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0年国产动画传播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2022-11-15郭子滇陈利霞郑海婷李菲静陈海琦
□郭子滇 陈利霞 郑海婷 李菲静 陈海琦
自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伊始,我国关于国产动画的研究从无到有,领域逐步拓宽。动画作为展示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对塑造民族形象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07-2020年我国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的研究进行统计与内容分析,了解国产动画传播的研究发展现状,弥补我国动画传播的计量学研究空缺;总结与分析已有的成果,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对推动我国国产动画发展有重要意义。
鉴于以往我国未有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发文量、期刊分布、热点演进、主题分类进行统计和研究,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国产动画研究的总体趋势与特点;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和主题类别;对国产动画研究的启示。
一、资料与方法
1.文献来源。本文统计分析的文献来源是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初始检索中,我们发现国产动画传播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新颖的领域,初始检索结果共有103条。文献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2020年。为纵观国产动画传播研究领域的全貌,我们不再剔除非核心期刊,不再节选特定起始年份,而是将所有文献纳入计量范围。
为最大范围检索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相关文献,我们以“国产动画”与“传播”为关键词,得到结果34条,以“国产动画”与“文化”为关键词,得到初始检索结果69条。合并重复条目,除去目录、会讯、征稿启事等无关条目,最终得到102条有效结果。
2.文献分析方法。使用内容分析法,我们统计梳理了102篇论文发文时间分布和高频关键词分布,分析研究发展趋势,追踪研究热点演进路径,厘清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
二、结果与分析
1.阶段性特征。纵观2007-2020年国内国产动画传播研究发展情况,具体可分为“缓慢起步、提升拓展、回落沉淀”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为2007-2012年,论文数量较少,总数在小幅波动中平稳发展。我们检索到的第一篇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的研究是《优秀国产动画对青少年的美学责任与文化传播》,出现在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后一年。
该研究提议运用国产动画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此时“文化传播”作为关键词出现在期刊文献中,但我们注意到,当时的传播对象是国内青少年,而不是海外观众。尽管如此,发布在中文核心期刊的《优秀国产动画对青少年的美学责任与文化传播》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中确认了中国动画的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动画被视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被视为文化传播的手段,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后续增长。
2009年,王启超提出,动画产业能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且在国家软实力输出上有重大意义。在产业这一部分,王启超通过介绍日本成熟的动画产业链让人们看到了动画背后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提出“本土化和国际化双重发展”的思路,确认“动画中不乏民俗文化”,“受众要多元发展”,可谓预见了未来十年动画传播发展之核心,为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②第二阶段为2013-2018年,国产动画传播的发文量进入上升期,不再出现零发文量的时期。我们察觉到,2012年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展“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举办“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项目投资推介活动”等,加上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推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9条措施》共同带来了学术界的精彩纷呈。此时研究领域逐步开拓,视角更加深入。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滋养文艺创作”,更直接提出“加强对动画片的扶持”。同时期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研究的发文量登上顶峰,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28篇,这一阶段国产动画发行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同样是在这一阶段,《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全国院线上映,可见政策风向对社会各界的重要影响。
优质作品此时打开国门,进入国际市场,跨文化交际被学者热烈探讨:第一,关于中国文化形象在交织的动画传播中较为模糊的问题。学者们呼吁应增强国产动画中的中国文化认同,塑造具有辨识度的中国动画形象,不应一味借鉴海外作品,反而失去中国文化底色。第二,关于传统文化与动画结合度不足的问题。随着国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学者呼吁社会应深刻思考如何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今的动画中,让动画更好地成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第三,关于国内动画产业发展问题。如何在艺术与商品中找到平衡点,在促进国产动画商业化发展时不忘平衡动画中的美学需求,也是国内动画行业亟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③第三阶段为2019-2020年,国产动画传播研究在高位发展后出现回落,年度发文量最低减至13篇。“国产动画电影”“民间文化”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热点。学者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创新与重构,尤其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创作给予较多关注。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中国经典文学的改编与再创造、传统文化重构及传统美学的表达等给动画电影带来绵绵不断的“源头活水”。
我们注意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成为主要研究对象,且研究更加细致,聚焦更加清楚,如涉及配音与字幕、产业转型和优化等方面。相比于第一阶段,国产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已成研究热点。
由上可知,国产动画传播研究的稳行、提升、回落与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密不可分。其间,受到大力支持的动画产业产出优秀的电影作品,进一步推动国产动画的研究。
2.期刊分布。2007-2020年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分布于60种期刊,其中1种核心期刊的发文量在10篇以上,共计12篇,占论文总量的11.76%,说明研究在较为广泛的期刊分布中还未形成相对集中的期刊群。
这60种期刊中,19种为科学类期刊、16种为艺术类期刊、14种为传媒类期刊、6种为经济类期刊、3种为人文类期刊、2种为建筑设计类期刊,反映出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研究受到科学界、艺术界、传媒界以及经济学界的共同重视,其研究属性、内容和方法兼具多种学科相互融合的特色。
检索结果102篇中,40篇来自中文核心期刊,占比38.46%,62篇来自非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的发文量共12篇,占11.54%。这表明国产动画传播研究的高质量成果较少,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3.研究热点。论文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凝练与概括,词频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关键词出现次数以及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来判别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某领域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可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避免重复,剔除“传播”和“国产动画”两个主题检索词,合并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如“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发现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过程具有鲜明特点。
①2007-2012年,高频关键词为“传统文化(含民俗文化)、跨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动画电影、剧场动画。说明在起步阶段,我国已经注意到国产动画有着向世界阐释中华文化的意义,更注意到动画是承载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此时研究的主要题材是电影形式的动画、剧场版的动画。
②2013-2018年,高频关键词大大增多,反映出这一阶段国产动画传播研究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动画电影”超过“传统文化”,飙升为最高频次的关键词。研究内容方面,学者们重视国产动画的美学价值和剧本创作;研究广度方面,学者们留心国产动画的经济效益和海外传播。《大鱼海棠》成为高频词,体现我国研究与院线动态密切相关,优秀作品的出现联动着国产动画传播研究的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对《大闹天宫》等老作品的研究频次也在升高,说明院线票房较大程度上影响学术研究。同时,伴随着优秀国产动漫作品的出世和闻名,国产动画为更广泛的年龄段观众以及海外观众所知,引发了对“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等问题的关注,拓展了国产动画研究的视野和角度。
“民族性”“美学”“现代化”“再创造”“动画产业”等高频关键词首次出现,说明国产动画作为一个产业以及艺术形态的崭新身份得到我国学者的认同。
③2019-2020年,研究热点更加集中,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国产动画视为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打造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稳坐高频词前列,而作为电影名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位列前三,展现出院线电影对学术研究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作用。“字幕翻译”“文化符号”“民族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国产动画传播研究关键词。
我们注意到,在回归沉淀阶段,我国学者不再将国产动画的文化功能局限于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对国内市场的销售,而是进一步提升了全球视野的高度;不再局限于宣传社会道德,而是提升到了展现民族精神的高度。
4.研究主题。为进一步呈现研究主线和全貌,我们聚焦102篇期刊论文,结合高频关键词和论文内容,将国产动画传播研究归纳为9类主题:
①文化重构与创新。在创新方面,学者们就国产动画如何基于民间文化进行再创作和创新,如何利用现有民间文化资源和更好地面向全球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如何提高动画剧本创作能力来推动国产动画电影向更高层次发展,如何对中国经典文学的改编与再创造及其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也有学者通过分析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来探索国产动画电影如何与时俱进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创新和传播的具体策略。在文化重构方面,学者们就国产动画电影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构以及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怎样的二次元重构,如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基模化”重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有学者分析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文化重构的方式,以及国产动画电影以现代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
②国产动画美学特征。国产动画美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受众审美心理为出发点,借鉴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特点,具有民族价值取向。不同学者通过美学角度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评析,阐述了其场景、角色、音乐等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元素或中国风元素,提出了以传统艺术精神为立足点对动画进行传统美学的精神表达,展现诗意的东方意蕴与具有传统美学精神的中国风情。而世界性的视觉文化使得审美转向,国产动画制作有对美日动画审美习惯的迎合倾向,暴露艺术与商业的矛盾。
在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动画中,具有中式美学特征的动画英雄对传统美学有传承和发扬的作用。同时,在新时代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配合当下的时代审美,呈现新的美学特征。
③跨文化传播。国产动画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立足点,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以中国风的艺术特色,作为中国国产动画传播的突破口。
作为一种并不陌生的影视作品类型,动画电影在文化传播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网络的助力下,各国的动画作品带来的“身份焦虑”也逐渐显现,我国文化在动画中呈现的形象模糊,清晰国产动画中的视觉形象对建构文化认同有着重要作用。
从“量”到“质”的提升,既是当下国产动漫产业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动漫向外传播的必由之路。声音也是动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将传统民乐与西方管弦乐等结合,建构独特中国式动画世界。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们也有必要对本土剧场动画成功案例与国外动漫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国产动画的符号化发展。
④产业发展角度的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学者们通过国产动画消费传播渠道分析动画产业消费传播的情况和问题,研究了国产动画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的动向并提出了国产动画电影的营销策略。
⑤消费者受众角度的研究。通过研究探析出面向国外观众的国产动画的制作方法以及扩大国内受众范围的方法。另外,学者们从国产动画消费的传播渠道分析了动画产业消费传播的情况和问题,并在不同层面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国产动画的受众心理机制。
⑥与具体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研究。随着国产动画美学水平的提高,内容更加饱满,敏感的学者们注意到动画作品是民族文化的一扇窗。不断有敏锐的学者从国产动画中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张胜珍通过分析《夹子救鹿》和《九色鹿》,提取出其中的慈悲观,对贪婪的严厉批判以及色空不二的东方哲学。
⑦多元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在势不可当的全球化与不可抛弃的本土化之间寻找平衡,呈现多元文化的形态。
同时,学者探讨了如何在多元文化空间中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并提出中国不能固守传统动画电影发展的理念和路径,而应在多元文化语境处理好商品与艺术、民族化与全球化、受众定位等问题。
⑧青少年教育。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不断提升,如何将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当今的动画片中,是社会应思考的重大问题,优秀国产动画片在规范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与教育功能。因此从传播效果出发,国产动画形象应该恰当处理“娱乐与导向”“时代与民族”“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⑨字幕翻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纷纷登陆海外市场,分析海外观众评论可以发现,三部影片字幕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深谙中华与海外国家文化并熟练掌握翻译技巧的翻译队伍,才能使我国优秀的经典动画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我国国产动画传播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
1.总体研究数量较少,空白较多。对国产动画“点到为止”的研究看似响应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自信的号召,实际上却不能真正满足受众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强烈需求。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的文献综述类研究、对传播方法和营销方法的测评类研究、相关文件政策的解读仍存在大片的空白,很多有价值的话题无人问津。若期待国产动画在全球化发展潮流下能充分发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作用,展现出十足的竞争力,还需要更多学者的倾力支持。
2.核心期刊占比小,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国内研究38.46%来自中文核心期刊,11.54%来自CSSCI期刊,高质量成果仍然较少。
3.研究领域分散,聚焦不足。对国产动画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集中的期刊群,已有研究的关键词分散,大多低频。而低频关键词中不乏有“跨屏传播”“超级IP”“营销策略”“剧本改编”等亮眼夺目者,值得持续和深入地研究。关于国产动画研究仍有很多空白值得填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待触碰。
4.对翻译、营销、原创IP的研究话题应予以更多重视。将国产动画与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已成规模,而如何将动画中负载中国文化的对话翻译为其他语言、如何优化国产动画的技术和叙事、如何更大限度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仍值得思考。关于“翻译”“营销”“IP”的关键词频次极低,人们对国产动画传播的探究停留在理论和憧憬阶段,而对实际层面的改进却较少涉足。如何真正为国产动画带来美誉和与之相匹配的品质值得更多实际层面的思考和研究。
四、结论与启示
1.研究总体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研究热度受政策和政府指导意见的影响。从发文量变化可知,国产动画研究历程中几次重大的发文量增长都受到国务院办公厅、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方针性文件的积极影响。发文量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升,研究内容深度和广度长足进步。
2.研究视角全球化,对国产动画的定位突破“国内传播”和“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局限,上升到“国际传播”和“文化载体”的议题。学者对国产动画的讨论起初围绕教育与盈利,而在我国顺应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国产动画的跨文化传播改变学者对其的定义,进而将其视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文化传播的载体以及美学呈现的平台。
3.研究对象具体化,从笼统的动画产业或产品,细化到具体作品的内容及手法。第一阶段的研究聚焦动画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以及国产动画的产业模式;第二阶段涌现出具体分析某一部国产动画片的研究,海报宣发、美学技巧、剧本创作、字幕翻译等方面的研究从无到有。我国学者对国产动画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细化趋势,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4.研究领域多元化,与美学、跨文化交际、翻译学、传播学、市场营销相结合。国产动画的顺利传播涉及作品本身的质量、艺术价值、字幕翻译、宣发管理等,需要各界学者多方位的研究。关于国产动画传播的研究自中国动画课题小组伊始,不仅得到了艺术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的关注,也吸引大量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跨领域研究,研究广度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