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实践摭探
2022-11-15王健
王健
摘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生物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标要求,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文章从情境指引、深度学习、开拓创新、价值导向等方面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翻转课堂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新课标;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2-0093-04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总目标。反思传统教学模式,其以知识灌输为唯一方式,以知识的展示程度、传授程度为教学的主要评判标准,忽视了对学习者“人”的关注,忽视了对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感悟体验为手段,以学习者的成长即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与此相适应,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教师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安排,将学习的决定权、自主权还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探讨,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及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鉴于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再把学生定位为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要将其定位为“人”,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愉悦感。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身份,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承担起课堂主导者的责任。事实上,翻转课堂在具体教學层面的操作策略是灵活的、多变的。本文结合笔者的生物课程教学实践,就此进行探究,期盼方家指正。
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善于激发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学习积极性,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挥最大潜能。基于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情境,促进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的转变,但在课前要有针对性地布置能够有效促进学习主动权转移的相关问题。例如,在“远离烟酒,拒绝毒品”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妨提前设置“虎门销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讨鸦片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清末,鸦片大量输入引起白银不断外流,使得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这就是“虎门销烟”发生的历史背景。对于教师预留的探究问题,学生积极借助书籍、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适当整理后在课堂上展示。有的学生举例子说,大量吸食鸦片会摧残身体、荼毒心灵,有的学生以鲜活的事例说明吸毒对家庭的危害。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更为严重,容易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实践证明,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角度)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当然,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以学习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展示、提问、质疑、讨论和概括等环节中,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产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要多鼓励,对于学生的负面情绪则要进行相应的正向引导。这样,学生才会通过积极参与收获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而作为教师,其要主动适应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学生体验感悟的促进者的角色转换,以此让学生实现自主交换意见,自由交流情感。
这样的情境引入不是知识的罗列,不是探究的结论化,而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走向生活,走向世界,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在实践探究中寻找答案,让学生从标准答案中突围而出,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同时,在师生双边和多边的互动中,学生和教师逐渐完成角色转变,学生在体验感悟中不断收获知识和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教学因此得以深入开展。另外,通过多向互动和探讨,学生能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的危害,了解到毒品对于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危害。
可见,以情境指引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既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能达成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智能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部分传统职业已面临被逐步替代的危机,甚至有人认为教师和教学也可能被替代。如果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话,智能技术完全能够胜任、替代。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下问题:教师不可替代的理由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学本身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其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只是一种手段,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有所收获、实现成长,并逐步形成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素养,这才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深度体验感悟,并以学习者的体验感悟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传统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的记忆,并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而现代课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内容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一般的自学,不应是基于人类已有认知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知识的深度加工,是对原有认知的拓展、颠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作用,积极设计突破学生认知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例如,在“远离烟酒,拒绝毒品”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提前布置如下问题:了解、调查新中国禁毒史的四大里程碑,了解各个时期我国禁毒工作的鲜明特色,了解我国禁毒斗争的发展沿革,了解我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和主张。为避免调查流于形式和表面,促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促使其在原有认知上有新的突破,笔者协助学生编制了四大里程碑的简要年谱,通过比较,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理解其中的变化和联系,体会变化背后的原因。通过良性互动和思维引导,学生不仅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还对新中国的禁毒工作形成了新认识。这种基于教材且高于教材内容的创新挑战性学习主题的创设,既可深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又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又如,在教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彩泥制作细胞模型,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大程度还原细胞的结构。在制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应越薄也好,细胞质内是遗传物质,认为浓度应高些。有的学生从颜色角度出发,认为叶绿体是绿色的,就用绿色的彩泥制作。有的学生从网上查阅相应的资料得知,细胞核的染色体是紫色的,细胞质是无色的,所以用紫色彩泥制作细胞核,用最接近无色的白色彩泥制作细胞质。有的小组从形状、成分的角度出发,认为细胞质以水为主,是流动的,所以制作时体现流动的特点。有的学生认为细胞的结构高度适应环境,是进化的产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了有足够空间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结构,非常奇妙,所以选择的颜色也很有个性。在展示评比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介绍制作原理及其过程。不难发现,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完成挑战任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可见,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情感的协同参与,力求教学过程的直观化、多样化和深入化,课堂体验的多元化、拓展化。以此为基础,教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这其中,教师的启发、引领、指导等作用不可忽视,这样才能形成层层合力,才能提升效果,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教育事业事关千秋万代,关乎千家万户,对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人类进步意义重大。但传统教学模式或功利性强,或流于形式,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与教育初心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回归教育的本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回归教育本真就要立足于课堂主阵地,并结合学科特点,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生物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受多种因素限制,部分教学内容缺乏相应的探究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开拓创新精神,以育人为目的,把部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变成探究活动,或结合生物科学史,充分发掘教学内容背后的生物发展史或历史背景,以此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历史为背景,以学生的原有认知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还原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验证光合作用。对于这一探究主题,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生态系统的知识猜测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并产生了氧气,同时也产生了有机物,同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再根据种植经验知道植物需要水和光,由此推导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认知差异作为进一步探究的切入点,以此来拓展课堂的容量和深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事实上,如何通过观察、实验来验证猜测,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的方法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如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鉴定氧气、淀粉。有了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快找到探究的方向:以只加水的办法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将植物置于透明的密闭空间内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通过检测叶片是否有新淀粉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有机物,等等。然后教师展示科学家海尔蒙特和普里斯特利在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所做的相同的实验以及具体数据。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让学生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又如,在“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课教学中,“消化”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对此,笔者创设了相应的实验情境,即让学生做“喝喝水、吃吃馒头”的小实验(水和馒头课前已准备好,每个学生一份),让学生寻找喝水、咀嚼馒头过程中身体的感觉。在实验中,学生惊奇地发现,对于喝水,身体几乎没有感觉,快速咀嚼馒头也几乎没有感觉,但如果细嚼馒头,竟然产生甜的感觉。那么,人在喝水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感觉,难道水不需要消化吗?快嚼馒头也省略了消化的过程吗?在细嚼馒头时,淀粉变成其他物质了吗?这是消化的过程吗?什么是消化?食物都需要消化吗?学生众多的疑问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利用想象力创设情境也是生物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展示了一个动画视频:火热的地球大汗淋漓,旁边有一个冰箱在给地球降温。对此,学生议论纷纷:地球怎么会大汗淋漓呢?是温室效应吗?难道是二氧化碳排放太多的缘故?我们用冰箱、空调降温是形成地球臭氧层空洞的直接原因吗?如果這种降温方式不科学,怎样的降温方式才不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呢?基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进行奠定了基础。
可见,作为生物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其要以学科特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充分挖掘课程的教学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还原生物学教育的本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实现平衡,让教育回归本真。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仅仅为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还指向了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核心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也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着眼点在哪儿?这就需要教师突破本门课程的局限,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困惑,使之成为学生体验感悟的起始点。例如,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课学习中,如何区分消费者和分解者?蚯蚓、屎壳郎、秃鹫是否属于分解者?一种生物的微观内部世界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天空、北极是否是生态系统?学生的这些困惑无疑是他们成长的起点。同时,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实验室、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运动场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适时引向生活大课堂。同时,学科教学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即以学科教学为抓手,处处渗透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远离烟酒,拒绝毒品”之前,笔者布置了如下任务:寻找青少年染上毒品的相关案例,然后到课堂上分享。学生接到预习任务后,有的到图书馆查资料,有的借助网络下载素材,准备得非常充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讲述某人因为盲目好奇、寻求刺激而沾染上毒品无法自拔的案例,有的学生讲述了某人因受人教唆、引诱,染上毒品毁掉人生的案例,有的学生讲述了某人受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吸毒的案例。在查找资料、分享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调查对象与学生年龄相仿,容易引起学生的共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从而使其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同感,有的学生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很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理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學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探讨内容的价值导向。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一主题时,教师要补充人们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尊敬,补充在新中国禁毒史上涌现出的英雄事迹,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重建知识体系,积淀情感,形成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标。
综上所述,实践和探索翻转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事实上,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一直都是培养人。那么,怎样通过知识教学,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乃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响.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刘鹏.翻转课堂创生智慧———浅谈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6(10).
[3]卢德舅.谈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02).
[4]王盈盈.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初探———记一堂生物复习课的思考与启发[J].中学生物学,2016(09).
[5]王加传.翻转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28).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of Flipped Biology Classroo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Wang Jian
(Shitangwan Middle School,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with the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biology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s not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can not fully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For this reason,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s such as blended learning, inquiry learning and flipped classroom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as changed from teacher centered to student-centere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actice strategies of flipped biology classroom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rom the aspects of situational guidance, in-depth learning, pioneering and innovation, value orientation, etc.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biology;flipped classroom; new curriculumstandard;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