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2022-11-15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骨质

吴 恒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北镇 121308)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髋关节囊外骨折,多发于女性患者,且存在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之所以容易骨折,和年龄增大、身体衰老有关。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身体衰老速度会加快,肠胃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肠道蠕动能力下降的情况,此时身体吸收营养物质的速度变得缓慢,易出现缺钙情况[1]。另外,老年人活动量少、食欲下降,平时进食量比年轻人要少很多。因此极易因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而缺钙,缺钙严重时可能就会引发骨质疏松。如果骨质疏松没有及时改善,就会经常骨折,危害健康[2]。而高龄女性骨折的概率高于男性,是因为此时女性卵巢功能明显下降,分泌的雌激素量减少,当雌激素分泌不足时,机体内部的多项功能都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到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利用,身体缺乏钙质时,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症状。该疾病患者的病死率资料显示高达30%,同时也会引起部分患者的下肢功能丧失[3]。在目前的治疗措施中以固定术为主,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成效。但是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则会有较高的并发症问题,包括髋内翻畸形、螺钉切出等,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失败率[4]。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82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着重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进一步预防并发症,提升手术治疗成效,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基础服务。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82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为(59.6±3.5)岁。观察组中 男17例,女24例,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为(58.8±3.8)岁。(1)纳入标准:①对本次实验同意且自愿参加,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方案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意识清晰,具备自主呼吸能力;③沟通无障碍,理解能力正常,可正确表达自身真实意愿;④在本院接受治疗未中断;⑤病历完整真实无隐瞒。(1)排除标准:①认知、视听功能存在障碍;②治疗期间依从性差;③因外界因素中断治疗。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固定术。即需要患者以侧卧位,实施持续牵引,闭合复位。在患者的大腿外侧实施切口,并漏出股外侧肌和大粗隆,对大粗隆外侧置入股骨头放置克氏钉,在股骨干外侧的2-3cm处倾斜15°左右,再置入定位针,随后进行钢板固定。最后需要对切口部位进行冲洗、负压引流和缝合操作。观察组则为髋关节置换术。即患者以侧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并以髋关节外侧作为手术切口,对关节囊进行切开,取出近端的骨折块,随后对髓腔内容物做以清除,使用骨水泥做好固定,并安放好假体,实施髋关节的复位。2组患者在治疗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及优质的护理措施。优质的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准备。为进一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需全方位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的内科疾病,医护人员需教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例如深呼吸练习、有效咳嗽等。(2)牵引护理。每天对患者皮肤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按摩患肢与骨突处,增强血液循环速度,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发热、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时,第1时间予以诊治。(3)心理护理。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大都为老年人,因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加之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不够清晰,出现外伤后的内心恐惧感与承受压力要远高于其他人群。此时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正确的沟通渠道,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话为其解释病情,并将预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面对疾病的态度,进而为提升医患双方间的信任度、改善预后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疼痛感,情绪容易变得烦躁、焦虑,若不及时干预,手术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医护人员需要多与患者交流,交流时可将以往成功的治疗案例讲给患者听,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诱导患者说出内心担忧,为其提供解决办法,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轻重、疼痛方式等,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缓解办法,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进行自我调节。病房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帮助患者平复心情,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及朋友鼓励患者治疗,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念。(4)术后并发症护理。并发症包括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肠胃功能不良,①压疮护理:保障患者床单整洁无屑,床单被褥需每天更换,每间隔2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日常实施皮肤护理时要尽量轻柔,适时用红花油或酒精按摩受压处,以此推进血液循环。②泌尿系统感染护理: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采用呋喃西林按时冲洗膀胱,保持外阴部清洁、内裤干燥,结合医嘱使用抗生素。③深静脉血栓护理:通过重力原理避免患肢受到压迫,便于静脉回流,抬高患肢,体位保持外展中立位,医护人员亦要对患者进行言语鼓励,并适时帮其按摩下肢肌肉,展开肢体活动。术后1-4天需严密监测患者肢体的肤色、温度及肿胀情况,发现异常尽早处置,同时需缓慢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避免出现肺水肿。每天为患者按摩下肢2次,通过热水袋、保暖器等辅助设备提升机体温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寒冷诱发静脉痉挛的概率;④肠胃功能不良:需通过饮食或药物调理治疗。大多数骨折患者需卧床休息,这时运动量减少,肠道蠕动随之减慢,易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饮食方面,可通过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粥类,不要吃生硬、刺激性且不易消化的食物。药物方面可以吃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等来改善。且消化不良与精神压力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患者需放松心情。除此以外,还需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指导患者做间断性深呼吸运动,每天饮水量尽量不低于2000ml,鼓励患者咳嗽、排痰。(5)康复护理:手术完毕,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恢复速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进行踝泵与患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医患双方需共同参与,尽最大可能来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医护人员要在患者训练时提供全程康复指导,且适时夸奖患者,以此提升患者的锻炼积极性。并通过手册、图谱、PPT、视频等方式提升患者的训练记忆,同时进行臀部抬高练习,便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恢复背部肌肉的力量。患者在初期下床活动时,医护人员要实时监督,训练幅度不宜过大,逐步过渡到扶拐、上楼梯等训练活动。

3评价标准:本次实验需要患者治疗优良率的评价,以及对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统计分析。随后则是对手术后的并发症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治疗支持,帮助患者改善病痛。

4统计学方法:在数据上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对2组患者的情况做以对比,本次实验在病情改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上为计数统计,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在手术治疗的基础情况上均使用计量统计,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 2组患者手术治疗一般情况对比:从手术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优良率评价上为90.2%(37/41),对照组为80.5%(33/4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对比分析中,也以观察组治疗更佳。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一般情况对比(±s)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一般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w)对照组41 82.8±8.7 460.3±120.1 16.6±2.7 14.8±2.2观察组41 64.5±5.5 188.1±50.3 13.2±3.0 12.2±1.1 t - 5.638 6.354 2.241 3.214 P - <0.05 <0.05 <0.05 <0.05

5.2 2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在护理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7.3%(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6/41),其主要涉及到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以及肠胃功能不良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佳。

讨 论

老年人大多之所以容易出现骨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因素骨钙沉积减少,钙质大量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出现骨质疏松后,进行日常活动时灵活性会受限,因此出现外伤的概率极高,尤其是骨折的发生率。老年群体年龄较大,骨质已然出现了退变、老化、增生、骨质脱钙等现象,所以即使受到很轻微的外力,也容易造成骨折[5]。因为股骨颈部位比较特殊,骨质疏松重且血液循环差,松质骨较多,所以在老年人受到外力后,这个部位极易发生骨折。其中最常见的为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2)部分老年人饮食不规律,导致营养不良,长此以往会加重骨质疏松的程度。(3)老年患者活动较少,缺乏锻炼,也进一步加重了骨钙流失,使得骨骼脆性增加;(4)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身体平衡性差、易摔倒等现象,因此更易发生骨折。骨折发生后,应及时到医院去,经骨科医生的检查,再拍摄髋部的X线片,明确诊断及骨折分型后,再考虑采取相应的正确治疗,切忌在家自行按摩、揉搓,以免加重病情的变化。同时在基础疾病控制良好且手术耐受性好的前提下,尽量采取手术治疗,以便得到更好的恢复效果[6]。对于髋部骨折而言,目前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这样患者可以早期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而诱发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一般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局部骨头连续性中断,典型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7]。患者无法下地行走,下肢会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展畸形,且局部存在大量皮下瘀血。一般来讲,普通的X线片就可以明确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案也主要根据骨折的地方是否存在有错位以及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来确定。对于骨折位置较好或是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是对于错位较严重或是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的老年患者骨折形式,其在所有髋部骨折中占比超过70%。并且具有多发性[8]。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我们要注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进行预后控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老年患者出现骨折后,愈合速度远慢于其他人群,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导致骨关节制动;(2)老年患者卧床以后,因胃肠道功能退化,不愿意吃东西,营养摄入不足;(3)老年患者骨头的本身粉碎性较高一些,因此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长;(4)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系统并发症,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肺部慢性炎症等;(5)老年患者血液循环差,骨折愈合慢的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骨不连,这些都会导致骨折愈合的时间延长。因此老年患者在骨折术后早期需要抗凝、活血化瘀及扩血管治疗。骨折稳定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及骨质的钙沉积。除此之外,还需及时检查身体系统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间接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患者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且需要行患侧肢体的制动,此时很容易引起静脉回流缓慢,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加之长时间卧床,使得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会引起废用性的萎缩,易导致膝关节、髋关节粘连、挛缩的情况,从而在后期下地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腿部肌肉无力,甚至膝关节、髋关节强直的情况。除此以外,骨折如果有明显移位,确又不采用手术复位时,后期很容易导致骨折端畸形愈合,使得患侧肢体短缩,患者行走时便会出现腿瘸情况。长时间卧床还易导致骨突出部位受压,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目的就在于能够协助患者早日负重行走,能够提升自理能力。在实施动力髋螺钉的内固定治疗中,其可以发挥出固定、滑动加压的效果[9]。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也逐步暴漏了其问题,如滑动加压可能导致的患者肢体变短、畸形,以及老年患者在骨质疏松病症影响下的内固定物缺乏支撑力。在骨折之后难以完成复位工作,且稳定性较差。而主钉如果比较粗,则会导致股骨颈血供受到影响,患者的愈合速度慢。因此,我们要选择更为先进的手术形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便利。髋关节置换术属于一类骨科手术,在临床上极为普遍,此类手术可以帮助患者将畸形的关节矫正回来,缓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机体疼痛,运动功能也能加以改善,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良好选择,且随着医疗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近些年手术手段也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术后患者不但能够缓解现有疼痛感,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髋关节功能。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受到自身年龄及各类基础疾病影响,在手术期间进行麻醉时,会有些许困难,所以麻醉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患者的实际耐受能力,进而选取最适宜的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例,是临床手术中较普遍且镇痛、镇静效果都较好的方式,可以辅助大部分手术的顺利实施,但有报告显示,对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可能会引起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直接影响到术后康复效率,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实时病情确定好麻醉方式后,再行手术[10]。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之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其预后改善效果后,出血量少,也给予了患者更多治疗安全性上的保障。由此,我们从实验结果以及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可以总结为,使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更好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在根据个体化患者病情差异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要进一步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骨质状况,从而在手术上进行优化分析,提高治疗满意度。从临床统计数据来看,骨折一般在3个月左右会慢慢愈合,患者在骨折早期时,建议平躺休息为主,避免侧躺引发骨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加之骨折后遗症众多,且不同后遗症的预防方式各不相同,所以患者在恢复期需要格外注意。例如:(1)关节僵硬。需早期在非负重位进行康复锻炼,石膏固定以外的其他关节可进行早期活动来防止关节僵硬。(2)坠积性肺炎。部分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痰液排出不畅,可能会发生坠积性肺炎。所以恢复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患者需经常翻身深呼吸,吸烟者尽量避免吸烟,痰液难以咳出时,可轻拍患者背部,协助排痰。(3)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半年后依然无愈合迹象,且一直存在疼痛与假性关节活动时属于延迟愈合,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骨不连,这是骨折后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的结果。因此患者应在骨折愈合期,需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一旦发生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可采取延长固定时间、再次手术、加压固定、植骨等措施进行补救。同时生活中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进行运动,加强营养,以增加抵抗力,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饮食方面需要营养均衡,多吃油麦菜、黄豆、牛奶等钙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合理摄入能够获取人体需要的钙元素,发挥补钙效果,防止钙质缺乏。同时患者需要适当晒太阳。大部分患者平时总是呆在家中,基本上不会接触到阳光,长此以往,容易影响身体吸收钙质。而适时晒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加快钙质吸收速度,满足机体对钙质的需求。

综上所述,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治疗的效果更为让人满意,其具有安全性高、效率快的优势,能够给予患者全面的围术期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骨质
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出现股骨前皮质切割的原因分析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吃洋葱防骨质流失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