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高职院校留级生教育管理之思考
2022-11-16陈国欢
陈国欢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留级生一般指未达到学校相关成绩要求,被学校要求继续就读现年级的学生,有的也将留级称为降级。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随之出现留级生比例呈上升趋势。留级生的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普通学生的管理而言,留级生群体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难度较大,共性和个性共存,需要辅导员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耐心教育指导。如若放任他们自由发展,他们可能还会出现学业成绩再次不达标,从而导致无学可上的情况。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帮助留级学生度过学业困难期,顺利毕业,完成留级生的转化意义重大。
一、案例背景简介
刘同学,系本校公共事业系音乐教育专业2017级学生,大一一学年累计课程达到8门以上不及格,按照学院学籍管理相关规定,被留级到2018级。刘同学刚进入班级不久,就有班级干部向我反映该同学经常旷课,偶尔来上课也是坐最后一排睡觉;晚上有夜不归宿现象,班干部提醒他应遵守校纪校规,但他当作耳旁风;在新的班级当中,不合群,没有新朋友,平时就与一起留级下来的同伴一起玩耍,大家对他也不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刘同学,我和他之前的辅导员老师进行了沟通,据他之前的辅导员介绍,刘同学是一个头脑聪明灵活、性格活泼开朗、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富有个性,但是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例如不爱学习,上进心不足,爱睡懒觉,经常逃课,偶尔还夜不归宿,属于屡犯屡教、屡教不改型。
二、案例分析
(一)留级原因剖析
1.文化课基础薄弱
刘同学是学习音乐专业的艺术生,众所周知,艺术生的文化课基础大都不是很扎实,高中阶段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很短,文化基础课一直都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刘同学高考文化课成绩刚过专科线。大学阶段所学科目众多,于他而言部分课程学起来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对他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渐渐地也失去了学习兴趣。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前期了解,刘同学的课堂表现除了上专业课以外,其他课程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要么坐在最后一排睡觉,要么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要么迟到、要么早退,出勤率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经常不按时上交,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3.自律意识不强,自制力较差
大学和义务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大学主要靠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刘同学的自律意识不强,自制力差,经常管不住自己,时常因为睡懒觉而旷课,期末考试几门考试甚至出现了缺考现象,不能有效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4.职业规划迷茫,缺乏明确目标
在高中阶段,考上大学是刘同学的唯一目标,这个目标也促成了他全部的学习动机。进入大学以后,刘同学学习目标不再明确,变得迷茫,不知所措,浑浑噩噩度日,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
针对刘同学的情况,第一,需要多次与他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对他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同时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他的信任;第二,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据调查,三分之二的留级生不愿意告诉家长自己留级的情况,主要原因无非是怕家长责骂;另一方面,自身也很愧疚,作为辅导员老师,要主动和学生家长沟通,把学生的在校情况、留级事实反映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老师一道共同商议对策,家校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第三,充分发挥班级朋辈帮扶力量,让优秀的同学帮助学生克服学业上的困难,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第四,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耐心地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慢慢改掉之前不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第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找到人生方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二)案例处理
1.谈心谈话,了解情况
选择合适的机会和刘同学多次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初步了解了他的个人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他的信任后,跟他“约法三章”。首先,把学生手册上关于留级的相关规定给他作了详细的解读,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留级一次,提醒他如果本学年不合格科目再次达到8门以上,将可能会被退学处理,到时候将面临无学可上,努力白费,一切回到起点,希望他能珍惜最后的学习机会;其次,让他知道他现在所在的班级,制定有较为完善的班规班纪,班上安排的有专门负责记录每日考勤的学生干部,如果还跟以前一样,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等违纪行为,一经发现、绝不姑息,将从严处理;最后,给他分享了很多之前的留级生们顺利毕业走向成功的典型案例,鼓励他要有信心,既来之则安之,留级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改掉之前的不良学习及生活习惯,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踏踏实实地用心学习,肯定可以完成学业顺利拿到毕业证。
2.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通过和刘同学的沟通,我们慢慢了解到其家长并不知晓他留级,因此我主动联系到学生家长,把学生的留级事实、在校表现及时告知,家长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诧异,难以接受。在家长印象中,刘同学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从小喜欢唱歌,在中学时期多次担任校园学生主持人,同时还获得过很多歌唱比赛的奖项。只是近几年,因为家里生意比较忙,想着孩子长大了,忽略了对他成长的关注,不料孩子在大学期间竟成了一名留级生。听完家长的一席话,我给家长详细分析了孩子的留级原因,并建议家长采取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第一,以后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沟通;第二,建议家长要多些表扬与鼓励,少一点粗暴斥责,要相信孩子,只要他把握好当下,努力把校内课程学好,照样也可获得成功;第三,家长要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老师也会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老师在校加强引导、家长在家主动监督,家长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3.朋辈携手,共促进步
刘同学自律性不强、学习基础薄弱,为了督促他能按时上课,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首先,我安排了和他同宿舍关系较好的班级生活委员每日督促他起床上课,保证基本的课堂考勤;另外,还安排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习委员对他开展一对一的学业帮扶,充分发挥朋辈帮扶作用。学习委员结合刘同学学业上存在的问题,帮他制定了每周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定期跟踪了解学习情况、对学习上存在的重点、难点给予指导、交流学习经验、传授学习方法,督促并帮助刘同学按时完成每周学习任务,从而顺利完成每学期的学习计划。
4.挖掘闪光点,增强自信心[2]
从刘爸爸口中了解到,刘同学文艺方面很有天赋。于是,我先后多次把他推荐为班级团日活动的主持人,并鼓励他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通过参演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刘同学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人格魅力逐渐使他成为同级学生及学弟学妹们心中的校园“偶像”。走在校园里到处是他的粉丝,回到家中尽是父母的夸赞,刘同学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愿意与现在的班级同学交流。久而久之,不良的学习习惯在他的身上也渐渐地发生着改变,专业课上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文化课上虽然兴趣不大,但是至少能够保证每次按时上下课,考试成绩也能达到合格标准。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在校期间之所以会自由散漫,不能自律自强,基本可以归因于没有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作为留级生的刘同学同样也是终日浑浑噩噩,没有方向,就如同在黑夜里没有灯塔的船只,只能随波逐流。鉴此,我为刘同学制定了职业生涯四步走计划。第一步,通过职业测试,帮助刘同学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及职业方向;第二步,培养刘同学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先制定目标,再制定行动计划;第三步,培养刘同学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为将来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第四步,全程就业指导,帮助刘同学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上和职业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育结果
在与家长、同学等多方合力共同帮助下,刘同学慢慢地改掉了之前很多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一改往日不思进取、迷茫颓废、荒废学业的状态。周内基本能够按时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他还主动找了一个音乐培训机构兼职代课。两年下来,刘同学的各个科目达到合格标准,专业功底还得到了专业课老师的夸赞,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毕业后,刘同学被之前兼职的音乐培训机构留用,并转正成为一名正式代课老师。前不久,他通过微信告诉我,目前已经被提拔为该机构的分校校长,开启了新的征程。
四、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一)用“专”待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老师与生俱来的岗位职责。我们所带的青年大学生往小处说是家庭的希望,往大处说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尽力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就要求我们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引导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内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只有我们的专业知识越精深,才能够更加全面、专业、精准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二)用“爱”育人
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我们不应该也不能给学生贴标签,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留级生也好,违纪学生也罢,作为老师,不要以自己的喜恶轻易给学生贴上“好学生”“坏学生”“问题学生”等标签,而应创造百花齐放、各有所长的良好学习氛围,要多元化地去评价学生。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再平常不过的一句鼓励,也许都能给学生莫大的鼓舞,使他们信心百倍,奋勇直追。很多学生在教师一次又一次恰到好处的鼓励和赏识中建立了信心,点燃了他们追求上进的力量之火,同样的话出自教师之口和旁人之口分量是大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因材施“爱”,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真情实感的关怀,从而引起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只要教育方法用对了,任何学生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三)用“心”教人
教育应从“心”开始,如果教育没有心就如同茫茫沙漠没有水源,只会让学生感到烦躁和愤懑。如果学生看到老师,不是“相迎问候”,而是“敬而远之”,那可能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失败,我们不应与学生严格划清界限,永远保持泾渭分明,做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既要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还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现在的“0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富有个性。对这类学生,假如只是一味用校纪校规来约束他们,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用“心”教人,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案;只有用“心”教人,我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时,他们就会从内心接受你,认可你;只有用“心”教人,才能让学生信任你,听你话,服你管。
学生工作共性和个性共存[3],尽管本文的案例只是众多留级生中的一个,教育方法也存在个性之处,但我们今后在处理其他留级生问题的时候,只要我们每位辅导员、班主任用“专”待人、用“爱”育人、用“心”教人,我们坚信,是都能把留级生教好,引导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