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16李文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交活动健康状况幸福感

李文君

随着医药科技与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的预期寿命不断提升,也加速了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比为13.50%。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上升了5.4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上升4.63%[1]。截至2020年,城市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8.81,农村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4.95,同时,农村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医疗卫生资源也均落后于城市地区[2]。因此,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更有可能存在健康方面的问题。

健康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概念,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分析老年人健康问题,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农村与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相关问题。马燕娥等[3]发现,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均落后于城市老年人。本研究借助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8年的调查结果,分析城乡老年人的健康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城乡老年人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CGSS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从2003年开始,每年对全国各地10 000多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本次研究从中抽取2018年的调查数据,调研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人。在剔除缺失值、填写不合理数据后,最终纳入4 367个样本。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评健康作为因变量。自评健康是健康测量中较为普遍的综合变量,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测量受访者的健康状况,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法。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养老观念、锻炼情况、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13个可能会对城乡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的变量[4-6]。

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养老观念、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均为分类变量。由于是否有伴侣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将原问卷中婚姻的7种情况转换为“有伴侣”、“无伴侣”2种情况。年龄、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锻炼情况均为连续变量,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法。其中,社交活动包括两个维度,即“与邻居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频繁程度”、“与其他朋友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频繁程度”。抑郁为反向计分法,得分范围为1~5,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低。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锻炼情况采用正向计分法,得分范围为1~5,得分越高,表明社交活动频率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幸福感越高,锻炼频率越高。

1.3 统计学处理

由于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将所有样本分为“城市”“农村”两个亚组,对比其健康差异状况,并使用t检验分析亚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由于健康状况为连续变量,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纳入4 367个样本,其中,城市样本有2 112个,农村样本有2 255个。城市老人的平均年龄为(69.67±7.47)岁,农村为(69.40±7.3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婚姻状况分布上,均为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有伴侣”的人数居多,城市为74.81%,农村为70.42%。但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明显落后于城市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老年人的婚姻状况、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锻炼情况得分均落后于城市老年人(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老人的一般情况 [n(%)]

表2 老年人的健康相关因素(

表2 老年人的健康相关因素(

变量 城市 农村 P社交活动 2.90±1.22 3.01±1.24 <0.001经济状况 2.48±0.84 2.08±0.89 0.003幸福感 4.04±0.79 3.88±0.87 <0.001抑郁 4.05±0.94 3.63±0.98 <0.001锻炼情况 3.21±1.71 1.94±1.50 <0.001

2.2 城乡老年人的健康差异情况

城市老年人的健康得分为3.27±0.98,农村老年人为2.98±1.11,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优于农村老年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城乡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因素

本研究分别对城乡两组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城市样本模型中,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及锻炼情况均会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农村样本群体中,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锻炼情况,以及是否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均会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P<0.05)。见表3。

表3 城乡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因素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城乡教育机会分布不均,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落后于城市老年人,这与以往研究一致[7]。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锻炼情况得分均落后于城市老年人,这可能与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相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分布较为均衡,其中认为养老应由政府、子女、老年人自己共同承担的比例较高,但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认为养老应由子女负责。这与农村家庭式养老的传统息息相关,很多农村老年人依然信奉“养儿防老”的观念。

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优于农村老年人,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这与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3]。这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第一,一部分农村老年人从事务农等体力劳动,由于体力劳动的特殊性及环境的艰苦性,导致很多中老年人存在过度劳累、关节病等健康受损问题[8]。第二,子女的精神支持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很多老年人的子女远离家乡与父母,陪伴时间减少,能提供的精神支持大大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健康[9]。第三,目前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三甲医院均集中于城市,且农村医师、护士等医疗资源落后于城市,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这也可能导致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

性别与年龄对城市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即与男性相比,城市女性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更低;年龄越大,健康水平越低。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在老年人生活的年代,中国重男轻女现象较为严重,老年女性在年轻时除了承担就业压力外,还需承担大量的家庭事务,进入老年期后还需照料伴侣,因此身体健康状况较差[10]。而农村女性人口与男性人口共同承担务农等事务,在进入老年期后,身体素质均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男女健康差异可能并不显著,这也可能是农村地区年龄对健康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模型中,与从未工作过的老年人相比,目前有工作的老年人,健康水平更高。一方面,这意味着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更高、更稳定,其对于自身的生活拥有更多选择权,不仅有益于心理健康,也能够保障自身的生理健康。另一方面,健康身体是工作的前提,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身体素质要强于从没有工作过的老年人。而农村模型中,工作变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上文所述性别、年龄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影响不显著原因类似。农村人口大都从事务农或其他体力劳动,对健康损害较大,即使有工作,其带来的收益也无法消除对身体带来的健康损失。此外,在农村模型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群体比不参加的群体健康状况更差,这与以往医疗保险可促进身体健康的结论不一致[11]。可能的原因是,农村老年人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越差,越有意愿参与基本医疗保险,而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出于经济的考虑,可能不会选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社交活动、经济状况、幸福感、抑郁、锻炼情况对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均有正面影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类似[6,12-13]。首先,良好的社交活动不仅可以延缓衰老,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调解心情,预防心理疾病[5-6]。其次,经济地位越高,意味着老年人可获得更好的生活饮食、消费水平及医疗资源。同时,一般具有良好经济水平的人群,通常能够更积极地规划自身生活方式,接受新型的健康观念与方法,保持更好的自我健康管理。再次,幸福感和抑郁作为两种重要的精神状态,会对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幸福感高的老年人,精神状态好,积极乐观,能良好应对老龄化进程,有利于身心健康。反之,幸福感低的老年人,易忧虑成疾,不利于身心健康。最后,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加强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其心理健康。中国城市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较差,可能是由农村老年人从事体力劳动、农村劳动力外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造成。

为改善城乡老年人的健康差距,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升女性的经济地位,在保障女性工作机会与受教育机会的同时,还要让其对自身的健康管理拥有更多选择权。第二,政府及社区需要丰富城乡老年人的生活,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第三,提升老年人幸福感,降低抑郁值。一方面,需要鼓励老年人增强自身抗压与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子女在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能够在情感上加以慰藉,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支持。

猜你喜欢

社交活动健康状况幸福感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试探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社交活动中的语用价值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无效社交
牛津大学《Cherwell》
幸福感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