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情志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2022-11-15王宇僖王彤
王宇僖,王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五音能够对人产生不同影响,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这便是中医“五音疗法”。五音能够改善人的精神情感。《晋书·乐志》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乐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1]。”这些文献记载表明,音乐可以通过影响情志变化而作用于五脏,达到改善人体身心健康的目的。
1 五音疗法的概念
五音是传统音乐的基础和核心。广义上的五音是指自然界的所有声音。《史记·乐书》载:“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音乐与世间万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狭义角度的五音代表着五个不同的音(宫、商、角、徵、羽)[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音在表演过程中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析:“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3]。”《管子》也对其进行了形象记载:“角如雉登木以雠,徵如负逐觉而骇,宫如牛鸣寰中,商如离群羊,羽如马唤在野[4]。”
2 五音疗法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最先提出了“五音疗法”的概念。《灵枢·邪客》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5],将五音与人的五脏相对应进行分析,“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肾在音为羽”,与中医五行学说进行有机联系和总结。这也是研究中医五音疗法的重要指导,三者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协调[6]。在临床医学中,应用五行意象这一媒介,通过闻五音调节五脏,以达到调整身心、防治疾病的作用[7]。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中西医治疗模式,还丰富了中医依靠传统音乐养生的理论[8]。
2.1 中医心理学理论朱丹溪在研究五音疗法时指出:“乐者,亦为药也。”中医心理学明确指出,音乐能够影响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聆听音乐能够愉悦精神,也能对人的情绪和五脏六腑产生影响。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当音乐中的音阶和心理活动相匹配时,就会出现心理共鸣,音乐的声波和频率也会引起人的生理反应。通过音乐进行精神治疗能有效解决紧张和忧虑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治疗水平[9]。
2.2 中医气一元论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有喜、怒、忧、悲、恐。五音疗法的主要作用是调畅情志。根据五行原理,在治疗过程中将五音、五脏、七情等因素相结合,可对人的身心和脏腑产生相应的影响,也能有效提高人体的脏腑功能,确保气机畅达、血液枢调。这种利用音乐调节的疗法正是顺应了天人合一之道。
3 五音疗法在情志病中的作用机制
五音疗法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能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实现对情志疾病的治疗,即可通过特有的音乐节奏、音调等因素达到身心同治的效果[10]。
3.1 五音疗法在情志病中的生理作用机制五音疗法可以干预神经内分泌系统。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量、音调能够调节人体大脑的网状结构,并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共振,使机体发生兴奋或抑制,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产生愉悦感的效果[11]。如果患者压力过大,可以通过音乐疏泄负性心理能量。徵调式乐曲凭借着欢快的节奏,能够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比较适合利用笛子进行演奏。羽调式乐曲整体风格比较清纯,利用琴音调作为主调,能够有效补肾。宫调式乐曲旋律比较悠扬,可以用吹笙的方法进行演奏,对脾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商调式乐曲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曲风比较高亢,能够对肺部产生良好的影响。角调式乐曲曲调比较亲切,能够养护肝脏。
3.2 五音疗法在情志病中的心理作用机制五音能够通过精神方面的意识来调控人的五脏[12]。《白虎通·礼乐》载:“闻角声莫不恻隐而慈者,闻徵声莫不喜养好施者,闻商声莫不刚断而立事者,闻羽声莫不深思而远虑者,闻宫声莫不温润而宽和者。”根据以上文献分析,可以总结出五音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性格[13]。另外,在利用乐曲治疗的过程中,乐曲的轻重缓急也影响着人的情绪变化,比如面对一个忧思恼怒的患者,给他听高昂激进的曲调则会加重肝气郁结,脾胃随着节奏的变化,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一般要选择的曲调类型是行云流水、舒缓温馨,再配以低沉音域的曲子,让脾胃在气息的不同升降中得到有效缓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便是这个道理。选择音乐不要拘泥于一种音调,还可以通过音色、节奏快慢等调节、渲染情志,进行合理干预,从而影响机体状态,达到调和气血、畅达心神的目的[14]。
4 中医五音疗法在情志病中的策略探究
中医五音疗法是通过音乐来影响情志,通过情志来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平衡阴阳、协调五脏、治疗疾病[15]。清代吴师机曰:“七情之病也,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16]。”
4.1 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无论哪种情志,如果过于激烈,则容易导致气机不畅,从而脏腑失衡,引发疾病。“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既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宫声数引,久则乐乐愉然,不知疾之在体矣[17]。”这是宋代孙道滋以“宫声数引”使得欧阳修的“幽忧之疾”痊愈的相关记载,是古代用五音治疗情志病的典型实例。音乐能够表现出相应的情感,可影响人的情绪,临床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重视心理方面的平衡,这样也有利于身心疾病的痊愈[18]。
4.2 应用治则与方法应用五音疗法时,可以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采用“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针对子虚和子母俱虚的虚证,例如脾胃气虚便秘者,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听一些回旋缭绕的宫音为主,通过音乐的调节,激发脏气,便秘也会很大程度减轻。根据五音对应五脏的相关理论,利用本脏相对应的音乐治疗,可以对这一脏腑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人体的五脏对应五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利用五行理论和五音理论,通过三者的融合对五脏进行调节,实现对五脏的治疗。
在用五音治疗情志疾病时,则依据五志相胜的原理,“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即“以情治情”。《素问·金匮真言论》载:“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以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19]。”吴崑《医方考》载:“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
5 中医五音疗法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五音疗法在临床可用于治疗心理、精神类疾病。临床运用五音可调节情志、调整脏腑、治病愈疾和养生防病[20]。五音疗法联合中药、针刺、西药等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问题。郭会霞等[21]认为,五音疗法可以改善气郁质糖尿病患者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
中医五音疗法在治疗情志异常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梁嘉文[22]发现,中药联合五音疗法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起到更优的治疗效果。于继文等[23]发现,针刺配合五音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能够产生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艾春启等[24]发现,氟西汀联合五音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能够起到更优的治疗效果。韦卿[25]发现,药物与五音疗法相结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效果均要优于单纯用药。
五音疗法不仅可以通过生理途径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心理途径来改善机体状况[26]。五音疗法在儿童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心理“安慰剂”的作用。
综上,中医五音疗法在应用过程中对患者情志和情绪可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发挥良好的情绪化治疗效果,能够畅志怡情、调和脏腑,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五音疗法相对于药物和器械治疗来说,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安全性高等特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音乐疗法的不断研究,中医五音疗法在临床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