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
2022-11-16□由佳
□由 佳
朱羽君和雷蔚真合著的《电视采访学》中写道:“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随着媒体行业迅猛发展,这个定义就显得不够全面了。出镜记者在现场有时候不止完成采访这一项任务,更多的时候还要进行现场信息的传递、事件的描述、静态报道、动态报道及适度的评述等。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根据不同的事件性质和新闻场景选择最适当的表达方式,展现事实本质。
一、出镜记者现场报道非语言符号的表达技巧
1.观众感受不到的,靠记者去感受
观众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了解新闻事件的具体要素,能知道精准的数据,也能看到现场的情况,但是现场的味道观众闻不到,某些东西的触感观众感受不到,而出镜记者在现场不仅能看、能听,还能闻、能摸,记者可以把在现场感触到的说出来,将事件更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注意细节,利用现场物品做道具
有时候记者到达现场时,事件已成定局,我们就需要仔细观察,注意细节,找到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物品,把这些当作道具,把一些冷冰冰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画面。
例如:记者对交通事故进行现场报道,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大货车超速侧翻在高架桥上,原本装在车上的一捆捆货物散落在桥上,挡住了车道。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路上货物的大小,记者走到货物旁边,用自己的身高和货物的高度进行比较:“我的身高是1.68米,这包货物比我还高出四五个头,几包这样的货物就已经把车道堵住了,其他车辆已无法通行。”
再比如,热心观众提供线索,某个村子里有人挖坑卖土,形成大土坑,对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安全隐患。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土坑口非常大,深度一时无法估算,近景和特写拍摄也展现不了土坑的深度,出于安全考虑记者不能贸然下坑,于是记者拾起一块大石头扔下坑,镜头随着滚动的石头进行拍摄,再配合出镜记者的现场解说,观众就很直观地看到土坑到底有多深了。
3.神态情绪要自然
神态情绪是表达的另外一种形式,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果无法控制好个人情绪,会影响到报道的质量。不同的出镜记者由于性格、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现场报道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会不一样。出镜记者不用刻意表现,要全身心融入现场,用自然的神情配合适当的语言还原事件真相。
例如:在节日期间,媒体一般会拍摄当地的庆祝活动,本来现场是热闹喜庆的,如果出镜记者表情严肃,情绪低沉,语言的表述也没有展现现场热闹的氛围,那么这种传达方式就不合适。
4.以“情”带“声”
“无声胜有声”这句话有时候也适用于新闻现场报道,很多人会不理解,认为现场报道就必须要说话,其实有些情况下记者调动好自己的情绪,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结合现场环境的烘托,也会使报道更鲜活、更真实。
例如:记者报道“我带盲童看世界”公益活动,盲校几十名盲童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参观极地海洋世界。如果按照以往新闻报道的流程,采访几位盲童、老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报道任务就完成了,但是进行这则报道的记者蒙上双眼、手拿一根导盲棍和盲童们一起进行参观。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虽然有摄像师的提醒,记者还是经常因为转弯不及时撞墙,或是摸索前行中被各种东西划伤手,后来无法适应长期黑暗而不敢再往前迈步。最后,记者只能在盲童学校老师和一位盲童的辅助下参观完海洋世界。
这则报道中,虽然出镜记者专业新闻语言不多,但却让自己融入了事件中,拉近了和采访对象的距离,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使新闻事件变得更有温度。
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
现场报道中最有力的传播载体是有声语言,用清晰、准确、适度的有声语言进行现场报道可以提升出镜记者的专业形象,有时新闻事件现场环境不可控,对记者报道也有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出镜记者掌握基本的发音与发声技巧,使语音、语法更规范。
1.字音准确
一部分出镜记者没有接受过专业吐字发声学习,所以在现场报道中会出现语音错误,声母、韵母发音不准,多音字读音混淆等。比如后鼻音发为前鼻音,“ing”读成“in”,“eng”读成“en”;“n”“l”不分;尽管(jǐn guǎn)读成(jìn guǎn)等。
要提升语言的规范性,平时要多注意练习基本功,生活中发声时稍加注意,多练习普通话发音,就能改正一些发音习惯。
2.声调标准
一个方块汉字是一个音节,声、韵、调这三种因素构成这个音节。声调高低是声带松紧造成的,声带颤动频率高音调就高,声带颤动频率低音调就低。声调可以纯正字音,区别词义。一个音节中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就表示不同的词义。
例如:通知(tōng zhī)——同志(tóng zhì)——统治(tǒng zhì)——痛指(tòng zhǐ)。
如果音调说不准,就会引起受众对表达意思的误解。例如:教师同志——教室通知,大家立志——打架离职,从山西运来一火车松树——从陕西运来一货车松鼠。
不同地区的方言声调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
平时生活中多说普通话,多练习绕口令,纠正不规范及不准确的声调,加强语音清晰度和准确度。
3.变调规范
轻声:每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在词中或者句子里有些音节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得较轻较短的调子,就叫作轻声。在现场报道中应注意哪些字音要轻读,例如:语气词“吧、吗、啊、呢”等;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等;名词后缀“子、头”等;重叠式名字、动词的后一个音节等。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上声变调:上声字单念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变“半上”,即调值由214 变成211。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近似阳平,即调值由214 变成34。例如:“我们”这个词中的“我”就发生了变调。
去声变调:去声在非去声字前一律不变。在去声字前则由全降变成“半降”,即调值由51变成53,如“意义”中的“意”。
“一”的变调:“一”单用或在词句末尾念本调——阴平。例如:第一、星期一、万一、始终如一、三十一。非去声前变去声;去声前变阳平;夹在重叠动词中间念轻声。例如:一首歌、一句话、试一试。
“不”的变调:“不”字单用或在词句末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本调——去声。例如:不能、不说。在去声前变阳平,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例如:不要、看不起。
4.儿化音
儿化音的规律很多,但在现场报道中只要略放松口腔肌肉,轻轻带过就可以。儿化音会使语言更生活化,对现场报道表情达意有积极作用,但注意不要乱用。
5.语气词“啊”的变化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作为叹词用在句子前,发“a”的音。如果是在句尾,是语气助词,受前面音节音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不同的音变。只要在现场报道中根据前一音节的归音过程顺势发音就可以了。
三、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体态语的表达技巧
体态语也可称作“肢体语言”,体态语言在现场报道中有辅助有声语言进行内容传递的作用,与有声语言同样重要。
1.展现健康向上的报道形象
合适的服饰配件和良好的形体展现,有助于出镜记者树立良好的媒体人形象,展现记者的职业素养,使记者更具亲和力,报道的内容更容易让人信服。
2.适当使用辅助手势
任何动作和表情都会被镜头无限放大,有时候平时的一些小动作在镜头中会显得特别的夸张不协调,所以记者在出镜时尽量克服习惯性动作,根据现场环境随着情绪变化自然地做出一些简单的基本手势就可以了,手势过多过于复杂,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
四、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出镜记者新闻语言大致可以分为报道语言和评论语言两大类。
1.报道语言
报道语言包括:新闻事件讲述、现场情景描述、人物采访。新闻事件讲述是指出镜记者将事前调查的事件背景和相关材料、到达现场观察到的情况、采访到的相关内容,以有声新闻语言为载体传递给观众。《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中,就出镜记者做新闻事件讲述时需要注意的表达技巧进行了如下总结:
●新闻事实信息丰富,中心突出。
●新闻事实脉络清楚,适宜听觉。
●详细复述重要细节,围绕主题。
●事实信息复述流畅,表达连贯。
现场情景描述包括环境描述、物体描述、任务描述。出镜记者现场描述必须在真实、客观的原则下,在现场存在的人物、景物、实物基础之上,进行复制式的描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中,就现场情景描述需要注意的表达技巧进行如下总结:
●新闻立体空间描述,方位顺序符合视觉习惯。
●重点细节描述,力求特征突出,感同身受。
●过程描述适时利用背景资料来过渡信息低谷时段。
●语言准确、生动、鲜活。
●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人物采访在新闻事件现场报道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采访方式,把现场一些观察不到的信息传递给观众。比如车祸、煤气爆炸、火灾等一些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记者赶到现场时,事发瞬间已过去,现场已经是静止状态,这就需要更多地对现场目击群众进行采访,了解事发当时的情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中,就现场人物采访需要注意的表达技巧进行了如下总结:
●提问语气恰当,状态从容,注意力集中。
●注意体态语、眼神的有效默契配合。
●提问时关键词重音突出,表达自然。
●提问时语气节奏符合现场情景气氛。
●采访前的自我介绍与采访结束后的谢意表达。
2.评论语言
新闻现场评述是建立在现场报道之上的更进一步的信息传递方式。避免“假大空”和理论堆砌、空话、套话,应“短小精悍”,即短、平、快。就对现场情况熟悉度这方面来说,出镜记者现场的评述比演播室内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评述更具优势。
《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中就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三言两语式新闻评论的总结,同样适用于出镜记者现场评论:在概述消息要点中,稍加议论,引导受众注意新闻的重点,既有提示作用,又有解释作用。对所报道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或事,针对受众的思想做画龙点睛的剖析,鲜明地突出倡导方向,引发受众的思索。主持人在议论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抒发内心的情感与理性升华的议论相结合,能激发受众共鸣,产生意味深长的传播效果。主持人对某些事件的报道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导人们举一反三,联想类似的现象,思考症结所在及背后的原因,主持人并不直接下结论,不以教育者自居,点到为止,让人觉得亲切又耐人寻味。在点评中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突出强调其普遍意义,引起警觉,发人深省。对消息报道中初露端倪而又具有盲目性的事物,主持人应有洞察秋毫的辨析性分析。这种具有预见性、警策性的议论,需要有对事物发展规律、有关政策、社会现状的综合分析。有时某些跟随式纪录性报道,真实倒是真实,却存在偏颇之处,此时,主持人必须对点评方式提出正确的看法,以清醒全面的判断纠正偏颇,以正视听,这是主持人的责任。在一些特殊时刻,主持人在向受众报告最新发生的信息时,对客观情况的描述也会情不自禁地融进自身主观的感受和评价。主持人此时的真情流露,以及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能立即产生传者与受者共鸣的效果。
五、结语
出镜记者要肩负起责任和使命,只有在平时生活中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熟练掌握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才能在报道时游刃有余,维护新闻真实和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