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以企事业单位为例
2022-11-16黄彩虹
黄彩虹
(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较好应对这些变化,各个单位纷纷开始积极进行内部变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例外。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涌现了较多新的管理理念,这些创新理念如果能够用到企事业单位中,就可以较好改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格局。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目前依然在使用陈旧的人力管理理念,很难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导致单位人力资源质量也无法有效提升。基于这种情况,深入探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迫在眉睫。
1 新时代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的相关概述
1.1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现状
结合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多数单位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第一,部分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虽然我国企事业单位已经开始深化改革,各类新型管理理念逐步引入到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中,但是部分领导者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认知水平比较有限,依然在使用传统人力管理模式,导致人力管理体系僵硬,很难激发优秀员工的潜力,降低了单位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并没有重视高素质员工的战略价值,导致HR群体的专业能力存在不足。较多HR人员仅能执行上级领导派发的任务,很难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灵活性,同时也阻碍了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延伸。第三,较多企事业单位目前都没有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力培训体系,导致单位在平时运作过程中很难组织内部员工参与培训教育活动。这也使得单位的人力资源质量很难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有必要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1.2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都比较落后,导致单位很难发挥内部员工的潜力,同时多数员工在工作中也表现出了显著的被动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位能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就可以较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灵活性,优化员工参与工作的整体环境和实际体验,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内在潜力。第二,企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各项业务活动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也显著提高。通过积极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单位就可以较好提高各个员工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立足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来评价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后续进行人力资源调配与培训等活动提供较好的指引,使得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得到高质量人才资源的支撑。第三,我国企事业单位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强调使用制度来约束员工。这种管理模式在人力招聘、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员工激励等很多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模糊,跟不上新时代的需求,已经产生了较多的割裂状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以后,这种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使得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科学与规范。
2 新时代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的具体内容
当前我国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型理念比较多,如果企事业单位可以较好把握这些理念,就可以较好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转变。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考虑从单位、员工、利益三个角度,探索适合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2.1 基于单位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发挥更好的成效。基于这方面考量,单位应该积极摆脱传统管理理念,引入多元化管理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第一,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主要是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制度,使得人事管理活动可以深入到各个细节工作中,提高人事管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这就要求单位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各项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并基于此设计精细化管理制度,使得管理活动全面覆盖单位人事管理。
第二,集成化管理理念。集成化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单位针对传统散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工作内容完成这些信息的集成化管理,使得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可以更好辅助人事管理工作,提高这些工作的连贯性。在集成化管理理念的指引下,人力资源管理将不仅仅限于人事部门,还会向其他部门延伸,使得整个单位形成人事管理的宏观整体,提高人事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智慧信息化管理理念。这套管理理念主要是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智慧管理新体系。对于单位来说,应该积极引入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硬件与软件,并在内部完成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布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全面贯彻“互联网+”相关思维,同时还要凸显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服务性,并发挥智慧信息化软件的作用,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多个模块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深度剖析,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趋于智能化与自动化。
2.2 基于员工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员工是保障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同时直接决定了单位能否有效实现自身职能。因此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时候,应该站在员工角度展开分析,优化员工在参与岗位工作过程中的综合体验。
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员工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更加对等。企事业单位的人力部门应该全方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相关理念,关注员工对于人事管理活动的感知情况。这也要求HR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关注内部员工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诉求以及其对于现行人事管理活动的感知体验水平,基于此进行管理内容的优化与调整。如此,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可以跟内部员工更加契合,真正体现出人力管理的服务性。
第二,柔性管理理念。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单位积极引入更加灵活与和谐的管理理念。特别是传统管理理念过于僵硬,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内部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管理理念的融入就可以较好改变这种情况。对于单位的人力部门来说,应该消除不合理的人力管理内容,同时还要以更加温和的工作方式完成人力管理任务,使得各个员工都可以充分认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处理员工与企事业单位矛盾的时候,HR人员也要立足于心理学等学科采取更加和谐的手段,使得整个单位的内部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第三,合作共赢的管理理念。在我国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过程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已经在单位内部生根发芽,给人力资源管理也带来了较多新理念。特别是当前单位知识型员工数量与比例不断提高,这些员工参与工作的时候也对自身发展有较高要求。因此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贯彻合作共赢的管理理念,就可以协调员工个人成长与单位战略发展的统一,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2.3 基于利益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企事业单位是我国基层政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社会治理的合理性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基于利益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可以较好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运作成效,更好地发挥单位职能。
第一,绩效棱柱理念和平衡计分卡理念。绩效棱柱理念和平衡计分卡理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念,具有较强的先进性。这些理念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并推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拓展。但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各有差异,因此单位在引入这套理念的时候,应该结合单位不同岗位的绩效、权利、责任、利益等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使得这些新型理念可以在单位内部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利益相关体理念。企事业单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内部利益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人力部门来说,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要做好利益相关者的平衡工作。这要求HR人员引导领导者充分关注对单位集体利益做出贡献的员工,使得员工在参与工作的时候感受到公平与公正。对于内部利益冲突与矛盾比较小、氛围比较温和的企事业单位来说,人力部门应该通过利益相关体理念明确单位内部存在的利益不均等问题,使得单位内部环境更加和谐。
第三,岗位奉献理念。为了提升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单位也可以积极融入岗位奉献理念。由于企事业单位跟外界主体的交互比较密切,因此单位可以构建带薪公益体系,鼓励内部员工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就可以逐步强化内部员工的岗位奉献意识,同时也较好提高单位员工的思想觉悟,在新时代环境下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3 新时代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的有效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是非常丰富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入多种创新理念。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这些创新理念的价值,需要单位做好多个方面的保障工作。
3.1 积极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
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转变中高层领导者的陈旧管理理念,提高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的认知水平。这就要求各个单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专题会议引导中高层领导者积极学习新型人力管理理念,并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为在单位内部全面推行这些创新理念打下较好的环境与制度基础。在专项会议上,组织者也可以搜集我国其他单位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所取得的成果,并通过图表直观展示出来,提高中高层领导者对于创新理念的认可度。在此基础上,企事业单位可以依托于创新理念完善单位内部的文化氛围,最终影响单位内部各个员工,使得创新理念可以在单位内部得到全面认可。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无论企事业单位引入哪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都需要建立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创新理念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对于各个企事业单位来说,应该在引入创新理念以后,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容的细化,保证每一个管理环节和管理流程都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人力部门也要关注内部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感知反馈情况,并结合创新理念和新制度的运作效果进行反思,针对不合理的地方积极调整,使得创新理念发挥较好的成效。
3.3 构建内部员工培训教育体系
企事业单位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的时候,应该做好内部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对于人力部门来说,新型理念对于HR人员的专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人力部门应该明确新时代背景下HR人员的职能素质要求,同时还要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并结合HR岗位工作形成细化的评价指标,使得每一个HR在参与工作的时候都可以清晰感知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提升。除此之外,单位还要在内部逐步形成员工培训教育的日常制度,让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培训教育中,使得员工在参与工作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素质,有效提高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
4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企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转变,才能够较好发挥各个内部员工的潜力,使得单位内部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这要求单位中高层领导者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并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使得这些新型理念能够迅速融入到企事业单位中。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也要基于新型管理理念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容的更新和管理流程的重构,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可以更好契合新时代环境,推动单位在复杂内外部环境中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