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11-15傅海平
傅海平
(庐江县泥河小学,安徽 合肥 231500)
关于劳动教育,《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对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培养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是使学生建立正确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劳动教育,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社会的要求,家庭和学校更重视对孩子劳动教育的培育。但劳动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要培养学生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专业技能教育,培养与劳动有关的知识、能力、习惯等,又要以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为主旨劳动品质,将技能训练与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
一、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归因
我国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小学都能结合实际情况将教育环节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出现了以下困境:
1.劳动教育目标落实有偏差
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劳动的观念与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作为。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大多进行劳动观念与精神的教育,一般采用升旗、板报宣传等形式,很少开展真正培养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的课程。在进行其他学科教学时也多侧重于劳动观念与精神的培育,缺少劳动实践。同时,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也存在一种误区,简单地把宣传劳动思想和让学生参与扫除、手工制作等认为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了,使劳动教育开始于课堂和书本上,停留在头脑思考中,忽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导致学生出现与常识背道而驰、不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
2.劳动教育内容缺乏多样性、系统性
劳动教育应该根据所需知识和学生身体发育逐渐深入,应该跨学科由浅入深进行。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劳动实践多以班级劳动为主,主要是环境的清洁美化等;家庭劳动主要是整理个人事物类和家庭清扫;在社区参与劳动实践的占比较少。学生通过家庭和学校社会参与的劳动实践主要是体力劳动,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关联度较弱,并多是重复内容,缺乏多样性。各学校对劳动教育开展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碎片化、简单化。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习科目增多,劳动教育的内容却一成不变,制约了初中生对于劳动的感知、领悟,缺乏系统性和挑战性。
3.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单一且受场地限制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规划时没有预留劳动教育的专用空间,导致开展劳动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不完善。虽然有些学校改造了现有大棚、花坛盆栽,但仍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劳动教育,学生们仅能浅尝式的体验劳动,无法真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还有的学校利用校外资源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以解决劳动教育场地问题。但可供选择的专业劳动教育基地非常少,多是种植养殖、志愿服务活动等,与科技发展关联度较弱。
4.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局限于劳动结果
劳动教育评价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求知努力的过程,体验收获与进步的感受,并总结经验和教训,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但从实际实施情况看,劳动教育在课程评价上仍沿用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轻过程重结果,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狭隘。如:某中心配有成长手册,为了保证劳动教育评价的多方式和多主体,手册中按照学生情况分年级设置了劳动教育记录区,包含多个劳动评价记录和多种劳动成果展示板块。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未按照劳动课程的进行实时填写而是在期末统一填写,并且学生的劳动课程表现也多为口头评价,忽视劳动过程中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求快、求果,对劳动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5.劳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数量不足,劳动教师主体单一
教育部在相关指导意见中鼓励职校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劳动教育,调动社会的力量扩充劳动教育师资。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很少由有着劳动教育技能的专任教师担任,一般都是班主任或语文数学教师兼任。兼任教师将本职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在劳动课程上投入的精力有限,并且他们不具备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多停留完成规定学时、完成教学任务上,无法完成新兴劳动教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技术发展和行业发展脱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施行质量。
6.与其他四育融合浅表化,对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理解不透彻
据调查,教师大多反映学科教材和标准未明确劳动教育如何进行,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教育培训,缺少可借鉴的教学素材、经典案例。在将劳动教育渗透学科课程过程中很难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对渗透过程及主客关系和采用方式也很难把握。教师在学科课程教授时对劳动教授渗透的内容规划不系统,多凭主观经验随意机械地植入劳动教育元素,教学内容突兀细碎,与劳动教育内容关联不紧密,以至于学生很难将所学内容提升为劳动素养。如: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要素,但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劳动教育理解比较浅显,教师对可以渗透的哪些元素以及渗透的价值是什么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劳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基本渠道和载体。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做到“融”“合”。“融”指劳动教育的深度,运用教学手段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将劳动行为内化为劳动价值观。“合”指劳动教育的广度,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找准融合点,拓展教学内容润物无声。
“融入”的根本路径:学科实践育人。实践教育是学习者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实际情境中获得与建构知识,培养实践品格和职业素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科实践育人是劳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根本路径,是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育人的融合。
学科实践是利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内化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应建构有利于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学习知识和熟练技能的情境。在此情境下使学生获得感知和实践的机会,自主建构价值体系,知识结构与劳动素养相互促进。劳动过程是中将价值观和行为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劳动,自发的学习劳动技能,锻炼劳动品质。
学科实践的基本类型包括实践体验类、实践操作类和实践创作类。教师是劳动教育的策划者,虽然不同类型学科的实践,教学思路不相同,但是通常遵循以下设计思路(见图1):开展体验类学科实践时,应基于教材设计真实的情境激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深层次的参与其中,通过反思建构知识、生成体验;操作类学科实践,则要求教师结合劳动教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深度解读,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操作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活动准备活动场所与劳动材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动手实践,掌握学科的思想方法;创作类学科实践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活动主题,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内容,引导学生温习已有知识总结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作品。
图1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科实践,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需要遵循思路各有不同。学生通过体验类学科实践将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融合起来,调动感官、思维、情感将知识的价值内化。实现知识内化与外化的合一。操作类学科实践是学生通过“手脑合一”具体实践操作来解决一个真实问题。操作类学科实践的“操作”即包含学生体力劳动过程也包含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创作类学科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利用现有资源和方法创造性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大都通过情况调查和方案实施等具体的实践过程获得有创新价值的作品,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遵循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活动思维导图
三、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模式
“融入”的基本模式是课题化学科实践。课题化学科实践,首先提出一个实践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展开研究和发现,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解决该问题。然后结合各学科特点将劳动教育因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学科劳育目标。依托学科中蕴含的劳动要素将劳动知识和价值观等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自然渗透。例如:以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滴水实验》为例,设计课题化学科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常见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对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滴水的水龙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
表1 《滴水实验》课题化学科实践设计
这次学科实践活动由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并通过模拟动手实验获取数据,通过该课题化实践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劳动素养和环保意识。
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内容渗透和过程渗透。学科劳育的融入需要将实践育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着眼顶层设计将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评价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进行学科实践。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渗透要立足于载体课程课程标准,结合课程理念和目标挖掘与劳育目标的契合点,为专任教师指明融入劳育的方向和要点,实现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对学科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各学科蕴含的劳育目标,培育劳动观念和习惯。劳育与智育的目标是学生各方面协同发展,且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各学科中劳动教育目标契合点见表2。
表2 小学各学科中劳动教育的目标契合点
各学科的契合点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然后寻找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学科教学中的落脚点。教材是基本教学资源,包含着大量的劳育因素,教师应从多元角度寻找教材中劳动教育教学的资源和素材,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在语文课《我上学了》的教学中,可以“培养爱劳动的情感;学会从班级小事做起”入手,开展整理教室的实践活动;在数学《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掌握测量方法,开展测量教室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学科教材挖掘落脚点,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中。源于教材的劳动教育资源和价值取向,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科教师自身的劳育观念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另外,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找准切入点,而且要注重过程渗透。如果教材劳育要素不明显,则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将劳育融入其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和恰当的切入点,融入劳育要素,提升课堂教学劳育的效果。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劳动教育与课堂教学在性质、目标、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发现劳动教育存在融入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在分类分析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后,找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提出学科实践育人的根本融入路径以及课题化学科实践和项目化学科实践两种基本融入模式,最后根据大量课堂教学案例,探索出自然渗透、有机整合以及灵活生成的融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