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2022-11-15田昀昊董宝强林星星王成龙
田昀昊,董宝强,富 昱,林星星,王成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
腰背肌筋膜炎(lumbar back myofascitis,LBM),又称“腰背肌纤维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炎性渗出及纤维变性而出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1],中医学从属于“痹证”“筋伤”等范畴。经筋是维持人体力学平衡的网状结构组织,是维持腰部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腰部经筋的病变是腰背肌筋膜炎的致病关键。基于此,本文以经筋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以筋为病,治之以筋”的推拿理疗思路,为优化腰背肌筋膜炎的经筋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1 经筋理论概述
明代张介宾曰:“愚按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始于四肢末端,聚于骨骼关节,以束样、条带状、面状的分布形式与经脉伴行[2],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具有联络脏腑,约束骨骼的作用。《素问·痿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经脉》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生理状态下,十二经筋以线条状在体内纵横交错,相互有力的交织形成的层次分明,网藤状多维结构[3],强有力的支撑着人体骨骼关节,束骨而司运动,维系着筋骨之间的正常结构关系及功能活动。
同时,经筋是一种庞大的软组织多维结构,尽管当前对经筋的实质尚未有定论,但经筋至少包含肌肉这一说法已得到了各家学者的认可。《说文解字》曰:“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薛立功[4]认为十二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医学术语,解剖知识,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肌肉,韧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另有学者据此探讨了经筋的实质是神经组织的可能性,认为经筋是由肌腱,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器的线性组织连接而成的有机体系[5-6]。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相互作用以维持肢体的稳定性及关节的灵活性。
2 经筋理论对腰背肌筋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腰背肌筋膜炎属于经筋病范畴,感受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关节损伤及不良体位等影响,将引起以局部疼痛、牵扯痛为表现的腰背部肌肉的慢性疼痛以及腰背部屈伸受限等功能障碍[7-8]。正如《灵枢·周痹》云:“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刺节真邪》云:“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邪聚成“沫”,邪聚成“横络”,卡压于“大经”,导致经筋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日久,会进一步加剧结筋病灶点卡压的病变。因此本病病机当属气滞血瘀。经筋病变以“点”为基础单位,进而“点”聚成“线”,“线”织成“面”,“面”汇成“体”。故“点”的形成逐渐引起另一处或更大面积的病变[9]。具体来说,足太阳经筋“…结于臀,上挟脊上项…”,足少阳经筋“…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两经循行与臀大肌,臀中肌,多裂肌,竖脊肌等关系密切。因此,由于经筋结构的多维性,局部肌肉的功能异常可牵引全身的代偿,引起相关肌肉疼痛,例如:足少阳经筋“结于尻”,臀部肌肉(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等)的异常引起腿部肌肉(股四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的功能异常,形成腰腿痛;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腰背部,项部肌肉(竖脊肌,多裂肌等)的异常,引起肩部肌肉(冈上肌,肩胛提肌等)的功能异常,甚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项疼痛。
3 经筋理论对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指导意义
《灵枢·刺节真邪》:“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腰作为人体的枢纽机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久坐,久劳时腰部的肌肉关节长期处于负重、紧张状态,易造成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等腰部经筋组织损伤[10]。笔者根据腰部筋伤“点-线-面-体”式的病理特点,对本病的经筋推拿手法进行探讨。
3.1 “点”为基础“点”,即结筋病灶点,是经筋病变的基本单位。《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明确指出经筋疗法“以痛为腧”的特点,凸显了“点”的重要性。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时,首先是“点”的探寻,通过拇指或肘尖沿足太阳经筋以及足少阳经筋循行涉及的竖脊肌内、外侧缘,臀部肌肉,以揣,点,按,循的方法进行“点”的触诊,探查条索状,椭圆状,结节状的结筋病灶点。常见的结筋病灶点有足太阳经筋的关元俞次(在腰部,当髂嵴内方,平第5腰椎横突处)、肾俞次(在腰部,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当竖脊肌隆起处);足少阳经筋的腰宜次(在腰部,当髂嵴后缘,骶棘肌外缘与髂嵴最高点之间),腰眼次(在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处)等。《灵枢·刺节真邪》所载:“…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是对病变肌肉组织粘连状态的松解,根据患者的体质、耐受程度及病变层次,用拇指指腹或肘尖对“点”进行点按法治疗,以指带针,以肘带针,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力度逐层渗透。对于病变层次深或病变严重者,以同样的手法垂直于“点”的方向进行弹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点按法通过疏通气血,提升疼痛阈值,使瘀血通则气血行,通达气血,进而松解结筋病灶点,以恢复肌肉的功能。《素问·举痛论》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点按法具有温通止痛的功效,使“点”得以温煦,改善肌肉组织遇寒挛缩的状态[11],与经筋“恶寒喜温”的生理特点相一致。
3.2 “线”为延伸 无“点”不成“线”。生理状态下,“线”指经筋循行涉及的规律性线性分布的肌肉等软组织结构;病理状态下,结筋病灶点之间形成了病理性的“线”。以足太阳经筋为例,在关元俞次和肾俞次两“点”之间可形成一条“线”,“线”上的肌肉拘急痉挛,因此对线性病灶部位挛缩紧绷的肌肉组织进行松解尤为重要。故在对“线”治疗时,运用推法以拇指指腹或肘尖作用于“线”,并通过感知患者“线”的僵硬程度以及病变层次,自下向上,由浅至深,逐层渗透,缓缓推动。经筋推法能解除“点”的瘀滞,进而促进“线”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最终达到恢复肌肉弹性的目的。
3.3 “面”为扩展 无“线”不成“面”。生理状态下的“面”指各经筋循行线相互交织,又互为力臂,构成维持人体力学平衡的“面”;病理状态下,经筋的多维性导致“线”的病变形成病灶“面”,造成了更大面积功能的异常。本病的“点”“线”在不同维度上相互牵拉,致使原本紧张的点性、线性病变组织形成以拘挛、弥漫性疼痛为表现的面性病理改变。因此治疗时以掌跟或肘下面积较大的部位对患者腰背部大面积滚揉,同时感知患者腰背部结节或条索状的病灶样改变,并对重点病变部位进行弹拨。揉法的施术面积较大,动作轻缓;弹拨法施术部位的针对性强,动作沉而有力,揉法与弹拨法结合,刚柔并济,符合筋之“喜柔恶刚”特性,能够松解经筋拘挛,解除肌肉粘连状态。
3.4 “体”为整合 无“面”不成“体”,“点”,“线”,“面”的病变引起腰背部筋膜、肌肉长期的牵拉、痉挛,累积及于腰椎,导致小关节的紊乱,最终引起整体脊柱力学的改变[12]。治疗时,首先判断紊乱的腰椎关节节段,再施以腰部斜板法。嘱患者先左侧卧位,面朝术者,右侧下肢屈曲,左下肢伸直,双手交叉于胸前,同时弯曲腰背部,医者一手抵住肩前部,另一手抵髋部,根据腰椎关节紊乱节段,调整关节的应力点,调节屈曲的下肢弯曲角度,先前后晃动患者躯体,使其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两手同时作反方向用力,使患者的腰部旋转至明显阻力时,略停片刻,“巧力寸劲”做一个突发的增大腰部旋转幅度的扳动,在调整紊乱腰椎关节的同时常可闻及“咔”的弹响声。斜扳上腰段时,让肩到腰部段活动幅度减小,而加大腰到臀部段的斜扳幅度。反之,则使作用力点下移[13-15],同法进行对侧。通过腰部斜扳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腰椎关节能够使椎体局部的小关节紊乱得到复位,调整由于关节错位而造成的异常肌张力,促进腰背部经筋的血液循环,对“点”“线”“面”起到整体的治疗作用。
4 小结
经筋理论是传统中医经络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经筋是对人体十二组运动力线所涉及的肌肉、肌腱、筋膜生理病理规律的总结[16]。腰背肌筋膜炎所致的腰部肌肉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与经筋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故本文以“点-线-面-体”为支点,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探讨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以及经筋推拿对本病的治疗要点。经筋推拿通过不同手法解除“点”的卡压,“线”的紧张,“面”的疼痛,“体”的关节紊乱,消除瘀滞,调和气血运行从而有效缓解腰背肌筋膜炎的疼痛,肌肉紧张,腰椎关节紊乱等症状。针对腰部筋伤特点整合出的多层次的经筋推拿治疗方案,能够更好的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状态以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被检验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