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轮匝肌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2022-11-15唐娜姜小涵唐乐微李艳向圣锦

关键词:面神经痉挛针刺

唐娜 姜小涵 唐乐微 李艳 向圣锦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 325027

面肌痉挛为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抽搐,常伴疼痛症状,多于成年后发病,以单侧发病多见,主要表现为面肌发作性不自主抽动,病程迁延,有时可导致睑裂变小、嘴角歪斜,很难自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激动、受关注、紧张等可使抽搐加重,严重时甚至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耳鸣致听力损伤等情况。喝酒、抚摸面部皮肤、心情放松等可减轻该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表示,偏侧面肌痉挛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以中老年多发,主要分布于50~60岁人群,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面肌痉挛病程相对较长,短期症状间断性发作,长期发展为持续发作,很难自愈,虽不危及生命,但临床症状显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因此偏侧面肌痉挛应引起更多重视。本研究采用平行直刺眼轮匝肌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象与方法

1.1.象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统编教材《神经病学》及2012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于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①中年以后发病,女性多见;②抽搐初多自眼轮匝肌始,可扩散至面颊肌、口轮匝肌乃至颈阔肌;③紧张、疲惫、激动后加重,入睡时休止,不能自行控制;④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或只有轻度面瘫,如癫痫小发作、功能性睑痉挛、Meige综合征等;⑤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纳入标准:①受试者必须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5~70 岁;③首次发病,单侧发病;④面神经血管成像未见明显血管压迫神经;⑤Cohen痉挛强度分级为Ⅰ~Ⅳ级;⑥Cohen痉挛频率分级为Ⅰ~Ⅳ级;⑦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双侧面肌痉挛者;②癫痫、精神性面肌痉挛者;③患有习惯性抽动症者;④舞蹈病、Meige综合征患者;⑤经颅脑CT、MRI检查有其他神经病学疾病者;⑥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者,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⑦认知功能障碍者;⑧孕期及哺乳期妇女;⑨不能完成基本疗程,依从性欠佳者(即不能坚持治疗);⑩针刺穴位后或穴位周围皮肤有感染、晕针者。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诊断为面肌痉挛且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60 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疗方法

治疗组:平行直刺眼轮匝肌,同时配合针刺风池、百会、攒竹、丝竹空、太阳、颊车、合谷等穴位,针刺采用规格为0.25 mm×25 mm(针体直径×针体长度)的一次性毫针,在眼轮匝肌部位呈水平方向平行刺入,间距0.1~0.2 cm,视痉挛范围不同可以针刺2~3排,每排1~2针,因眼睑血管丰富,施针时应手法轻快,尽量避开上下眼睑血管弓,以免引起皮下血肿,其余眼周穴行普通毫针浅刺,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

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0.1 g/次,3 次/d;口服甲钴胺胶囊(乐亢)0.5 mg/次,3次/d;口服银杏叶胶囊0.25 g/次,3次/d。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

1.3.察指标

参照Albert和Kim制定的痉挛强度分级标准: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轻度痉挛;Ⅱ级,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Ⅲ级,明显颤动并附带有轻度功能障碍出现;Ⅳ级,重度痉挛和和功能障碍。

面肌痉挛频率分级标准:0 级,面部各部位无痉挛;Ⅰ级,刺激诱发中度痉挛;Ⅱ级,痉挛发作≤1次/h;Ⅲ级,痉挛发作>1次/h且≤10次/h;Ⅳ级,痉挛发作>10次/h。

1.4.效评定标准

参照2012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痊愈:患侧的面部无自主的抽动和牵拉,且随访3 个月没有出现复发;②显效:治疗后痉挛缓解,眼轮匝肌及面肌较少抽动出现,或痉挛强度及频度分级均有下降2 级以上,即从原来的Ⅱ~Ⅳ级降至Ⅰ~Ⅱ级;③有效:眼轮匝肌及其面肌抽动次数和(或)强度对比治疗前有所改善,或抽动时不会引起局部容貌改变,CohenAlbert频率及强度分级均下降1级,即从Ⅳ级降为Ⅲ级;④无效:各种治疗对各级患者都无法阻止,治疗前后分级不改变。

1.5.计学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如病程、年龄的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不符合如痉挛强度及频率的组间比较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性别、病位、疗效分析用卡方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果

2.1.般资料

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为(52.4±11.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75±2.69)年;患者病位在左侧的19例,右侧11例。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为(54.8±9.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81±2.08)年;患者病位在左侧的16例,右侧1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0.07,

P

=0.787;

t

=-0.88,

P

=0.382;

t

=-0.81,

P

=0.417;

χ

=0.62,

P

=0.432)。

2.2.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及频率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面肌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主要集中在Ⅱ~Ⅲ级,2组患者均仅有少部分患者为Ⅰ级或Ⅳ级,2 组均无0 级。2 组患者治疗前在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0.96,

P

=0.338)。经过眼轮匝肌平行针刺法治疗或药物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面肌痉挛分级程度均有一定的下降,部分患者由Ⅲ~Ⅳ级降至Ⅰ~Ⅱ级,并且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面肌痉挛的完全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2.67,

P

=0.008;

Z

=-2.45,

P

=0.014);对照组虽然面肌痉挛强度有一定的下降,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1.15,

P

=0.250;

Z

=-1.32,

P

=0.185)。见表1。


2.3.组患者治疗后痉挛强度及频率比较分析

经过眼轮匝肌平行针刺法治疗或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

=-2.04,

P

=0.042;

Z

=-1.99,

P

=0.047),见表2。


2.4.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之后,患者面肌痉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2 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11.81,

P

=0.008)。

2.5.访情况

治疗后随访3 个月,治疗组30 例患者中,有1例复发;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治疗组中复发率为3%,对照组复发率20%,二者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χ

=4.04,

P

=0.04)

3.论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等症状。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现代医学对于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大多推崇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传导短路的“神经血管压迫”机制,即面神经颅内段受到血管压迫,超过80%的血管压迫面神经部位为面神经出脑干区,面肌痉挛也可能由面神经颅内段其他部位受到血管压迫导致。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显示面神经受压达2/3,常由动脉、静脉的异常压迫为主,主要为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其次为小脑后下动脉,再次为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动脉发自于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位置较高,走行最为恒定。而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相对变异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异位压迫到面神经。另外,迷路上动脉及其他变异的大动脉如椎动脉、幕底动脉亦可能压迫面神经形成压迫或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偏侧面肌痉挛。血管压迫可能成为面神经通路上的病理刺激,而长期刺激将导致神经髓鞘变性,神经轴突间动作电流发生短路,从而引起痉挛发生。当压迫消除后,症状也随之改善。但也有研究表明少数患者症状的改善与血管减压程度无关。面肌痉挛多位于一侧,由于大多数面肌痉挛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眼轮匝肌痉挛,逐渐扩大至半侧面部,故首诊科室主要为眼科。

本病属中医眼科的“筋惕肉瞤”范畴,诱发因素包括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疲劳、自主运动等。入睡后抽搐停止。病久可伴有神经衰弱症状。其进展较缓,西医的疗效不够理想。首先,西药具有许多不良反应;其次,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仅可以短暂性地缓解症状,且易复发,需长期定期注射,手术治疗主要是微血管减压术,但对术者以及手术视野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多,易造成其他部位损伤且复发率高。中医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疗效显著、易被接受等优点。如果患者异常肌电反应阳性或者面神经血管成像显示面神经存在接触的血管,甚至显示面神经的压迫程度,那么针灸对此类患者效果欠佳,故本研究所选均为发病时间较短且症状主要以眼轮匝肌痉挛为主伴偏侧面肌痉挛且面神经血管成像未见明显血管压迫患者。

针灸作为一种保守疗法,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故本研究中的取穴主要以眼周穴位为主,取穴位的近治作用为主,眼轮匝肌痉挛选择攒竹、瞳子髎、鱼腰等穴位以及眼轮匝肌平行直刺;面颊、口角肌痉挛取颧髎、颊车、翳风、地仓、迎香等穴位。本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患侧面神经受到刺激引起,面部诸多的穴位下有面神经通过。有研究表明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可在针刺处形成人体生物电流,通过神经传导刺激后位神经丛,进而实现对脑电、周围神经电生理活动的调节。针灸能够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面部血液循环,消除了某些刺激源(如炎症等)的影响,针刺信号与某些异常传入信号的耦合,降低了异常信号的传入,消除了面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使面肌痉挛状态得以缓解乃至消除,针灸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后改善了被压迫的面神经局部微循环,调节了面神经的异常电活动,降低面神经异常兴奋,减少异常传导,促进面神经正常传导的恢复,发挥治疗作用,尽可能实现对疾病的根治。本法针刺可以舒筋通络,熄风止痉,调和气血,从而达到缓解和消除痉挛,调整患者气血阴阳的目的。

对于偏侧面肌痉挛的传统针刺取穴大多都是以面部穴位为主,由于病位常在眼轮匝肌处,该处穴位少,且靠近眶缘,传统针刺多为垂直或斜刺进针,易造成眶内出血,且针刺范围小,治疗效果欠佳。平行直刺法是我们根据眼轮匝肌的解剖学特点创新的中西医结合选穴的一种针刺方法,该疗法的原理与传统针刺中的毫针排刺法类似,依据眼轮匝肌环形分布在眼睑周围的解剖学特点,在眼轮匝肌部位根据肌肉的分布特点在肌肉起止点或顺着肌肉分布方向连续平行密集针刺,能够达到深度深,刺激量大,针感强的效果。从神经角度方面来看,面神经呈放射状发出各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面肌,支配各自区域的表情肌,其中的颞支及颧支分布于眼轮匝肌中;同时,眼周及面部穴位如迎香、地仓、颊车等分布于面肌中的颧支、颊支神经中,按照神经肌肉的扇形分布在患侧面部,尤其是眼轮匝肌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的针刺,可有效促进患侧面神经的传导功能的恢复,针对性地增强对面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刺激强度,改善患侧面部肌肉的活动。这种方法优势在于一针能够达到刺激更多的肌肉及神经的效果,留针方便且患者疼痛感减轻、安全性更高,疏通经络及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更强,使痉挛部位周围神经肌肉功能得以恢复,有更佳的治疗效果。这种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的选穴和进针方法,在治疗面部肌肉瞤动时疗效往往优于传统选穴和针刺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实现对患者面部痉挛的缓解,促进面神经机能恢复,可减少眼睑、面部痉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在针刺治疗的同时,患者的密切配合也是极为关键的。应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戒烟、戒酒,注意清淡的饮食;同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精神紧张和急躁,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这些都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

利益冲突申明

本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唐娜:收集数据;参与选题、设计及资料的分析和解释;撰写论文;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姜小涵、唐乐微、李艳:参与病例收集,治疗操作及数据分析。向圣锦:参与选题、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猜你喜欢

面神经痉挛针刺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单纯性中耳畸形多平面重建CT检查和手术结果比较
肌电图监测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面瘫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