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中如何做好疫苗的使用管理
2022-11-16李德臣
李德臣
本溪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本溪 117000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中有效合理的利用疫苗进行动物疫病预防免疫注射形成免疫保护屏障是畜牧业养殖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将动物疫病疫苗相关工作坐牢做实,更好帮助大家完成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健康有序发展养殖业,保障广大养殖业者提高经济效益,现笔者将结合自己疫苗免疫防控工作的相关经验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1 疫苗采购数量统计
作为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要按照省、市疫苗采购相关文件要求,按照防治疫病流行形势确定当年兽用强制免疫疫苗需要采购的种类及其病毒对应亚型,进行本辖区整理疫苗采购计划,并逐级上报上级疫苗管理部门统计后统一采购。例如,2021年本溪市按照省级疫苗采购招标会文件要求,采购疫苗种类和病毒亚型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苗(H5N1Re-11株+ Re-12株,H7N9H7- Re-3株),猪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猪口蹄疫O-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牛、羊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市级疫控部门在春防和秋防前会向各县区下发强制免疫疫苗采购计划表,由各县区负责疫苗管理的同志逐层按照该辖区的养殖量统计该辖区的强制免疫疫苗采购数量。这项工作就需要我们基层防疫员负起责任,做到多走走、多看看、勤问问,要将疫苗免疫的重要性提前讲给养殖场户,使其理解并配合自己辖区内的养殖情况一定要掌握及时准确,只有这样上报下发的疫苗才能既保证疫苗使用量的前提下还能减少疫苗过多浪费。
2 如何正确的运输、储存和使用疫苗
疫苗属于生物制品,其实就是病毒的浓缩液。口蹄疫、禽流感是灭活疫苗,小反刍兽疫是活疫苗。既然都是病毒,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要严格要求,必须全程在冷链体系下进行。所谓“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相关环节,为保证疫苗在运输、贮存以及使用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冷场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以及转运过程的总称。冷链系统包括冷藏车、冷库、冰箱、冰柜、冷藏包和冷藏箱。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或阶段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疫苗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动物疫病的免疫质量,甚至造成免疫失败进而可能发生动物疫情,危及畜牧业经济发展以及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2.1 疫苗的储存
我们常规使用的活疫苗一般要求-15 ℃以下保存。灭活苗要求2~8 ℃保存。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疫苗储存的过程中要每日定期检测温度,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其次,疫苗的摆放要符合冷藏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些设备是风冷),立式冰箱门上不要放置疫苗;最后,注意在使用疫苗保温箱时,冰袋的摆放方法且不要将疫苗瓶直接与冰袋接触,要采取措施避免疫苗容器破碎或疫苗冻结和潮解,以及要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使用场地,保持疫苗冷链体系不中断。
2.2 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2.2.1 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注射人员要穿戴防护工作服、手套、口罩及鞋帽。因为我们要和动物近距离亲密接触,尤其和羊接触时,不知道它是否有布病,所以要保护好自己。同时也避免防疫人员挨家挨户走动将病原携带至其他场户。
2.2.2 要提前准备好消毒及注射器具。包括酒精棉、注射器、记录使用的文具、保温箱、盛装各种器具的便携工具箱。
2.2.3 疫苗生产日期在瓶身上都有标注,要检查疫苗有无过期;检查疫苗瓶有无破损、受潮、霉变、污染、失真空以及颜色异常;检查瓶盖是否松动;在使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时,要检查瓶内疫苗物理性状。正常疫苗的物理性状为乳白或淡黄色海绵状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如果瓶内疫苗出现变色等变化,疫苗不能使用;油乳剂灭活苗如果油水分层、瓶内有异物、有污染,疫苗不能使用。
2.2.4 注射前要对被注射畜禽健康状况进行了解,是否怀孕、是否感染疾病以及是否处于应激状态下的畜群接种,接种后不仅没有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而因接种产生的新刺激诱导发病,或引起母畜流产,形成死胎,对暂时不适合进行免疫接种的畜禽,要在日后合适时进行补免。
2.2.5 疫苗使用前应恢复到室温并充分摇匀,但不可剧烈震荡。
2.2.6 一定要看疫苗使用说明,例如2021年的牛羊O-A二价口蹄疫灭活苗使用剂量与以往全然不同,如果不仔细查看,很容易使用剂量错误导致免疫失败或应激反应等不良现象发生。
2.2.7 在使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时,要检查瓶内是否真空,因地制宜的检查方法如下:将疫苗瓶盖上的铝箔去掉一小块,漏出橡胶盖,用酒精消毒后,取一密闭良好的无菌注射器插入瓶中,用力抽拉,如果很费力拉不动则为真空,否则为失真空不能使用。按瓶签注明的头份注入灭菌生理盐水或是配套稀释液,例如每瓶20头份,则加20 mL生理盐水,然后每只动物注射1 mL,如果每瓶10头份,则加10 mL生理盐水。在操作过程中不建议去掉稀释液瓶盖和疫苗瓶盖,防止污染,如果操作时感觉抽吸液体费力困难,建议在瓶盖上另插一个灭菌针头(9号或12号)。小反刍兽疫活疫苗稀释后不可反复冻融,要在当日尽快用完。
2.2.8 提前准备好一个容器用于活疫苗空瓶回收。活疫苗空瓶回收是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疫苗使用管理、精准免疫、堵塞漏洞、减少浪费、保证生物安全、避免污染环境的重要措施。没有经过科学、规范处理过的疫苗空瓶随意弃置的话,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可能出现人为散毒等人类危害事件的发生,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源头。按照辽牧发[2017]82号文件指示,各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本辖区内的强制免疫疫苗空瓶回收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空瓶回收工作。认真填写《疫苗空瓶回收登记簿》,建立规范的空瓶回收台账。备有疫苗空瓶回收专用容器,设有固定的空瓶储存场所。最好对防疫员实行“领一交一”“用一交一”的办法,在春秋集中免疫工作结束后将消毒煮沸处理过的空瓶统一送到医疗废物回收机构。
2.2.9 免疫结束后,要对注射器具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防护衣物进行消毒。
3 我市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方法
3.1 高致病性禽流感
3.1.1 疫苗种类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苗(H5N1 Re-11 株+Re-12株,H7N9H7-Re2株)。
3.1.2 注射方法
禽类的免疫部位是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
3.1.3 免疫剂量
鸡:2~5周龄时0.3 mL/只;5周龄以上则0.5 mL/只。鸭鹅:2~5周龄,0.5 mL/只;5周龄以上的鸭和5~15周龄鹅,1 mL/只;15周龄以上的鹅,1.5 mL/只。如有不同以使用说明书为准。
3.2 口蹄疫
3.2.1 疫苗种类
猪:猪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牛、羊:牛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
3.2.2 注射部位及剂量
猪:耳根后肌肉注射,2 mL/头。牛:颈部肌肉注射,2 mL/头。羊:肌肉注射(后肢肌肉注射),1 mL/只。
3.3 小反刍兽疫
疫苗种类:小反刍兽疫活疫苗。注射部位及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 mL/只。
4 免疫副反应的应急处理
由于动物个体差异和疫苗质量的原因,免疫接种后,个别动物会出现不良反应,我们将其称之为副反应,副反应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4.1 局部炎症
4.1.1 轻微肿胀
一般在2~3 d可消失。
4.1.2 局部形成硬结
这主要是疫苗佐剂难以被动物体吸收,在局部形成硬结,对动物健康没有影响。
4.1.3 化脓
主要是注射时体表和器具消毒不严,或者是疫苗使用不当被污染造成的。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2 轻微全身反应
一过性发热、精神不振、减蛋、减奶等,在短期内均会恢复。
4.3 重度过敏反应
全身发软,突然倒地,体温下降,休克或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口角出现白沫、流涎,肌肉震颤,共济失调,鼻腔出血,可视黏膜充血,水肿,瘤胃鼓气,肠鸣,腹泻,频繁排尿排粪,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等。抢救不及时则死亡。
针对过敏性休克,可使用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用量为:肌肉或皮下注射牛2~5 mL/头、羊0.2~1 mL/只、猪0.2~1 mL/头;静脉注射时牛1~3 mL/头、羊0.2~0.6 mL/只,猪0.2~0.6 mL/头。
使用注意事项: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药物,作用强而且快,但剂量过大可导致心脏过度兴奋出现心律失常,使用时必须注意。在抢救过敏性休克时,不要一次就注射最大剂量,要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给药,体重小的按最小计量,效果不明显可逐步追加注射到最大剂量。注意一定要慎用,仅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