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以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11-14刘振峰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圆柱体探究性长方体

刘振峰

现今的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是从“教”转向“学”,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探究性学习,它能很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性学习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以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探究性学习活动,让他们体验生活,从而产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渴望。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与学生一起经历探究性学习活动。我先把一个长方体各个面展开,拼成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再与学生探究交流:“这个组合的平面图形老师是怎么得到的?”这时,学生很容易知道是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展开,转换成平面图形,且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总和,从而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在活动后学生知道学习相似的知识可以转换思维,把新知识转换成相关的旧知识,再借助旧知学习新知,这样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形成了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及可行的方法,使他们体验到探究性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结构模型,从而更好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如何利用所学过的哪些知识求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初探、触摸感受再到展开圆柱体的表面等一系列的操作后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主要由一个侧面积加两个相等的底面积组成的。并通过进一步探究,理解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一个长方形的面,它的一边是底面圆形的周长(可动手操作,重新把侧面圈起来后再展开),另一边是圆柱体的高;底面是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形的面积,所以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1个侧面积加2个底面积。通过探究性学习,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知识结构模型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来了。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学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如在教学利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个规则的透明容器和一个土豆、一些水等。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利用他们自己手上已有的工具去测量出这个不规则土豆的体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明白:由于土豆是不规则的,不能用长方体等图形的体积公式直接求出它的体积。因此,他们只好另寻途径。这时他们想到可以借助手上的工具,把不规则变成规则,慢慢地,有学生终于明白可以利用在规则的容器里装一定量的水,做好数据记录,再把土豆放入水里,完全浸过它,看水面高度上升了多少,通过求出这部分水的体积便可以土豆的体积。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将探究性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在激发学生应用潜能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我在学生学习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设计了一个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现在要为教室铺上边长为80厘米的方砖,至少需要几块?”這时学生既要去量出课室的长与宽,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课室的实际面积,又要求出每块方砖的面积,还要注意两个单位不同时如何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并用除法求出需要方砖的数量。在活动中学生们的应用潜能被激发,发展了创造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思维,并对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学以致用”。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但这种方法是开放性的,更可结合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进行。如:上网查找学习相关的资料,了解知识运用的途径、方法等;也可结合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视频)等进行。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圆柱体探究性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找出圆柱体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