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
2022-11-16严霞飞
严霞飞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给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同时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也有利于提升人们整体的心理抗压能力。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长期网络学习、缺乏规律生活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不定期处于网络学习状态。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来看,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冲击较为明显,但是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以及短视频等互联网产业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出现了逆增长的趋势。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线上网络课程学习外将消耗了大量时间在网络游戏、短视频APP等中。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疫情期间通过IOS和Android系统单日免费下载游戏的数量呈现出了三倍增长,同时手机游戏用户使用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单日手机平均使用时间实现了18.2%的增长。网络学习期间较为枯燥乏味,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娱乐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花费大量时间沉浸在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中,自律性变差的同时,会过度依赖互联网,迷失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向的规划[1]。
(二)自我认知偏差、产生焦虑情绪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自我认知偏差导致焦虑情绪的出现。尤其是当前疫情得到控制后又不断反复,学生在进行网课学习的同时,疫情有效控制返校后学校继续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大学生与学校外界的接触机会少,很多大学生对于疫情反复、就医问题、物资保障、学习实践等问题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担忧,这使得他们的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引发了恐慌、害怕、焦虑等问题,手机新闻媒体上充斥的各种疫情信息等也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情绪[2]。从根本上来说,疫情结束不确定时间的环境下焦虑情绪是高校大学生呈现较为明显的负面心理状态,大学生也没有机会参与疫情抗疫,“缺少疫情参与”“结束的不确定性”“学习实践的缺乏”等不同程度上加剧了他们焦虑的情绪。
(三)家庭矛盾问题突出、影响心理状态稳定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缺少机会实践锻炼、社交以及旅游等,无法正常推进社交活动。同时,随着大学生居家学习时间不断增长,与家人相处时间更多,家庭矛盾问题开始凸显,大学生与家人沟通交流中出现不畅、情绪变得暴躁易怒、与家人难以相互理解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家长不同程度上也遭受着失业、就业收入变低、经济损失变大、生活压力大等问题,也滋生了他们的不良情绪。因此,在疫情各种问题影响下,大学生与父母双方的不良情绪更容易在相处中碰撞、升级、爆发,进一步引发焦虑、郁闷等问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家庭矛盾等难以有效解决。
(四)学习状态怠倦、职涯规划迷茫
疫情防控直接改变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和节奏,“宅”在家与“宅”在学校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他们难以把握学习节奏,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提升,导致学习消极倦怠,最终影响他们个人的职涯规划。一方面,网课学习中难以高度集中听课注意力,难以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导致作业和论文完成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封控在学校和家里,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生活作息不规律的问题,部分学生以疫情防控为借口,没有主动花时间和精力去积极思考学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急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解决他们的矛盾心理并引导其做好人生规划。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积极的心理情绪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情绪,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影响,主动适应网络学习、居家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和节奏的变化[3]。同时,让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建立积极心理情绪的基础上,树立更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为他们疫情结束回归校园学习、工作就业等提供意见指导。
(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再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要求、国家政策规定,让他们通过短视频收集疫情防控的正能量事迹,正确辨认负能量并进行学习思考,引导他们加强对自然、科学以及团结合作精神等的敬畏,帮助他们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做好疫情防控中所面临的学业、就业、生活挫折问题的解决[4]。
(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疫情防控常态化应该成为大学生终身学习观建立的重要机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与封闭学习的关系、重要性,利用疫情防控要求机会引导大学生形成学习自律、生活自律,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疫情结束后也可以随时学习、自我学习。同时,让他们正确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工作中的定位,从社会贡献、自我学习提高以及长远发展出发实现思想的升华、行动的交流,切实找到自我学习的节奏和习惯,以更加自主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实习等活动中[5]。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开展疫情网络教育、树立正确心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增设疫情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心态。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获取的疫情信息来源太多,短视频、微博等平台甚至存在着很多疫情谣言和耸人听闻的疫情信息,部分大学生缺乏辨认能力就会加重恐慌和压力。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开展疫情网络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各个互联网平台挖掘疫情故事、负面新闻。通过在线课堂传播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大学生判断分析他们收集的疫情故事和负面新闻,用理论知识去实践认识疫情防控,从而树立正确的疫情防控心态。在网络上积极引导网络疫情舆情回应,并积极配合学校、社区以及家庭防疫工作要求,减少因疫情防控造成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二)开展情绪教育引导、接纳负面情绪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坦然面对负面情绪以及变化至关重要。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开展情绪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接纳负面情绪。在常态化疫情压力下,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烦躁、焦虑、紧张甚至恐慌等不良情绪,这是大学生面对疫情防控事件的正常应激心理反应,从根本上来说也是身体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面对负面情绪,不能压抑和否认,也不需要紧张和敏感,否则就会被不良情绪影响支配。实施情绪教育,带领大学生正确认识每一种情绪的表现,并让大学生阐述他们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负面情绪并接受每一种不同的感受和情绪,并教会他们用运动转移、情绪知识研究等去科学处理负面情绪,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对话,通过情绪教育和行为放松等方法真正调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6]。
(三)引导学习和生活科学安排、适应封控环境
为了让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有更加合理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学校和老师要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协助安排,引导大学生适应封控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首先,引导大学生配合学校网络学习课程安排,网络学习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大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课,并以网络学习为契机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学习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方法,协助学生自己设定“上课铃”“下课铃”、休息闹钟等,让他们找到集中课堂上课学习的感觉;也可以让大学生形成小组团队,开展约定时间共同学习和督促的比赛活动,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互相监督来学习进步[7]。其次,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娱乐运动。网络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适量的娱乐运动,进行半小时娱乐游戏活动,对缓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学习的精神压力也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娱乐游戏的方式帮助大学生疏解疫情封控带来的负能量,并通过控制娱乐游戏的时间帮助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感觉。最后,要引导大学生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要从沉迷上网中解脱出来,可以选择书法练习、画画等合适的娱乐活动进行替代,每天进行大扫除运动以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或者参与家庭膳食营养搭配。
(四)引导亲人密友互动交流、建立积极情感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无法进行社交娱乐活动,为了做到疫情隔离不“隔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开展密切亲友互动交流活动[8]。封控期间,引导大学生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平台加强与同学朋友以及亲人之间的联系交流,尤其是同样封控的朋友同学可以组织收集疫情故事、相互鼓励与支持;同时,也可以去进行陌生漂流瓶,将不能说的秘密表达出去,以减轻大学生疫情防控下的孤独感,同时通过疫情故事交流增强大学生携手战胜疫情的信心,通过网络交流进一步增进大学生彼此的情谊。疫情防控将大学生和亲友“圈”在了一个网络空间中,也可以通过网络空间“圈”起彼此的友情,通过线上沟通平台与相互鼓励与支持,有效减轻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孤独感,增强大学生疫情防控与学习的凝聚力。
(五)开展室内锻炼活动引导、保持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室内锻炼活动不能少,但是室内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积极开展室内锻炼活动引导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身体健康。一方面,大学生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家务与运动的结合,缓解疫情防控下的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与家人共同做家务运动来表达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互相理解、支持的基础上,创新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的形式,开展家务运动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可以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减轻劳动负担、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结合家里和学校宿舍的环境,可以做原地起跳、健身操等简单的身体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身体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是分不开的,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体育活动,每天开展一小时的俯卧撑、仰卧起坐、跳健身操等室内运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消除学习疲劳,减缓疫情防控下居家学习的无聊程度,并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脑血氧含量和促进大脑活动,达到健身悦心的目的。
(六)提供心理调适和咨询服务、解决心理问题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调适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可以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专业心理教师辅导、班会课、团队心里话活动、专题讲座等途径,针对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减轻疫情变化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再者,也要强化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服务,线上线下为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服务支持。学校要积极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健康教育热线,开展学生匿名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微信群、匿名QQ群,在群里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给个别学生以及家长提供个体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