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2022-11-16王智鹏
王智鹏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西安 710043)
引言
新时代铁路建设支撑引领作用将愈发凸显,是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国的先行平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1]。当前,升级版《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等国家层面规划编制稳步开展[2-3],《“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广西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立足新时代铁路先行发展新要求和铁路网发展现状及关键诉求,高起点、高质量规划研究中长期铁路网布局,对充分发挥广西临边临海区位优势,支撑广西进一步由路网末端转变为区域枢纽,加快建设交通强区,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目前,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既有上位规划对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缺乏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强度滞后于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要求,迫切需要从规模提升、结构优化等层面研究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支撑广西铁路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1 广西铁路网现状及发展诉求
1.1 路网现状
“十一五”以来,广西始终坚持铁路先行发展战略,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高速铁路超前发展,建成湘桂、南昆、南广、贵广、邕北等路网性客运通道,全区高速铁路网规模1 792 km,动车组市、县覆盖率分别达85.7%、45.0%,稳居全国各省区前列。普速铁路干线加快升级,先后实施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和黎钦铁路增建二线、黎湛铁路和焦柳铁路及南防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同时,区域路网持续完善,建成玉铁铁路、田靖铁路等线路。截至2020年底,区内铁路网总规模达5 206 km,路网密度220 km/万km2,为全国平均水平151 km/万km2的1.5倍,形成接内地、通港口、连东盟的出区、出海、出边铁路运输网络。同时,广西铁路在建项目规模及投资也持续保持高位,在建有包海高铁通道构成贵南高铁、合湛高铁,广西城际网主骨架线路南宁至崇左至凭祥城际、南深高铁南宁至玉林至岑溪段,中越互联互通国际通道防东铁路和西南西北地区至粤港澳大湾区快捷货运通道构成柳梧广铁路柳州至梧州段等,在建规模达1 000 km以上,区内总投资1 60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完成后,广西区内铁路网总规模将达到6 252 km,路网密度264 km/万km2,为打造“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铁路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广西铁路布局仍存在路网布局不完善、对外通道标准低、骨干功能不突出等问题,具体体现为每百万人拥有铁路以及铁路复线率、电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铁路货运量综合交通占比仅为4.1%,跨区域交流旅行时间长等,与国家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1.2 发展诉求
迈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成为铁路规划建设的总目标,也为新一轮广西铁路建设发展奠定了重点方向。解读“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广西铁路仍存在国家战略支撑力不够、经济社会引领性不强等不足和网络布局不完善、多式联运不充分、需求能力不匹配、骨干作用不突出等现实问题,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期望存在差距。
(1)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系统提升铁路网络布局水平。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标准建设交通强国[4]、西部陆海新通道[5],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更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要求广西加快构建“畅通、高效、经济”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行体系,提升开放发展水平。铁路作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骨干,是加快建设面向东盟、承接国内高标准综合运输通道的核心,推动广西实现路网末端跃升为区域国际枢纽的重要支撑,助推“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基础平台。
(2)加快建设交通强区,需优化补强综合交通布局短板。
广西作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交通强区,需全面贯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目标要求,重点围绕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内联外畅、通边达海、衔接充分、快速便捷、安全智能的现代化铁路网络,持续扩大铁路网覆盖服务范围,加快高标准对外交流通道建设,形成以铁路为主干、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3)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需注重强化铁路支撑引领作用。
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调发展意义显著,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沿边开发开放再升级,必然要求强化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强首府、北钦防一体化、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扩散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加铁路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强化铁路支撑引领作用,以“高度流通”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协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4)聚力建设壮美广西,需加快打造现代智能绿色交通。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旅游资源富集、生态功能显著,建设以铁路为主体的现代智能绿色交通,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是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的重要基石。
(5)培育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新动能,需全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消费减退、国际贸易萎缩,国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新基建作为国家重点投资发展方向,是后疫情时代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关键发力点。现代化铁路特别是智能铁路是新基建的重要板块之一,是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应对化解疫情衍生经济风险,催生国内经济新动能,需加大力量推动铁路规划建设。
2 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1 总体研究思路
基于广西铁路发展现状,围绕国家战略导向下广西铁路发展诉求,系统分析路网存在问题、客货运输需求,按照“外强通道、内筑网络”总体思路,分别对高速铁路网(含城际铁路)、普速铁路网进行规划研究,并考虑规划项目综合属性确定各研究年度,即2030年、2035年、2045年及远景年铁路网规划方案,为推动新时代广西交通强区建设、铁路先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2 发展目标
新时代下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现“交通强国”先行先践示范效果,需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全国前列的铁路强区,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路网规模上,2050年铁路网里程达11 000 km以上,高铁里程达5 000 km以上;路网指标上,复线率达65%以上,电化率达90%以上;覆盖强度上,100%实现地级市通高铁,县级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服务质量上,北部湾城市群内实现1 h通达,区内重点城市间实现2 h通达,首府南宁与周边省会城市实现3 h左右通达,南宁至北京实现9 h左右通达,建成“1239”快速交通圈。
2.3 广西高速铁路网规划
2.3.1 客运需求分析
2019年,广西旅客总发送量达11 777万人,其中内部交流量8 319万人、区域对外3 458万人,对外交流主要以广东、华东、华中、华北等方向为主。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客运需求预测[6-11],2030年、2035年、2045年广西铁路客运量分别为19 933万人、23 200万人和27 941万人,铁路全社会客运量分担占比分别为27.3%、28.1%和31.0%,铁路骨干作用持续增强。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广西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分布 万人
2.3.2 规划思路
(1)对外通道
按照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战略导向,面向东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衔接滇中、黔中、成渝等城市群,高速铁路为主体、城际铁路为补充,分向构建广西对外客运通道。
东向:支撑珠西经济带发展,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既有南广、贵广高铁运输效能,加快建设南深高铁通道,衔接京广、广汕、深汕等高速铁路,快速抵达广东、福建等地区。
西向:联合云南,加强与越南、缅甸等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推进基础设施“硬连通”,支撑服务政策、规则、标准“软连通”。拓展既有南昆高铁通道功能,适时谋划布局高标准南昆新高铁,实现滇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
东南向:主动服务海南自贸区建设,加快建设合浦至湛江高铁、贵港至玉林至湛江高铁等项目,辐射吸引粤西及海南等地区,实现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贸区互融互通、共建共享。
西南向: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加快建成南宁至崇左至凭祥城际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铁路等面向东盟和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大通道,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
西北向:衔接黔中及成渝等城市群,加快建成贵阳至南宁高铁,衔接渝黔高铁、成渝高铁、西成高铁、西渝高铁、银西高铁、包西高铁、兰新高铁、川藏铁路等路网性干线,辐射吸引川渝黔藏等西南地区及陕甘宁蒙西等西北地区,进一步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带动力。
东北向:规划建设高标准南宁至桂林至衡阳高铁、怀化至桂林高铁,补齐呼南高铁通道南段布局短板,衔接张吉怀高铁等干线铁路,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实现与京津冀及东北、华中、华东等地区的快捷交流。
(2)内部通道
充分挖掘既有及规划高速铁路网络存量资源,适时启动城际铁路新线建设,衔接区内重要经济据点及客流集散地,支撑引导区内主要城市协同发展,规划建设贺州至梧州、梧州至玉林、玉林至北海、柳州至贺州、柳州至河池、柳州至三江、百色至河池等以城际功能为主、兼顾中长途功能的区域性城际铁路,构建北部湾城市群及桂东南、桂中、桂北等城镇群内主要城镇之间以及各城镇群间的快捷交流通道。
2.3.3 方案架构
按照广西对外及内部客运通道规划思路,结合现状铁路网布局形态,规划形成广西“两核五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布局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两核五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布局
“两核”即南宁、柳州铁路枢纽,其中,南宁为区内最大客流集散地,衔接衡阳、凭祥、广州、深圳、北海、昆明、贵阳等7个方向,是连接西南、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柳州衔接南宁、贵阳、衡阳、贺州、三江等5个方向,为联系西南、中南地区与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
“五横”分别为贵阳—桂林—贺州—广州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贵广高铁;百色—河池—柳州—贺州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百色至河池城际、柳州至河池城际、柳州至贺州城际;昆明—百色—南宁—梧州—广州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南昆高铁、南广高铁;南宁—玉林—云浮—深圳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南深高铁;防城港(东兴)—钦州—北海(合浦)—湛江通道,构成线路为在建防城港至东兴铁路,既有钦防高铁、邕北高铁钦州至北海段和规划南宁至合浦高铁钦州至合浦段、合浦至湛江高铁。
“四纵”分别为贵阳—南宁—钦州通道,构成线路为在建贵阳至南宁高铁、既有邕北高铁南宁至钦州段和规划南宁至合浦高铁南宁至钦州段;崇左(凭祥)—南宁—柳州—桂林(三江)—衡阳通道,构成线路为在建南宁至崇左至凭祥城际和既有柳州至南宁高铁、衡阳至柳州铁路,规划南宁至桂林至衡阳高铁;怀化—桂林—柳州—贵港—玉林—湛江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怀化至桂林高铁、南宁至桂林至衡阳高铁桂林至黎塘段,既有南广高铁黎塘至贵港段和规划贵港至玉林至湛江高铁;贺州—梧州—玉林—北海(合浦)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玉林至北海城际、贺州至梧州城际、梧州至玉林城际。
2.4 广西普速铁路网规划
2.4.1 货运需求分析
现状广西货物对外发送以西南、西北方向及区内为主,2019年发送量分别为3 582万t、3 491万t,各占总发送量的42.7%、41.6%。到达货物主要来自区内、西南西北及粤琼等,占比分别为到达总量的42.1%、23.3%、21.2%。根据预测[12-17],研究年度区域铁路货物流量流向如表2所示。
表2 区域铁路货物流量流向分析 万t
2.4.2 规划思路
重点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加强路网性干线铁路规划建设,扩大路网覆盖普及范围;扩能改造既有普速铁路,强化主要货运通道输送能力。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面,充分发挥铁路骨干作用,加快大能力主通道建设,加快形成东中西线合理分工、核心覆盖区和辐射延展带密切沟通、与东盟地区互联互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云桂沿边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实施黔桂铁路增建二线、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线、湘桂铁路衡柳段普速线扩能改造等工程。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构建粤桂间直达便捷货运通道,建设大湾区向西南地区辐射拓展的关键通道以及与东盟加强合作的关键节点,规划建设柳梧广铁路梧州至广州段、柳州至贺州至韶关铁路、岑溪至罗定铁路等项目,实施益湛铁路永州至玉林段电气化改造等工程。
支持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方面,强化港口大能力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建设贵阳至南宁至钦州货运铁路,实施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玉铁铁路增建二线、钦北铁路扩能改造等工程。
2.4.3 方案架构
按照广西普速铁路网规划思路,结合现状铁路网布局形态,规划形成广西“三核四横五纵”普速铁路网布局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广西“三核四横五纵”普速铁路网布局
“三核”即南宁、钦州、柳州铁路枢纽,其中,南宁衔接衡阳、凭祥、北海、昆明、贵阳等5个方向,为面向东盟、连接内地的重要货物集散中心;钦州衔接南宁、防城港、北海、黎塘等4个方向,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重要集结地,北部湾港集装箱运输中心;柳州衔接贵阳、南宁、广州、衡阳、贺州、百色等6个方向,为联系西南、西北地区与华南地区的重要货运枢纽。
“四横”分别为贵阳—河池—柳州—梧州—广州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黔桂铁路和规划柳州至梧州至广州铁路;百色—柳州—贺州—韶关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百色至柳州铁路、柳州至贺州至韶关铁路;昆明—百色(龙邦)—南宁—黎塘—玉林—岑溪—罗定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南昆铁路、黎湛铁路黎塘至玉林段、益湛铁路玉林至岑溪段和规划岑溪至罗定铁路;文山—崇左—防城港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云桂沿边铁路。
“五纵”分别为黄桶—百色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黄桶至百色铁路;贵阳—南宁—钦州—北海通道,构成线路为规划贵阳至南宁至钦州铁路和既有钦北铁路;怀化—柳州—黎塘—钦州—防城港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焦柳铁路、湘桂铁路柳州至黎塘段、黎钦铁路、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衡阳(郴州)—桂林—柳州—南宁—崇左(凭祥)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湘桂铁路;永州—贺州—梧州—玉林(湛江)—铁山港通道,构成线路为既有益湛铁路、玉铁铁路。
2.5 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
根据“两核五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三核四横五纵”普速铁路网方案架构,考虑规划项目客货运输需求、覆盖节点等级、路网连通性能等属性,分析各线路重要度水平[18-21],综合确定广西中长期各研究年度铁路网规划方案,如图3所示。规划总里程6 904 km,其中,新建线路里程5 164 km,改扩建线路里程1 740 km。
图3 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
3 规划效果评价
3.1 路网规模
2050年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广西铁路网总规模将达11 521 km,路网密度487 km/万km2,铁路复线率达67%以上,电气化率达93%以上,高铁里程达5 369 km,建成智能先进、便捷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区”。规划年度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总体指标见表3。
表3 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总体指标
3.2 路网覆盖
规划实施后,广西每百万人拥有铁路192 km,市级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县级覆盖率达到92.8%,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交通强区。
3.3 快速服务
规划实施后,北部湾城市群内实现1 h通达,区内重点城市间实现2 h通达,首府南宁与周边省会城市实现3 h左右通达,南宁至北京实现9 h左右通达,建成“1239”交通圈。
3.4 区域联通
规划实施后,将形成有力支撑“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大容量快速对外通道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形成5高5普10条通道,对接中南及华北等地区形成3高3普6条通道,对接川渝滇黔等西南地区形成5高6普11条通道,北部湾出海形成3高4普7条通道,面向东盟形成2高2普4条通道,广西铁路由路网末端实现向区域枢纽跨越式转变。
4 结语
按照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和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思路,以运输需求为导向,采用“分向分层、外强通道、内筑网络”的布局方法,规划形成广西“两核五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三核四横五纵”普速铁路网,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建成“1239”交通圈,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有效适应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支撑实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