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2022-11-16钟艳玲
钟艳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笔者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一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努力处理好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关系。现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厘清教学目标,用理论指引教学实践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目标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好的教学目标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也有利于教师更高效地教。
以《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为例,笔者首先研读教材,确定这部分内容的逻辑结构。这部分内容涵盖两个方面:“在集体中涵养品格”侧重于从道德层面出发,“在集体中发展个性”侧重于从心理层面出发。其次,分析学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情并对学生存在的疑惑与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最后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自我成长:正确认识自己,认同集体对我成长的意义,愿意主动在集体中展示个性、发展个性,认识和完善自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处理好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关系,学会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习他人的优点。我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亲社会行为,能够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国家发展相连,厚植爱国情怀。
要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取和学生集体生活相关的生活实际,将理论寓于实践之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小课堂中认识大世界,从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并指引生活行为。
2.沉浸学习场域,在教学实践中深化理论
学习过程的发生,必然需要一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适宜的外部环境、提供必要的小道具、优化学习氛围等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提供良好的场域。
笔者在教学《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心有灵犀”小游戏导入。结合学校的艺术节活动,播放班级参演的精彩片段,将学生带入美好的集体活动中,唤醒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美好回忆。其次,设计“成长之美”环节。笔者呈现了在排练参演节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曲折的“故事”并追问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集体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在集体中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尊重他人。最后,设计了互赠欣赏卡的小组体验活动。让学生以写“欣赏卡”的方式动起来、活起来,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场,点赞者和被点赞者都获得了愉快的体验,成为课堂的主体,深化了学习感受、助推深度学习的发生。
教材中只介绍了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及其途径这两部分内容,基于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我们一同梳理并拓展,补充了“涵养品格的内容和途径”以及“发展个性的内容和途径”,让知识更严谨、逻辑更清晰,增强了本节课的理论性。
3.澄清价值冲突,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价值澄清”理论(The Values Clarification)的代表人物拉思斯提出,价值观的形成是通过分析、评价等澄清的方式而非强制灌输的方式,是通过选择、认同、自觉、评价和实践的过程使学生选择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冲突中思考、发现、领悟,形成自己的认识,内化自己的行为,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在《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的教学中,在前测中,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的问题之一是:在集体生活中你是否出现一些疑问和困惑,请你写下来。通过梳理,笔者将学生反馈的问题分成三类:“什么样的班级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我是什么角色”等属于“是什么”类;“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集体对我有什么影响”等属于“为什么”类;还有第三类是“怎么做”的问题。笔者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并改编成了合作探究的情境任务。
情境一:竞选课代表失败的我被选做课代表助理,我很珍惜。原本拖拉的我现在做事非常积极,我每天都过得挺充实,可也有人说我:就为了当个小跑腿,是不是傻?!探究:“我”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情境二: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成绩一般化,能力也不突出,看到别人被赞赏,我也会羡慕;在有需要的时候,我也会参加集体活动。但更多时候,我都是那个坐在台下给别人鼓掌的人。探究:这种个性的同学在什么样的集体中能得到更好地成长?你在集体中是什么角色?
这两个情境都跟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关系中认识和发现自我,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也只有在参与集体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个体的个性特征才会得到丰富和发展。通过探究活动,学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从集体、个人等不同的角度作出新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切实解决存在的思想困惑,从内心深处形成对优秀集体的认同,学会主动承担集体责任,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