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策略
2022-11-14宗旭
宗旭
在小学体育范围内,篮球是比较重要的运动项目,关乎着学生的体能素养建设,也决定着学生优良品格的塑造。对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分析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从体能训练教学、运球训练教学、战术训练教学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策略。
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领域,素质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给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实践带来了新的要求,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其中,篮球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竞技性、应变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的多重特征。在新课改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以篮球运动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篮球教学的优势,培养小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品质体育课堂。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目标
1.1 增强体育运动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篮球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可使得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增强。新课改及阳光体育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活动逐渐朝着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篮球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以中上等为主,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体能,以便在运动期间掌握篮球运动技巧方法。
1.2 树立终身运动观念
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小学生为对象,组织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引导树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形成终身运动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成长当中可以借助篮球运动,实现自身体质的强化,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及体育运动精神。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篮球训练,塑造积极向上的运动品格,推动学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1.3 养成健康运动习惯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树立终身运动观念,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篮球运动的有效指导,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自信心。
2 核心素养视域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内容
2.1 体能训练
篮球的运动强度以中上等为主,对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如此,在篮球运动期间,学生需要经过多次跳跃,这些都会消耗学生的体能。因此,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在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应占据基础性地位。只有确保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能,方可为学生顺利开展篮球运动奠定基础。
2.2 运球训练
在篮球运动期间,学生需要对篮球进行控制、传递、投递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球能力。从整体上来说,篮球运球训练主要由翻腕压手、挤球、双手头上抛球接球等内容为主,秉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运球的重复性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运球技巧,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2.3 战术训练
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关注学生的素质建设需求,加强战术意识的有效渗透。以引领学生在面对篮球训练活动时,能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使其掌握丰富而完善的运动经验,然后规范而专业地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在篮球教育领域加强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的整体运动表现更加趋于专业化系统化。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其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运动环境,在参与篮球竞赛活动时,能够保持冷静沉着的状态。通过战术思维的发展以及战略经验的规划设置,提高整体的运动效能。
3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策略
3.1 体能训练教学策略
3.1.1 因材施教分层训练
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具体实施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体能建设情况,并明确具体的训练目标,在体能训练的思想上进行有效革新,积极践行因材施教的战略思想,合理设置分层的训练体系,从而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在篮球领域的运动训练要求。首先,在因材施教的思想导向下,教师需要做好全面性的调研工作。针对学生整体目前在篮球运动领域的综合表现进行信息统计,掌握具体的学情信息。并针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通过体能考核将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优中差,然后根据不同学生体能基础设置不同难度和复杂程度的训练方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有效调研,然后在此基础上丰富体能训练要素,让学生可以选择跑步、跳跃、俯卧撑等不同的训练方式,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篮球活动中的体能训练更加高效。
3.1.2 明确体能三要素
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具体的要素进行明确。一般情况下,在篮球运动领域,学生需要具备的体能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耐力、速度和力量。教师需要分别从三个层面出发规范設置训练方案,从而保证体能训练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一方面,在力量训练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平时的运动习惯以及在力量负荷的承受范围。根据不同学生以及其所具有的身高、体重等基础参数,对训练的重量指标进行动态调整。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到举杠铃的训练当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其完成其他的训练任务,如半蹲等等,让学生的肌肉更具有力量,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持久。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根据其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薄弱问题合理设置训练方案。例如,有些学生下肢力量相对来讲比较薄弱,则可以组织其积极参与到蛙跳的训练当中,或者借助一定的器械完成肌肉力量训练。
另一方面,在速度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篮球运动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建设要求,规范开展训练。例如:以跑步为载体设置不同类型的训练方法,如变速跑等,让学生的反应思维和奔跑的速度能够有效提升。也可以让学生以负重的方式参与到跑步训练当中,这样能够让其在参与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跑步的整体速度和训练水平。同时,做好耐力训练也十分的必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养成长跑运动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保持较长的持久性。
3.1.3 以赛促学激发潜能
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体能素养,更好地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需要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自主性出发,对具体的训练方法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能素养,端正其对篮球训练的态度,提高整体的运动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训练当中,例如通过组织撕名牌的游戏活动,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或者针对篮球的投篮等设置手臂肌肉力量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投得更远,保持良好的体力。
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以赛促学的思想观念有效地落实下去,为学生营造紧张的运动气氛。让其能够对自身的体能训练端正思想态度,规范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并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对篮球比赛的运动环境加以熟悉和了解,并在比赛的过程中在争先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支撑下保持良好的运动耐力。通过比赛运动的组织也能够让学生明确掌握自身在体能素质建设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参与运动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明确具体的训练目标和方向,逐渐提升自身的体能水平,从而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篮球训练当中。
3.2 运球训练教学策略
3.2.1 注重运球练习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运球极易受到其身体素质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肌肉能力不强,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篮球运球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运球指导,为学生提供练习运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观察学生运球练习的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科学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演示运球的正确动作,促使学生的运球练习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运球训练时,教师要对学生拍球、移动脚步、投篮等动作进行规范化指导,帮助学生按照标准完成相应的运球动作,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运球水平。
3.2.2 组织基础训练活动
篮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训练期间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基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第一,组织学生跑步,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考虑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秉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组织学生绕着操场进行跑步练习,适当性的增加训练强度。第二,组织学生立定跳远及蛙跳,强化学生的爆发力,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第三,组织弹跳力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弹跳力水平。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跳台阶”“跳绳”“跳高”等训练活动,让学生的弹跳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运球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3.2.3 融入游戏元素
游戏深受小学生的青睐,于篮球运球训练中融入游戏元素,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学生运球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因此,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要重视游戏元素的融入,组织开展游戏化篮球运球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运球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活动篮圈”的游戏活动,面向班级内的全体学生,将其平均划分为2个小组,各小组需要围成一个篮圈,学生之间进行移动,但是不可以对篮圈的大小进行缩小。从小组内选择一名学生,由其担任防守员。教师抛球之后,两组学生进行比赛,需要将篮球抛至对面的小组,看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抛出的篮球数量最多。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学生篮球运动技巧的掌握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战术训练教学策略
3.3.1 加强战术理论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讲,篮球是一项比较复杂,且对于知识储备具有较高要求的项目。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实践授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形成良好的战术意识,教师需从基础出发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做好战术理论的规范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期间,能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篮球项目中所包含的重要战术理论,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可以致用灵活的利用战术思维合理的调整战略方案,以提高自身在篮球领域的综合实践水平。在理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篮球竞赛活动,深入提取和整理其中所包含的战术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的剖析总结,并做好知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3.3.2 创设动态教学情境
若想让学生真正的领悟篮球运动领域所包含的战术方案和具体的实践技巧,教师在授课时,需以培育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战术意识为重要的目标导向,对课堂的授课形态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式调整。加强现代载体的规范使用,然后科学构建具有一定思维引领作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观摩和感知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情景之中所包含的战术方案。以启蒙学生形成良好的战术意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对具體的战术理论和实践技巧加以理解,落实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对篮球运动的基础战术进行合理分类。围绕切传配合、突分配、掩护配合几个类型,合理的构建与模拟真实的运动情景。然后直观地展示示意图,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对具体的战术内涵以及在实践中所需具备的素养进行深入思考。以掩护配合为例,通过图示法的呈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掩护配合这一战术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就队员的位置规范设置以及在传球、接球等方面的具体技巧,从而达到良好的掩护效果。
3.3.3 设计布置驱动任务
在整个篮球教学中,观察、判断与总结是学生需具备的重要品质,同时也关乎着战术意识和战略水平的培养与提升。所以,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在教学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战术意识有效养成的必然要求,然后科学地布置驱动任务。引领学生在任务的支撑下,自主探索和总结相关的战术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进攻、掩护、交换、防补,防夹击等各个战术,设置层次性综合性的训练任务。然后直观播放和展示与之有关的动态情景,让学生在可视化的学习条件下,通过自主、深入的分析,探索与总结不同情景下所包含的具体战术方案和技巧,然后做好经验的总结。不仅如此,也可以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引领学生围绕三角战术、挡拆战术、低位进攻等各类战术进行模拟演示,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记忆和了解。也能够促使其掌握具体的战术经验,以便规范地应用到篮球的实践运动项目当中。
3.3.4 加强师生民主互动
一味地开展说教以及实施机械化的训练,并不利于学生战术意识的养成。对此,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转变传统的育人思想,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设置动态而双向的教学环境。引领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意识,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篮球战术技巧与方案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围绕策应配合这一战术进行深入讨论,总结这一战术所具备的关键点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需掌握的注意事项,如摆脱防守,插到罚球线做策应。从而提高队员之间的默契度,也能够提高整个团队在篮球运动中的整体实力。在互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篮球战术的掌握与理解情况,然后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
综上所述,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作为教授体育课程的教师来说,要重视篮球运动项目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增强体育运动能力、树立终身运动观念、养成健康运动习惯为目标,围绕体能、运球、战术三个方面精心设计训练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篮球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燕湖小学)