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2-11-14张莉涓
张莉涓
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冰雪产业均衡发展,国家提出“三亿人上冰雪”“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等冰雪产业发展战略,四川省依托地方的“暖雪”优势,发布系列冰雪运动政策,提出“带动350万人参加冰雪”,“建设白色冰雪运动产业带”,冰雪运动在四川迎来发展新篇章。
根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四川省已有的13家滑雪场均紧邻旅游景区,同时,四川参加冰雪旅游的人次均全国第六,冰雪旅游在四川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冰雪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已成为四川冰雪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针对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解析,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四川省“十四五”时期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助力四川打造南国冰雪旅游目的地。
1 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融合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马健(2002)、聂子龙(2003)、李美云(2005)、何建民(2011)、涂静(2017)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动态过程。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具有资产通用性的相关产业的创新,杨强(2016)、李在军(2021)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有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企业融合、市场融合四个层面,最后以新业态的形式实现产业间的交叉和渗透。
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相互融合发展的条件。首先两者存在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是二者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均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基础条件;最后,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冰雪资源为核心,为二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随着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的深入,“冰雪+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冰雪旅游新业态渐成体系。因此,本文所指的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以滑雪资源为核心吸引物,以旅游为载体,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通过产业间交叉、渗透、融合等方式,形成冰雪旅游新业态的过程。
2 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不同学者针对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提出不同的见解。杨强(2013)认为资产通用性是产业融合的內在机理,企业竞争是驱动力,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孟茂倩(2017)认为市场需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追逐高额利润是源动力,企业间的竞合行为是重要动力。笔者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认为四川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分为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技术驱动三个方面。
2.1 政策导向推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部门出台的冰雪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对推动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2017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7〕72号),提出打造南国冰雪运动目的地;2017年10月四川省体育局发布《四川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积极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一批融滑雪、攀冰、登山、徒步、露营等多种健身休闲运动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度假区或度假地;2020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0〕50号),提出要加快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白色冰雪运动产业带。2021年11月四川省体育局发布的《四川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成都西岭雪山、阿坝九鼎山等滑雪场的运动休闲服务水平,配套建设滑雪学校,打造高品质滑雪运动度假目的地。四川省冰雪产业相关政策的发布,为其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导向,推动了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
2.2 市场需求拉动
冰雪产业和旅游产业均属于以需求为导向的生活性服务业,市场消费需求转型升级为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伴随着“三亿人上冰雪”等国家冰雪战略的持续推进,人们的冰雪消费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单一的滑雪项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在滑雪之余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复合型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游客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对休闲度假体验游的消费需求愈发旺盛。而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恰好满足了消费者休闲、体验的多样化需求。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西岭雪山整合冰雪、温泉等相关旅游资源,探索以冰雪运动为核心,打造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温泉等复合型的冰雪旅游目的地;毕棚沟将滑雪场建在毕棚沟景区内,使消费者在滑雪过程中既能一览毕棚沟的原始森林、冰川湖泊、高山草甸等奇观异景,又能体验到独特的藏羌风情,打造冰雪;九鼎山太子岭滑雪场将冰雪与徒步、摄影等项目结合起来,打造“冰雪+运动”旅游目的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参加冰雪旅游的人群将不断增多,而多元化的消费市场需求也刺激了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2.3 技术创新驱动
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快速融合发展。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四川冰雪旅游产业,如西岭雪山通过5G技术进行视频直播,让消费者实时观看雪山状况;成都融创雪世界(室内)通过科技手段营造真冰真雪,打造四季恒温的世界级冰雪乐园;成都尖锋旱雪滑雪场设置“金针菇旱雪毯”及“麦秆式”气垫,打造金针菇旱雪滑雪场及滑雪大跳台,建成四季滑雪场。四川省各大滑雪场也充分借助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与携程、美团、去哪儿旅游等线上平台合作,实现消费者线上购票,线下体验。
3 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不足
3.1 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四川省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一方面,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政府在投入机制、场地设施、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四川省冰雪运动政策在上述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小,相关扶持制度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滑雪属于高危性体育项目,四川省各大滑雪場因缺乏专业性的体育服务组织机构,管理与服务方式较为粗放式,滑雪安全保障措施不足,亟需政府健全滑雪场监管制度。
3.2 冰雪场地设施不足
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冰雪场地设施设备,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四川省现有的冰雪场地设施设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的不足。从数量上看,截至目前四川省的冰雪场地设施存量仅为13家,与北京20家、河北65家、黑龙江94家、吉林40家、辽宁37家等地区相比,在数量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质量上看,由于四川大部分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然积雪较薄,雪期较短,人工造雪质量较差成本较高,且部分雪场由于海拔较高,造成部分游客出现一定的高原反应,消费者体验感较差。
3.3 融合产品质量不高
产品是产业融合程度和融合水平的直接反映,四川省冰雪旅游产品与社会公众需求之间存在供给偏差,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四川省川西、秦巴山区冰雪资源较为丰富,有着西岭雪山、九鼎山、鹧鸪山等滑雪场,且这些滑雪场距离大城市较远,交通可进入性较差,冰雪旅游的产品较为单一,主要为滑雪、戏雪等相关产品,且滑雪道等级设置较为单一,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大多以滑雪运动体验为主,休闲度假型冰雪旅游项目较少,四季冰雪旅游产品尚未形成体系,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滑雪体验需求。另一方面,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自主品牌赛事知名度不高,如“中国(四川)南国冰雪节”“四川省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等赛事活动社会影响力度小,缺乏地方特色,尚未形成赛事品牌效应。
3.4 专业人才缺乏
冰雪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具有专业性、刺激型、挑战性等特点,体育旅游者在参与冰雪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冰雪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指导服务及安全保护服务,而且省内冰雪产业发展缺乏冰雪教练员、冰雪健身指导员等专业人才,且目前省内冰雪场馆运营、装备制造研发、运动技能培训等冰雪人才短缺,从事冰雪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较少,根据调研省内高校目前也尚未设置冰雪相关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4 四川省“十四五”时期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路径
4.1 完善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依托政策引领,完善冰雪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需要组织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相关专家学者,根据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所处的阶段,科学编制《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四川省“十四五”时期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协调体育、旅游、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税费优惠、资金扶持、冰雪旅游用地保障、冰雪旅游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工作,为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快速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
4.2 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建设
完善的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及其相关配套是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四川省要继续加大冰雪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已有滑雪场进行提档升级,加大专业化的冰雪竞赛场地设施、冰雪主题乐园等的建设力度,依托雪场资源,设置不同难度系数的滑雪道,配备滑雪毯、缆车等相关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完善冰雪场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如建议对滑雪场内部的接驳车架设滑雪设备桩架等,为冰雪旅游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提高冰雪场地综合服务能力。
4.3 丰富融合发展产品供给
“十四五”时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推进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提升冰雪旅游产业新业态、新场地、新空间的有效供给。一是充分发挥成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深入挖掘横断山、鹧鸪山、秦岭、四姑娘山等冰雪资源,加快白色冰雪运动产业带建设,鼓励四川省内的各大滑雪场,结合地方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打造“冰雪+温泉”“冰雪+红色”“冰雪+康养”“冰雪+阳光”“冰雪+美食”“冰雪+民俗”“冰雪+酒店”等系列冬季冰雪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差异化、融合化发展。促进冰雪旅游发展成为四川冬季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在城市近郊区域,建造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小型冰雪旅游目的地,设置适合全年龄参与的小型冰雪旅游项目,打造“冰雪旅游+冰雪文创+冰雪装备器材”的冰雪休闲旅游综合体。三是将冰雪旅游项目与温泉、徒步、登山、露营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特色休闲旅游项目串联,打造复合型冰雪旅游目的地,形成多条特色冰雪旅游主题线路。四是,在现有“四川省冰雪季活动”“中国(四川)南国冰雪节”等冰雪赛事基础上,引入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冰雪赛事,挖掘当地冰雪文化特色内涵,开发冰雪嘉年华、欢乐冰雪季、冰雪马拉松等群众参与度高的冰雪赛事活动。五是结合虚拟现实、激光等技术,打造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体验与参与度的特色虚拟冰雪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打造全方位全感观体验。
4.4 加强融合发展市场监管
完善冰雪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是四川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需要丰富的冰雪旅游监管手段。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冰雪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标准,在冰雪旅游市场准入、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冰雪旅游从业人员等方面加强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探索建立四川省智慧冰雪旅游市场主体信用公示平台,推进四川省冰雪旅游行业网络监督体系建设。
4.5 强化冰雪人才教育与培训
强化冰雪人才教育与培训,提升冰雪旅游服务水平。以四川省高校资源为依托,打造冰雪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鼓励省内高校与企业合作,校企共建冰雪运动项目相关课程体系,鼓励冰雪行业协会引入冰雪教练员等级资质认证,培养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鼓励引入冰雪场馆运营、冰雪装备制作的各类专业人才体系,构建完善的冰雪教育培训体系。
5 结语
“十四五”时期,后冬奥时代推动四川省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在新形势和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体育产业的必然举措,因此需在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做好政策引领,完善冰雪旅游相关政策要素保障体系,重点聚焦冰雪旅游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以实现体育部门、旅游部门等多部门协同,打造冰雪产业+旅游产业新业态,创新研发冰雪旅游观赛产品、冰雪旅游体验产品等,打造冰雪+温泉+民宿+运动等多业态的复合型冰雪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四川省冰雪旅游发展潜力,释放四川冰雪旅游发展新动能,促进冰雪旅游开发。
本文系四川旅游学院校级课题“四川省休闲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九鼎山太子岭滑雪场为例”项目编号:19SCTUSY17。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