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主题策划及精品工程的选题原则
2022-11-16高巍巍
□高巍巍
策划是指在做事情之前的谋划和设计。一档电视节目应在尊重真实性的前提下,对题材、内容和形式进行提前谋划,选取新的视角、新的立意。只有这样,电视节目才能被观众喜欢和认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关于电视节目的策划
1.电视节目与观众
电视事业是面向公众的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象的广泛性和无契约性。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联系,仅仅是播放与收看,二者之间没有约束和控制的关系。也就是说,看与不看的权利完全掌握在观众手中。
2.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收视率是研究观众反馈的一个重要数据。但是这几年来,收视率调查缺乏权威性。一方面,统计数据的水分太大。另一方面,调查统计的方法不尽科学合理。这与专业调查机构的能力水平也有一定关系。样本家庭不够多,分布城市不够广,调查中常常忽略了对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覆盖率。
3.电视节目的策划
①策划的意义
“策划”一词在中国较早的使用者是电视人。策划,是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筹划,以节目为产品制定科学的可行性方案,以提高收视率为目的进而获得社会效益的过程,也是对电视节目创制的预测和控制的过程。
策划水平高低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如央视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纪录片《故事中国》等,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都是因为经过了精心策划。
②策划的内容
从媒体形式上看,策划分为报纸策划、广播策划、电视策划和网络策划。就电视策划而言,包括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策划以及电视整体形象策划等。
下面以2021年本溪广播电视台策划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红土红魂》为例进行说明。
本溪,是一片红色热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片土地从星火燎原,到热土沸腾;这座城市从百废待兴,到飞速发展。每一步发展都展现着我们党的伟大领导和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党的领导下,这座城市实现了质的飞越,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之城、文明之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本溪广播电视台联合本溪市总工会、本溪市档案馆(史志办)策划大型电视纪录片《红土红魂》,用影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百年来涌现的优秀党员代表以及模范人物,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本溪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片将百年党史分为四个历史阶段、通过六集来展现,每个阶段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从小角度切入,反映党的发展历程和党领导下本溪社会的发展和事业的进步。以时间为脉络,融入典型故事,将本溪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通过历史事件来体现,讲述在党的领导下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红土红魂》,传承经典。
第一阶段(第一集《红土热血》):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即1921 年至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阶段,选取的典型人物是抗联英雄、共产党员李兆麟和杨靖宇。选取的典型事件:一是李兆麟深入本溪湖煤矿,组织工人运动,并建立了本溪地区的第一个党组织,被称为本溪共产党的第一人;二是1934年杨靖宇来到本溪,率领抗联队伍转战本桓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斗争故事。通过这两个典型人物和事件,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本溪地区的初创,以及如何带领本溪人民取得胜利、迎来本溪解放。
第二阶段(第二集《卓越成就》):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即1949 年至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重点围绕本溪煤铁公司恢复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展开。选取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一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庆祝本溪煤铁公司恢复生产而作的题词——“为工业中国而斗争”,以此为开始,讲述在党的领导下本钢恢复生产的情景,展现工人的劳动热情。二是当年的劳动模范——彩屯煤矿王恒诚和贾鼎勋。通过展现他们的事迹,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的领导下,工人为建设新中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故事。三是有关抗美援朝的内容,讲述本溪县支前模范关文德的故事。
第三阶段(第三集《改革之路》和第四集《红魂永铸》):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直至全面改革开放。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记者将镜头对准了1979 年本溪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桓仁北甸子乡长春沟村,该村被誉为“本溪的小岗村”。接着将镜头对准本溪电视台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破烂王》,该剧由改革开放初期本溪市改革中的真实事件改编。最后讲述了两位优秀共产党员——李秋实和张金垠的故事。
第四阶段(第五集《逆行英雄》和第六集《再创辉煌》):选取当代重大社会事件,展现面对困难,党员们英勇向前、奋不顾身的精神。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选取的典型是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三个典型:李珉、朱哨兵和侯广宇。在脱贫攻坚战中,选取的优秀典型为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六道沟村党总支书记田金龙以及第一书记群体。此外,也介绍了新时期劳模代表,展现本溪市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建设生态之城、振兴发展的故事,选取的典型为本钢的全国劳动模范罗佳全。
这样的选题和内容具有地方特色,凸显地域特点,也有别于同类题材。整部片子史料详尽,内容充实。
③策划的步骤
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若想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策划,增强策划意识,研究策划方略,策划出质量上乘的优秀节目,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
基本步骤包括:解读项目、收集资料、创造亮点、了解受众、激荡创意、整理策划案、介入实施过程、反省和评估。
④策划与各要素的关系
A.内在关系。内在关系包括:策划与电视节目、策划与电视栏目、策划与电视制作等。
B.外在关系。外在关系包括:策划与包装推介、策划与广告经营、策划与公共关系、策划与媒体定位。定位是决定传媒品位和效益的要素,比如央视定位为国家级的官方电视传媒,《中国青年报》定位为为全国青年读者服务的报纸。定位的依据是:媒体自身基本情况、媒体所处环境和受众需要。
⑤策划的原则
电视节目策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得到最佳效果,必须掌握一些策划原则“。标新立异”是其中一条。报道别人未报道过的内容、选择别人未曾选用的主题、采用别人未曾采取的形式,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用独特的视角、新奇的立意,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拥有更广的收视群,取得最佳效益。
第一,视角要新。要做到角度新奇、独特,策划是要考虑自己节目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选取最佳角度切入,尤其善于独辟蹊径,不拾人牙慧。
例如:2016年,为全面记录展现本溪煤铁工业的发展历程,讲述煤铁与本溪这座城市血脉相连的沧桑历史,本溪广播电视台专题部策划拍摄了大型电视历史文献片《源点·1905——中国本溪煤铁工业文明记忆》。
本溪是一座依托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素有“煤铁之城”的美誉,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从1905 年本溪湖煤铁公司成立开始,本溪这座城市的发展、壮大,它的沧桑血泪、荣辱兴衰、奋斗辉煌,都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煤和铁联系在一起。煤铁,给本溪留下了特殊的城市记忆。弘扬工业文化,讲述本溪百年煤铁的兴衰历史,见证本溪这座城市的发展,用生动的事例再现本溪为新中国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本溪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本溪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第二,内容要新。有了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形式还不够,内容至关重要。一个电视节目的成败,关键是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在内容上下功夫,体现出新意,让观众在收看节目中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新的收获,节目才能赢得观众喜爱,更好地发挥宣传功能。还以《源点·1905——中国本溪煤铁工业文明记忆》为例。本片共6集,每集15分钟。第一集《合办风云》,讲述本溪湖煤矿公司的成立过程。第二集《殖民掠夺》,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对本溪资源的疯狂掠夺。从1905 年至1945 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本溪的经济侵略长达40 年之久,一铁厂见证了本溪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整个过程。日本侵略者利用各种手段,从本溪掠走了大量的宝贵物资,给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三集《两次接收》,重点讲述了几个重要历史事件。1945 年8 月15 日,经过十四年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被日本帝国主义控制和统治了长达40年之久的本溪湖煤铁公司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8 年11 月2 日,即沈阳解放的当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任命梁成恭、徐宏文为正、副特派员接收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这次接收,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近百年来遭受“三座大山”剥削和压迫的彻底结束,中国工人阶级从此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第四集《火红年代》,介绍了1949 年到1978年之间本溪煤铁工业的发展概况。1949年7月3 日,工人们凿出日伪政权溃败时凝固在一铁厂2 号高炉内的80 吨生铁,点炉成功。1949 年7 月15 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本溪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大会。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本溪煤铁公司开炉纪念”颁赠了锦旗,并题词“为工业中国而斗争”。1949 年10月1日,1号高炉恢复生产。1949年,一铁厂和本溪煤铁公司恢复生产,标志着整个本溪市国民经济进入全面恢复时期。第五集《辉煌成就》,讲述本溪各方面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回顾本溪的城市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生,由工而盛”的城市,作为拥有诸多“国内首创、全国第一”的重工业城市,它的每一个进步、成长,都在这个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生产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第一辆坦克、第一枚火箭、第一艘潜艇、第一颗人造卫星,都融入了本钢人的汗水和智慧。这是本钢人的骄傲,也是本溪人的自豪。1号高炉利用系数自1958年起连续30 年名列全国第一,为名副其实的功勋炉和英雄炉。第六集《留住记忆》,聚焦“告别与记忆”。2008年12月17日,是本溪人不能忘记的历史时刻,这一天,被誉为中国现代炼铁“鼻祖”的本钢溪湖厂区1 号、2 号高炉,以为共和国冶炼2940 万吨优质“人参铁”的辉煌业绩,在人们依依惜别的目光中,悄然结束了它90多年的炼铁生涯,正式关停,与之相配套的烧结机、焦炉设备也一并关停。至此,作为本溪钢铁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拥有近一个世纪冶铁生涯的本钢溪湖厂区,以它完美的谢幕,告别了中国冶铁舞台。对于本溪而言,工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还有“煤铁之城”的城市形象。本溪的工业历史,既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有的记忆。带着岁月的沧桑,本钢一铁厂功成身退。带着历史的记忆,本钢一铁厂作为全国独有的工业文化遗产,仍将以它迷人的魅力展示着厚重的风采。一座城市需要记忆,需要有深厚的文化沉淀,这是城市记忆守护者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包装要新。电视节目是非常讲究包装的,节目预告、宣传、片头片尾、节目角标,甚至主持人形象等,都是节目风格的重要标志。好的包装带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感官享受,对电视节目的良好形象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策划精品栏目
挖掘本土资源,有针对性地策划纪录片栏目,是本溪电视台多年来孜孜不倦坚持的原则,也是地方电视台保持较高收视率的手段。从节目开办伊始,《纪录本溪》(前身《辽东采风》)栏目摄制组先后摄制了《太子河文明》《燕东胜境》《本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录》等纪录片,发掘本土特色资源,弘扬地域文化。这些纪录片的播出不仅提高了本溪电视台的收视率,扩大了影响,也对本溪地区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宣传和弘扬。
栏目开播到现在,我们策划了“媒体人在行动”“党旗下的故事”“你听,文物在述说”“传承手艺人”“党员进社区”等多个主题报道。节目编排也尽量契合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比如春节期间播出《过年》《腊月印象》;端午节期间播出《舌尖上的粽子》等。
三、如何策划精品工程
除了日常节目的策划播出外,我们每年还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些重大选题和精品工程的策划,大家熟知的有《太子河文明》《建州女真》《重走抗联路》《一个家,两座城》《抗联英雄传家宝》《山河为证——本溪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红土红魂》等,获奖无数。其中,《重走抗联路》和《抗联英雄传家宝》分别获得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另外,我们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重大活动的策划,如“感动山城——青春人物评选活动”“本溪好人颁奖晚会”等,都产生极为强烈的社会影响。笔者相信这样的策划还会进行,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四、结语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加剧,加快媒体融合势在必行。地方台电视节目制作者要克服短板,努力解决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特技制作手段滞后、专业人才储备不够等现实问题。要使自己制作的电视产品为观众所喜爱,就必须在选题策划上独树一帜,创新思路,解放思想,从而打造精品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