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阴火理论论治热证崩漏*

2022-11-15杨一桐李潇张宇航

中医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邪气气机元气

杨一桐,李潇,张宇航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崩漏者,一名而两病。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谓之崩,经血非时淋漓不止谓之漏[1]。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为之崩”;漏,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漏下不止”。崩漏一词首见于《博济方》:“血山崩漏”。崩和漏常常交替进行,病情反复迁延。据统计[2],崩漏一证热证多而寒证少,虚证多而实证少,且虚证之中脾虚最多。在此情况下,通过研读李东垣医籍,我们发现阴火与崩漏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李东垣“补中气、升清阳、泻阴火”的基础上,结合热证崩漏患者多气虚、多湿热、多瘀滞的病理特点,提出治崩大法:“清邪气、补脾肾、调气机”,拓宽了临床治疗崩漏的思路。

1 “阴火理论”阐微

“阴火”理论虽为李东垣所创,但李东垣对阴火的描述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后世医家对阴火的认识存在很大不同[3]。蔡超产等[4]认为,阴火是失去升发之性的闭藏之火。郭程程等[5]总结归纳了六种阴火的不同看法。李东垣之阴火本质是脾胃虚弱,元气受损而导致的一种邪气弥漫的症状,虽然源于脾胃,而不局限于脾胃,七情内伤是病因,中气虚弱是根本,病势缠绵是其特点。

1.1 “阴火”的字面含义

1.1.1 从“阴火”的方位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为阴,火为阳”。阴与火如何处于一处,盖阳本根于阴,阴本根于阳,即如坎卦,一阳生于二阴之中。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天地交而万物通。万物欲通,首责之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升降金木,阴阳之枢纽,气交之本也。若中气虚弱,交通无力,火本于下,而越于上,遂成阴火;或郁而不通,积而生热而成阴火。

1.1.2 从“阴火”的来源论《素问·调经论》曰:“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阴火者,由内而来,多因七情内伤,相对于六淫致病,邪由外来,内外有别,故称阴火。

1.1.3 从“阴火”的病势论阴者,水之南,山之北也,与阳相对。阳者,茁壮、盛大,故阳火者起病急,热势重,病程短,如熊熊烈火,盛大而短暂。阴者,阴柔、孱弱,故阴火者起病缓,热势低,病程长,如灰中之火,似灭未灭。病势不同,故为阴火。

1.2 “阴火”的病因病机《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黄帝内经》认为,脾胃损伤,脾失升清,胃失降浊,阴阳升降乖戾,则谷气留滞,郁而化热。李东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新的理论。《内外伤辨惑论》曰:“苟饮食失节……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这里指出元气不足则阴火炎上。阴火的发生是因脾胃虚弱,元气生化乏源而致热证丛生,或脾胃虚弱,热势下流乘肾;或心火独亢,火乘土位;或风木不行,郁而成火;或肺受火伤,清肃所伤,虽叙述各异,但其本质皆是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七情内伤、劳倦过度等原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元气受损,阴火内盛而产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与阴火本是一体而同根,都由脾胃产生,共同存在于人体之中。《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本,胃主收纳水谷,脾主化生一切物质并灌溉于四傍。《素问·刺禁论》曰:“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者,土也。土的最大作用就是承载、容纳万物。当脾胃功能正常时,精气与浊气共同存在于脾胃之中。脾胃之精气化生元气,脾胃之浊气化生阴火,元气与阴火共同输布四傍,两者保持着动态平衡,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素灵微蕴·原胃解》曰:“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当脾胃功能不足时,不能正常升清降浊,浊气丛生而致四傍阴火独亢,而无固定之处。

2 热证崩漏病因病机

《素问·阴阳别论》中“阴虚阳搏谓之崩”是对热证崩漏病因最早的解释。《陈素庵妇科补解》曰:“所谓阴虚者,肾水衰也。阳搏者,心火亢也。水亏火旺,水不能制火,心火独亢,破血妄行”,认为心火亢盛的原因是肾水虚衰,肾阳不能潜藏上腾而致心火独亢。《妇人大全良方》曰:“此由阴阳搏,为热所乘”,提出崩漏的发生是阴阳相搏伴随体内有热,热伤冲任,导致崩漏。《兰室秘藏》曰:“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心气不足,其火大炽,旺于血脉之中,又致脾胃饮食失节,火乘其中”。李东垣将崩漏分为5种类型,但其病机皆是因为脾胃虚弱,阴火不能潜藏所致[6]。《傅青主女科》曰:“妇人有每行人道,经水即来,一如血崩……谁知是子宫血海因太热而不固护”,认为热伏冲任是导致崩漏出血的原因之一。

热证崩漏的发生或为肾阴虚耗,或为胎产伤血,或为肝气久郁,致阴阳失去平衡,而导致阴血不足,热伏冲任。若受热邪、嗜食辛辣等外部因素影响,内外相合则阴血不能内守而成崩漏。崩漏多下血不止,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亦能生气,下血又加重了气的损耗,故崩漏者多气虚;胞宫居于下焦湿热蕴结之地,崩漏下血之时,胞宫大开,外邪可趁虚而入,极易感染湿热之邪;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漏下日久不愈则必瘀滞[7]。

3 “阴火理论”与热证崩漏的相关性

3.1 生理相联《难经·二十八难》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说明冲脉与胃经相通。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冲脉受到胃经的灌注,故有“冲脉隶属于阳明”。冲脉下行渗三阴,故冲脉与脾、胃两经相互交会。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上颐循面入目”。《素问·经脉别论》曰:“胃足阳明之脉……下交承浆”,任脉与胃经交会于承浆。“中极……足三阴,任脉之汇也”,指出中极是任脉与脾经的交会穴。所以,任脉与脾、胃两经相互交会。

经脉络属上说明冲、任与脾、胃两经密切相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足。气血足则灌注诸经。《难经·二十八难》曰:“沟渠满溢,流于深湖”,当十二经脉气血隆盛之时,多余气血散布于奇经八脉;相反,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的气血又灌注于十二经脉[8]。

阴火的病理基础是脾胃升降异常而导致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病位在脾胃。崩漏的病理基础是冲任损伤,胞脉不固,病位在冲任[9]。脾胃与冲任通过经脉紧密相连,使阴火与崩漏生理上得以相联。

3.2 病理相关《兰室秘藏·妇人门》曰:“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阐明了阴火与热证崩漏的相关性。

阴火多因脾胃虚弱,元气受损,常因饮食、寒热、劳倦、情志等所引发。崩漏则多因饮食失节、情志所伤、形体劳倦等原因所致。这些病因可单独致病,也可相互掺杂,共同损伤脾胃,最终导致脾胃虚弱,元气受损,郁而生热或火越于上,阴火内炽,或湿热相合而为崩漏。阴火患者的病理特点为多体虚,多湿热。脾胃有亏则多体虚;脾虚不化湿浊,郁而化热则多湿热。热证崩漏患者的病理特点为多气虚,多湿热,多瘀滞。二者不仅在发病因素、病理特点上密切相关,而且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更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脾主统血,统摄精微物质,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则下血而不止。营血同为一体,营血既亏,营气伏于脉中,则阴火更炽。阴火炽盛,气火失调,热伏冲任,扰动血海,又可以促进崩漏的发生和发展。

4 “阴火理论”治疗热证崩漏的临床应用

4.1 适应证阴火者,其标在火邪,其本在脾胃虚弱。火邪可因患者体质的不同分为实火、虚火、湿热等。虽变化多端,但不应拘泥于某种病理因素,而要着眼于患者脾胃虚弱的本质。热证崩漏患者只要具有脾胃虚弱的病机,就可以从阴火理论论治。发热不是必备的症状,如烘热、盗汗、口干、手足心热、烦躁、湿热泻、便秘等,都可以是阴火的具体体现,甚至患者可能只有下血的症状也可从阴火论治。《金匮要略编注·下血》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血的流失同样代表着脾胃的虚衰。若肝经实热,热迫血妄行,亦可从阴火论治。《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肝木旺则挟火势……故脾胃先受之”,当以健脾为主。

4.2 治疗原则按照李东垣阴火理论,脾胃虚弱则气虚不能固摄,血随气脱;或脾胃虚弱,元气受损,阴火内盛,火迫血妄行,导致出血长期不止。《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按阴火理论治疗,以甘温为主健脾益气,配以泻火之品。热证崩漏本质是虚、热、瘀病变过程中的一种现象[10]。针对热证崩漏的发病特点,我们总结出热证崩漏的治疗大法即:清邪气、补脾肾、调气机。

三法贯彻于崩漏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但在不同的出血时期,三法侧重各有不同。在崩中下血之时,急当清邪气,兼以补脾肾、调气机。邪气可为火热,可为瘀血,此目的在于清除影响胞宫藏泄失司的诱因。当出血量少之时,当一鼓作气,防止死灰复燃,同时补益虚损,从源头上阻止疾病的发生,此时以清邪气和补脾肾并重,兼以调气机。血止之后,当调理固本,使阴阳平和,血海得固,此时当以补脾肾为主,兼以清邪气、调气机。调气机者,盖气血一体,气行则血行瘀化,气固则血不妄溢。

4.2.1 清邪气《兰室秘藏》曰:“若经血恶物下之不绝,尤宜究其根源,治其本经,只益脾胃,退心火之亢。乃治其根蒂也”。邪气范围较为广泛,只要能导致出血不止的原因,均可称之为邪气。主要分为两方面:①火邪。火邪是以热邪基本的病变,可分为实热、虚热、湿热。②瘀血。崩漏患者本就下血不止,再用寒凉药物则更易留瘀血。故清邪气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4.2.1.1 清火邪祛除导致崩漏的火热病邪,根据其火势盛衰、湿热偏重,可选用黄芩、金银花、蒲公英、墨旱莲、地榆、黑栀子、藕节、荷叶炭、甘草、牡丹皮、贯众等清热药。《黄帝内经》曰:“有故无殒,亦无陨也”。虽脾胃虚弱,但火热炽盛,亦可适当选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银花有显著止血作用,能明显缩短凝血及出血时间[11];蒲公英清热不伤胃,有利于胃气之和降,有健胃作用[12]。

4.2.1.2 逐瘀血暴崩之时,不仅仅局限于清火邪,而更应注重于逐瘀止血。不仅气虚可生热,营血不足易致虚火上浮亦可生热,体内久留的瘀血同样化热。故在清热的同时应注重逐瘀,瘀去则血止,血止则热退。常用逐瘀止血药包括益母草、茜草、墨旱莲、藕节炭、侧柏炭、贯众炭、蒲黄炭、枳壳、丹参、三七等药物。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益母草既可以收缩子宫,又有抗炎、抑菌、解毒的功效[13];茜草对脾虚型崩漏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4]。

4.2.2 补脾肾《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脾胃为后天之本,能生化水谷精微滋养元气,为一身元气上下相交之枢纽。《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脾胃不足,乃火不能生土。”此火不指心火,乃是生理之火,肾中之真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为肾所主。脾主统血,肾主封藏,脾肾损伤,元气失司,常导致崩漏的发生。

少量出血或血止之后重在扶助机体正气,多从脾、肾并治,尤重脾胃。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对血海、胞宫有管束作用。脾胃和则五脏安和,崩漏难发。肾主封藏,封藏适度则血不妄行,故崩漏患者当行大补脾肾之法。但尤其要注意患者大便的情况:①患者本就脾胃虚弱,而补益之品又多滋腻碍胃,易于生湿,难以吸收。②大便的通畅程度代表一身气机升降出入的程度。故临证时需仔细斟酌气分药与阴分药的不同剂量配伍,以期达到滋补而不碍胃之目的。可用人参、黄芪、山茱萸、白术、当归、党参、龙眼肉、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川续断、砂仁等补益之品。《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以甘温之剂补益脾、肾之虚,使脾胃恢复升清降浊之功,肾气充足,先天可资后天,使水谷得运,精微得以输布,则下血自止。崩漏患者年龄多位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补益脾肾之法也暗合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可以促进造血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激发造血系统的功能[15];人参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升高[16];山茱萸对改善失血性休克有着重要作用[17]。

4.2.3 调气机无形气则神灭。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全赖于一身气机的流通。崩漏者多兼瘀塞,正如《血证论》:“既是离经之血,虽是鲜血,亦是瘀血”。瘀血不仅阻碍气血的生成,而且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又加重瘀血的形成。故应时时不忘调畅气机。调气机包含两个方面:①升清气。使离经之清气上行,清气不升,郁于下焦则易化火。可用风药如白芷、升麻、柴胡、陈皮、葛根之类。诚如《脾胃论·随时加减用药法》所云:“清气在阴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之升,不令泄也。”②降浊气。气机郁滞,不可一味升提,因阴阳一体,必寓升于降,降中求升,气机方可流通。可用枳壳、焦楂等降气以升阳。

5 验案举例

患者,女,12岁,2020年10月10日以“月经紊乱半年余”为主诉就诊。现病史:11岁初潮,月经周期13~25 d,经期3~6 d。LMP:10月8日至今,量多,色红,有少量血块,白带稍黄,量质可,无腰酸、腹痛。PMP:9月27日至9月30日,量少,色红,有少量血块。自诉平素因学业压力较大,嗜食辛辣,易烦躁,少寐多梦,口干渴,喜冷饮,大便2 d 1次,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疗以逐瘀凉血止血为主兼以补益、调气。药用:益母草30 g,枳壳10 g,茜草 10 g,藕节30 g,焦山楂15 g,墨旱莲30 g,黄芩炭 12 g,炒红花10 g,炒蒲黄10 g,黄芪30 g,山茱萸肉20 g,升麻6 g,甘草3 g,三七粉1.5 g。7剂水煎服。

二诊(2020年10月17日):患者出血量已减少,色红,有少量血块,无腹痛及腰酸,白带正常,纳眠可,大便2次·d-1,稍干。治疗以清热、补益并重兼以调气。药用:黄芩炭12 g,金银花15 g,蒲公英 30 g,黄芪30 g,山萸肉20 g,焦山楂15 g,枳壳10 g,茜草15 g,炒红花5 g,升麻6 g,甘草3 g。7剂水煎服。

三诊(2020年10月24日):患者出血已止,无腹痛及腰酸,白带正常。纳眠可,大便1次·d-1,稍干。血止后当调理善后以期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治疗以补益为主,兼以调气、散火。药用:黄芪30 g,山茱萸肉30 g,白芍12 g,山药30 g,熟地黄15 g,黄芩炭12 g,金银花30 g,焦山楂15 g,枳壳10 g,升麻 6 g,炒红花5 g,甘草6 g。7剂水煎服。续用上述3方加减治疗3个月余,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按:患者为青春期崩漏,天癸刚至,尚未充实满壮。学业、情志、饮食均可引起脾肾损伤,热伏冲任,阴火内盛,从而导致崩漏下血不止。出血多时,急则治标,以逐瘀凉血止血为主。血止之后,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兼以泻火、调气。《内外伤辨惑论》曰:“寓泻阴火以生发阳气之中”,元气充足,则下血自止。纵观三方,根据标本缓急之不同,或补虚,或清热,或调气,三方侧重各有不同而相互兼顾,主次分明,共奏补虚、调气、散火之功。黄芪、炒红花、山茱萸肉、黄芩炭、焦山楂、枳壳、升麻、甘草均包含其内。升麻、枳壳、焦山楂通调一身气机;升麻升举阳气,配伍枳壳、焦山楂,一升一降一调中,升麻入肝而升,枳壳入肺而降,焦山楂入脾胃收守中土,使全身气机回旋流通。肾水随肝木而左升,君火随肺金而右降,水火交通,龙虎回环则气机条畅,元气自充,如圆循环运动,阳升阴降,阴阳和谐,使下血自止。黄芩炭、甘草清利湿热。黄芪、山茱萸肉补益脾肾。少量炒红花贯穿其中,既防止凉血太过成瘀,又促进血行,使气机流通。八药共同体现了治崩漏清邪气、补脾肾、调气机的诊疗思路。

6 结语

热证崩漏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见于青春期与围绝经期患者,基本病机可概括为热、虚、郁。“阴火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脾胃虚弱,元气不充,虚热内盛。热证崩漏患者临床虽然很少出现肌热面赤,但并不影响从阴火论治,只要抓住脾胃虚损的根本,即可辨证施治。“阴火”理论治疗热证崩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清邪热、补脾肾、调气机是治疗热证崩漏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阴火”与热证崩漏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不断探究“阴火”的内涵,拓宽临床治疗崩漏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邪气气机元气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新年开局,元气出发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视角新解“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幸福来自感动
移动数字
别轻易拔罐刮痧
便携电子打气机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