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与新闻传播机制创新

2022-11-15丁添霞

记者摇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形式受众时代

□丁添霞

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的传播界限,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便捷、高效,无疑是对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突破。在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行业来说,如何顺应发展趋势、科学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信息传播的质量,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一、新媒体的涵义

新媒体的实质是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以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内容多元性、互动性等为特征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接收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材料,而是通过网络等途径自发获取,从而有效解决了信息传播滞后、途径单一等弊端。

二、新媒体的优越性

1.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在表现形式上,相较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具有形式上的丰富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新媒体还能够实现音效上的立体感,优化受众的体验;利用新媒体技术还能够将本不存在的事物“可视化”,即实现对虚拟技术的应用。如在近些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不少吉祥物以虚拟的方式出镜与观众互动。

2.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播空间的限制。无论地理距离有多远,各地的信息资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汇总,从而方便了用户对所需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新媒体突破了信息传递时间上的滞后性。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了解最新热点,从而实现了信息获取的时效性。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1.时效性强。从传统媒介的角度来说,过去的报纸等纸质资料有印刷、寄送等时间成本,广播、电视等也少有直播的形式。因此,当人们获取到信息时,可能距事发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新闻信息的价值也随之削弱。而新媒体的特质之一便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人们只需连接网络,便可即时获取各种资讯,了解各方面的实时动向。这既实现了信息的高效率传播,彰显了在硬件上的进步,又是对观众的期待心理的满足,体现了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关怀。

2.互动性强。过去,受众大多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缺乏发声的机会。这样的新闻传播模式无法使用户感受到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获取新闻的积极性下降,进而不利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这里的互动性指的是新闻不再只是向受众单方面输出信息,受众也可以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3.形式多样化。这里的形式多样化一方面指的是新闻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指的是媒介平台选择的多样化。

在传统模式中,信息的呈现形式可能只限于文字、静态的图片、语音广播等,且通常情况下各类形式不能实现有效结合。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除了通过文字、图片外,还能以动图、有声文字、录播、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视频也不一定是对实景的录制,也可能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新闻传播者通过各类平台发布形式多样化的新闻供用户选择。面对丰富的新闻传播形式,受众认知新闻的积极性将显著提高。

四、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机制创新的探究

1.完善新媒体的数据功能。新媒体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访问全球数据库,因而能够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因此,若希望提升新闻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完善新媒体的数据功能是重要途径之一。

2.实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因此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业来说,逐渐实现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发展的空间。

新媒体技术虽然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种类与内容,缩短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时间,但对于用户来说,随之而来的还有信息过载的弊端。用户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很难对有效信息实现快速定位,进而增加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这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初衷背道而驰。

3.开发利用自媒体功能。自媒体俨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群众常以短视频等方式记录生活片段,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新闻传播也同样可以利用这种大众潮流实现创新发展。例如,在每日的《新闻联播》之后,央视新闻常通过社交平台推出“主播说联播”的短视频,反响不错,社会效果极佳。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人员的角度来说,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无疑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及管理力度。一方面,通过定期培训,使从业人员充分熟悉并掌握新媒体的运作方式,进而熟练地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另一方面,媒体单位应给予工作人员充分的创新空间,如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途径增强员工的创新热情,推动新闻传播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语

本文对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探索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机制的创新途径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以实现对新媒体的合理、充分运用。

猜你喜欢

形式受众时代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