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022-11-14李尚强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平行四边形

李尚强

小组合作学习融入课堂这一做法许多国家都有采用,是一个完善自主创新的教学方法。因其成效明显,被大家称为近十几年最成功的改革。世界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主要方式和名字各不相同的表达形式。如欧洲国家叫“合作学习”,苏联叫“合作教育学”。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分组,强化学生之间互动

现阶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它把教学的主动地位交给了学生手上,但与此同时也让教师从演讲台上走出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因此,教师更需科学有效的配制小组学习,充足掌握学生的各层面能力进而开展科学分配,那样做的根本原因取决于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学习到大量的数学知识,更充足的展现个人能力,进而做到优者更优质,最强者推动弱小的局势,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光发热。在这个基本上,学生在小组协作时要有科学确立的职责分工,例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操作者等,那样可以更为合理的提高小组学习的高效率,保证高效率和准确率相对高度统一。实际上,组内的学生成员分配也是可以按时调整的,可以设定考核指标,按时拆换每一个人的工作中分配,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例如,在讲授《认识钟表》时,老师可以先把学生分类,把小组组员分成“学生”“记录员”“裁判”等,学生在沟通时也更非常容易达到目标。

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我们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并让学生能在小组协作中激发起个人的能力以及对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综合提升小学生的能力。同时,小组协作还能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所长,增强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所在是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老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们寻找在教室里什么物体是属于长方体,然后让他们开展探究回答:认真观察一下长方体,可以获得什么结果。然后学生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也得出了结果:长方体有6个面,每一个面全是长方型,长方体的相匹配面尺寸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等。最终老师要依据学生的汇总开展评价,并给与他们相对应的指导激励。那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很快察觉学习上的漏洞,进行更正。再者,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讨论、展现自我的时间,在展现的同时激励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布鲁纳强调:“问题是认知能力活动的诱因,是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可以看得出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导性,而不应该有老师去主导学生的学习,那样没法塑造学生的独立思维,老师具有的仅仅正确引导功效。那样对老师的要求就越来越多了,最先在设计问题层面,不适合欠缺趣味性也不适合过度繁杂让学生知难而退。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学生可以根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去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有相同之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呢?其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什么关系呢?随后学生可以携带这个问题去有效地沟通与合作,并依据具体的方式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最后发现它可以变成长方形。随后,学生就能快速地计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因此,依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以非传统方式来探索出结论,更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钻研能力,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更好地发展。

四、有效引导,助力高效合作学习

教师要科学规范小组,从人员分派、分配任务、课堂教学呈现等各个领域下手,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小组的作用充分发挥到完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圆柱与圆锥》时,教师最开始要求学生掌握“圆锥与圆柱”的有关概念,其次,把学生划分成好几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分别归纳圆柱与圆锥的特点,归纳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分组讨论时,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圆锥与圆柱模型,让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查看圆柱与圆柱的特性。最后,依据开展核查、计算、认证等步骤来发现二者内在联系。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对数学题分析方向的正确性,也可以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树立,使小组合作更加紧密。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平行四边形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