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照护模式对重返工作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2-11-16李小玲张朝文管茜茜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0期
关键词:例数心肌梗死远程

李小玲 左 敏 张朝文 管茜茜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4600)

心肌梗死是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是全球多发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1]。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心脏疾病死亡者达到1700万,死于心肌梗死者超过75万;我国《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50万心肌梗死新发患者,心肌梗死总患者数超过250万[2]。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技术不断更新,溶栓治疗和介入支架治疗不断优化,较多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在治疗后重返工作岗位,但仍有支架再狭窄、心绞痛、情绪功能障碍、死亡风险。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究关注心肌梗死重返工作患者,研究表示[3],影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的因素众多,其中必要的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生活管理指导缺乏是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应对心肌梗死重返工作岗位患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其生理、心理状况,以优化其重返工作状态[4]。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10例,分析远程照护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9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治疗有效后出院,并于6个月内重返工作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以及家属均于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经过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男(例)女(例)PCI治疗(例)溶栓治疗(例)观察组55 41.06±6.27 39 16 42 13对照组55 40.87±6.18 37 18 40 15 χ2/t 0.160 0.170 0.192 P 0.873 0.680 0.66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且治疗有效[5];年龄18~70岁;治疗后心功能Ⅰ~Ⅱ级,左室射血分数≥40%。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其他心血管疾病;病史、临床资料残缺;合并认知、精神障碍疾病;残疾或丧失工作能力;依从性差。

剔除标准:未能顺利获取研究相关数据;自行申请退出;未能完成照护计划。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家庭照护模式。予出院指导、详细健康教育,并发放心肌梗死防治手册和健康宣教相关视频;嘱患者定期接受心脏康复治疗;讲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并叮嘱患者预防病情复发,一旦有心绞痛发作应立即入院就诊。出院后,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并解答患者疑问,叮嘱患者规范自身生活、行为习惯。出院后,患者进行自我家庭照护,定期入院复诊。

观察组患者予远程照护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远程照护APP:所有患者均于出院前注册APP,并为每位患者免费发放健康手环。出院后,嘱患者坚持佩戴健康手环,监测血压、心率、睡眠、步数等信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一旦患者健康状况异常,会自动出现预警提示,并长期记录在APP中。安排专业人员管理APP,每天以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发布生活管理指南、专业指导相关信息,以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健康状况的认识。(2)一对一指导:为每位患者安排专门远程照护指导医师,出院前为该患者制订针对性生活管理方案,如饮食控制方法、生活注意事项、运动方法及时间等。并经手机号绑定患者的APP账号,及时将患者的“预警提示”发送至指导医师手机,以便医师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医师于接收到信息当天与患者联系,询问状况。患者要向医师反馈自身健康状况、症状程度、诱因,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照护指导,调整生活管理方案。(3)定期组织病友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每个月组织1次病友活动,如茶话会、近距离郊游、志愿服务活动等,让重返工作患者更多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拓展社交范围,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及社会生活,提升其社会生活能力。(4)心理疏导:每个月安排1次心理专家讲座,邀请所有患者参加,不能参加者,以视频方式向其发送讲座内容,加深患者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一旦有情绪或心理异常,能够以正确的应对方式处理。另外,远程指导医师不定期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心理问题严重者,为其安排心理专家,进行专业化心理疏导。

两组患者均持续照护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心理)、心理状况(焦虑、抑郁情况)、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病情控制情况(心绞痛发作率、再入院率、服药依从性、半年内离岗率)。

以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含有6个维度(生理、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心理),满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以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况。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每条目1~4分,总分20~80分,以50分为界限,50分以下表示无焦虑、抑郁情况,50分以上表示存在抑郁、焦虑情况,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以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价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共包含2个维度(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0个条目内容,按照“不采取”“偶尔采取”“有时采取”“经常采取”予以“0、1、2、3分”,积极应对(12个条目)评分越高越好,消极应对(8个条目)评分越低越好[6]。

病情控制情况包括服药依从性、再入院率、心绞痛发作率、半年内离岗率。服药依从性:依从: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自行改变用药剂量、用药次数;不依从:自行修改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次数。服药依从性=依从例数/总例数×100%。再入院率=第2次入院例数/总例数×100%。心绞痛发作率=心绞痛发作例数/总例数×100%。半年内离岗率=半年内离岗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 健康 精力 社会功能 情感 心理观察组 55 89.65±2.26 92.64±2.15 91.63±3.68 90.16±3.15 91.82±3.67 94.16±2.15对照组 55 73.46±3.56 76.49±3.81 75.46±2.49 74.15±2.68 74.85±3.16 73.60±3.84 t 28.474 27.378 26.989 28.709 25.987 34.647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观察组 55 26.89±3.15 28.15±4.19对照组 55 41.56±5.88 42.05±6.03 t 16.310 14.039 P<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s,分)

表4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观察组 55 30.56±2.65 5.49±1.15对照组 55 21.53±3.18 10.58±1.23 t 16.178 22.418 P<0.001 <0.001

2.4 两组患者整体病情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整体病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整体病情控制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心肌梗死为临床多发心血管疾病[7]。研究显示[8],63%~94%的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能够重返工作岗位,重返工作时间一般在治疗后3~6个月。研究指出,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患者的活动能力,损伤其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工作能力[9-10]。国外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率很高,但是患者容易出现生理、心理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短期内再次离岗[11]。目前缺乏关于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患者的干预研究,临床未形成规范的照护模式[12]。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很高,即使经过有效治疗也必须坚持进行健康管理,以避免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病情复发或死亡,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家庭幸福[13]。常规家庭照护模式对患者提供的护理支持有限,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远程照护模式通过提供远程健康监测、生活管理、专业指导等方式,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规范自身生活行为方式,优化生活管理,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生命健康[14]。通过有效的远程照护模式,既符合重返工作心肌梗死患者实际需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又符合家庭及社会需要,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通过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通过定期组织病友活动,拓展患者社交范围,提升社会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1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整体病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重返工作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远程照护模式进行照护,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例数心肌梗死远程
远程求助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经支气管镜灌洗对提高耐药肺结核诊断阳性率的价值分析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