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后疫情时代医院供应链风险

2022-11-16

中国市场 2022年31期
关键词:供应链新冠疫情

徐 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财务处,湖北 武汉 430022)

1 引言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下称新冠疫情)导致我国的经济进程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医疗系统尤其是处于第一战线的医院,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在指挥防控疫情的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疫情的突然性、传播性强以及早期对病毒未知等因素,导致部分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一度陷入困境,甚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行出现停滞。疫情使医疗卫生系统长久以来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浮出水面,同时也暴露出医院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方式亟待改进。

一方面,从这次疫情带来的危险性和冲击力可以看出,整个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相当脆弱,尤其对于经济水平低下、医疗体系薄弱的国家和群体,疫情风险的威胁更大。另一方面,人类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其他的风险和灾难,如地震、泥石流、洪水、干旱等不可抗力,这时候疫情类似一个“放大镜”,产生放大效应,加剧各个风险点的影响力度,所以人类社会需要增强韧性和紧迫感。

李宇飞等认为医院医疗系统供应链外在特征表现具有一种独特性,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同时也决定了整个链条是否正常运转。加之医院供应链脉络非常复杂、内外部环境实时动态变化、风险管理者意识不强等,造成医院供应链愈加脆弱和易受到干扰。文章结合我国疫情发展的经验教训,剖析医院供应链的特征和内在表现,探讨如何有效加强和控制供应链风险,增强抵御各种类型风险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供应链风险而产生的损失。因而,提高和强化对供应链风险的管理水平,对医院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后疫情时代医院供应链风险特征

(1)区域性与全球性同等重要。朱音楠认为,随着全球生产分散化程度加深,跨区域乃至全球企业间生产合作日益紧密,直接促进了全球生产链、供应链的普及和成熟。近年来,“地球村”的提法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逐渐成为供应链的节点或者环节。同时,随着精细程度加剧,整个链条吸引越来越多的节点,链条越来越长。

一方面,全球化带来成本的优化和资源合理配置的便利;另一方面,这次突发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使得全世界的交通、生产生活一度陷入瘫痪,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某个区域或者国家在医疗发展方面对全球性依赖程度高,区域依赖程度低,甚至本国未建立健全的医院供应链体系,那么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则不强,将给地区或者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可见在医院供应链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全球性合作,也要并重建立健全区域性供应链体系。

(2)不可预测性表现突出。许多“黑天鹅”事件都会导致供应链中断,如自然灾害、战争或恐怖主义行为、供应商破产、劳资纠纷、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新冠疫情大流行与上述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中断时间之久,而这些极端的不确实性和极其持久的中断几乎在全球不同的地域同时发生。不同于大多数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影响的不仅是供应,还包括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出现一些新的变异病毒,如Delta、奥密克戎等。尽管疫苗快速研发和人群接种普及缓解疫情恶化,但世界卫生组织不止一次强调,本次新冠疫情不是人类最后一次大流行疾病,所以对医院供应链增加了挑战,加剧了风险的不可预测性。

(3)脆弱性加剧。新冠疫情蔓延至今,仍然处于不断变化的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譬如,一旦在某个环节或者节点上出现突发情况,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个环节,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运行不畅,大部分会因为上下游供需摩擦而受到严重冲击。

此次新冠疫情大流行是人类史上的极端事件之一,对全球每个国家、企业和供应链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医疗卫生系统在此次大流行中受到了重创:医院因超负荷运转,几乎处于崩溃边缘,关键医疗物资供给中断频发,等等。因此,加剧了医疗系统尤其是医院供应链的脆弱性。

3 后疫情时代医院供应链风险分析

(1)上层建筑层面:作为上层管理者,尤其是风险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非常重要。若其风险意识薄弱,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足,那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在正常运行的医院系统各个环节必然会存在多种危险。不幸的是,实际上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对风险的警惕,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监督机制的缺位,一旦在面临真正风险引起的问题时,无法迅速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一些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缺乏风险识别和应急预先演练,也会造成医院应急混乱甚至停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

(2)供应方层面:一方面,在医院供应链中,由于供应市场短缺,加之医疗物资的特殊性,特别是一些特殊药品,其产量容易受到国家政策、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及突发事件的影响,经常出现货源短缺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奉行以成本为中心的供应链策略,牺牲了供应链冗余,导致医院供应链缺乏整体弹性,加之关键必需品的生产高度集中于少数几家厂商,原材料供应及必需品的制造过度依赖离岸市场。以上均为疫情暴发后供应方存在的一些可识别的风险。

(3)采购方层面: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导致产业价值链的供需减少和不确定性增加。当供给侧面临种种局限性时,需求侧也在经历巨大的波动。试想,当某个社区有一例新冠病例确诊,这个社区对个人防护品的需求将从300%激增至1700%。如疫情暴发初期,“一罩难求”,显而易见。

随之而来的牛鞭效应(1)这是一个学术上专业名称,具体内涵是需求被主观或者客观地放大,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实现实时共享,导致信息被扭曲而逐步放大的现象。放大了上游供应商收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剧生产、供应秩序的混乱。医院供应链上的兼并整合,使得市场上存留的制造企业数量稀少,其有限的产能远远不足以有效地响应突然爆发且陡增的需求。因此,扭曲的信息也同样增加医院供应链的风险。

另外,为了满足下游供应,上游一些不法商家不注重医疗产品的品质,以次充好,采购质量不达标,严重阻碍了公共卫生健康事业和医院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4)法制与道德层面:法制方面主要体现在卫生法律制度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的建设方面;道德方面主要体现在医生与患者之间。以这次疫情为例,疫情暴发后,大量医护人员投身治病救人洪流当中,谱写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医患矛盾。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医患矛盾没有根本上得到解决,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从法制和道德层面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4 建议与措施

(1)在供应链中允许适度冗余,并相应地改变补偿机制。增加冗余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高于安全库存数量的医疗物资储备,是为了紧急物资生产预留产能与后备供应商签订合同。一般而言,市场经济中冗余库存不利于供应链管理,然而在医院供应链管理中适度的冗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为突发事件赢得一定的时间,也可以积极应对不确定的衍生风险。只有在成本和高库存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点,才能确保供应链韧性策略在企业实践中得到落实。例如,策略性地在供应链中的某些环节持有安全库存,而不是贯穿整个供应链体系,这样既能增加供应链的韧性,又不会承受过高的成本。

(2)建立全球防疫信息交换网和疫情风险评级机制。对于此次疫情,中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防疫防范措施,相对而言,其他一些国家防疫态度比较松弛,甚至有些地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当前缺乏国家间疫情信息共享机制,随着人员往来和交流,加之自身防护不够,导致疫情迅速扩散,这给更多国家尤其是医疗条件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威胁。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中国迅速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和发布系统,为稳定社会人心、阻止病毒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以大数据为手段,实现信息透明化,迅速建立国家间信息共享机制,与各国分享当前疫情发展状况、防疫经验以及重大发现,不仅能有效预防、监控和控制疫情的国际蔓延,补足供应链上的短板,还可以更有效地压减国际谣言的传播空间,减弱由此对供应链的冲击。

(3)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供应商活动监控成为可能。数字化技术在新冠疫情的控制和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在医院供应链中广泛引用,能在提高供应链韧性的同时,将整体解决方案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例如,基于云技术的供应平台通过加强信息和价格的透明度,提高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效率。实时网络可见性解决方案可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数据。利用数字技术,提前识别医院供应链某些节点的风险,为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依据。再如,疫情暴发时,信息技术(红黄绿码和行程码)对病毒流调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后疫情时代也推动着信息技术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人们对远程办公、线上会议和学习活动、不接触交流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需求在后疫情时代的医院,或者说医疗体系系统同样表现很突出。加之个性化需求的日益明显,信息技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供应链的风险得到极大的削弱和控制。从物流角度出发,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在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预测相关物资的需求、将物资提前部署在离需求最近的地方,以及无人车、无人机的无接触配送等。如何用大数据提高整个社会对供应链异常的认知速度,是智能社会未来发展很重要的方向。

(4)为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必须在成本控制和应急储备之间寻求更佳的平衡点。医院的供应链是基于维持其正常情况下日常运转,优先考虑成本效率而设计的,当突发需求远远大于供应的时候,医疗资源就会被挤兑。医院通常是通过经销商进行采购,如个人防护品的采购。医院会与少数几个有长期信任的经销商签订合同,然后这些经销商会外包给第三方的制造企业履行这个采购合同。医院供应链一般不会跳出原有的采购体系转向新的供应渠道。此外,与他们合作的经销商并不经常从公开市场购买医疗物资,通常也不会为了达成采购到所需医疗物资的目的而付出高于平常的价格(因为担心无法抵消掉不确定的成本)。综上所述,行业惯例导致了即使突发需求远超过传统供应所能满足的水平,新的供应渠道也不可能挤进去成为供给生力军。

(5)公开市场失灵。一些组织机构会听取建议,从而构建更加敏捷和创新的医院供应链,避免重蹈此次疫情的覆辙。如果认为此次新冠疫情是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性”公共卫生危机而不做策略调整,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将不利于反思此次疫情带来的重创,对未知风险的防范百害而无一利。

(6)强化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国家在发展,人们在追求GDP提高的同时,对生活质量和寿命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现有医疗管理水平的停滞不前、医疗队伍数量不升反降现象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有专家学者倡议应该重视预防医学的地位,应该有这样一个预防医学机构。特别呼吁要重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广泛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确保人才队伍的基础。另外,改革公共卫生体制,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疾控系统。

5 结语

通过对此次新冠疫情危机的分析和总结,能够帮助政府、社会、医院系统以及制造商之间形成更好的协同。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如何提前识别,如何判断风险特征,如何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如何将风险控制在最小损失范围内,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些教训的反思,在未来能够避免医院供应链的风险,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卫生健康体系。

猜你喜欢

供应链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