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新闻采访的优化
2022-11-15李冰冰
□李冰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积极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我国也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也开始了与新媒体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立体传播矩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在媒体融合中,交通广播新闻节目制作面临着转型的机遇,其中新闻采访作为新闻节目制作的关键一环,自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基于此,交通广播电台应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新闻采访优化的路径,进而打造优质的新闻内容,以提高新闻传播效力、强化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面临着转型与创新的机遇,而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促进广播与社会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充分整合并利用社会市场资源,则是打造交通广播品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思路。新闻报道是交通广播电台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对新闻采访内容与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交通广播电台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新闻采访质量欠佳,影响了品牌的塑造与宣传。
具体来看,交通广播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新闻采访主题缺乏厚度,难以真正反映受众关心的问题。交通广播电台中的部分记者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只盯住行业和媒体新闻热线,通过有限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这种采访形式固然能够获得稳定的采访内容,但对新闻主题的呈现显得比较单薄和凌乱,难以及时回应受众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新闻采访效果。
第二,新闻采访缺乏多元角度,难以形成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智能技术为交通广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广播电台可以围绕车辆出行服务进行新闻采访,帮助司机了解路况,满足司乘人员对新闻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应用软件打破收听的时空局限,提高收听率。但是,部分新闻采访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元视角的分析,没有发挥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影响了新闻本身的价值。
第三,新闻采访缺乏服务意识,难以体现媒体融合的特点。部分交通广播的新闻采访内容只在电台发布,没有实现与其他平台的联动,影响了新闻采访内容的传播。
对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应积极推动新闻采访工作的优化,提高新闻质量及传播效力。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新闻采访的优化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合理选择新闻采访主题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有了好的主题,记者才能把采访得到的复杂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形式百花齐放,民众获取新闻的渠道更加多元,同时信息的呈现形式与传播速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海量信息中,受众面对泥沙俱下的信息内容,对于优质信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基于此,交通广播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精选主题,加强新闻内容制作,让受众在信息海洋中能够获得优质新闻内容。
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新闻主题体现的是新闻内容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而选择主题的过程也是“披沙拣金”的过程。作为交通广播的新闻记者,应根据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对优质新闻的需求,对新闻主题进行合理选择。
具体来讲:第一,着眼社会舆论建设的全局,提炼新闻采访主题。新闻是营造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每一条新闻都有可能成为引爆社会舆论的“导火索”,尤其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引爆舆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新闻事件的本身,还应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新闻可能对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衡量新闻的宏观价值。基于此,新闻采访主题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围绕主题揭露事件真相,发现社会问题,同时也应注意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让新闻采访主题承担起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的责任。
第二,对准目标受众,选择新闻采访主题。交通广播的目标受众主要是“有车一族”,要做好对目标群体的分析,可以从出行时间、职业、个人爱好等角度对受众进一步细化分类;在此基础上,新闻采访记者在主题选择上应贴近目标受众,让新闻内容契合其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晚高峰时期,可以播报社会热点事件,为受众提供观察社会的机会,引发受众的思考。这样精心选择的新闻采访主题能够密切广播与受众的联系,满足不同类型的受众在不同阶段对新闻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新闻传播,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挖掘提炼新闻采访内容,体现新闻深度。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呈现“碎片化”状态,受众也在刷新闻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新闻的深入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担负起社会责任,深入挖掘提炼新闻主题,为受众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内容,让受众跳出“碎片化”新闻环境下形成的思维局限,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发展现状。例如,广播交通新闻记者对新闻采访主题的选择应突破交通这一领域,从教育、餐饮、旅游、文化等领域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并将不同社会领域内能够反映新闻本质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对已经到手的素材进行反复甄别、筛选,挖掘素材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而围绕主题设计采访流程,为受众提供优质新闻报道。
第四,根据新闻亮点提炼新闻采访主题。受众面对海量信息的涌动,常常抓不住关键信息。对此,新闻记者在设计采访主题的过程中,应捕捉新闻事件的亮点,并在采访中找到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的方式,从而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耳朵,吸引受众听下去。新闻事件的亮点体现在多方面,如思想亮点、感情亮点等,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保持敏捷的思想,用记者的职业素养揭露新闻事实的本质,并在写作的过程中突出亮点,阐述主题,以提高新闻的吸引力。
2.把控好采访过程,提高新闻采访效率
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新闻采访优化的重点在于保证新闻质量、提高新闻采访效率。上文已经提到,面对当前泥沙俱下的新闻内容,受众对优质新闻的渴求十分强烈。对此,交通广播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应保持自身的职业优势,通过巧妙提问挖掘新闻事件真相,以迅速获得完整、可靠的新闻素材,满足受众对新闻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
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技巧来提高采访效率:第一,针对受众真正关心、关注的问题展开采访。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受众会对新闻事件真相产生强烈的渴望,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然后提出问题。记者在采访准备过程中应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了解受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并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被采访者回答。这样的采访工作才能切中要点,做到“想受众所想,问受众所问”,从而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保证采访资料的质量,同时也为后期整理资料、形成新闻报道提供了扎实的素材,突出了新闻事件的主题。
第二,合理设计问题,提高交流效率。提问是采访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从被采访者处获得信息,新闻记者应重视问题的设计,确保问题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避免被采访者泛泛而谈,更应该甄别被采访者一些言不由衷的回答;重视采访问题的新颖性,尽量减少套话、形式化的问题,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围绕主题展开;重视提问的逻辑,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关系排列好问题,即便是在提问中途被打断的情况下也应从整体上按照逻辑推进。这样的提问更有利于还原事件真相,并保证采访的质量。
第三,根据采访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采访技巧。新闻记者在采访准备阶段自然要围绕主题设计问题,但是采访过程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采访进度无法如期推进。对此,新闻记者既要坚持采访原则,明确采访目的,也要随机应变,适应新的采访情况。例如,记者在采访中应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适时提出问题,让被采访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记者吐露更多的真实信息,这样才能保证采访材料充足,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第四,采访过程要保持态度亲切自然,以增进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交流。新闻采访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而顺畅的交流需要和谐的气氛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应保持对被采访者足够的尊重,尊重对方的隐私,避免触及被采访者情感上的伤痛,同时避免被主观情绪误导,更不能对被采访者进行指责和诘问,或者对被采访者进行有目的的诱导。记者只有以平等、包容的态度与被采访者建立沟通,才能减轻对方内心的抵触和排斥,并呈现出更加客观、完整的采访内容。
第五,采访提问应体现情感价值,恰到好处地引导被采访者表达情感。在新闻事件中,绝大多数当事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欲,只是这种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了,新闻记者则应了解相关人员的这种情感需求和表达欲望,并为其创造良好的表达环境,促使其情感得以宣泄。在采访中,新闻记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采访目的,从被采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其打开“话匣子”并回忆、思考事件的细节,从而传递出更多的信息。这样在采访中,新闻记者才能与被采访者建立顺畅的沟通,从而让采访内容更全面、更具体、更丰富,也更具人文关怀。
3.利用媒体融合,提高新闻制作水平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广播听众群体以及收听终端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调查显示,广播听众主体正在由中老年人群转变为青年群体;同时在移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终端收听率明显上升,成为重要的收听终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私家车和驾驶员的数量不断增长,这让交通广播的受众范围也进一步拓宽,作为专业化的频率,交通广播可以为在路上的司机、乘客提供实时路况、天气、资讯、娱乐等信息服务,这样自然也就搭建起了广播媒体与司乘人员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为广播新闻采访内容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借助新媒体力量推动新闻采访内容的优化,提高交通广播服务质量。通常意义上来讲,交通广播主要为司乘人员提供咨询服务类信息,新闻采访内容也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在传统广播模式下,广播与受众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导致新闻采访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媒体人主观意识。但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为广播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新渠道。基于此,媒体人在新闻采访中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受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了解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件,并通过专业的采访回应受众的呼声;同时,广播节目还可以建立听众粉丝群,为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和自有新媒体平台的客户端引流,让受众与媒体人积极互动,打破时空限制,形成社交圈层,并将这种交际延伸到线下,增进新闻采访人员与受众的联系,同时也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和黏性,为新闻采访、编辑与传播奠定良好的受众基础。
第二,促进广播媒体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新闻采访范围。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交通广播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服务信息和提供娱乐两个方面,但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也打破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推动了线上内容与线下产业的结合,为丰富广播内容、拓宽新闻采访范围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教育、餐饮、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交通广播应主动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通过新闻采访的方式获取各领域信息,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资讯,更好地满足受众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休闲娱乐的需求。例如,某市的交通广播电台与某汽车品牌合作,为车主与汽车品牌经销商搭建了高效的面对面交流平台,然后通过新闻采访的方式整合汽车产业信息,吸引更多的车主参与节目,进而实现媒体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共赢。
第三,开发政务资源,整合社会市场资源,提高新闻采访质量,提升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能够在受众与政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促进政府的政务公开,也可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交通广播应积极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发展模式,建设融媒体平台,打造优质新闻节目。例如,某市交通广播电台与当地的教育局、应急管理局联合举办“应急安全进校园活动”,并通过新闻采访展现活动动态、效果,以加强宣传,让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也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意识。
三、结语
总之,媒体融合对交通广播的新闻采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新闻工作者应积极迎接挑战,推动新闻采访的创新,使采访方式及新闻内容符合媒体融合要求,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节目,并体现新闻在引导社会舆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