村造纸技艺工序是人和工具巧妙结合的智慧核心,更是造纸的核心,手工纸的诞生过程就是生命的演变,文化的传承,每一张手工纸就是一个个生命文化的象征。北张村造纸所使用的原材料是以构树皮为主,整个过程取自自然,施法自然,成品也是基本保留了构树纤维自然的肌理和形态。一张完整褚皮纸的诞生主要总结为采购、蒸化、踏切、抄晒4个过程,由18道大工序构成,以此完成原材料—原料瓤—纸浆—褚皮纸的转变。在实地的调研采访中张逢学老人曾说过造纸的工序其实就是做纸浆。
北张村的纸张极具工艺特色。纸张色泽分为黑色与白色,这与其原材料的采摘季节有关,分为冬季白纸和春季黑纸。纸张质地细腻柔韧,纤维细长,纹理清晰,相比较于机械制作出来的纸张,它兼具落墨起色、抗老耐用等特点以及具有浓浓的年代感气息。这种工艺生产的纸张可保留千年之久。
1.2 北张村造纸技艺的商贸文化
北张村造纸技艺在唐朝年间得到了发展,常被用作考试的卷纸,同时位于京畿地区的人们对于纸的需求量很大,形成了浓重的商业文化。在唐朝年代尤其是被视为精品的白麻纸甚至远销到朝鲜、日本等国,由纸架起到对外交流的桥梁,使北张村纸文化的贸易逐渐兴旺与发达。到了清朝时期褚皮纸被选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例如嘉庆年间编写的《长安县志》就是用北张村手工造纸印刷而成的。解放前,延安盛行北张村的手工造纸,位于解放区和西安地区的报纸大量使用这里生产的纸张[3]。现今,主要被用作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易往来,艺术爱好者用来绘画书法,民间能工巧匠用来剪纸刺绣、裱龙糊凤、铸浆糊棚等,这就为北张村造纸技艺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说北张村所造的褚皮纸既是一件商品,也是一个精美的文化艺术品。
1.3 北张村传统造纸的地标民俗文化
解放以前,北张村家家户户都在造纸,手工造纸能忙一家人,造纸工艺复杂冗长。在北张村,会发现村民院落的墙壁上贴晒着湿纸成为北张村独特的风景,白天造纸人去采集构树皮,扎成捆,中午,泡皮、捣浆、踏碓等,晚上抄纸,妇女们晾晒,所以北张村有句古语说“有女不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立墙根”,讲的就是古法“晾晒”这一工序的场景,往往复复的独特生活习惯构成了北张村独有的地标民俗文化。过去,每年大年三十左右,村里面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庙会上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主持抽签来确定瓤行的“摇杆人”,这是每个纸工都要来报名的[4]。相传,每逢清明节北张村手工纸还被用作祭祀,纪念纸圣蔡伦,甚至被用于厕纸使用以此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当前除了在国画、书法等艺术创作方面深受一些文人、艺术家们青睐以外还可以在其他生活环境中见到。例如可用来包裹中药和茶叶,对于化妆人群来说还能代替卸妆棉用来卸妆,也可用作为封酒罐的“纸盖子”来提升酒质、防止酒气散发和增加香气等[5]。
二、北张村造纸技艺数字化研究的迫切性
尽管在早年间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遗”名录[6],但随着城市建设外扩以及现代机械造纸技术的冲击,传统造纸技艺逐渐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年轻一辈的造纸人只有张刚一人。如今造纸生产工具等现存实物的抢救性搜集和保护在减少,受文化传承与对外交流方法的局限,同时传承教育方式不够全面,过于单一,也使得该技艺加快了消失的脚步。当下数字经济是发展趋势,它的信息存储和展示方式为“非遗”的传承与宣传打开了新的大门,这是否可以探索出一条“数字+技艺+传播”的融合之路?
2.1 数字技术提升技艺传承自觉性
技艺的认知与学习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但处于当前的快节奏生活当中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渗透,使得该过程更显得枯燥乏味,年轻人不愿意去接触,这也导致了传承纽带的缺失,使得技艺文化内涵弱化,创作形式逐渐被边缘化。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无形”文化的发展更需要融合现代数字技术,结合相关媒体平台进行改变,以当代青年人喜欢的平台方式进行推广[7]。例如在2021年的8月行走的故宫文化——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首展在西安幸福林带环球港预展开启。“行走的故宫文化”将传统绘画作品与数字技术融合,打破文化、艺术、科技界限。人们通过佩戴AR眼镜能够从画中看到跃然而出有趣的三维动物形象和翩翩起舞的舞娘以及在枝头鸣叫的喜鹊等,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世名画的意境之中,与古人、古物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体验。展览过后,人们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主动在自己的网络平台进行分享。由此可见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使原本图片文字的视觉了解,转变到趣味动态的互动体验沟通,这不仅更利于人们由被动到主动获取信息,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能让人们自觉对文化进行传播。
2.2 数字技术弥补技艺传承的在地性
通过调查全国“非遗”项目受众认知率,了解到在黑龙江哈尔滨对于四川蜀绣的认知率为3%,在河南洛阳对于上海何氏灯彩的认知率为5%[8];同时手工技艺的传承地多数位于偏远山区或者崎岖的山地。由此看出,中国“非遗”是具有显著的在地性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现实生活中对于传统技艺的体验与学习是存在一定空缺和局限性,尤其是处于疫情时期,“宅”成了当前的生活方式。因此,数字技术与传统技艺合理“配合”出的“产物”就不再是特定场合、特定时间、部分人群的艺术了。例如以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作为表现元素的网络游戏《惊梦》,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游戏进入到虚拟世界,以虚拟体验的方式了解到传统文化,游戏中中国风的画质精美细腻,剧情丰富,趣味的玩法加深了人们对于该传统文化的兴趣[9]。对于造纸技艺来说,人们更多接触的是制作完成后的纸张,而对造纸的18道制作工序却知之甚少。因此通过数字化虚拟展示方式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制作过程,都将变得容易许多。同时因其“非现实”“不在场”的特点,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弥补技艺传播在地性的劣势。
2.3 数字技术实现技艺传承的共享性
2022年2月25日,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互联网普及率为73.0%。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更是公众获取重要信息的第一媒介。这样一个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为众多“非遗”传承人敲开了新的传承路径和创作思路。以抖音APP为例,在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抖音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中显示,截止2021年6月10日,抖音上有超过1.4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相关视频数量以及1 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涵盖率高达97.94%。由此可见,“非遗”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原有的固态传播方式。在人民网报道的《非遗+短视频,让传统老手艺“破圈”》中,作为“非遗”竹编技艺传承人的李师傅,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让这门技艺“走红”网络,借助新技术和新的载体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竹编的魅力。殊途同归,当前,造纸技艺也逐渐遭受着周期极短的工业造纸的冲击,运用数字技术使其完整传播,将造纸技艺的传承实现共享性,融合出一条“数字+技艺+传播”的道路。
三、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北张村造纸技艺设计实践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是陕西地域独有的文化标志,因此,有效地保护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不仅能增强人民的自豪感,更能坚定民族的文化自信。当前,日益发达的数字技术为描绘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谱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性提供了有效供给。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们很难实现现场体验,通过虚拟媒体展示传播成为主流。如何重拾公众对造纸技艺的兴趣,让人们能够以低成本、无空间时间限制地去体验和学习这一过程,值得我们精心设计和实践。
3.1 实践研究思路
当前,造纸技艺保护与传承还停留在传统的静态展示与口传心授阶段,动态展示方式还存在差距,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不够紧密。大多数的参与者只能偶尔到实地观看和体验技艺流程,但疫情当前,实地也成了奢望。因此造纸技艺的有效传播与活化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融合,需要解决“展什么、怎么活化、展示与活化效果”的问题。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去保护和传承手工造纸技艺,不仅能完整性真实性演示其技艺过程,也可以为造纸技艺的数字化展示实现互动性与沉浸性体验。结合上文3个问题提出集合数字化技术例如AR、VR以及数字多媒体、3D技术等现代科技进行造纸技艺流程,生产工具、原材料样品、手工制品实物等的数字复原和再设计传播,用传统纸张进行创意产品设计,活化传统手工纸的应用范畴。
3.2 图文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立
在大多数人眼里,北张村的造纸文化仅仅被称为纸艺术,是一种手工技能。事实上,它不仅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包含着历史文化、生产过程、技巧手法、使用场合等多种因素的精神文明产物。为了更好地对北张村造纸技艺传播进行数字化创新,首先本项目研究课题组对北张村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进行现场调研,实地体验造纸的过程并整理了相关的考察记录,其次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逢学老人进行了交流沟通,获得了1.5 h的访谈影像记录,运用数码设备拍摄收集近200张的造纸工具相关照片,运用航拍设备获取了北张村的鸟瞰图,拍摄了2 h的视频素材。然后通过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查阅北张村造纸技艺的当代资料并整理成文档一份。最后对采集到的视频文件进行素材剪辑调整和根据前期图文信息采集,以“调查与记录、技艺名称、记忆特点、过程分类以及所使用工具、设施名称”为主进行文字梳理形成实践路径研究可用的数字化素材(见表1)。数据库创建是基于前期搜集的手工造纸相关资料的汇总,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初步形成北张村造纸技艺数据库和影像库,便于进行数字化保存。
表1 北张村造纸技艺工序流程
3.3 草图提取、模型的设计制作及场景还原
三分手,七分工具,工具在造纸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手的延伸。北张村的各种造纸工具并不复杂,但这些个体在使用过程中相互合作又相互依赖,巧妙地使复杂的造纸技艺构成了一个组合系统,使各项工序趋于规范化。
造纸技艺中所运用到的工具设施众多且通用性强。每家每户的工具基本相同。它们取自自然,因地制宜又会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创新改革,但是工具本身所附带的利人性、适应性以及系统性不变。作者通过前期的调研列举出北张村造纸技艺中主要的工具设施,分别为:皮锅、石碾砣、碾盘、木碓、切幡刀和幡凳、石臼和木锤、纸浆池和抄纸帘、棕刷等,通过现场实物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比例尺寸测算,造型形态分析,然后基于这些参数信息导入到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用矢量化线条绘制出工具线稿图(见图1),合并储存作为后续实践和模型设计的基础。
图1 造纸工具草图绘制
北张村造纸技艺有18道大工序,几乎每道工序都使用了劳动工具和相关设施。为了在数字化平台上展现造纸技术的原始面貌,必须对造纸工具和设施进行数字化还原。结合工具线稿图,利用三维软件进行数字化建模,这里主要运用Cinema 4D来实施,在软件的可编辑的模式下,巧妙运用点线面的方式复原出劳动工具的三维造型结构形态,同时需要绘制三维模型贴图。以石碾砣、碾盘、石臼和木锤为例,在前期的现场调研,注重单一工具的多方位拍摄,争取获得最真实的素材照片,建立素材库。通过3D软件的展UV功能将模型展开并导出为平面图,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素材进行处理并将贴图和平面图结合到一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贴图和模型平面图的融合要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为使工具模型更具有真实感,需要给模型贴图进行质感塑造,主要是将结合后的贴图进行凹凸贴图和法线贴图的处理导出,之后和三维模型结合,形成有细节感的造纸工具(见图2)。三维建模技术能够突破原有空间限制,也是将现实中的实物形成虚拟模型的前提,让参与者能够更加全面地观看虚拟物体,视觉欣赏更加深刻。用于数字化模型创建的软件还有很多,例如3Dmax、Maya等,但是其设计过程大同小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创建。
图2 造纸工具模型复原设计
当前,北张村的现居住地主要位于南留村和兴隆社区,原居住地已完成搬迁,原址基本没有完整的建筑。为使造纸技艺数字化呈现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场景的设计是必要的。场景的搭建以古旧房屋的形式作为基础,结合实地图片收集和文献资料整理提取出可使用的场景素材,同时根据当前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空间优化布局,使之更具有历史感和使命感。三维软件Cinema 4D中应用场景的建模分为近景和远景,远景如天空和一些树木主要使用了软件自带的“物理天空”和树木模型素材,可基于显示情况进行相关参数调节(时间和区域、天空、太阳),让整个场景在视觉上更具真实感和氛围感;近景如房屋,围墙,主要结合三维面片的基础模型和材质贴图的赋予,使应用环境更具体验性(见图3)。
图3 环境模型搭建
手工造纸技艺相关劳动工具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场景的搭建,是造纸技艺数字化展示实现的基础。
3.4 数字可视化造纸技艺交互体验过程设计
造纸技艺的展示核心在于流程的展现,通过交互体验能更好地进行传播。造纸技艺交互体验过程需要人、动作、相关工具或媒介、目的和场景等五要素支撑[10]。为使得数字化造纸技艺更具有灵魂,交互体验过程将以用户体验作为中心,同时把林崇德的教育叙事行为中的激发、搜索、叙述、反馈[11]4要素作为实践指导,从情动过程、感知过程、数字活化过程3个方面为角度设计出数字可视化造纸技艺交互体验平台,以此探索“数字+技艺+传播”的实践路径研究。
第一,把交互体验的设计以情感代入过程,从情绪代入到主动表达,形成情动过程(见图4)。参与者通过手机扫描平台二维码,进入到3D角色扫描界面,之后系统作出反应会根据参与者的面部特征,生成参与者个人虚拟头像,参与者也可以进行保存、查看和编辑面部,以此产生情绪的表达;同时界面中会提示参与者进行服饰的选择,一步步将参与者代入到平台中[12]。服饰的来源是基于前期服装的收集整理以及三维建模技术对服饰模型数据库的建立,每种服饰库内的服装款式都以男女区分,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对应的服装。选定服饰之后,后台会进行分析生成三维虚拟“造纸实习生”。
图4 情动过程
第二,引导参与者进行造纸内容的初步认知,以便于更好地融入他们的情感,形成感知过程(见图5)。在确定“造纸实习生”的个人虚拟角色后,会出现一段简短的视频讲解,内容包括北张村地理位置、文化资源以及当前生存现状等;视频播放完毕,系统将会给予“造纸实习生”一份“技艺卡片”,卡片中写着18道工序名称,实习生将通过虚拟漫游“打卡”的方式将卡片中的工序点亮,完成卡片到纸的转变。“技艺卡片”的给予,能够让参与者从情感上融入使命感,对于认知造纸技艺有着很大帮助。
图5 感知过程
第三,数字活化过程,是在完成“技艺卡片”发放后,系统会将其代入基于UE4引擎构架好的造纸技艺虚拟数字世界。在虚拟数字世界中,参照前期北张村地理调研布局画面,构建自然场景,设计三维模型等;为了使叙事场景更加生动真实,“世界”中加入了光源、景深以及风吹、鸟鸣等各种声音元素,同时该引擎显示画面质量高、交互灵活合理的特点[13]使体验者在漫游时更加具有沉浸感。数字世界内设有房屋,屋内摆放着相应的造纸工具数字模型,构树林的数字化建设是为了展示原材料的采集,河流是为所需水源的相应工序所设计。在虚拟数字世界内,“造纸实习生”可以通过方向键实现全景漫游,观看“造纸人”和工具或媒介巧妙配合下的数字工序演示,同时也需要通过“技艺卡片”上的工序名称,按顺序找到对应的场景,按照系统指示,进行实习生和场景内的工具或媒介的互动,完成“打卡”点亮的任务,当卡片中的18道工序陆续点亮,卡片会被系统触发变成一张成品的构皮纸,让体验者能够打破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身临其境地体验造纸技艺实现在虚拟环境中的数字活态化保存和传播学习过程(见图6)。
图6 数字活化过程
四、“北张村造纸技艺体验互动展示平台”的创建构想
通过数字化的实践路径研究为“北张村造纸技艺体验互动展示平台(以下简称“古法造纸体验平台”)的创建提供了思路和契机。平台的创建构想是以线上数字展示和线下实践体验为基础,数字展示形式在突破地域与时间的局限方面以及了解相关技艺的详细信息给观众观展带来了便利。线下实践体验则是让“观众”向“体验者”身份上进行转变,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成品纸。“古法造纸体验平台”旨在通过 “造纸技艺渊源—技艺流程学习—数字展示结合线下体验—活化传承”的模式或环节,以另一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到北张村造纸技艺,并为相关学者、创意设计师等提供文化研究和学习创新的平台。
4.1 平台创建途径
“古法造纸体验平台”的创建可以依托当地的“非遗”博物馆或者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它们自身所拥有的流量、“非遗”文化保护经验以及管理展示等能够为平台的建立给予帮助,例如王氏大花灯博物馆,在里面不仅有花灯成品的展示外,还将花灯的制作工艺——特大型彩灯扎制技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传播。但是这些地方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预约,大部分人都是以游客的身份进行参观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起到了认识的作用。平台创建的根本在于“活化”和“传承”,所以创建途径的选择也可以和一些高校进行联合。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可以说是“非遗”和文化传承的沃土,当前,“非遗”进高校,建立古法造纸实验室打开了活化传承的突破口,高校中独有的多学科的优势,如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数字媒体技术,让学生可以结合古法造纸实验室和相关技术、材料制作自己的手工纸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从而可以创造一件件相应的纸艺品牌,使得传统手工古法造纸真正得以传承和保护。例如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等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手工造纸联盟”,不仅促进了各省手工造纸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有助于建立手工造纸分类以及相关古法造纸知识系统,并促进了手工造纸技艺的推广与学习。
4.2 平台创建思路及运营模式
“古法造纸体验平台”将以一个创新平台的方式进行设计。它的建立是基于“数字化”的线上呈现和“体验式”的线下实践。首先通过交互体验技术让公众可以利用智能系统设备与“活化”的造纸工序进行互动交流,以“造纸实习生”的身份,感受造纸过程的魅力。通过趣味体验过程引出观众的兴趣,之后在前期数据库和影像库建立的基础上,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涵盖“北张村造纸渊源”“创意造纸技艺展示”等部分。例如相关的微信公众号、造纸网页等,并定期更新(见图7),开放给社会公众浏览和下载。“北张村造纸渊源”主要梳理其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用途、民俗与文化事件以及传承保护现状等,形成数字文档和数字影像进行存储和展示,该部分需要工作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整理。在展示设计中多媒体技术已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4],因此,以造纸技艺流程中工序为主的“创意造纸技艺展示”,可以结合AR、VR以及数字多媒体等新兴数字技术进行多元化展示,例如让参观者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体验“非遗”三维立体沉浸式展示内容(见图8),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感,这一部分对工作人员的模型塑造能力以及软件熟练情况有一定要求,同时日常网络维护和服务管理也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运行和监督,确保网站的顺利运营,对于反馈过来的问题也需要及时回复[15]。
图7 微信公众号相关内容及造纸网页
图8 AR展示
“体验式”的线下实践主要以技艺体验课程整理、技艺材料的收集和存储、工具设备的卫生维护管理等部分。“技艺体验课程整理”可以联合建立手工纸实验室,邀请造纸传承人走进课堂或者举办线上讲座,讲解并演示造纸过程,通过培训、讲座等活动加强造纸文化知识的普及,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技艺材料的收集和存储”可以和造纸传承人合作定期进行原材料补充,同时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材料记录和分类,完成合理分配。“工具设备的卫生维护管理”主要是让体验者自己动手对学习体验过的工具进行清理维护,通过该方式感触技艺传承的不易。
“古法造纸体验平台”带领体验者从“数字化”的线上呈现了解造纸技艺等相关知识,打破对“非遗”枯燥刻板的印象,最后结合线下实践亲自动手,进行踏碓、打飞、抄纸等技艺过程学习,蒸煮、晾晒等相关技艺可以通过设备及技术参数快速简化,实现体验者对手工造纸过程的简单、快速体验。体验者动手设计出的纸张可以进行创意设计,在内容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不同元素和数字技术进行融合创作,拓展出数字文创的相关产品,活化传统手工纸的应用范畴,对参与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非遗”人才的输送提供了保障,对造纸技艺的推广起到了促进。
五、结 语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是中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认为从“非遗”的原始生态保护立场和一些原则来看,数字化的保护和相关的实践探索等同于变相篡改了“手工造纸”的技艺描述方式;然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它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传统在当下社会的新生。此次数字化实践探索,在保证完整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前期造纸技艺相关数字模型打磨,并从情动过程、感知过程和活化过程,实现多方位展示和多功能的趣味表现,最后构想出北张村造纸技艺体验互动展示平台,希望通过该方式使得北张村造纸技艺在当今社会这样一个生存土壤中,能够“活起来”,实现传统造纸文化的价值认同,同时吸引现代年轻人,提升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兴趣,引导并鼓励大众进行创新性保护,也为开发其他“非遗”资源保护的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