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绿色发展转型注入南昌工业新动能

2022-11-15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昌市南昌科创

2021年,南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上年的第12进步至第6,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同时,能耗同比下降9.16%,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拥有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构成了绿色制造的“基本面”

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

近年来,南昌市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积极构建“4+4+X”新型工业化体系,即打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现代针纺、机电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其他产业。同时,引导园区、企业不断加大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为南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十四五”以来,南昌市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加快建设“三区一城”,即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全球VR示范应用第一城,以“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的雄心壮志坚决扛起省会责任。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排位由年初的全省第10提升至第6,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上年的第12进步至第6,进入全国前十。

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核心引领区域。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产业,加快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心。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建成与生产、生活和生态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产业新城。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为昌南生态工业新城和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以南昌航空科创城、南昌VR科创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三大科创城为创新驱动先锋。南昌航空科创城以南昌航空城为基础,完善与教练机、无人机、高端公务机、大飞机零部件生产相配套的研发体系,建成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高地。南昌VR科创城打造形成以总部基地、VR硬件设计、内容制作、分发测试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VR互促融合发展,提升VR对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促进作用。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主要建设以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江中药谷为核心的中医药产业文化传承高地、创新研发高地、孵化加速高地、高端装备研制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健康服务高地。

以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创新引路,以政策铺路,以资源带路,努力走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持续保持爆发式增长态势,移动智能终端、LED、VR等细分领域优势持续增强。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南昌,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73.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34.5亿元,年均增速达29.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2年的31家增长到现在的212家,数量增加了近6倍。

以“全球VR示范应用第一城”打造南昌城市新名片。从2016年2月南昌在全国率先打响城市级VR产业发展的“第一枪”,到2018年成功举办首届世界VR产业大会并成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再到2020年提出打造“世界级VR中心”,南昌实现了VR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精彩蝶变。2021年,全市VR及相关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同比实现翻番,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获教育部授牌,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坚持多措并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南昌市围绕现代针纺、绿色食品、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建立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按行业分类储备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对企业技术改造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鼓励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研发生产、管理运营、业务创新效率和水平;大力推进节能绿色低碳模式发展,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

做细做实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坚持节能工作调度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县区、重点用能单位调度会;始终坚持节能培训制度,每年培训企业能源管理人员100人以上,提高节能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坚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制度,积极举办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南昌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9.16%,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超额完成了上一年制定的下降2%的工业节能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工业节能降耗“开门红”。

打造示范标杆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自2016年工信部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来,南昌市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绿色制造典型,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对全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起到重要引领作用。截至2022年年初,南昌市已拥有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构成了绿色制造的“基本面”。

南昌高新区作为南昌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园区,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致力于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培育创新业态、营造创新生态,高水平打造创新引领发展的绿色园区。聚焦电子信息、医药健康、航空制造、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产业、科技、城市、生态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低碳生态园区、低碳产业高地、低碳科技新城,现已成为全省低碳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截至目前,南昌高新区内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是国内空调压缩机龙头企业,于2018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的厂房设计、设备采购、工艺制造、产品出库等都非常注重高效、节能、环保,全部产品率先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能效标准。企业采用自动立体仓库等现代化物流系统,与ERP HCM等信息系统集成,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同时,充分利用生产用水、生产余热、空气源热泵,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锆系列产品、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持续发展绿色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在产品设计中,提出制造技术绿色化率提升、制造过程绿色化率提升、绿色制造资源环境影响度下降的“两升一降”指标要求;积极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建立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产出绿色产品。制定的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氧氯化锆》于2020年通过了全国有色标准委员会的审核并发布实施。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并获得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政策扶持。

预计到2025年,南昌市将建成2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和2家省级以上绿色园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为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南昌市南昌科创
模拟成真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考了个大的
吃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