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科学纪录片的叙事与传播

2022-11-15马汇聪

记者摇篮 2022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科学

□马汇聪

一、科学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实现教育性的前提条件

科学纪录片,很显然,是反映和教授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并极具教育纪实性的纪录片。讲述的是科学,目的是为了教育。而其在文化层面也有不可估算的价值,好的科学纪录片可以通过精美的画面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形象化表达出来,能开拓人们的视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既然是教育目的的科学纪录片,就要做到严谨认真,保证传达给观众的都是正确的科学知识。而在新媒体视域下,这类纪录片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否具备真正的科学性。科学性代表的是真实,是客观、严谨、不乱带节奏、不掺杂个人倾向。纪录片会涉及大量科技知识,那么就要有大量的资料、观点和证据作为内容支撑。

国内一些纪录片扮演痕迹过重,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主观观念”的加入。错误的“主观观念”可能是因摄像角度选择失误而造成的,或者是解说词与内容不符所致,会让观众不能完全遵照科学规律作出正确判断。

随着美国“探索”等科学纪录片频道纷纷向娱乐化方向发展,我国一些制作者也将科学纪录片娱乐化当成新的制作策略。然而对故事化和娱乐化的追求,使科学纪录片热衷于搜集奇闻轶事,营造惊悚氛围,科学纪录片的真实性、科学性受到观众的强烈质疑,科学性也就大打折扣。所以要做好科学纪录片的传播,必须保证科学内容的真实性。只有满足了这一点,科学纪录片才具有教育和传播的意义。

二、音画的艺术性包装是科学纪录片传播的关键

纪录片的两个重要组成就是画面和声音。艺术加工也即纪录片的艺术性一般从两个方面体现:每帧定格画面的选取和背景音乐、解说词的运用。

1.声音

声音方面,包括我们熟知的背景音乐和解说词。

①音乐

音乐的添加,不仅可以多维度地丰富纪录片内容,也可以对情绪进行合理渲染。例如,纪录片《幼儿园》中多次出现的音乐《茉莉花》将影片各个段落有机联系起来。无论是在老师去看熟睡的儿童,还是小主人公等待父母来幼儿园接,抑或是活动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心玩耍,都有《茉莉花》的动人音乐出现。这个时候,背景音乐也成为纪录片的一个符号,它不是随便添加的一首歌曲,而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了小朋友的纯净,象征了幼儿时期的无忧无虑,也象征了幼儿园老师妈妈般的慈爱形象,将观众带入到导演预设的情境中。

根据经验可判断空气流量计的波动不会造成发动机转速和空燃比传感器信号的大幅波动,另外,空气流量计数据为被动数据,其波动是由发动机转速改变所引起的,因此,基本可排除空气流量计的问题。从空燃比传感器的波动范围和波动频率看,再强烈的空燃比变化也不会引起空燃比信号如此剧烈的波动,且氧传感器信号波动却不大。接入尾气分析仪检查故障车尾气的变化,浓稀也没有这么大幅度变化。由此可见:空燃比传感器自身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大。拔下空燃比传感器插头,让发动机进入开环控制模式,发动机恢复正常,怠速波动故障消失。更换空燃比传感器后,相关各项数据恢复正常,且该车故障被彻底排除。

②解说词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元素。何苦导演的经典之作——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叫何苦”开始,导演参与到了纪录片的拍摄中,他也成了一名“棒棒”,以第一人称的视点去讲述。主观性较强的第一人称解说拉近了纪录片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可以快速地介绍人物、环境,概括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第一视点虽然主观性比较强,但观众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人称视点带来的感染力是其他视点无法匹敌的。

有的纪录片不一定会用到解说词,这类纪录片多是没有难以理解的内容和专业词汇。科学纪录片的宗旨就是传递知识。因为片子类型的缘故,里面一定体现一些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当涉及一些专业性强或者生僻的名词,就需要解说词。制作者要尽可能地用直白、生动的语言去把科学知识说清楚。恰到好处的解说词能够清晰地向观众介绍相关背景,或者升华纪录片主题,补充画面的不足,给观众完整的视听体验。这样一来,声音画面结合之后,保证了整个纪录片的完整性。因此,解说词在科学纪录片中有特殊作用。

作为科学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符合科学。要求声画对位,严谨认真地对照科学事实进行旁白叙述。因为纪录片的制作者肯定对所记录的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非常了解,除了拍摄的内容,制作者还要交代清楚相关背景、人物。如果不交代清楚的话,会影响观众的理解和判断。

解说词需做到客观公正,带给受众艺术与美的同时也要符合主流价值观,确保导向正确,引导观众理性看待科学内容。

2.画面

画面要讲究艺术性。精良的画面不仅是为了吸引观众,也会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帮助观众消化、吸收知识。

以精美画面著称的纪录片《非洲》,豆瓣评分高达9.6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当然,画面的艺术性是功不可没的。高速摄像拍摄体现了扭曲的时间,以戏剧时空的形式呈现自然时空,从而让看似“稀松平常的大自然”分外精彩。

《萌宠成长记》是一部表现饲养宠物方法技巧和钻研宠物心理的科学教育片。宠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萌宠特别可爱,所以这个题材选得很好,镜头下活泼好动、憨态可掬的宠物非常吸引观众。人们被画面吸引,进而对宠物饲养方面的知识产生了兴趣。

还有一部关于转基因研究的纪录片《食物进化》,片子里讲到了某地香焦园的香蕉受到细菌感染,得了“香蕉枯萎病”,农民只能把香蕉树砍掉,整个种植园颗粒无收。创作者选取了当地一个种植香蕉家庭作为拍摄对象,通过大量的特写拍摄来表现主题。大量的细节非常传神,比如人物的一个眼神,看似十分随意的镜头却带给观众极强的感染力,将特定环境下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完全表现在观众面前。在镜头选取方面,利用长镜头表现生活场景,穿插在有关转基因的辩护和会议中间。看似无用,却暗含深意。最后农民的陈述配合画面特写,直击人心。这就是画面艺术性的体现。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不仅要让观众收获知识,更要让人在观看的同时享受到艺术的美感。在创作当中,要平衡好科学性和可观赏性的关系,尽量做到在不违背科学的前提下,使其充满可观赏性。基于科学纪录片具有对科学的严谨阐述要求,所以要尽可能地不掺杂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三、科学纪录片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随着科学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和影视符号语言的不断丰富,科学纪录片的数量越来越多。科学纪录片不再是枯燥乏味地给观众填鸭式灌输科学知识,已经更具备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其启发作用也比较明显,能够抛出观点引发观众进行独立思考。但国内科学纪录片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1.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

国内纪录片出现的时间比国外要晚一些,尤其是真正意义上音画合一的纪录片出现得要更晚。纪录片制作团队多是半路出家,专业团队少之又少。多半是影视剧制作者着手拍摄纪录片,其专业性不足,尤其是科学素养不足,没有对科学纪录片乃至整个纪录片进行充分的研究,就匆匆上马科学纪录片项目。

由于纪录片本身片种的特殊性,要求拍摄尽量同步,确保拍摄内容的真实。重在记录,要少进行场景摆拍。尤其科学纪录片要求更为严格。拍摄人员要充当好眼睛的角色,去记录科学实验过程,再原封不动地展示给观众。由于缺少专业性,一些纪录片制作团队弄不清到底孰轻孰重,用影视剧的手法拍摄科学纪录片,一味追求画面美,片面追求每一帧画面甚至光影在艺术上的尽善尽美,却忽略了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真实性。

如今,一些国内高校开始重视科学纪录片人才的培养。上海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科教纪录片”方向硕士课程,上影·上大科教片创作中心是与该课程配套的产学研基地,着力为上海培养一批科教片摄制人才。

2.拍摄手法单一

在《电视科普节目制作》中,谭树慰先生有这么一句话:“科普纪录片,画面比较具体,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画面比较单一,因而又是枯燥的。”但进入融媒体时代,我们不能因为拍摄的是纪录片,就只用单一手法拍摄,手段千篇一律。如果不懂得用视听语言去吸引受众,加上科学题材原本就缺少趣味性,那么科学纪录片就很难被老百姓接受。之所以我国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单一,是因为最早出现的科学技术类纪录片功能性和指向性很强,多是介绍农业或者工业技术知识,再加上当时拍摄技术不够完善,只能做到声音和画面统一,甚至有的时候只是配音加上各个画面的剪接,所以看起来比较枯燥。随着国外科学纪录片的引进,比如《荒野逃生》系列的热播,大家才进一步了解到,原来科学类型的纪录片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这更说明,增强创作的艺术性对于科学纪录片传播来说的重要性。

3.题材不够新颖

内容新颖的选题才能在第一时间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一方面,制作人员科学素养不足、专业性不够强,所以选题一般比较老旧。另一方面,制作方、出品方太过求稳,不敢触碰一些争议性较强的科学话题。

4.娱乐化严重,夸大纪录片故事性

严谨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属性,虽然我们可以对画面、配音、配乐、解说词等多个方面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但要注意把握度,过度娱乐化只会降低科学纪录片的严谨性。纪录片娱乐化的趋势从国外《发现之旅》的拍摄开始,慢慢蔓延。我们可以吸取国内外优秀纪录片的先进制作手法,但娱乐化制作手段要与我国国情和观众需求相契合,一味地模仿只会让人产生东施效颦的感觉。

科学纪录片之所以要有故事线、人物线,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明白导演要讲述的事情和纪录片要给大家呈现的科学知识。现在很多科学纪录片创作团队一味追求故事性,甚至没有故事也要编造故事。讲得神乎其神,忽略了最初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纪录片需要有故事线进行支撑,需要场景再现,甚至可以进行扮演。现在很多纪录片也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场景再现。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要把握好度,因为科学纪录片的宗旨就是传递科学知识,场景再现的前提是还原真实,绝对不是虚构或演绎。既然是反映科学,就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不能在真实上打折扣。科学纪录片只有在尊重科学真实性的前提下,场景再现和故事才有意义。

5.品质没得到充分保证

《2014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纪录片播出总量为7.58万小时,其中首播量为1.8万小时。与2013年相比,播出总量提升了5800小时,但首播量并未增加。纪录片播出时间大多被重播节目填充起来,且主要分布于垃圾时段。由此看来,仅仅数量扩大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繁荣,核心问题是质量提升。”因此,只有纪录片的品质得到了保证,才能带来持续的有效传播。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制作门槛偏低,许多纪录片爱好者纷纷加入纪录片的创作队伍,一些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也开辟了民间纪录片栏目。但是他们上传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多使用手机、DV等非专业设备拍摄,存在画质不清、画面抖动等问题。有些甚至利用浮夸的表现手法进行过度戏剧化处理,以吸引观众眼球,严重背离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国内市场对科学纪录片的功能和定位不够明晰,对融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变化缺乏思考,对科学纪录片科普性和艺术性审视不足。目前,传统媒体的发展势头明显弱于新媒体,电视媒体中科学纪录片占比小,收视状况持续低迷,这也制约了科学纪录片的发展。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纪录片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收看节目,在更好地满足大众收看需求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科学纪录片的收视率和传播力。

猜你喜欢

纪录片科学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科学拔牙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