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集团化办园*
2022-11-16杨蓉
杨 蓉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调“把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作为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集团化办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优质发展。集团化办园的典型特质是“同呼吸、共命运”,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意蕴内涵相契合。在集团化办园过程中,引入“生命共同体”理念,探索如何设计集团化办园的整体规划,构建“和而不同”的园本课程,有利于推动多方协同育人的“生命共同体”建设。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的提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85;在2013年3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重要演讲中强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72;在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3]
当前,“生命共同体”理念集中运用于解决生态文明问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比较深入,但鲜有对“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进行检索,没有发现相关文献。集团化办园的典型特质是“同呼吸、共命运”,自然契合了“生命共同体”的意蕴内涵。“生命共同体”理念下,探索如何设计集团化办园的整体规划,构建“和而不同”的园本课程,推动多方协同育人的“生命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的内涵解读
当前,集团化办园治理结构单一,分园个性成长缺乏,多方协同育人成效不明显,倡导“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应对上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更能提升凝聚力、强化生长性、建立联系性,其核心精神在于立足“生命共同体”高度,直面集团当下存在的问题,面向集团发展未来,以集团发展规划为共同愿景,以分园个性化成长为发展可能,以多方共生发展为保障,促使师幼生命完整和谐的美好生长,形成共谋发展、共建共享的集团化办园的良好态势,持续推动集团化办园向着更深、更远处前行。
其二,“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的本质在于塑造“关系”,以教育集团为组织基础,推进园园合作、园校合作、区域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幼儿教育集团构建更开放、更融合、更美好、更诗性的关系形态。
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的推进路径
1.设置集团发展规划
设置集团发展规划要注重两个“凝聚”,即发展目标上凝聚多方智慧、行动计划上凝聚集体力量。
其一,发展目标上凝聚多方智慧。集团注意收集来自教职工、家长、学校、社区等多方的建议和意见,在整合多方利益的基础上确立发展目标。
其二,行动计划上凝聚集体力量。集团发展规划要有可分解、可检验的行动计划,要把集团的行动计划变成大家的行动指南。
只有将科学可行的集团发展目标进一步分解成明确的行动计划,才能形成全员的认同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唯有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发展内驱力,才能实现集团发展和教职工个体发展、集团发展和家校社等多方发展的互惠共生。
2.打造集团课程文化
第一,审视集团现有课程的真实样态。集团化办园优势在于统一管理、协同运作,但过于强调“统一”,将集团课程“生搬硬套”到分园,会造成“千园一面”现象,分园对课程没有决定权和自主权,这样的课程难以适应本园和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正如李希贵所说:“我们做了太多一样的东西,可是我们却希望培养出不一样的学生。这是不可能的。”[4]因此,要用整体和多元的眼光来审视集团现有课程,要反思分园优势是什么,是否应当进行园本课程开发,其依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集团的课程管理不搞“大一统”,分园的课程管理自主权才不会“虚无”。
第二,给予分园园本课程生长时空。“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园自行设计开发的新课程。课程的思想、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是在对本园幼儿的需求以及社区和幼儿园现在课程资源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以幼儿园和教师为主体进行的,旨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成长。”[5]怎样让分园找到适切的课程,使分园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一要发挥集团化办园统一性作用。对刚加入集团的新园,最初阶段需要加强统一管理,包括治理结构的建设、管理团队的输入、课程的设计等。二要助推分园提升自我认同感。给分园2~3年的萌芽期,催生其内部产生饱含生命力量的主体意识,对“我是谁”“我的课程将要走向何处”等问题进行充分思考,最大限度让分园在充分汲取集团根部“营养”基础上,有园本课程个性生长的时空。分园课程之花竞相绽放,从而形成“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多彩格局,实现集团和分园的相互成就、共同发展,体现“生命共同体”内涵。
3.打破集团组织边界
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推进集团化办园,要注重打破原有的组织边界,重视伙伴关系的建立和资源共享。
第一,建立友好伙伴关系。幼儿园、家庭、学校、社区都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团要突破孤芳自赏的狭窄视角,要有开放、包容的宽广视野,重新审视与分园、家庭、学校、社区的关系。集团进行友好互动,加强情感联结,使生命影响生命,建立相互促进、彼此成全的“我与你”的关系,这样的局面才是有生命力、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
第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集团可采用跟岗式观察、创造性体验、联盟式共建的方式,建立家园社合作站;组织家长参与线上或线下跟岗式观察,走进集团幼儿园,观看幼儿游戏、学习与生活的情况,感受生命生长的力量;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开展创造性体验活动,如邀请家长或社区中的专业人士,参与创设“在线科学家”活动,让幼儿与专家对话,了解并感受科学的奇妙和科学精神的珍贵;进行联盟式共建,让家庭、社区成为课程的共建者、同盟军,共同策划、组织、评价幼儿户外具身学习基地活动。
探索集团化办园,不仅需要集团自我发展的内在努力,更需要激发集团生命活力的理念引领。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集团化办园,体现在集团宗旨、发展目标的传承发展,更体现在课程文化、多元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营造更为优质的学前教育生态环境,点亮集团化办园改革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