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玺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特色用药经验*
2022-11-15闫明王俊志历剑刘丽
闫明,王俊志,历剑,刘丽
1.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重庆 荣昌 40410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4.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
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LMDF),又称毛囊性粟粒性狼疮,颜面粟粒性狼疮等,中医学称之为“流皮漏”,刘忠恕[1]称本病为“颜面雀啄形血风疮”,因其皮损色淡红、紫红或淡褐多散在孤立的光滑、半透明状结节,外观似炎性改变,愈后留有萎缩性凹陷性瘢痕,多发颜面(睑、颊、鼻)部,偶见颈、肩及四肢,如雀啄粟之状而得名,临床要与寻常型痤疮、酒渣鼻、结节病等相鉴别[2],好发中青年人,女性多见,病情迁延难愈,愈后留有疤痕,以毁容性、损害性为临床特征,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心理压力。该病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其可能是结核杆菌由外界侵入皮肤、毛囊皮脂腺的坏死性肉芽肿样反应或免疫系统异常而致[3],且治疗方案较为单一,并具一定不良反应。
王玉玺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疑难性皮肤病的临床工作近60载,临床经验丰富,用药见解独到。笔者有幸随王师侍诊,现将王玉玺教授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1 虫类药的应用
虫类药在中医药系统中作为中药入药有着广泛而悠久的历史,在中医外科尤其是皮肤科的应用占据重要地位。虫类药具有破积溃坚、散结消瘕、祛瘀攻毒、搜风通络等功效。此外,现代研究虫类药具有抗风湿、抗炎、抗肿瘤、免疫增效等药理作用[4]。王老认为“痰”“热”“毒”为本病的基本致病因素,故王老常用蜈蚣、全蝎、土鳖虫等虫类药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虫药多“毒”,此为虫药的偏性,应用得当可得以毒攻毒,消痈溃坚等功用。蜈蚣善治风湿顽痹、疮疡、瘰疬等证,可内通脏腑外达皮毛,具通络走窜,解毒散结,透经通脉之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有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5],对于炎性改变的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患者疗效显著。全蝎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功,善搜剔走窜,可升可降,《灵枢·本藏》载:“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颜面部的发病部位即可反映相应的脏腑状况,根据脏腑经络辨证与颜面部位的关系,王老认为两面夹处的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与肝胆关系密切,临床上王老常用蜈蚣、全蝎成对入药,二者相须为用,同入肝经,循经走窜,上入面颊,攻毒散结、消肿祛瘀之效倍增。《神农本草经》注:“……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意为土鳖虫确有攻坚化瘀、活血消癥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抗炎,降低血沉及风湿抗体的作用[6],临床实践证实其治疗结节丘疹性疾病效果可靠。土鳖虫、全蝎合用,兼有解毒散结、通络活血之功,以上三药相配强其走窜溃坚之性,共奏化瘀通络、消坚散结之效,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丘疹表面脓性浸润时效果独好。值得注意,虫类药为动物异体蛋白,选药不得当,剂量把握不准,对其药效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引起过敏反应形成药疹。王老选用虫药入药时,准确辨证并注意配伍、疗程、剂量等的临床应用,屡见奇效。
2 药对的应用
2.1 生石膏、知母生石膏和知母为王老治疗 LMDF 红斑较重时的基本药对,王师认为肺胃热盛,上蒸皮肤,灼湿成痰,久而化瘀,凝滞于面首,发为红斑丘疹,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治宜清热养阴。生石膏可清热泻火,生津除烦,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石膏钙离子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或杂质与结晶水的存在,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作用[7],此外,面颊近鼻准旁为足阳明经所过,生石膏归肺、胃经,为热入阳明气分之要药,质重,走而不守,偏于清;知母味苦偏寒,有滋阴降火、润燥的作用。张元素言其:“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多液质润,偏于滋,王老常用此二药成对入药,一滋一清,清热护阴,去上焦余火,凉而不伤正。常用剂量生石膏20~30 g,知母10 g。
2.2 牡丹皮、地骨皮牡丹皮与地骨皮是王老清余火的常用对药。牡丹皮[8]味苦、辛,微寒入血分,凉血清热的作用较佳,可通血脉之涩滞,使血热清而不过,其既清血分实热,又清阴虚余热。地骨皮清透郁热、凉血退虚热、清肺之伏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9]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机酸及酯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二药并用实为“取类比象”之意,达“以皮治皮”之效。王老认为无论实热火毒或阴伤留热,皆致热动迫血溢于脉外,外受热邪,热毒伏于腠理,皆可致皮肤发斑。此二药王教授常用于LMDF中年围绝经期女性,伴盗汗及手足心热等阴虚之象者。张元素言:“牡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也。”故常选用牡丹皮、地骨皮为对药配伍于处方中,以“皮药”治“皮病”,增其凉血清热之功,临证时亦可与栀子、青蒿等药物相配伍,每获佳效。常用剂量牡丹皮15 g,地骨皮10~15 g。
2.3 黄芩、百部黄芩与百部是王老治疗本病特色配伍用药。黄芩除清燥热、泻火毒、止血外,还能清气分实热,尤其对本病邪郁于内而致的面部红赤灼痛、烦热、甚至尿赤便秘者,具退热通便的奇功。本品苦寒,能清胃肠湿热,亦可用来治疗湿温或兼暑湿征象的LMDF患者,表现为胸脘痞闷,便稀秽臭,舌苔黄腻等症。黄芩主入肺经,上清肺热,中除湿邪,下去毒火,热散湿除,则开阖畅达,腠理得以滋养,皮毛御邪有力,斑疹得消。百部,古人多用治疗肺系疾病,可根据寒热分别调理,肺气上逆不舒,其苦而下泄,善降气、下气散肺热,故主温润肺气,化痰,散肺表伏热;又因其性润而不燥,开泄降气、清肺热而解表毒、杀虫灭虱等功用,多用于皮肤疥癣等症。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新编》记载:“百部杀虫而不损耗气血,最有益于人。”但功用杀虫时需量略大,易伤胃气,故宜加用茯苓、白术等配伍以降低其味苦对肠胃的刺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组角药相配对结核、炎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切合现代研究本病病因病机,“芩百”相合强于清肺、除湿、化痰、杀虫之功,为治疗肺胃热盛型LMDF之要药,常用剂量黄芩12~15 g,生百部15~18 g,多11应用于临床[10]。
3 药物特殊应用
钩藤用于本病实证时,可见患者皮肤丘疹外,兼大片鲜红斑疹,甚有心烦焦躁之态,本品归肝、心包经,此时王老用于后下,既能化痰通络,又可清热平肝、熄内风,除内火,调节情志。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吲哚类生物碱确有养心、镇静、缓解焦虑之效,此外,《本草从新》言:“无火者勿服。”本病虚者、见寒凉者少用,常用剂量12 g。
皂角刺辛、温,非大热之品,故遇热溃坚除瘀、遇寒除痰通络,《本草衍义补遗》言其:“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常用于疮疹顽癣、痈疽初起、脓成不溃,功专排脓消肿,托毒杀虫,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消炎抑癌活性,多用于皮肤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中医临床用于痈疮肿毒之证收效良好,常用剂量15 g,热重脓出时可加至25 g。
此二味形为“钩刺”状,“钩”可破瘀通络、“刺”能散结消溃,王老取其“形”比其“类”认为此类药物能通络、散结、破瘀、化痰、消痈,甚有止痛功效,用于本病脓成未溃、脓溃未消,无论寒热每获佳效[11-12]。
4 “温药”的应用
王老久居黑龙江,其患者多在边疆及北部,北方生寒,易耗伤阳气,虽皮疹大多以红、肿、热、痒为多发症状,但王老不拘泥于皮疹表象,辨证首辨阴阳,证见畏寒肢冷,喜暖踡卧,宫寒清冷,便溏溲清,舌淡苔白者,必追本求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寒者热之”,故王老临床中非常重视“温药”在“寒证”性皮肤病中的应用。王老惯用温补法治疗“寒性”LMDF,常选用炮附子、干姜、肉桂三品入药,精准辨证,动态观察,治法独到,效如桴鼓。其中炮附子辛、甘、大热,辛热刚燥,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炮附子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血管、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镇痛等作用[13-14],其上通心脉、中温脾阳、下益肾火,温通十二经之阳,可谓“温里散寒之要药”,王老见“寒”必用;干姜辛热之性略减,长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又因“附子无姜不热”,干姜既可使附子热性大增,强于温里散寒,其热性善于留守血脉脏腑,又可使二者之热力长久的驻守体内,充分发挥药效;肉桂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的功用,《医学启源》言其:“补下焦不足。”尤以下焦阳衰或气血寒滞之时,王老皆用,可引火助阳,亦有引经之功。以上三味炮附子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肉桂守而不走,益阳而温中,上中下三焦兼顾,对于本病寒象(无论虚寒、实寒)患者有较佳的治疗作用,三药相须为用,药少力专,相得益彰。常用剂量炮附子6~12 g,干姜10~15 g,肉桂10 g。
5 病案举隅
李某,女性,47岁,已婚,2017年10月26日初诊,主诉颜面对称性红色丘疹2月余。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玫瑰痤疮”,予以抗炎、抗菌治疗均无效,近日鼻部丘疹加重,并出现脓头,又于哈尔滨某三甲医院诊治,经皮肤病理确诊为“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刻诊:颜面部、额、鼻翼及双颧部对称性粟米样大小红色丘疹、结节(结节中等硬度),偶有脓头破溃,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自觉面部有灼热感,平时情绪易激动,口苦,大便秘结3~4 日1次,偶有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略腻,脉浮弦滑。用载玻片按压丘疹呈苹果酱色,实验室检查报告示:血常规无异常。中医诊断:流皮漏;西医诊断: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辨证:肺胃热盛。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处方:生石膏(先煎)20 g,知母10 g,生地黄15 g,牡丹皮10 g,茯苓15 g,泽泻10 g,赤芍15 g,白茅根10 g,玄参 10 g,生牡蛎(先煎)30 g,浙贝母15 g,黄芩20 g,连翘20 g,夏枯草20 g,龙胆草15 g,栀子15 g,生百部12 g,皂角刺 15 g,全蝎6 g,蜈蚣2条,僵蚕10 g,甘草 6 g。共7剂,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外用他克莫司1周,每日2次涂于患处。二诊:2017年11月4日,皮疹颜色转淡,面肿渐消,丘疹结节变平,口苦减轻,自觉手足心热,便干好转2日1次。嘱患者停外用药。处方:上方加白芥子 15 g,地骨皮15 g,炒白术20 g,半夏15 g,水煎服,14剂,服法同前。三诊:2017年11月20日,面部丘疹基本消失,充血及肿胀明显减轻,余皆好转。继服前方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该患为中年女性,且年近50岁,亦处于围绝经期,天癸将竭,肝肾亏虚,冲任不调,情绪不稳,易动肝火,工作紧张,思虑过度,易生上焦伏火,火性炎上,又夹湿而行,上蒸头面,痰火凝结,发于热毒,久滞成痰,外染热邪,内外合邪,郁久成“毒”,王老认为“热”“痰”皆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故本案例辨证后当从清热、化瘀、凉血、消肿等多法同治。首诊王老以《医学心悟》“消瘰丸”[15]为底方,育阴潜阳,软坚消瘰,加栀子、连翘、夏枯草、皂角刺强以解毒散结化痰为功;生石膏、知母、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茯苓、泽泻为凉血消肿、清内外伏火之意,并外用西药,防止病情发展太快,急则治其标。二诊加白芥子可与全蝎、蜈蚣增强攻毒散结之效,僵蚕消肿通络,虫药制毒、攻毒、消溃,具有较强的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此患久病,加之围绝经期,至肝阴不足、阴津亏耗,加用地骨皮可除烦热、清虚火、滋养阴液;炒白术健脾益气除湿,可顾护胃气,且白芥子、半夏均属热药,可制方中寒凉太过之弊。三诊,效不更方,此法求因而治,除热、化痰、散结、凉血、消肿,多法同施,乘胜追击,药到病除。
6 结语
王老认为本病病机同痤疮相似,可视为特殊类型的痤疮,多强调内因致病,注重疾病发展阶段的把握,辨证为肺胃热盛、或痰凝血瘀、或肠胃湿热,无论辨证何型,“热”“痰”为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临症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生活环境、职业特点、甚至性别动态分析,平衡入手,内外同治,不可偏废。此外,王老多年临床案例中,部分LMDF患者不支持结核杆菌感染与本病的必然性[16],且多数文献研究也支持笔者观点,西药治疗LMDF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还需在临床中摸索更多方法加以完善和提高。
(感谢王玉玺老师对本文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