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2-11-16李尚艺

散装水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建筑工程

李尚艺

(厦门市东区开发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12)

随着信息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都在不断创新,而建筑工程管理却存在严重的经验主义,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管理人才更新换代,新一代的管理人员缺少丰富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而现代建筑工程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建筑工程迫切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 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工程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着直接联系。在不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支撑下,建筑工程管理无法确保其管理的有效性,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呈现出低水平、低质量、低标准的特点。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能力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管理缺陷,从而影响工期进度。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使现代建筑工程规模迅速扩张,促进了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因此,现代企业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将多项职责归于同一管理人员,造成职权混乱、精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信息时代大环境中,建筑企业在制定工程管理制度时不注重时效性,许多管理制度根本不适用于实际的建筑工程,致使管理制度无法落实。而职权混乱的管理模式也导致了在工程后期出现问题时无法明确地对个人或团队进行追责,制度对管理人员的约束力下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会有所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2 管理人员不专业

建筑工程是一项涵盖多个行业、多个工种、多个层级的长期施工系统性工程,具有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区域分散、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而在实际施工中具有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工程管理人才队伍中懂法律、技术、勾通技巧的综合性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在大型建筑企业中,非常需要具有国际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在人才匮乏和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许多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管理需要。同时,总承包方还需要将大量的资源用于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对管理人员的数量需求很大,但同行业中的企业数量也极多,于是产生了“僧多粥少”的管理人才市场现状,致使许多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不专业性,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

1.3 管理制度不落实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工程管理文件和政策,以增强现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细则完善,使其能够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对建筑工程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关文件下发到建筑企业后,企业领导未能高度重视,依旧根据经验主义进行管理,致使国家出台的建筑工程管理政策无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同时,在经验主义的管理作用下,施工现场一直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虽然建筑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框架,但缺乏对工程管理的有效监督,工程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工程管理人员的行为得不到约束,出现工作散漫、管理不尽责等问题,加上工程管理人员大多不会主动学习规章制度,因此,如果建筑企业的领导不重视制度的落实,那么,当相关制度到达建筑企业后很可能失去有效性,成为一纸空文。

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材料是构成建筑主体的基本单元,材料的质量与建设质量直接挂钩。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合成的物质类型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种,如图1所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主要有木、石、钢、铁、铝等。在实际施工中,管理人员对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作用认识不足,无法将其应用于合适的施工环节,加上施工现场的材料缺乏规范性管理,建筑材料存在大量不规范使用、存放等问题,既加剧了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提高了建筑工程成本,也使材料在不规范存放过程中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本身的质量与性能发生了一定变化,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图1 建筑材料分类

2.2 人为因素

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管理人员或仅有管理理论知识,或仅有实践经验而缺少先进的理论支持,因而在施工管理中常常与实际脱节,或因主观意识与理论存在冲突,最终选取折中管理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由于建筑企业缺乏高技能管理人才,因此,在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往往采用最常见、最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理论、制度等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之缺乏对先进管理理论的认识,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不够明确,因而在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探索。同时,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做到对建筑工程的全方位管理,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疏漏,导致工程管理的总体质量低下。此外,工程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渠道也是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是由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担任的,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他们可以掌握好施工要点,但对于工程管理却缺少理论与实践,导致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

2.3 设备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操作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施工设备,因此,对设备的综合管理成为了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管理人员对设备操作性和功能损坏的认识不足,对设备的存放与布局也存在一定的认知模糊,致使施工现场设备乱停乱放产生工程施工冲突等,既加剧了施工管理混乱,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无法对其进行妥善存放,致使设备性能下降或设备损坏等管理问题也是施工现场常常发生的。因此,在施工现场对设备的管理上,管理人员通常只能在现场设置设备维修点,以方便对设备进行就地维修,避免设备长时间停摆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3 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对策研究

3.1 严格控制选材环节

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管控。在进场前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检,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施工现场试验确定选购的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建筑工程需求。同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规范管理,选取适宜的存放地点统一存放,并规范材料的使用方式,确保在长期存放过程中材料的性能与质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主体安全性,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3.2 加强管理人员综合培训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对工程管理层面的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并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逐步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和工程管理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从而达到持续提高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同时,可以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联动性,通过人才交流的方式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通,实现同步发展。另外,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增强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责任感,强调工程管理的参与感,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渠道,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内部交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建筑工程管理交流平台,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参考其他管理人员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

3.3 定期维护工程设备

在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确保机械设备稳定运行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机械设备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但在反重复工作的使用过程中必然难免会产生出现零件磨损现象,长此以往,机械设备的施工精度与运行稳定性会有所下降,影响施工质量管控效果。因此,实际管理中应重视对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首先,要确保机械设备操作员的状态良好,禁止酒后或疲劳状态操作设备,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其次,运用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规范机械设备操作员的行为,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能。最后,在施工前后都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以保证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以便及时完成施工,并定期保养,避免因零细件磨损而影响设备性能,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下降。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适应市场需要,从而在市场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应重视对高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流程有序进行,增强工程管理的效率,提升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