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疫背景下“区块链+审计”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2-11-16邹仁婧

中国市场 2022年31期
关键词:合约审计工作区块

邹仁婧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疫情为传统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和疫情环境下各类审计的需要,需要对审计计划、审计内容、审计方式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和调整。因比特币而备受关注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审计效率低、不及时、质量差等问题,而且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和审计工作的需求十分契合。将区块链技术与审计结合是审计工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发展,更能发挥出审计的作用与价值,更好地应对疫情下的审计工作。

1 防疫背景下传统审计面临的挑战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造成全球范围性的重大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均受到影响,其中经济领域内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在疫情暴发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线下审计工作难以进行,其固有弊端在防疫工作中被不断放大,除此之外,疫情作为一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表现出的突发性、公共性和及时性对传统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疫背景下传统审计表现出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审计效率不足

疫情下,审计环境复杂,审计工作过多,传统审计难以应对。传统的审计多以“计算机+人工”的模式进行,效率较低。此类重大工作事项的审计对象涉及多方主体,如政府、受影响企业、人民群众个体等,并且这些审计对象涉及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进行的审计工作繁多,以传统审计的效率来看,并不能及时高效完成全部疫情下的审计工作。除此之外,审计证据繁杂,难以认定与申报,以普通的物资购买为例:由于从多方购买且购买方式众多,加之事发紧急,人员可能未来得及获取正规的发票,或者发票受损等情况都会造成审计的书面证据不足,从而导致审计工作进展缓慢。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工,人工进行如此多的证据确认,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审计证据的准确性不足,最终也会导致审计效率大为降低。

1.2 审计风险较高

审计风险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错误判断的一种可能性。

首先,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导致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无法到现场进行勘察,如果进行异地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询问、观察等重要方法也无法继续进行,无法保证被审计单位得到规范合法性的审计,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将会提高。其次,在此类突发公共事件之下,审计工作众多,传统审计模式中,注册会计师广泛采用的是选取样本实施审计程序,以选取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对总体得出结论,也就是抽样审计方法。选取样本得出的结论不同于直接对整个总体实施审计得出的结论,这就是抽样风险。庞大的样本基础需要更多的抽样样本,抽样越多风险越低,但是人员有限,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无法做出大量抽样调查,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最后,传统审计并没有办法杜绝审计证据的造假行为,但是很多的审计失败都是由于财务造假,当审计人员的审计证据无法保证其真实可靠性,也就无法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1.3 审计工作及时性不足

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审计,与寻常的审计相比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也就需要审计工作更加的及时有效。面对疫情期间的突发情况,需要高效并快速地得出审计结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应对责任履行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但是审计部门如果严格按照常规程序开展审计调查工作、编制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时间不足,审计结果太晚得出,会对突发事件造成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实施机制的建立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系统化、信息化的整体构架,审计工作很难以一种程序化的模式迅速开展。疫情下,审计的信息收集、信息沟通也存在严重问题,审计工作在及时性方面有大的欠缺。

2 区块链技术及其特征

区块链技术最早被提出来是在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2008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控制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简单地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1 分布式数据存储

所谓分布式数据存储,是指区块链的全节点数据并不是由一个中心化节点储存,而是由分布在全球的无数节点共同储存,每个节点都拥有一份该区块链的完整数据,并且每个节点的地位和权限是相等的,不但可以让数据的交流更加迅捷流畅,而且可以防止中心节点的出现,造成对数据存储权的垄断。与传统的单一中心数据储存相比,更具效率和安全。

2.2 加密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通过对计算机代码和加密学原理的运用,加之设计上的精巧和特别,区块的微小的篡改都能被察觉出来,也就促成了区块链防篡改、可靠的特点。储存数据时,只有通过所有节点的验证,才可以将数据储存到数据库中。如果想要修改单个节点的数据,需要获得系统内51%以上节点的信任才可进行更改,而且修改一个区块的数据就必须将剩下所有区块的信息同步修改,其对应的修改时间记录将会被更新至当前最新时间,不正规的操作则会因此被立刻发现。在区块链技术下,篡改数据难度极大。

2.3 公开透明与可溯源性

写入的区块内容将备份复制到各节点中,各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且所有的记录信息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通过公开的接口都可查询区块数据。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通过链式存储固化到区块数据中,同时通过密码学算法对所有区块的所有交易记录进行叠加式HASH摘要处理,按照时间顺序存储交易数据,因此可追溯到任何一笔交易历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查阅和使用效率,还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2.4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段写在区块链上的代码,一旦某个事件触发合约中的条款,代码即自动执行。智能合约解决了社会信用无法保障的难题,对于每个社会人来说,充分达成共识很重要,如何落实这些共识也很重要。加入智能合约的各方都有遵守合约条款的义务,智能合约的执行赋予了合约当事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通过代码将当事人捆绑在一起,即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当双方当事人形成共识之后便不需要双方的相互制约或监视,因为违约方一旦触发条件,合约将自动按照先前的约定履行,违约方必将遭受利益损失。正是智能合约的强制性,才释放了合约双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而不需将精力放在维护合约上,这样的智能合约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社会摩擦。

3 防疫背景下“区块链+审计”模式的优势

3.1 优化审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1)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审计客体的一些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针对审计客体的相关数据,在区块链的整体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可以对当前审计客体的所在行业的状况、审计客体内部的政策选用、内部制度、物资采购、发放等进行提前了解以及相关的认证。区块链技术具有极高的时效性,通过此技术,在审计前的工作中可以在区块链网上实时监控或审查审计客体物资的流动或资金的配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同步审计,更好地完成审计准备工作。

(2)审计实施阶段。防疫大背景下,数据多难以审查,人员流动性差的缺点可以以区块链技术弥补,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记账法与共识机制,数据共享且查阅起来速度快,审计人员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搜集、数据核对等比较基础的工作,可以直接展开后续的分析工作,节约了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审计人员在使用审计证据时,也只需通过只读方式访问区块链上的相关审计证据,无须实施繁杂的审计程序,以此优化简化了审计流程,提高了审计效率。除此之外,可以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建立自动化设计系统,将不需要人工判断的部分进行自动化处理,极大提高审计效率。区域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溯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为审计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提高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更高效的得出审计结果。

(3)审计报告阶段。传统审计的最后,需要总结和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并出具审计报告。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区块链的应用平台上构建自动分析数据模型,及时出具个性化的审计报告,使审计工作更加高效。

3.2 提高信息安全性,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差错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有来自审计人员自身的道德问题,也有审计技术不足的问题。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客观的,无法完全避免,但是运用“区块链+审计”的模式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传统审计风险。

(1)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借助区块链庞大且透明的数据库,对审计对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初步预测,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能力。通过分析数据库中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业绩水平以及整个行业大环境下的发展情况,初步识别出有异常表现的地方,并判断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后续审计工作的基础。这样以预测性的方式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初步识别,降低后续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

(2)信息真实透明,审计风险较低。在已有的经典审计失败案例中,很多都是由于财务造假,如伪造增值税发票、虚增收入等。核心问题都是数据不真实、数据缺失导致审计人员做出错误判断。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与可溯源性,审计对象筹集资金、购买及发放物资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审计证据齐全且可信度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区块链技术还运用了时间戳,每次数据更新都会有最新的时间记录,数据一旦修改将会被立刻发现。而且区块链技术运用分布式记账法,篡改单个节点的信息必须将各方数据同步修改,很难做到。基于此,审计对象想通过隐瞒信息、修改数据、以财务造假的方式填写虚假的财务报表十分困难,审计结果的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未发现的风险也会大幅度降低。

以“康美药业”造假事件为例。康美药业在2019年被曝出财务造假,主要手段就是通过仿制发票、虚增收入、将不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的项目写进财务报表中,造假金额高达300亿元。如果可以将区块链技术与审计结合起来,康美药业造假事件很有可能不会发生。以区块链的可溯源性来说,康美药业的数据在审查时可以进行全程回溯,杜绝单据等数据的造假,审计人员的判断也有了更为可靠的证据。

3.3 搭建审计信息化平台,提高审计工作及时性

利用区块链数据可以搭建审计信息应用平台,一方面可以整合信息,记录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数据、相关交易信息,并在实际审计工作时实时记录,这样审计工作就不需要提前长时间地搜集准备审计证据,也不用将工作集中到固定的时间再去执行,可以直接获取信息,实时同步数据、进行审计证据查验,从而执行相关审计程序,实现实时审计,让审计工作更加及时可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实时记录的过程中自动化生成电子版的底稿。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每一笔交易进行测试并记录,在其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区块链的数据系统生成电子版的底稿,底稿印有时间戳,更加有效。当然,过于复杂的情况系统无法自动生成,可以由审计人员人工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如果审计人员有相关的问题与建议也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中,被审计单位可以直接给出反馈,高效及时沟通,让审计工作及时有效。

4 结语

在信息发展的当代,传统审计也会因为科技技术和时代特点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区块链技术下的审计将会更好地发展下去,当然,其中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在不断完善以及成熟的技术配合下,“区块链+审计”模式发展会更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猜你喜欢

合约审计工作区块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合约必守,谁能例外!——对“情势变更”制度不可寄于过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