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水”教育理念下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

2022-11-16四川省成都市双水小学成都4004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子女培育

◎赖 宁(四川省成都市双水小学,成都 4004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水小学(下文简称“双水小学”)是一所乡属农村小学与厂办子弟校重组的区级直属小学,现有26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在“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双水小学学生有三分之二为随迁子女,是学校最主要的学生构成群体。研究表明,随迁子女可能遵循着“处境不利—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发展轨迹,其中,个体的心理品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为此,双水小学秉承“若水的教育,上善的人”这一办学理念,以“上善若水”作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目标,聚焦随迁子女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评价指标及实践策略。

一、“若水”教育理念下培育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

(一)“若水”教育理念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具备了宽容、公平、乐观、坚韧、自强等美好特性,“上善若水”则指人类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该像水一样[2]。双水小学将该理念运用到教育中,提出了“若水”教育理念,即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皆要体现水滴石穿、随物赋形、潜移默化等“若水”的特征,将水的特性与教育的特性融合起来,力求培养出具有自理自制、坚韧自强、宽容宜人、诚实守信和灵活适应品质的学生。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于2000年创立积极心理学,倡议研究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六大美德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3]。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下形成的影响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4-5]。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价值和积极心理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情绪体验、发挥个人潜能等积极心理品质,既是随迁子女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他们与社会建立积极联系的基础。

(三)“若水”教育理念下培育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其中就包括了诸如创造、好奇、自信、毅力、责任、自我控制及勇气等积极心理品质[7-8]。在《意见》的指导下,双水小学秉持“若水”教育理念,致力于从自理自制、坚韧自强、宽容宜人、诚实守信、灵活适应等品质的培养方面提升随迁子女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固化积极的心理行为。

“若水”教育理念下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促进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合,使其真正享受到愉快、美好和有意义的生活;其次,聚焦更多力量关注随迁子女,促进随迁子女的全面成长;再次,打造“若水”校园文化,使双水小学成为西部地区具有鲜明教育风格的以随迁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特色学校,进一步促进随迁子女的全面成长。

二、随迁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随迁子女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随迁子女自理能力强,有着独立、坚强的品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随迁子女说话粗鲁、抄袭作业、学校适应能力差等。与城市儿童相比,随迁子女学业问题较多,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融入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9-11]。为了进一步了解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情况及影响他们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迁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如下: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宽容的心态,在处理与同学的矛盾冲突时,习惯从对方身上找原因,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错误;具有一定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但遇到困难、挫折后,挫败体验较强,容易退缩,内心敏感、脆弱,缺乏韧性;行为习惯较差,如随口说粗话、自制力差等;对自己的发展信心不足,表现为对自己要求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作业质量低、书写差,甚至抄袭作业,不会预习和复习功课,不愿独立思考,缺乏自主探究意识。

(二)原因剖析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皆存在关联。

一方面,随迁子女为外地来蓉打工流动人口的子女,这些孩子的家庭处于社会的边缘,家长忙于生计,在教育子女及帮助子女成长方面,鲜有时间、精力,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家教方式粗暴,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影响着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师资培训不到位。同时,社会大环境对随迁子女的关爱、支持还不充分。

三、“若水”教育理念下培育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探索

以“若水”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科学培育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建立自信与集体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帮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及人生目标,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双水小学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若水”教育理念下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时期[12]。“上善的人”是“若水”教育追寻的终极目标。若水的孩子柔和、谦逊、低调、亦柔亦刚,能用波澜不惊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一切,像水一样热情、包容、平和、有灵性、沉稳。为了培养出具有这些品质的学生,双水小学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若水”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指标(见表1),这同时也是衡量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成效的标准。

表1 “若水”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指标

(二)“若水”教育理念下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1.打造“若水”课堂

课堂是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双水小学在学科课堂中本着“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探究培育随迁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1)“成功探究”策略。“成功探究”策略包括激发探究欲望、放手尝试探究、感受探究成功、强化成功体验四个步骤。随迁子女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要求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自我的要求,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2)“自主意识与习惯养成”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意识与习惯养成”策略,包括以问题开课(提出要求,实现他控)、明确目的(解读要求,明确自控)、解决问题(明确要求,践行自控)、养成习惯(实施要求,完成自控)四个步骤。教师在教学当中逐步强化随迁子女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给随迁子女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不做形式和数量上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监督自己完成,使他们逐渐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3)“赏识分享”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分享”教学策略,包括多角度欣赏、自主体验、个性创新、集体交流、获得发展五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会赏识他人、赏识自己,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学校主要开展了如下活动:其一,在班级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小窍门支招”等小型活动,教师鼓励有随迁经历、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妙招与大家分享,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其二,在教学中,教师对处于后进状态的有随迁经历学生,关注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其三,召开“我最欣赏的同学”“××同学,我想对你说”等小型交流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最欣赏的同学及原因,或对××同学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使有随迁经历的学生逐渐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及他人。

2.开展“若水”活动

(1)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开展“若水”校园文化专题活动。例如,定期出版《沁心》校报,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以科研手册为载体,设立子课题,深入探究“若水”理念,有效运行“若水”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每周三午会时间,开展“若水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定期开展彰显“若水”教育理念的书画汇展活动;推行“若水”特色课间操;利用六一、元旦、国庆、中秋等时机举行大型 “若水”特色活动。在活动中,学校鼓励并支持有随迁经历的学生大胆表现,为他们提供各种展现自我的机会。注重营造优雅的育人环境,突出“若水”文化的学校形象标志,例如校徽、校旗、胸徽、门牌、指示牌、宣传册等的设计均体现“若水”理念。打造了“一石两池一瀑布”和“一溪两园一榕树”人文景观,完善了以“若水园”“润泽园”“上善石”“思源瀑”等为载体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所有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2)创建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首先,树立“上善若水”班级成长目标——“自理自制、坚韧自强、宽容宜人、诚实守信、灵活适应”。在该目标下,确立班级的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其次,将“若水”品质的培养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最后,每班设立“若水”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3)开展个性化艺术活动。在“若水”教育理念下,学校编排了与水有关的舞蹈,创编出了融音乐美、舞蹈美、书法美为一体的集体舞——水之韵,以及若水教育特色操——泡泡操。此外,还成立了“水精灵”舞蹈队,以此提升随迁子女的艺术素养,以艺养德,以美育人。

在“若水”教育思想的引领下,随迁子女各方面的能力皆得到较大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初见成效。未来,双水小学将为随迁子女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向着“若水教育,上善之人”的更高境界迈进。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子女培育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