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提升策略
2022-11-15孟祥伟
□孟祥伟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的记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增强行业竞争优势,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强化自身对各类新闻的敏感度。只有不断在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以创新的思维能力和极高的新闻敏感度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传统广电记者自身的新闻敏感性进行研究,对媒体记者与媒体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
一、提高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意义
新闻敏感性指的是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具有潜在新闻价值的社会事件及舆论观点的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说,新闻敏感性对广电媒体记者来说既是其职业素养,也是其在工作中赖以生存的资本。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地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能够在新事物还在萌芽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新闻敏感性的培养是以广电媒体记者自身文化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大量社会现象的观察、社会问题的思考为基础的。广电媒体记者只有做到在生活中见微知著,发现其他人忽略的事物才可称为具有敏感性的记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组整合,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客观的编写,才能以独特的视角采编出有价值的新闻。
广电媒体记者是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其对新闻的敏感度决定了有多少高价值的信息能通过其被群众了解、被社会关注,也决定着新闻事件后续的报道方向与传播形式。由此看来,广电媒体记者本身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能够对社会舆论起到引导作用。此外,随着社会热点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加,新闻记者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专业能力,而提升这些技能也可以帮助新闻记者更好地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使后期的新闻传播更加顺利。总而言之,新闻记者自身新闻敏感性的增强,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整构建社会信息传播体系的需要。
二、从新闻敏感性角度考虑,传统广电媒体记者职业能力需达到的要求
1.判断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对广电媒体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需要随时随地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并进行快速传播,而在这一过程中记者要想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应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的判断能力:
一是面对社会事件,记者要根据以往知识经验判断该事件中有没有能够引起大众关注、引发舆论热议的要素。二是记者要对某一事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进行判断与分析。三是记者要做到对新闻事件中非常态的一些要素进行重点分析。四是记者要对新媒体已经播报的新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判断,重新发现一些更有价值的隐藏信息,进行后续报道。
2.共情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不再像过去那样,受众只能通过热线电话与媒体进行交流。现阶段,直播平台大量涌现,受众可以在新闻播报过程中与主播实时互动或者通过留言评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记者更需要深入到新闻受众中去,与受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使自己制作的新闻更接地气。要想做到这一点,记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主动在挖掘新闻的过程中与群众进行交流,针对某一舆论热点话题与群众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
此外,随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增多,传统的广电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虽然有所下降,但其权威性仍在,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更需要充分发挥广电新闻舆论导向的作用,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公信力。同时,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新闻内容,适当加入评论,引发受众的共鸣。
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对内容制作要做到精益求精,对每一条新闻线索进行准确分析、判断,要研究受众心理,报道那些更符合他们口味的新闻内容,与新闻受众达成内心深处的共鸣,积极传播正确价值观。
3.采编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闻,记者需要根据自己媒体的定位,有针对性地对新闻内容进行采编。对广电新闻记者来说,为了保证自己的报道更具权威性,不能照搬照抄新闻通稿中的内容,仅仅做复制粘贴的动作。如今的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听听看看会议讲话、领导调研活动内容。广电媒体记者需要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进行大胆创新,抓住某一会议领导讲话的亮点,将其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真正能够通过新闻了解到这一信息对自己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帮助,这也是记者新闻敏感性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
因此,传统广电媒体记者需要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使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事实陈述的方式,要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更好地提升观众与广电新闻节目之间的黏度。传统广电媒体记者要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使自己创作的新闻能够在具备权威性的同时,为受众提供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还要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注重对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度解读,提升广电新闻报道的高度,能够让受众通过收听收看新闻获得启发,充分发挥广电新闻舆论引导的作用,提高广电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竞争的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记者需要具备的新闻敏感性
1.对政治的敏锐嗅觉
众所周知,时政新闻的内容大多为国家发布的最新政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等。因此媒体记者要拥有较强的政治敏锐度,能够及时通过发布的政策洞察国家相关领域的战略部署,然后对政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实时报道。还可以了解人民群众对政策的关注度和态度,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新闻媒体也需要进一步推动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掌握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阻点,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助力政府进行决策。
2.对新闻隐含价值的精准捕捉
媒体记者收集的信息内容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些看起来虽然小,但实际隐藏着巨大的价值。媒体记者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辨别、分析,精准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
3.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基础上。由于广播新闻传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在进行新闻的采集与编写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记者在进行新闻内容收集时,要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要站在中立的角度客观呈现事件中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因个人喜恶而歪曲事实或者断章取义。传统广电媒体记者要想保证新闻的质量,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也需要始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反映群众的心声,以正确的价值观书写出有深度、有内涵、有力量的新闻。
4.拥有求异思维
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很多时候得益于记者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它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也是对记者自身常规思维的突破。只有在生活中保持求异思维,才能对一些固有的观念、大家普遍认可的结论提出新的见解,而敢于对这些结论提出质疑和否定的过程,也是发现新观念的过程。
四、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记者提高新闻敏感性的策略
1.传统广电媒体记者要认识到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性
要想使广电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竞争力,传统广电媒体记者首先要认识到新闻敏感性对自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记者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在日常工作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不断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记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地培养自身新闻敏感性。
因此,传统广电媒体记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探究某一表面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善于从有限的信息中挖掘无限的价值,善于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合理编制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拓宽广电新闻传播的渠道、丰富广电新闻报道的形式、提升广电新闻报道的质量。
2.提高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
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大量新闻事件,如果记者缺乏发现细节的能力,就会错失有价值的信息。要在庞大的信息洪流中找到契合群众口味、能够引起群众共鸣的热点信息,就需要媒体记者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站在受众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懂得哪些信息是受众喜欢看的,在发现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后,对线索进行详细分析,选好报道的切入点,更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透过事件表象去研究深层次内容,让新闻报道更有深度,让受众能了解社会事件的真相,收获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完善媒体记者自身的知识体系
第一,媒体记者要不断学习新闻传播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对社会学、心理学等有所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自身对新闻的敏感性。现阶段,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媒体记者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类新闻事件。
第二,只有具备强大的知识体系,才能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借助自己的知识技能,使信息顺利传播。此外,随着越来越多新媒体的产生,受众口味越来越挑剔,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记者只有融会贯通地掌握各行各业的信息,对新闻信息以创新的角度展现,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由此可见,媒体记者需要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拓宽自身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新闻敏感度。
4.在实践中提升对新闻的敏感度
媒体记者在提升新闻敏感性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第一,媒体记者要深入到群众中,调动新闻敏感性,在探访的过程中发现热点信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论。
第二,广泛的社会实践能帮助媒体记者加深对新闻事件的感悟能力,加强对热点信息的筛选能力,从而实现对信息与数据的合理取舍,大大提升资讯制作效率,逐步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5.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多角度阐释能力
为了增强新闻敏感性,媒体记者需要不断提升对新闻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中国社科院网络新媒体研究室相关专家说,从微观上讲,大数据是以云计算为基础,是信息在物理空间的运动投射到数字空间的表现。从中观上说,大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它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性的力量,对于新闻传播来说也是这样。而从宏观上讲,实际上是认识论的一种提升。依据大数据,能够重新定位我们看待和认识世界的一种视角。
第一,媒体记者要依托智能化信息收集手段,采集社会新闻,通过分析媒体APP中的用户浏览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纳,预测可能会成为爆点的信息。由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将转型中的传媒业推向了风口浪尖,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抑或是门户网站,都在不断尝试利用大数据对新闻报道作全新的诠释。大数据应用在新闻领域,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数据新闻的数据样式。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的手段、科学的方法,为受众更加接近于真实、客观的新闻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第二,媒体记者要选取多个角度对新闻进行报道传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阐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敏感性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引导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也能够为记者提供新的新闻分析方法,拓展新闻传播路径的新思路。因此,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实践多锻炼、多思考,通过互联网平台多学习、多交流,做到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