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导的职教师资培训探析*
——基于远志“2+4+N”模式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案例
2022-11-16顾德仁
顾德仁
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探索多主体跨界协同育人路径。支持地方整合综合(理工科)院校、师范类院校和行业企业优势资源,多主体协同参与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模式。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关涉学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高质量职业发展,因此教师培训被提上重要议程。
一、职教师资培训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职教师资培训中企业缺位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职教师资培训同样要做到以上“四合”。当前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各类国培、省培项目,从培训的前期调研到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培训讲师的遴选、授课方法的确定、考核方式的选择乃至具体培训的实施,更多的是教育行政机关或承办院校在主导。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一元的企业,在职教师资培训领域大多是缺位的。
(二)职教师资培训中教学方法单一
当下,面向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绝大多数仍以报告、专题讲座为主,较少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一方面,职业教育倡导行动导向的“做中学”;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培训中更多采用传统课桌式的“满堂灌”,这种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职教师资培训中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技术
职业院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以下简称“四新”)了解不够,对行业企业岗位认知能力较差,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职教师资的培训内容多限于政策文件如何落实、职业教育热点问题如何解读、教师的教学技能如何提升等理论层面,或者集中在比赛(成果)如何申报、如何获奖等相对功利的领域,缺乏前沿技术的融入。
二、企业主导的职教师资培训远志“2+4+N”模式
为了解决上述职教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装备制造类中小企业的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志科技”),与国内近200所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现有的国培、省培等院校主导的师资培训互补,形成了企业主导的职教师资培训远志“2+4+N”模式。其中的“2”指两种核心理念:一是“以学为中心”,二是在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全程注重将“四新”融入教学;“4”指四种基础保障条件:课程设计、师资遴选、学习场所、实训设备;“N”是在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多种教学方法。
(一)两种核心理念
1.“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进行师资培训整体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为中心,把教作为手段、学作为目的,给学生多一点自主学习的权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会知识与教会学习上,以教会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中心。[1]
随着“互联网+”对教育影响的加深,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学为中心”,而当前各种针对职教师资的培训项目却依然体现出较强的“以教为中心”,突出授课专家的权威地位。
远志科技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培训进行了整体设计。培训需求调研、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导师选择、学习场地选择、学习场地布置与安排、课程模块时长安排、教学方法选择、学员任务清单确定、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培训效果评价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注重授课讲师与学员的平等对话、授课讲师对学习者的引导帮助、学员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关注学员的动手操作和高参与度。
2.将“四新”切实融入教学
“四新”融入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和日常教学活动的前提是职教师资对“四新”已经掌握并运用自如。在企业主导的职教师资培训中,企业应充分发挥主导优势,分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逻辑,转化企业管理体系,开发融入行业“四新”的特色课程并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习者全程沉浸在完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学习实效自然得到提升。
(二)四类保障条件
1.课程设计
远志科技结合当下职业院校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以及电梯行业的“四新”,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尽管教育部早在2019年就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又于2021年发布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但仍然有很多职教教师对新版职业教育目录给现有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整体定位不够清晰,因此远志科技专门设置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培训内容。近3年来,电梯行业的法规与国家标准新增或更新达数十项,电梯行业的国家标准体系正在向全面对接ISO国际标准体系迈进,于是远志科技设计了“国内电梯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研讨”。此外,在已公布的第四批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有关的1+X证书有3项,因此远志科技专门设计了“相关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1+X证书研讨”环节。
2.师资遴选
授课师资来自苏州市“顾德仁电梯智能控制技能大师工作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将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学习、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讨列入例行工作计划。授课师资团队的讲师虽然全部来自行业企业,但他们不仅仅有多年电梯产品设计和技术支持经验,还有极为丰富的职业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授课经验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良好的师资保障可以充分落实“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理念,为有效保证培训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授课教师根据自身成长经历,自然地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融入教学。[2]这些授课教师曾作为电梯行业企业唯一代表全程参与近年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及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修(制)订相关工作,还参与了电梯专业1+X标准的审定及电梯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师资成员紧跟行业新业态,聚焦典型岗位需求,梳理岗位群核心职业能力,对接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标准、X证书标准、行业标准,将从行业标杆企业转化而来的岗位能力融入教学。
3.学习场所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不仅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视域,而且跨越了企业和学校的境域,还跨越了工作与学习的界域。[3]面向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的师资培训场所不仅包括企业的实训中心、生产车间和培训教室,还包括电梯整机制造标杆企业以及与远志科技深度合作的职业院校的电梯工程实训中心。如此多个学习场所,源于对适配学习内容的精心选择。远志科技引导学习者在日常教学、项目实训和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职场素养并建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4.实训设备
“顾德仁电梯智能控制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实训设备分为三类:一是完全真实的电梯产品,二是生产过程中的电梯核心部件,三是远志科技专门自主研制的“电梯实训考核装置”。“电梯实训考核装置”不仅能够满足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日常教学需要,同时也能够服务于电梯安装工、维修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学习者基于以上实训设备所受的训练有利于实现学习者与电梯安装、调试及维修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灵活多样的N种教学方法
下文以远志科技2021年7月主办的面向职业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为例,介绍具体的教学实施。
1.学习准备
至少提前一周向学员布置适量的预习任务(比如推荐书目细化到书名、出版社、作者以及需要重点预习的页码范围),并提前通知学员尽可能带好笔记本电脑,方便学习期间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和完成作业。
研修开始前,宣布学员日常注意事项并征得学员同意,比如每一天的学习开始前,均要求学员将手机存放在手机袋中,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干扰。
2.破冰
在开班仪式上,组织者采用提前设计好的“超级采访”学习游戏,让学员相互之间快速熟悉。对学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均推选记分员、监督员和组长,并经集体讨论达成每日学习积分制度和奖惩制度。
在分组安排中,把来自同一院校的学员尽量分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便于学习后更好地交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之间的互补搭配也是分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学习总结
半天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员需要在授课讲师的引导下及时进行复盘,重点总结和分享如何将所学内容(包括讲师如何设计课程)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学员还需要手写学习日志。课程助理负责收集整理学习日志并在学员QQ群内分享,便于学员再一次互相学习。
4.读书分享
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研修,除了原定的课程安排,远志科技还为其增加了每两天学习一篇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家经典文献的任务。学员在学习以后需要按标准格式撰写读书心得。通过经典文献的学习与精心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学员能够清楚地了解所学文献带给自己的启发,思考在工作中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计划。
5.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中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因此,在此次研修班的课程方案中,所有学习任务均是以“做”为主。
讲师团队还将数十场国家级电梯职业技能竞赛积累的宝贵经验融入研修教学。学员们按小组自己出题,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设计评分表、设置故障,并进行考核和评分。每组结束后再小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6.积分制度
实施学习积分制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讲师对发言积极、表现优异的学员发放积分筹码,按小组每半天统计一次积分,对积分高的小组适度进行奖励。在结业典礼上,优胜小组将获得远志科技精心挑选的奖品——职业教育专家赵志群教授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每本书的扉页上还加盖了一枚特别设计的印章)。
7.案例分享
在讲师的精心“导演”下,学员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自主分享案例。每一位学员的第一身份是教师,他们在研修学习过程中的特定环节也要变身“讲师”,这才是有效的“教学相长”。比如“说课分享”环节,每一位学员均以“电梯电气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参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要求进行教学展示,授课讲师则带领其他学员以评委身份进行打分和点评。
8.汇报总结
在结业汇报环节,学员逐一进行总结汇报,还特别邀请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和职业院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亲临现场参加活动并点评。汇报总结采取在线直播方式,邀请学员工作单位的上级领导以及开设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兄弟院校的同仁们线上参加汇报总结并给予点评。这既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此次研修中来,又扩大了研修班的成效,提升了研修班的影响力。
三、企业主导的职教师资培训相关思考
(一)激发教师参加学习的内驱力
如何从心灵深处唤醒学员潜在的自我,激发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学习的内驱力,是高质量研修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前邀请学员做好指定内容的预习,在第一天开班环节进行摸底测试,以及学习过程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故意误导学员犯一些错误,在学员急于解决问题时给予实时指导,这些都是经过多期研修班实践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二)做中学
培训真正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利用“做中学”的教学精髓,把课程主题和内容融会贯通到每一次交流、每一篇学习日志、每一场总结中。即使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国内电梯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研讨”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依然采用“做中学”。比如“国内电梯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研讨”模块的学习,抛弃了传统的PPT课件讲授,改为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进入向新到任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汇报工作、给到访的拟新设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兄弟院校调研考察团做介绍、在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新生家长会上做汇报的工作场景,完成主题为“国内电梯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研讨”的课件。
(三)通过持续的训练推动行为的改变
“大多数培训结束后,培训内容只是教师交流的谈资、写论文的依据,却很少真正把培训内容转变为他们的教育教学行动。”[4]教师的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要设计和提供能力递进的“培训包”,以适应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