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乡村振兴的卫生健康基础

2022-11-16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共体农村居民家庭医生

本刊特约评论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扶贫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并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然而,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乡村振兴,就不仅是农业农村的振兴,还包括农村卫生工作的振兴和农村居民健康的振兴。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农村居民的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我们以为,在大力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促进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筑牢乡村振兴的卫生健康基础方面,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要继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多年来,我国东中部省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卫生工作卓有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要实施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援助工程,促进支援帮扶工作向疾控、妇幼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逐步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二是要努力建设好乡村卫生人才队伍。一方面,切实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待遇,尽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人员纳入县域医共体一体化管理与使用;另一方面,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在职培训,倾斜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继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鼓励脱贫地区全面推广“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模式。

三是要加大对农村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农村居民基本医保参保费用不宜连年过快增长,政府同时要对部分困难村民基本医保参保费用实行减免政策,注重农村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工程,推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查房等服务创新,减少农村居民就医成本。

四是要注重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创新整合。要借助国家支持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契机,支持城市医联体与县域医共体进行实质性合作,切实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巩固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在医共体内部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七统一”管理,通过派驻高年资医师、骨干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到医共体乡村成员单位长期定时定点开展服务,落实专家下沉、药品下延,家庭医生服务到位。

五是尽快建立完善防止因病返贫的“及时发现、精准救治、有效保障、跟踪预警”工作机制。要重视推广江西新余、河北巨鹿等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的经验,建好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农村居民过高就医负担等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医共体农村居民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