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脉学习:一种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范式*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的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
2022-11-16徐燕萍
徐燕萍
境脉学习是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以下简称“平江中学”)的学习指导理论及课改发展方向。境脉学习是一种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范式,主张遵从生活逻辑,强调综合育人和实践育人,综合调动学习要素,最终指向增强学习者的经验。平江中学在实践过程中,勾画平江课改样本,构造生活事境,推进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促进学生智慧生成。
一、境脉学习的基本主张
1.学习是有境脉的
境脉学习将学习视为发生在特定场域的综合动态行为,是多样的学习要素有序互动、有效对话的结果。[1]外部的学习环境条件和学习者的自身经验状态,共同构成了激发学习行为的特定之“境”。“境”之运作及由此产生的学习要素对话,乃学习行为的动态之“脉”。[2]“事境”为各种“境”之通称,体现真实性、综合性、生成性、结构性。[3]
学习的过程是对概念进行理解与转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特定背景和内在脉络的。境脉学习主张知识概念是境脉化的,人的成长即概念理解与转化也是要在事境中历练的,同时,学习要建立在个体智力发展和人类文化历史的境脉交织点上,以综合解决问题为核心,重建学习的社会语境意义。个体心智与自身经验储备的交互、与外部学习条件的交互,就是最基本的学习境脉。
2.学习发生在共同体中
教育学意义上的共同体,可以理解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相关联的诸多因素的集合,是包括学习者个体和群体、内在自身学习状态和外部学习环境条件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境脉学习下,这个共同体就是承载诸多学习要素并发生学习运作的特定场域。境脉学习依托共同体活动实现学习者心智与自我状态、学习环境的互动,完成多样境脉的转换和迁移,对相关概念及其内在关联、运行规律进行意义建构。
3.自主是学习的关键
境脉学习下的自主学习包含多个层次的意义:一是参与,学习者主动与内外学习环境进行基于境脉的综合交互,建构属于自己的概念理解;二是匹配,这种主动交互是复杂的,也是高水平的——不同境脉要匹配不同的学习方式;三是觉知,学习者在“学习”这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中必须自觉自控,不断地去认知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进行自我觉知和元认知能力培养;四是全域,学习与发展是彼此关联的生命过程,学习者的“自主”就是内在的血脉联结,它发生在学习的全域——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五是真实,无论是有指导的正式学习,还是无指导的非正式学习,要实现真学习和真发展,必然是离不开“自主”的。
二、境脉学习的运作机理与推进方式
1.境脉学习的运作机理
境脉学习是一种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范式,旨在让学生的学习实现认知有“我”、实践有“根”、成长有“道”。[4]境脉学习的运作机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结合生活事境,对学习境脉进行专业设计,使多样学习要素实现场域聚合,并在共同体内有序交互与有效对话,由此产生信息转化与能量传递;二是学习者置身学习境脉,主动参与,自主内化,在持续的多维实践活动中,提升个体心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水平,逐步实现对境脉的适应及改造。
2.境脉学习的推进方式
境脉学习遵循生活逻辑,强调实践育人和增强经验,以跨学科的视角,用境脉学习的理念,发掘教育资源,创设文化氛围,辅以学习技术,优化课程活动,促进学生学力提升。一是事境磨砺,教师引领学生以事为“境”、以序为“脉”开展综合性学习;二是“用”中学,教师创设“用”的结构化事境,学生学以致用、为用而学;三是透悟事理(学理),教师以适切的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经验图式,构建心智模型;四是提升学力,用智慧做好生活(包含学习)中的事情。
三、境脉学习的校本实践
1.研发跨界课程
人的成长有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家园,离不开全域的学习与实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学习活动与思维发展的境脉对话,使认知过程变得有序化。境脉学习以“做活动”为载体,在主题拓展中勾连多级概念,在问题解决中提升综合能力。
平江中学开设“跨界·思维”课程,组织跨学科综合类主题学习活动以学用结合的方式,促进思维发展,引领实践创新。“跨界·思维”课程的活动主题设计,从学生当下的生活事境入手,教师开发关联资源,并以师生互动生成的方式加以推进。学生拓宽视野,丰富活动境脉,在生活化的事境学习氛围中,实现信息交叉、融合、迁移。学生身处一个个自然的高仿真任务境脉,如开学交友的多视角座位表设计、秋游归来的分享妙语表达、特定英语单词的文化多维理解学用、统筹整理的系统论方法实践、待客旅游规划的地方文化资源探索等,练思维、学方法、用知识、组资源、找伙伴、解难题,充分调动原生经验、间接经验、程序经验、建构经验,从无序到有序。
“跨界·思维”课程形成了系统思维、跨学科联动、科学实验、理化拓展、设计创造、艺术创新等多个主题系列。师生在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深度内化并自觉融汇“综合实践+”理念,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及教师的教育理解等方面,均体现出反哺作用。“跨界·思维”不仅是生活境脉的实践学习课程、全域的综合性经验型学习课程,更是“道”“术”结合的实践自悟学习方式,实现了学习活动与思维发展的境脉对话。有了思维的参与和运作,认知过程便有序化。
2.优化课堂设计
平江中学在学科教师教研转型中,进行教师教研与学生实践两类活动的境脉对话。在课堂设计方面,教师以学生实践为出发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学习单元内的组织与落实,以单元为单位,整理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体系。教师基于学生认知发展和知识结构,系统设计单元的“教”与“学”。学科教师和教研组系统分析核心素养及其映照下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将学科知识点置于概念体系之中,充分兼顾学情,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计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由此,课堂学习实践形成以时间为序的结构流程、以知识点为序的认知过程、以境脉活动为序的实践对话,引领学生在单元系统的境脉中自主行走。
3.推进共同学习
平江中学推进“导生制共同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认知成长与身份发展的境脉对话,其主要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境脉意义,是聚焦群体学习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学习,更多指向每一个共同体成员的认知成长和身份发展。学校将现实的学生差异改造成课程资源,将落差产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巧用朋辈文化创设社会境脉,启动各有专长的同组成员的朋辈引领,实现伦理境脉下的追求卓越心理机制。[5]
平江中学在推进“导生制共同学习”过程中,基于学生学习能力、爱好特长、性格特征、领导能力、个人威信等因素,进行学习小组的人员分配,不同性质的学习对话活动,由不同专长的学生引领。在“导生制共同学习”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和分享的过程,是从个体学习转向集体思维的学习,是实现共同利益、共同成长的过程,是从内隐到外显的过程,是由理解走向创造的过程。这类境脉学习的意义协商活动,实现了认知成长与身份发展的境脉对话,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演化成了彼此相携、自主成长的事境资源。个体有机会在社会协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获得认知成长的同时,也在实现社会身份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4.开展境脉德育
学习共同体是知识产生、理解共享、文化传承的学习平台。知识分布在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情景中,具有情境化特点。平江中学以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事境育人为原则,开展境脉德育,实现成长事境与文化传承的境脉对话,理解共享多元化。班级、级部就是朋辈携手共同成长的大小文化学团,在自然发生或是专业创设的多样事境生态中,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培育,引导学生在“做事”中成长。
一是营造正能量的学习氛围,组织众多公共空间活动,让平江学子在情感上亲近母校,如组织广场新年音乐会,拍摄“最美平江”个性集体照,举办“跨学科境脉学习”主题田径运动会,举行教室连廊爱心义卖等;二是进行级部扁平化管理,条线工作深入基层,具体到细节;三是打造学团文化符号系统,由学生自主命名级部团队,整体设计级部文化图腾及徽章、学生像,增强学团意识,促成集体归属感,强化跨级文化传承意识;四是推行学生管理自主化,搭建个人大德育征信系统,完善自评、审核等机制;五是基于同喻文化展开朋辈对话,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级部活动,如级部成立仪式、中队建立仪式、绩优争章、社团招新、班级展示等,学生自主策划,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