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专业“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探索

2022-11-15彭秀艳梁洪綦志刚丛山赵新华鲍佩华赵恩娇崔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9期
关键词:子网工科思政

彭秀艳,梁洪,綦志刚,丛山,2,赵新华,鲍佩华,赵恩娇,崔媛

(1.哈尔滨工程大学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程大学 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山东青岛 266500; 3.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工业创新需求的快速增长对高等工科人才培养持续提出新要求,深化工科教育改革受到广泛关注。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认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等新教育理念持续促进工科高等教育模式改进。在工科教育体系内,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在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整体设计,实现OBE、创新创业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已成为强化工科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自动化领域属于工业创新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自动化类人才培养亦是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以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为切入点,对“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有效整合模式进行探索,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三方育人目标的无缝衔接。

1 文献综述

“双创”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学者从多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教学目标到教学评价为整体脉络,陈薇和潘英在分析教学内容规划、师资队伍和保障机制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双创”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1]。宋洋从“双创”课程潜在思想品德因素挖掘不足和师资较单一等方面,解析课程思政与“双创”教育现状,并讨论了顶层设计、强化师资、提升目标素养等措施的重要性[2]。以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黄晓颖等就创新创业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可挖掘思政元素和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五级四类“双创”教育课程体系[3]。牛海青等从学生价值观、品质和文化素养出发,探索了高职院校体验式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分层实践途径[4]。基于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实践,徐楠等提出了包括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在内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模式[5]。王海亮和王欣欣就营造文化环境、发挥教师作用和自我教育角度等6个方面,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实践路径[6]。以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为例,陈思从课程思政融入策略、预期效果和实施效果保障等角度进行了专业实训课程中思政教学与“双创”教学融合实践[7]。刘秀娟和谢志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双创”课程的教学设计[8]。从创新探究引导和创新人格培养角度入手,张洪军等探索了《创新设计思维》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实践[9]。以上成果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了研究支撑。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路径和创新创业课程等方面,从专业课程角度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相对较少。专业课程作为工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本文引入OBE理念,旨在为工科专业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入融合设计提供依据。

2 “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探索

2.1 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需求分析

我国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持续推进,加速了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在工科人才培养的广泛应用。OBE教育理念是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见图1)。大量研究证实OBE教育理念在工科专业课程建设[10]、专业实践教学[1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2]、专业课程思政教育[13]、新工科通识教育体系构建[14]、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15-16]、创新创业课程及教育体系[17-18]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具有良好效果。

图1 OBE教育理念内涵示意图

基于OBE理念的反向设计原则,首先分析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自动化领域与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变革密切相关,具有与其他技术领域密切交叉的特点。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自动化领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思政教育侧重通过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的正向价值引领,两者具有互补互促的内在联系(见图2)。

图2 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简图

2.2 “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合模式设计

工科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和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学科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关键衔接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成完整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的架构,支撑学科专业教育,每门课程都是支撑培养目标的重要节点,因此从系统性角度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能整体性提升“双创”教育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质量。在先期分析基础上,根据国内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19-21],采用网络-子网-节点的原则,规划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整体网络,根据课程目标、知识架构、工程领域属性等特征,将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整体网络划分成4个子网(见图3),即信息技术类子网、控制理论类子网、电子技术类子网、行业特色类子网,每类子网以具体专业课程为节点。信息技术类子网节点包括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微机原理与(及其)应用等;控制理论类子网包括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等;电子技术类子网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与逻辑电路、供配电技术、测控电路等,子网中课程节点在不同高校存在一定差异。

图3 融合教学模式示意图

在融合教学模式中,通过知识点选择与重构、核心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思政及创新创业元素资源库建设、以课程子网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及师资队伍建设,达到各类课程分工协作、对目标元素侧重支撑、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工科学生思维特点和教学规律实施教学过程。基于OBE理念,强调引入第三方(企业、行业或相关研究机构)评价,增强教学实施效果的客观性,并与行业结合。在融合教学模式中,通过构建由学生、督导、子网内部成员共同构成的多源协同评价模块,对融合教育目标达成进行监督和反馈,在反馈中完善。本文构建的融合教学模式具有实现基于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闭环教学的潜在作用。

3 结语

在现有培养体系中高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模式是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OBE理念从教育最终目标反向设计教学过程,从内外因整合视角进行教学过程持续改进。专业核心课程载荷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子网工科思政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网络测试命令的应用
子网划分问题研究及应用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